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工作室
-
特別企畫 Feature 提案1:就做你最擅長的事吧! 持續練功的努力家們
林威震 14天,讓生活另開視窗
在美國疫情失控之前回到台灣的林威震,體驗過十四天隔離檢疫的焦躁不安,也終於有機會做了一些之前完全沒有時間與機會做的事。放下飛來飛去的演奏日常,他在此「停頓」中重拾馬林巴琴改編計畫、靠有氧運動連接起過去一直保有的健身習慣,甚至嘗試直播,還在隔離期滿後,跑去社區大學上課習畫專注的音樂家人生開出新視窗,看到新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前瞻計畫」給金援,共創團隊美好未來?
文化中心升級全面啟動 及時雨解地方場館旱象
台灣的表演場館今年加入了兩個生力軍台南市的台江文化中心與新北市的樹林藝文中心,預料都將成為在地文化力量揮灑的基地。在歡喜新館落成同時,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展開的各地文化場館升級,是否也將改變展演生態,展現出新穎面貌?但在短短兩年間,從檢視、評估、執行到完工結案等,似乎在時間上略顯不足,雖是有資金的挹注讓年久失修的地方場館重生的美意,但若未能在有整體考量的狀況下,想讓表演團隊不被各館硬體限制、自在揮灑創意的初衷,這場及時雨是否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還尚待觀察。
-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狂言師
野村萬斎 笑,是一種最和平的行為!
以電影《陰陽師》中安倍晴明一角為台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野村萬斎,出身兩百五十年以上的知名狂言世家,除了是日本重要非物質文化財產「能劇狂言類」持有人,也跨足現代舞台,改編融合經典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劇目,並擔任二○二○東京奧運開閉幕式的總導演。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之邀,他與父親野村万作、兒子野村裕基來台演出,趁此機會,本刊得以專訪這位當代狂言大師,請他分享個人學習狂言的經歷與體悟,及他對表演與創作的看法。
-
專題
穿越看不見的台南
「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吸收,然後脹大。」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第一章中寫道,「但是,這座城市不會訴說它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桿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和捲曲的邊緣。」 2019臺南藝術節以這本上世紀七○年代出版的經典為命題,規劃「府城」、「山線」、「海線」等三大主軸,要觀眾走過街角,凝望窗欄,滑過扶手,穿越「看不見的台南」的每一個小地方,並對當下的我們提問: 我們該如何凝望一座城市? 一個「城市藝術節」應該具備什麼樣貌? 藝術家除了創作作品,他/她們的工作方法可以帶給地方一個「新的語言」嗎? 我們該如何透過藝術展望一座城市的「未來」,而這未來並非與過去斷裂,而是同時並存? 在藝術節開跑前,讓我們先跟著策展人周伶芝、郭亮廷紙上穿越六個地方與作品,一同探索答案可能的形狀: #《台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台南公園 #《土土海海漁光島》@漁光島 #《咖哩骨遊記》@中西區 #《層中隙》@中西區 #《道隱》@台南水道 #《聽海日記》@七股龍山國小
-
專題
從海線到山邊 台南不只是「台南」
今年邁入第八屆的臺南藝術節,首次轉型引進策展人制度,本刊特邀劇評人周伶芝、郭亮廷帶領觀眾「穿越看不見的城市」。不同於以往活動聚焦於市中心,兩位策展人從巷弄、官道、海盜一路發展,期待用藝術的方法,挖掘出城市隱藏的過去,而且把範圍拉大,從「府城」拓展到「山線」、「海線」,並且邀請外地╱國藝術家,帶著藝術之眼深入地方,與在地人們、空間互動共創。這回,讓我們跟著周伶芝、郭亮廷的腳步,踏查那些你以為認識的,還有不認識的「台南」。
-
專題 府城
《台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台南公園
