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號人物 People
我的歌聲,來自台灣的血統
楊呈偉在大學時代就參與各種表演活動,十分活躍,深刻了解東西文化的異定。他說,亞裔美國人最大的認同矛盾是「不中不西」,最共通的文化經驗是「東西交 會」。因此,他的作品展現一種奇妙的文化結合。二○○一年年初他在美國自製《鋪軌》音樂劇。後來,他的《鋪軌》原聲帶在台灣發行,創下舞台劇音樂的銷售紀 錄。緊接著,他製作《囍宴》,從編劇、排練到選曲,完全親自操刀,從劇評到銷售,都有傑出表現。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與鐵獅玉玲瓏的一場驚異派對
鬰鬰蔥蔥的仁愛路安全島上,不相識的兩個人倒談開了起來,肢體、表情變化豐富,兩個人的笑聲穿越隆隆的汔車聲。一個劇作家與一個演員的第一次見面,讓身為主人的我們反倒成了局外人,連見縫插針的機會都沒有。 見了面,才知兩個人都在基隆長大,紀蔚然在市區裡的廟口夜市旁,許效舜是暖暖鄉下的雜貨店之子;紀蔚然是看電視長大的都會雅痞,在電視或電影裡學習西方大眾文化,在麻將桌上錘鍊即興多變的語言交鋒;許效舜則是在廟口的戲台腳下,在打滾的野台說書江湖賣藝空氣裡,學習鄉里俚俗成韻的語言功力;不為別的。一齣「鐵獅玉玲瓏」讓紀蔚然在乏味的電視遙控器裡找到亮眼的對象。 紀蔚然是六○年代,在西方文化浪潮下成長的一代,中產階級的頹廢與都會男人的困頓,在他多齣劇本裡一覽無遺;而許效舜有過好勇鬥狠的青澀歲月,但「把每一天玩出血與汗」的想法,奠定了他今日喜劇表演上往往出奇創新的功力,特別是在語言功力及傳統素材的豐沛運用。前者是都會式的語言暴力,後者是鄉里厘俗的快人快語,但,見面了,兩個人倒也有寬厚與謙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To fit,or to be fit──
女高音的「服」事
一位女高音居然因為「不適合」穿緊身衣,而被拒絕登上英國皇家歌劇院的舞台?!到底,女高音的舞台事業,是歌藝重要還是衣服重要?還是另有玄機?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惡龍肆虐 神殿火起
要拿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環系列」的門票,代價有多大?旅美導演楊世彭花了將近台幣十萬多元買了兩套票,華格納「指環系列」共計四齣,一輪演六天計十七個小時,加上美國內地來回機票及住宿,楊世彭不錯過世紀大製作,豪舉花下六千多美金,看得直呼過癮!
-
舞蹈
當仙女遇上千手佛飛行器……
高雄城市芭蕾大手筆 國際陣容製作芭蕾經典舞劇《仙女》 今年是十九世紀浪漫芭蕾舞劇《仙女》La Sylphide編舞家奧古斯特‧布農維爾誕生兩百年的紀念日,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與高雄市交響樂團將呈現全本浪漫芭蕾舞劇《仙女》,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完整呈現《仙女》全本,也是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繼一九九八年演出全本古典芭蕾舞劇《黑暗王國》La Bayadere之後,再次推出難得的芭蕾全劇演出。 《仙女》是布農維爾在一八三六年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編創的浪漫經典芭蕾舞劇,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為了紀念這位丹麥編舞家對芭蕾的貢獻,藝術總監張秀如邀請了國際陣容來參與此次製作,包括法籍名編舞家Jean Paul Comelin擔任製作人,旅美著名芭蕾舞星曾鐘霖與羅馬尼亞籍舞蹈家Ioana共同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重新排練《仙女》,曾鐘霖並特別擔任劇中重要的巫婆角色演出。舞劇將由陳樹熙領導的高雄市交響樂團現場演奏,是今年台灣芭蕾一大盛事。 