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文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坐在樂手與指揮之間 在交響樂的中心聆聽樂曲
坐落於柏林東邊米特區的柏林音樂廳(Konzerthaus Berlin)是德國歷史悠久的著名表演場館,在二戰前曾為普魯士國立戲劇院,不僅上演戲劇、也常舉行歌劇和音樂會。1826 年,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即在此舉行柏林首演;1829 年,傳奇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也受邀在此客席演出。二戰重建後,此地轉型主要作為音樂廳使用,近半世紀以來,為柏林音樂廳管絃樂團(Konzerthausorchester Berlin)的表演場地。
-
法蘭克福
《魔法女僕》 以舞蹈反思女性僱傭移工的身體凝視
歷經兩年的發展,菲律賓編舞家伊薩.江森(Eisa Jocson)與斯里蘭卡舞者維努里.佩雷拉(Venuri Perera),於9月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莫索頓藝術中心(Knstler*innenhaus Mousonturm)發表新作《魔法女僕》(Magic Maids),之後即展開到柏林、漢堡、維也納、洛桑、新加坡等11個城市的巡演。 江森的創作向來聚焦於與身體有關的勞動服務產業,如2018年臺北藝術節演出的《猛男之舞》(2013),即是將菲律賓夜店的猛男舞蹈轉化於她自身的女性表演身體中,叩問在色情行業消費行為下刻意建構的男子氣概。 其他作品則有也以馬尼拉鋼管舞女為題的《鋼管舞者之死》(2011)、以在日本當色情藝妓的菲律賓女子為題的《女公關》(2015)和以在香港迪士尼樂園演出幸福童話世界的菲律賓群舞者為題的《公主煉成記》(2017)等,在每個作品裡,她都以娛樂產業的凝視和反凝視放在她自己的身體上,在劇場脈絡中呈現。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昔熱今冷的抗議 烏俄戰爭漸被遺忘?
2024年5月4日,在俄國歌劇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於德國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Hessisches Staatstheater Wiesbaden)登台演出《杜蘭朵》的幾小時前,劇院正門前聚集了30、40個抗議民眾,主要由支持烏克蘭的藝術家和民眾組成,喊著口號:「拒絕涅翠柯!」,令人想起前去年5月初更為激烈的示威抗議,當時,整個劇院正門迴廊被上百位激動抗議民眾團團包圍,使得要看歌劇的觀眾幾乎無法接近劇院入口,民眾們甚至帶著鍋碗瓢盆或簡易樂器來製造巨大噪音,試圖讓噪音干擾歌劇院裡的演出。今年和去年,抗議的焦點是同一位歌劇明星安娜.涅翠柯。 去年「五月藝術節」點燃抗議 2023年1月,德國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就聯合發表聲明,公開反對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連兩年邀請涅翠柯在「五月藝術節」(Maifestspiele)演出,表示安娜.涅翠柯名列烏克蘭政府的制裁名單,請劇院總監勞芬貝格(Uwe Eric Laufenberg)慎重考慮取消與她的合約。並說明要是劇院總監一意孤行堅持邀請,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將拒絕出席所有藝術節相關活動。勞芬貝格對此感到憤怒和不能理解,他以藝術自由之名,堅持履行與涅翠柯的合約。 此舉引發了3個藝術團體的不滿,包括來自烏克蘭卡爾可夫(Charkiw)的Taras-Schewtschenko-Theater劇團、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Ukraine)和來自俄國的女權運動和行為藝術團體暴動小貓(Pussy Riot)。他們表示,因涅翠柯要在五月藝術節登台,決定取消與劇院的演出合約、退出同年藝術節。當時劇院總監勞芬貝格回應表示不能理解其他團體退出的理由,並認為這是「歇斯底里式的非理性反應」,此話一出立即引發大批媒體不滿,並在2月中的劇目說明記者會上多次打斷劇院總監簡報並大聲詢問:「你們說今年的五月藝術節是獻給世界各地的政治犯並和烏克蘭站在同一陣線,但安娜.涅翠柯卻同時在受邀名單上!」勞芬貝格則大聲駁斥:「你們要是不想聽我說話,請離開這裡!」這段爭執影片在當天在各大新聞台播出,一夕之間成為黑森州的熱搜話題。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翻轉以往結局 打造「非中國」的異域幻境
德國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於今年4月中旬推出的歌劇《杜蘭朵》,首演後引起了各家媒體的一致讚賞,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這個版本特有的新結局,與現存普遍演出的3種版本截然不同。5月初,劇院的戲劇構作門德(Constantin Mende)受訪述說了發展新結尾的歷程。 「這要從大約4年前開始講起。當時的前任劇院總監勞芬貝格(Uwe Eric Laufenberg)聽了一場由作曲家兼指揮甘佐(Yoel Gamzou)花了10年完成的馬勒第10號交響曲(馬勒在去世前並未完成)後大為驚豔。聽完後,勞芬貝格立刻跟甘佐說『還有一個作品等待結局被完成,那就是《杜蘭朵》』並問他是否願意擔任該作品的音樂總監,甘佐答應了。」門德說。 戲劇構作門德、作曲家甘佐和歌劇導演克爾克(Daniela Kerck)的討論從大約3年前開始,他們想嘗試回答一個音樂史上未能被解答的疑問:浦契尼在去世前有好幾年的時間,看似時間十分充裕,但為什麼到死前都沒能完成《杜蘭朵》最後一幕的結尾?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杜蘭朵》裡柳兒自殺的情節與浦契尼家中年輕女僕曼弗雷迪(Doria Manfredi)自殺的事情之間,似乎有些隱晦的相似性。柳兒是為了保護王子的生命,寧願尋死也不願在公主面前說出王子的名字,曼弗雷迪則是無故被浦契尼的太太栽贓,指控她與浦契尼有染並四處宣揚,使她身敗名裂。她最後選擇自殺,並在死前堅持不透露浦契尼實際上是與她的表姊有染,她只是代為傳遞情書。
