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信仰的《...新點子翱翔吧》。(Tanzfestival Rhein-Main 提供)
法蘭克福

2024年萊茵.美茵舞蹈節 「非典型舞蹈」作品關照多元族群

在德國萊茵河與美茵河交界處的幾個鄰近城市,每年剛入冬最令人期待的舞蹈盛事即是由舞蹈平台(Tanzplattform)主辦的「萊茵.美茵舞蹈節」(Tanzfestival Rhein-Main)。這個在法蘭克福、奧芬巴赫、威斯巴登、達姆施塔特4城共同舉行的舞蹈節,今年的活動從10月底開始到11月中,共有24 部國際及在地團隊的舞作參與演出。「在倏忽即逝的瞬間」(In the Blink of an Eye)是今年舞蹈節的主題,編舞家由此出發,重新檢視舞蹈與時間的關係。

以往,在許多歐陸舞蹈節中大多可以看見高難度身體技巧的舞作,加上精心設計的舞台燈光和嚴格的技術要求。今年的萊茵.美茵舞蹈節確實也有此類型的作品,不過,可以看見主辦單位試圖打破框架,規劃不少獻給「非典型觀眾」的「非典型舞蹈」。例如,今年的亮點之一是首度與法蘭克福的動物園青少年劇場工作坊(Junge Theaterwerkstatt am Zoo)合作,為兒童和青少年規劃了7個舞作,為2歲、8歲、14歲以上等不同年齡層來設計。

安琪拉.艾維斯《溫柔的邀約》。(Gerhard F. Ludwig 攝 Tanzfestival Rhein-Main 提供)
兩廳院-微笑聖誕季廣告圖片

像是由西班牙新馬戲表演團體「動物信仰」(Animal Religion)帶來的《...新點子翱翔吧》(...and the ideas soar),即是為兩歲以上幼童量身打造,作品著重在音樂、音效和燈光的變化和與幼童觀眾的即時互動,如表演者將現場此起彼落的哈囉聲即時混音成電子節奏舞曲,還有以LED導光絲做成的毛毛蟲到觀眾席進行探險等。另外,為了讓幼童自在觀賞演出,主辦單位在入場前對成人觀眾說明,這場演出為「輕鬆自在場」,意思是觀眾可以在輕鬆的氣氛中依照自身需求觀賞演出,在演出中可以隨時離座、走動、換位子、說話、離開演出場館再回來,不需感到束縛。

另一個令人注意的非典型舞蹈亮點,則是今年有3個受邀作品為身心障礙者所創作。雖然在中文的脈絡裡,「身心障礙」一詞大多讓人直接聯想到肢體殘疾或是心智能力受損,不過在德國劇場界,此概念通常可以更廣泛的形容「具有可見或不可見缺陷的多樣的身體形象」,以及聚焦在如何給予更多空間、更多包容而非憐憫、與如何在劇場中呈現此類人士在世界中移動的感受。

志工的真心話廣告圖片
克萊兒.康寧漢《青年流浪之歌》。(Sven Hagolani 攝 Tanzfestival Rhein-Main 提供)

安琪拉.艾維斯(Angela Alves)於10多年前從荷蘭阿爾特茲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後不久,即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退出舞台多年後,她於2019年首度復出,在柏林呈現她編創的個人獨舞《溫柔的邀約》(Soft Offer)。當年這個作品引起相當大的關注,並在6年後再度受邀至今年的萊茵.美茵舞蹈節演出。艾維斯以此作提問,為什麼身心障礙人士被期待必須努力與疾病奮鬥,以讓自己看起來有特別有競爭力、有價值?為什麼這個社會過度美化自我剝削原本就難以正常運作的身體?為什麼這樣的刻板要求如此普遍?她在作品中以幽默的口吻自問自答,並展示如何以溫柔休息和臨時解約來抵抗主流社會價值觀。

近10年來享譽國際的英國身障編舞先驅克萊兒.康寧漢(Claire Cunninghams)也受邀呈現她的最新獨舞《青年流浪之歌》(Songs of the Wayfarer)。舞作靈感來自於作曲家馬勒於1885年創作的同名聯篇歌曲,她以此作品表達自己的登山旅程就像一首情歌:透過拐杖與大地和山水相遇、與身障友人一起在荒野中探索繼續前進和折返的意義。另外,澳洲芭蕾舞者馬克.布魯(Marc Brew)在20歲時因被酒醉駕駛迎面撞上,而導致終生癱瘓,現今47歲的他與編舞家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合作,經過3年的籌劃和醞釀,將車禍的故事編創成舞作《意外╱人生》(an Accident / a Life)。

11月中旬,萊茵.美茵舞蹈節順利落幕,原本應該可以預期明年此舞蹈節將會推出10周年盛大版本,但今年夏天德國聯邦政府宣布預計將在未來一年大規模削減50%的獨立表演藝術領域經費,不僅德國7家獨立表演藝術場館瀕臨崩潰,許多舞蹈節和相關組織也面臨削減甚至全盤取消。目前還沒有人知道此舞蹈節明年是否還會繼續舉辦,在地耕耘9年的舞蹈平台是否還會繼續存在。

馬克.布魯與西迪拉比《意外╱人生》。(Filip Van Roe 攝 Tanzfestival Rhein-Main 提供)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12/17 ~ 2025/03/17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