《仙女》是芭蕾歷史最重要的芭蕾舞劇之一,由塔格里奧尼為女兒瑪莉所創編,於一八 三二年三月十二日於巴黎皇家音樂舞蹈院(即現在的巴黎歌劇院)首演,是浪漫派芭蕾的代表舞劇。當年瑪莉在此劇中首次穿上硬鞋,也是芭蕾史上第一位穿硬鞋的女舞者,因此《仙女》又具有另一層芭蕾歷史的教育意義。一八三六年丹麥編舞家與藝術總監布農維爾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重編舞劇《仙女》,他是瑪莉最喜愛的舞伴,布農維爾所編的《仙女》一反芭蕾舞劇的大團圓、華麗終埸的慣例,反而以憂鬱悲傷的場景結束全劇,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回味。 張秀如說,《仙女》目前是國內舞團首演的舞劇,描述一段仙女、男女主角、巫婆之間的故事,劇情與現今現實生活男女戀情之多變、幸福失之交臂與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等情境十分類似,而作品也因此更有戲劇張力。她希望《仙女》的演出,能讓國內的觀眾認識十九世紀的浪漫芭蕾舞劇,也更了解《仙女》對於芭蕾歷史的重要意義。 《93城市˙數據》鋪陳千年無悔的愛情信念 體相舞蹈劇場的跨文學電音歌仔戲全新力作《93城市˙數據》,主題是──「迴轉啊!愛人,自太空然後降落」。這聽起來很
-
音樂
北唱南鼓,與國際有約
七月,是蟬兒高鳴的盛夏季節,隨著暑假的來臨,表演藝術團體的交流也更加熱絡,溫度絲毫不遜於熱情的陽光!以台灣為例,七月份南北兩地即將舉辦兩項大型國際交流活動,首先展開的是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緊接著是台南的台灣國際鼓樂節,南北音樂接力,好不熱鬧!
-
親子
繽紛多彩,親子共享戲劇饗宴
今年的台北兒童藝術節特別有慶祝的氣氛,因為今年不但是兒藝節五歲生日,也是台北建城滿一百二十周年,將延續二○○一年以來的「戲劇」主軸,並加入了「文學」元素,讓小朋友們循著文學與戲劇交織而成的軌跡,探索創意與想像的奇幻世界。
-
親子
親子節目新訊
跟林旺爺爺學習大步前進的勇氣 《長鼻子爺爺說故事》搬演大象林旺的一生 長鼻子爺爺是誰?其實就是過世不久的大象林旺,《長鼻子爺爺說故事》要告訴小朋友林旺的故事,也要教小朋友如何跟挫折、恐懼、仇恨、傷心說再見!當林旺還是一隻小象的時候,從緬甸山區一路輾轉來到了台灣,從孫立人將軍到吳三連先生,從高雄鳳山到台北木柵,從經歷好朋友阿沛的死亡到老伴馬蘭的離別,林旺的一生,蘊含著說再見的智慧! 《長鼻子爺爺說故事》由趙自強編劇,徐琬瑩導演,將以獨特的圓形舞台來呈現,觀眾直接坐在演員的旁邊,無論從哪一個角度都能和台上的表演互動。因為是動物園的故事,所以除了林旺爺爺之外,老虎、鴕鳥、斑馬甚至是無尾熊、國王企鵝都會出現在舞台上,參與演出的演員使出渾身解數,幻化成各種動物,呈現大象林旺爺爺八十六年精采的一生。透過林旺爺爺變動不斷的一生,真實體會牠對於生命的熱愛及生活的勇氣;無論是黑暗或輝煌的一刻,我們都必須向它揮手告別,因為只有勇敢地說了再見,生命才能繼續大步向前。 那依然美麗的誠摯童真 《山地小王子》演出育幼院孩子的故事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的一個黃昏,高雄在地的小蕃薯兒童劇團坐著一部大巴士,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路到「六龜育幼院」,那是劇團第一次用戲劇與院童們同樂,二個小時多的活動中,看不到孩子們一絲倦容;到了說再見的時刻,孩子們一路拍手歌唱,一邊排成長長的歡送行列,看著絲雨中一雙雙又大又亮的眼睛,漸漸地消失在路頭的燈影下,耳邊迴盪著悠揚的歌聲,於是感動的小蕃薯團員們開始想說一段育幼院的生命故事,《山地小王子》就是這樣的故事。 《山地小王子》的「山地」是指偏遠、資源短缺、關懷較少的地帶,而「小王子」則是呼應聖.修伯里的原著精神,彰顯孩子童真誠摯善良的本性。故事描述一位父親及祖母相繼去世而被送到育幼院的孩子,很想尋找離鄉失聯的媽媽,育幼院的院童為了幫著個小孩找媽媽,偷偷離開了照顧關愛他們的院長與修女,現實的生活考驗不但沒有難倒他們,反而集思廣益地想出令人意外的好辦法,終於幫助小孩與媽媽團圓。 <s
-
戲劇
戲劇、戲曲、跨界展演新訊