-
威斯巴登
紀念卡夫卡逝世百年 舞作以當代日常翻譯卡夫卡式的世界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於1924年過世,他逝世後的百年裡,世界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希特勒掌權而後戰敗、二戰爆發又結束,冷戰開始又瓦解,許多國家成形又消亡。隨後,工業化、現代化、數位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大大改變了世界的樣貌。2024年,我們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去閱讀和理解卡夫卡在當年,在現今已不復存在的波希米亞共和國裡,所寫下的文字? 為了紀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年,許多德語劇院以此提問出發,在2024年發表以卡夫卡為主題的新作。其中,有以卡夫卡單篇小說結合當代元素、重新改編成戲劇的,有維也納城堡劇院《變形記》、科隆戲劇院《審判》、德勒斯登州立戲劇院《城堡》和斯圖加特戲劇院《美國》。也有從卡夫卡的隨筆、草稿和日記改編的戲劇,如漢堡戲劇院《八本八開筆記本》和巴塞爾劇院《卡夫卡計畫》。此外,捷克與德國兩國的文化部共同策劃為期一年的「卡夫卡2024」系列,與歐陸各國藝文場館合作,讓觀眾從年頭到年尾有看不完的戲劇、電影、電視、展覽、音樂會、對談與讀劇等。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們能做什麼?」 以藝術揭露殘酷真實
深受左派思想影響的瑞士導演米洛.勞,在東歐、俄國共產體制解體後,仍不斷思考著:當左派知識分子不再從這些革命家的角度觀看世界、不再自詡為工人階級的代表之後,還能做些什麼?於是他從社會學的批判角度出發、從社會運動的方法切入,探討各種禁忌議題。他的創作題材總是圍繞在歷史上的暴力事件,也因此他備受爭議,米洛.勞說,他用看似激進的方式處理敏感題材,是希望透過在劇場中重現暴力,透過各種形式來挑戰觀演經驗的極端邊界,反思人性的本質。
-
特別企畫 Feature 瑞士劇場導演
米洛.勞 劇場裡有意義的事,在於傾聽與同理
年輕時曾說過自己的人生志願是:社會學家、藝術家、戰地記者,現在身為劇場導演的米洛.勞,透過劇場工作,他與人一起創作、觀察社會現象,還到戰地研究調查,似乎可說是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了。劇場對他而言,有意義的事情在於傾聽、存在、理解、同理、在那一刻升起的情感、帶著反思的觀看,「在過程中,或許是排練或許是演出,如果有那麼一個短暫片刻讓任何一個人感動,讓任何一個人了解一些什麼,或許僅僅只是走進劇場的意義,那對我來說一切就值得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具屍體、一座城市 我們身處的社會現實
一具被棄置荒郊的屍體,一樁恐同的謀殺案,將之重現╱重述於舞台上,導演米洛.勞想談的,並不止是社會案件而已。《重述:街角的兇殺案》是米洛.勞發表「根特宣言」後的第一齣作品,透過徵選素人演員、實地田野調查,米洛.勞關注的視角更拉大到城市規模,在劇中帶入工業沒落造成嚴重失業問題的無奈現況,尋找犯罪行為背後可能的社會結構。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夜半鼓聲》首演之地 布萊希特發跡之城
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德國最重要劇院之一,和慕尼黑國家劇院、王宮劇院並列慕尼黑三大公立劇院。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藝術總監法肯貝格的領導下,打造了慕尼黑室內劇院的璀璨傳奇,而他也因緣巧合地讓布萊希特的劇作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讓此處成為後者劇作家生涯的起點。如今的慕尼黑室內劇院看似平和繁榮,卻也正在經歷一場劇烈的動盪,現任總監利林塔爾的諸多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也引發風波,導致其不被續聘,劇院未來的發展,也是德國劇場人的關注焦點。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專訪《夜半鼓聲》導演
克里斯多福.魯賓 在劇場裡,解決心中「懸而未決」的謎
年方卅三歲的德國劇場導演克里斯多福.魯賓(Christopher Rping),已是德語劇壇的當紅炸子雞,已在德國各市立劇院發表過將近卅個作品,並曾兩次入選柏林「戲劇盛會」。魯賓表示自己選擇文本和題材沒有固定偏好,但這個題材必須是讓他看完之後揮之不去、像是有什麼東西卡在腦中的感覺,這次帶來台灣演出的《夜半鼓聲》是戲劇大師布萊希特最早期劇本,魯賓坦承:「其實我不喜歡布萊希特大部分的經典作品。」但「但在他很早期的作品裡,你可以看見有些正在發展的東西。」而他選擇《夜半鼓聲》的原因是想探討它的中心主題:我們願意犧牲多少個人幸福,去換取一點改變世界的可能?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五齣戲碼 尋探獨特風格
為何克里斯多福.魯賓能以卅多歲之齡,就在劇壇立足並樹立自己的獨特風格?本刊特邀克里斯多福.魯賓選出自己的五齣作品《沃伊采克》、《那一個晚上》、《一百秒(為何而活)》、《第一個壞人》與《哈姆雷特》,介紹給台灣觀眾,透過他的作品自述,也能讓讀者看到這位才華洋溢的導演,是如何思考作品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