地方 走進台南公園,最先注意到的是北台灣少見的金龜樹,此樹種在闢園之初栽種了百棵,扭曲的樹瘤、臃腫的樹幹,看起來異常地兇狠、張狂。除此之外還有雨豆樹、鳳凰樹等充滿「南島風情」的樹種這些美樹、植栽,在日治時期,遠從中南半島諸國引進,移植進公園,除了完成日本對台灣的「東南亞」熱帶島嶼殖民地的典型想像,也有著將小島作為現代化實驗場的規劃藍圖。 當時,日本對台灣的建造工程除了交通、農業、水利、金融等基礎建設,「公園」也是其中一環。一九一一年底,當時的台南廳長松木茂俊發起台南公園的營建計畫,隔年通過,歷經四年半,這座透過募款、總督府補助,投下鉅資興建的現代公園在一九一七年夏天完成。 台南公園彼時是府城最時髦的地標,除了熱帶植物,還有噴泉、假山、飛瀑、花圃、裝飾電燈、運動場、紀念塔、鳥園等設施,在公園尚未完工時,此處就舉辦了台灣南部第一屆的棒球比賽(南部野球優勝旗爭奪賽,一九一四年開始,持續至一九三○年),也有「自轉車競走」(腳踏車飆速比賽)等運動盛事,當年最夯的沈常福馬戲團在一九五八年也曾到台南公園演出這座占地四萬五千坪的遼闊公園,曾經是青年男女約會首選,也是鳥迷、植物迷、運動迷等各種迷的聖地,但百年後的今天,年輕人們少了,如今成為各國移工、年長者的放鬆空間。
-
專題 府城
《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中西區 吳園
地方 「這我們不能破梗!」兩位策展人守口如瓶,唯一鬆口的梗是(早已經公布在售票網頁的集合地點)吳園。 位於中西區的「吳園」最開始被叫做「紫春園」,是清道光八年或九年(1828或1829)時由地方士紳兼鹽業超級富豪吳尚新所興建。最初,富商豪邸占地遼闊,圈起了現今公園路、民族路二段、中山路的三角地帶,曾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峰「萊園」等並稱台灣四大名園。時移事往,吳家家道中落後,將土地變賣徵收,此處便在日治時期後成為市民重要的集會空間,目前的吳園藝文中心成為台南府城的古蹟地圖中的重要一點,結合了三個空間:前方的「公會堂」,後方的「吳園」與側邊的日式木造建築「柳屋」。 過去的吳園占地原本還涵括四春園旅館、臺南圖書館及臺南市水浴場,但這三座建築物於一九七四年被賣給遠東百貨公司,目前一眼即可望到盡頭的庭園內,除了以硓����石疊成的假山「仿飛來」之外,僅保留了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還有對比園區內中式古蹟後方的現代化的百貨商場,此番錯亂拼貼的景色有著讓人精神錯亂的戲劇張力,別具觀賞趣味。 作品 「雖然每座城市的歷史面貌都不同,但觀光產業連結到歷史建築、文化觀光,產生一種共通的傾向我如何去跟人訴說城市的故事?這涉及個體的認同問題。」澳門劇場導演莫兆忠說。 莫兆忠是城市漫遊劇場的能手,他在二○○三年辭去優渥的教職工作,加入妻子盧頌寧與其友人創立的「足跡Step Out」劇團後,「環境劇場.在地創作」是重要的創作方向,他以田野調查為方法,創作《冇眼睇》一系列作品,企圖為澳門寫史,但這回莫兆忠將《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從澳門搬到台北,卻沒有地域差異的問題,他說:「我故意不把《咖哩骨遊記》寫成澳門歷史故事,『個體的認同』應該是可以跨地域討論的議題。」 走在實景中,卻聽見另一番故事 《咖哩骨遊記》的主角觀光博士「咖哩骨」在足跡Step Out的創作世界中出現得很早,自二○○四年現身以來,這是該團第九個有「咖喱骨博士」存在的作品,博士的原型是從童話《格列佛遊記》而來,他有時是主角,有時是傳說,但故事總是圍
-
專題 府城
《層中隙》@中西區 傳統市場
地方 「這我們還是不能破梗!」兩位策展人面對府城的兩個製作皆防意如城,說「不說!」就是不說,但最終,兩人勉為其難地給了一個「意象式」的地點是傳統市場。 台南市中西區的傳統市場不少,水仙宮市場、永樂市場、鴨母寮市場、友愛市場、沙卡里巴都歷史悠久,對郭亮廷來說,此些傳統市集蓋著鐵皮屋頂,各式店家排排聚集,人們摩肩擦踵地在其中採買、駐留,「就像是台灣的『拱廊街』」。 巴黎的拱廊街是百貨公司的前身,出現在十八世紀末的浪漫之都,讓市民可以在雨天購物、聚會,後因都市規劃重整而蕭條,而郭亮廷口中的「台灣拱廊街」在台南市中西區依然生機勃勃,比如位於海安路,一六八三年創始的水仙宮市場,原名為「長樂市場」,以三級古蹟水仙宮廟為中心,曾歷經祝融之災,整建後市場內主要販售果菜、魚蝦,四周的店家至今依然繁盛如昔,三步一碗粿、兩步一米糕、轉角就是古早味蛋糕,沒兩把刷子的店家很難在此存活。 周伶芝形容傳統市場中擁擠的狀態,彷彿讓人走入「味覺的迷宮」,「你走進市場,各種氣味朝你撲鼻而來,市場方正的規劃,有很多小路、縫隙可以走出去,每個出口都連接到不同的大馬路,這種擁擠的狀態很貼近《層中隙》,因為這個作品就是談『時空中的縫隙』。」