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 搬演義大利劇作家高多尼作品《威尼斯雙胞案》 《威尼斯雙胞案》是表演工作坊第三次向國人介紹義大利喜劇大師高多尼的作品,前兩次分別是一九九五年及二○○一年推出的《一夫二主》及《一婦五夫》,在國家劇院座無虛席,觀眾面對肢體動作幾近於特技的表演,撲朔迷離又無厘頭的劇情,拍案叫絕,反應相當熱烈。 這次適逢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賴聲川希望給觀眾一場純表演,脫離政治話題,回歸人性,呈現一齣瘋狂的「錯誤喜劇」。 目前就讀於北藝大戲劇博士班的導演鍾欣志,受到《一夫二主》的影響,碩士班時專攻義大利即興喜劇,畢業時的作品就是《威尼斯雙胞案》,大受歡迎。《威》劇描述一對自幼即失散的雙胞胎兄弟,因不約而同在同一個城市尋求他們的愛情,而發生了一連串陰錯陽差妙事的經典喜劇。妙就妙在這對雙胞胎由同一人飾演,疲於奔命地在兩個角色(哥哥與弟弟)間切換,在舞台上絕對無法同時出現,哥哥被誤認為是弟弟,弟弟被誤認為是哥哥,台下所有的觀眾都知道誰是誰,偏偏這一堆誤會就是糾纏不清,於是仇家找錯人,相親相錯,整人整錯,釀成這瘋狂鬧劇。 義大利即興喜劇源自於約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街頭賣藝雜耍加上簡單易懂的戲劇結構所形成的劇種,義大利原文的意思是「藝術喜劇」,參與演出的演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表演與雜耍技巧。《威》劇將由資深劇場演員金士傑、因《亂民全講》引人矚目的韋以丞、久違劇場的尹昭德、外表坊團長兼導演李建常擔綱演出,另外還有在拍賣網站廣告中與愛犬一起選美的黃露慧,以及流行樂壇新人Melody(殷悅)。 是展覽還是表演? 撈過界的泰順街唱團《竊景╱Scene-Stealer》 所謂的跨領域藝術,究竟是劇場視覺化的過程,抑或是當代藝術多媒體化的一種演進,從泰順街唱團的創作歷史中我們似乎隱約地可以看到了某一種典型。 作品一向遊走於美術、多媒體和行為藝術跨界的泰順街唱團,自二○○○年成軍以來,沒有一次是「正統的表演」,也從沒人當它是「戲」,而通常執意將這個團歸類的觀眾也都敗興而歸。這次泰順街搞起「類」行為藝術的
-
音樂
音樂新訊
琴音不老,依然浪漫 鋼琴家理察‧克萊德門來台「再現真情」 鋼琴王子理察‧克萊德門在台灣擁有極廣大的樂迷,他那獨特的浪漫鋼琴曲調,在一片搖滾、流行音樂中,給人們一股清涼感受,受到全世界的喜愛,以一個演奏流行樂器的音樂家而言,這種情形是史無前例的。這十多年來,他已成為最多產且成功的唱片巨星,全球唱片銷售量目前已超過六千五百萬張,其中有二百一十五張金唱片、七十二張白金唱片。 理察的觸鍵充滿朝氣與活力,除了彈奏浪漫音樂的創作曲外,蕭邦的鋼琴組曲、民謠、著名影視主題曲及流行樂,乃至台灣歌曲、大陸民歌,經由理察重新編奏,依然絲絲入扣,韻味十足。此次來台,理察將演奏幾首《凡妮莎的微笑》、《給愛德琳的詩》、《夢中的婚禮》、《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鐵達尼號交響曲》等,還有《雨夜花》、《滿山春色》、《望春風》等改編的台灣民謠。 號角之聲,穿梭三百年 法國小號家艾瑞克.歐比赫訪台演出 法國籍小號演奏家艾瑞克.歐比赫是一位早慧的音樂家。 一九六○年生於巴黎,六歲即開始研習音樂理論,次年獲得平生第一支小喇叭禮物,便開始全心學習。歐比赫的獨奏家生涯起步甚早,他與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於巴黎Pleyel音樂廳共同演出著名的胡麥爾協奏曲,並由電視現場實況轉播,當時他才剛滿十三歲。十六歲時成為巴黎Colonne管弦樂團的小號首席,十九歲即獲巴黎歌劇院管弦樂團指定為特聘獨奏家,在此同時,他也屢屢在各大知名的國際大賽中獲獎。 歐比赫曾於二○○○年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演出海頓及法國現代作曲家托瑪希的小號協奏曲。歐比赫個人詮釋法國現代小號作品無人所及,為當今歐洲最頂尖的小號演奏家,去年受邀擔任慕尼黑大賽及莫里斯安德烈大賽之評審,可見其在當代小號界的地位。他迄今灌錄十一張CD,曲目包括巴洛克、古典、現代等各種樂派,內容豐富且精采,將小號的吹奏技巧及優美的聲音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他所開設的大師班也已遍及全球。此次他將以法蘭西的熱情號角聲,從巴赫到托瑪希,帶您穿梭古典音樂三百年。 來聽價值數億的琴音 <strong
