台上謝幕再謝幕,台下仍意猶未盡、遲遲不願離席。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與指揮殷巴爾合作帶來馬勒第5號交響曲的深刻詮釋,樂聲在富川藝術中心(Bucheon Arts Center)音樂廳的美好音響中層層迴盪。這場演出,不僅是台灣與韓國的一次藝術交流,演出獲得韓方錄影播出,場館軟硬體設備與經營更是北市交未來音圖中心的借鏡。
從城市精神到聲學完美
作為一個新城市,富川市位於首爾與仁川之間,雖然不是韓國的一線城市,卻以文化厚度著稱。自1980年代起,韓國變計畫讓富川市以「文化」作為城市品牌核心,率先成立了富川文化財團,並於1988年成立市立藝術團,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先驅。富川將文化視為城市發展的關鍵資源,不僅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也為城市帶來獨特的精神象徵。
在這樣的城市背景下,富川音樂廳於2022年5月落成啟用,成為韓國首座為古典音樂量身打造的古典公演場地。音樂廳的設計兼具規模與聲學精準度,擁有1445個座位,為觀眾提供理想的視聽體驗;舞台上方設有可調式反響板,可根據鋼琴獨奏、室內樂、管絃樂及合唱等不同編制,調整出6種最佳音響模式。此外,音樂廳更建置了管風琴,是韓國地方城市中首座具此設施的古典音樂專用場館。
富川音樂廳位於富川市的黃金地段,擁有極佳的交通便利性,市民可輕鬆搭乘地鐵或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前往。這座音樂廳不僅是演出場地,更象徵富川多年文化耕耘的成果,提供常駐藝術團專屬空間,也成為亞洲古典音樂交流的重要平台。
跨國合作的文化願景
富川藝術中心節目企劃部經理尹普渼(Bomi Yoon)坦言,邀請TSO的構想並非偶然。她表示:「與其不斷邀請歐洲頂尖樂團,我們更希望與亞洲交響樂團建立網絡與共鳴。這樣的交流能讓亞洲音樂界彼此學習、共同成長。」TSO的巡演計畫與其理念不謀而合,促成了這場具象徵意義的合作。
此次演出陣容更被藝術中心視為亞洲古典未來圖像的縮影,因為由歐洲傳統象徵的殷巴爾執棒、代表亞洲創新力量的TSO演奏,再加上韓國傳奇鋼琴家白建宇的參與,構築出橫跨文化、世代與地域的藝術對話。尹普渼認為:「這種組合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音樂會,而是一場能夠展現亞洲藝術水準和深度的標誌性演出。」
選擇馬勒第5號交響曲,對富川市而言別具意義。根據尹普渼轉述,早在1990至2000年代,目前駐文化中心的富川愛樂樂團(Buche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便是韓國第一個完整演出馬勒系列的樂團,此舉使得這座城市與馬勒的音樂產生了獨特連結。因此,TSO的演出不僅喚起了市民的回憶,也讓這座音樂廳的聲學潛力在激情與細膩間被完全展現。
亞洲文化新連線
即使在10月至11月期間,韓國各地同時湧入眾多歐洲名團,TSO的票房仍創下亮眼紀錄,開賣4個月內即售出95%以上,足見當地觀眾對亞洲樂團的期待與信任。
未來,富川音樂廳希望以此次合作為起點,推動更多面向的文化交流。尹普渼期待,除了邀請樂團再訪,還將以年輕藝術家交流為重點,例如透過「Young Frontier」與「Young Artist」計畫為核心,促進亞洲青年音樂家之間的交流與共演。她說:「這不只是一次演出,而是我們共同描繪未來的開始。」其他可能的交流方式還包括樂團互訪、節目內容交流,以及各劇場所製作的節目交換等項目,鼓勵亞洲新興的演奏家。
這場跨國合作,使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音樂能量與富川音樂廳的聲學環境相互映襯。樂曲的細膩表達在這座專為古典音樂打造的舞台上得到完全展現,觀眾的熱烈回應也證明了亞洲音樂交流的可能性。這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具現,北市交的專業表現與富川音樂廳的卓越設施共同開啟新的藝術篇章,也為未來場館的規劃提供了寶貴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