-
專題 海線
《聽海日記》@龍山國小
地方 台南七股龍山是個位於市中心一小時車程外的小漁村,港口三面環繞了虱目魚、蛤、蝦的養殖漁塭,相比於不遠處的打卡聖地七股鹽山,近幾年才因潟湖生態而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前來,在此之前,時光靜靜流過這片土地,日常僅迴盪海潮、燕鷗聲。傍晚時分踏入這個小聚落,貨真價實的海味撲鼻而來,驚人巨大的溫暖橘紅落日彷彿觸手可及,龍山國小的邱義相老師拿出google map,比劃著:「如果你從地圖上看龍山,會像一隻魚。」 許妙蒨老師在此地出生,外地求學,回龍山國小母校教學已超過十年,她回憶:「小時候,我不覺得這裡哪裡美,直到我十九歲那年,我爸載我去觀海樓,我看著夕陽,第一次覺得我生長的地方好美!」台61濱海快速道路,上了高架,七股的潟湖和魚塭一覽無遺,那景色讓妙蒨飆淚。美的不只風景,還有人。同樣生於龍山的王秀玲老師笑說龍山的「第二美」是村裡的老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舊時代簡樸純真仍銘刻在他們的身體裡,那是我輩人已遺失的美德。 但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個高齡化嚴重、資源稀缺的小村落,龍山國小全校僅卅位學生,他們熟知彼此,放學在校門口道了再見,幾分鐘後又會在廟口聚集,即便年齡相異,卻總是玩在一塊。今年一月以來,這群孩子聚集的地方不只是廟口,還有活動中心,因為《聽海日記》,他們開啟了漫長的排練計畫,要用身體學會一個「新的語言」去嘗試訴說與重新發現,發現自己,也發現「龍山」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
專題
台江,那方土地的人與事
從汪洋內海的官方港到扛厝走溪的水淹地, 台江的建庄歷史雖不長,卻是一段人與土地「共生」的實例, 過去說共生,或許是指農作、是漁獲,是天然資源, 而今的共生,也可以是文化、是生態,是傳承延續。 即將在四月開幕的台江文化中心, 便是發自「在地」的公共建築、由公民催生的文化基地。 十多年前,他們在土地深耕並播下種子, 倡議園區、開設分校、舉辦文化季、建立「台江學」, 讓往後的地方發展、藝文環境能在沃土中萌生。 趁此時機,走一趟台江、讀一頁歷史, 搭乘竹筏穿越紅樹林隧道, 遇見自水中而生的台江人, 看見屬於他們與我們的日子。
-
專題
因水而生、依水而居的水中之都
從陸浮到海埔新生地、從鹽田到良田、從魚塭到開發科技工業區,到今日擁有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這方土地,有著獨到的自然生態,也有長久發展的人文軌跡。今年四月,「台江文化中心」將正式開幕,趁此機會,本刊也邀請讀者一同踏進台江,認識這個「水中之都」的過去與現在。
-
專題
民與官做伙 實驗中學習文化培力
位在台南市安南區、即將在四月正式啟用的「台江文化中心」,創建緣起於十五年前「台江文化促進會」倡議並向臺南市政府請願,而在願起到場館落成期間,在地居民也以各種方式積蓄在地的文化養分與藝術能量。在公部門、在地團體與專業團隊的合作下,台江文化中心現階段便以成為「人才培育和創作培育的基地」為目標,陪伴在地、搭接社群,育成屬於此地的作品。
-
戲劇 阮劇團與李銘宸《再約》
熱炒店裡的浮世場景 無路可出的人生片段
由阮劇團製作、李銘宸執導的《再約》,是阮劇團第三屆「劇本農場」計畫的作品之一,描繪在熱炒店一隅,一群約了聚會的同學、同事,那些如同萬年連續劇情節的過往,以及看似要解決卻什麼都無法解決的現在。李銘宸將以四面式舞台,呈現這個上下場繁多、看似流動不止,卻無路可出的浮世場景。
-
戲劇
貼近時代的翻譯 再現台灣文學經典
繼《馬克白》之後,阮劇團再次與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作,搬演台灣作家王禎和的小說《嫁妝一牛車》,這部台灣文學經典曾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卻是首度搬上舞台。作品年代距今有五、六十年,如何找到能與現代呼應的共鳴點,是編劇林孟寰與台語翻譯盧志杰的挑戰,透過細節堆疊的語境、深入呈現女主角阿好的心境阮劇團打造了屬於他們的當代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