-
街頭藝探ART SPY
文學地標,丰采再現
曾經是多少文藝青年、帶著朝聖心情拜訪的台北文學地標──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在閉門多年後五月又再重新開張,如今,老店再點亮燈火,那些充滿創作熱情的老靈魂們,是否還能一一被召喚回來?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以愛情征服藝術的繆思女神
《風中的新娘》,展現百年前一個女子多彩豐富的愛情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作曲家馬勒的妻子阿爾瑪,是如何「橫跨」音樂、建築、繪畫與文學。
-
表演‧紀食THEATRES & DAINTIES
太陽馬戲團與海鮮自助餐
太陽馬戲團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在馬戲團融入那麼多文化和藝術的元素,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馬戲團,就像大家都忘了賭城其實不是一個真正的城市。
-
戲劇
企圖聽出詩意
翻譯改編的中文版演出裡,導演刪除了台灣觀眾可能較為不熟悉的名詞和部分史實,更捨棄了語言詩意的風格,採取較為口語的方式,企圖讓不熟悉契訶夫的觀眾能夠「聽懂」。然而,過於口語甚至俚俗的語言模式,犧牲了角色的特殊氣質與戲劇時空背景的特定指涉,有時候不免讓人錯愕,「契訶夫」的味道因而流失。
-
戲劇
雙重距離外的《半生緣》
《半生緣》的好處在張愛玲能由原先對筆下角色的嘆息與批判,轉至寬厚的最終同情;而在胡恩威與林奕華的處理下,原先辛辣的味道淡去,濃濃對張愛玲的緬懷,與對文本瞻仰般的愛,籠罩頭尾。
-
戲劇
荒謬劇場中的香港性
一個城市往往會影響劇場對於經典劇本的呈現,而《兩條老柴玩遊戲》的香港性就是最好的例子。
-
音樂
優質演出的聲響盛宴
鍾耀光的〈吸積盤〉是以肢體動作建構音樂,作曲家的意圖在演出中明確地展開,聲音隨著演奏者的移動形成豐富炫爛的變化,雖無形卻線條分明,圍繞著中心點旋轉的協調對應與此起彼落的單獨發展,交融出一幅饒富趣味的聲響畫面。
-
戲曲
龐相壽,你在哪裡?
這是一齣具有高度實驗意義的戲。難度在於,既拋除了歷史劇敘事功能的「便宜行事」,又要創造李世民與魏徵兩人君非君、臣非臣的獨創角色個性;敘事不強,抒情卻要勉強;要析透出人性,衝突與語言卻又顯得疏淡,這些,對演員、導演、舞台、唱腔設計,都不容易體會與理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夏日鮮逃玩Great Escape
那麼,就旅行吧! 當這城市的高溫令人無法忍受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存在陷入比單調更糟的單調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受害於愛情無所期待的期待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流雲飄過天際也足以讓你傷感的時候 翻開地圖 你發現 通往N市的任何一條道路 都可以把你引向世界的終點 哪裡才是你啟程以求的他方呢 何不來一場夏日鮮逃玩 逃離城市的高溫 逃離單調的生活 逃離愛情的無所期待 逃離浮雲的傷感 生活在他方的的想望盡在「夏日鮮逃玩」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絕世小丑
丑來囉! 順著觀眾的笑聲 我們看到台上小丑耍寶逗樂,好似無憂無惱 只是小丑下台 一樣要面對柴米油鹽 一樣要經歷起起落落的人生 陳勝在 明華園的當家丑角 只要一上戲 整個舞台都發亮 他在家族劇團中,是最晚開竅演戲的一個孩子 是怎麼繼承了父親的丑戲才華 又如何成為劇團名列藝術殿堂的功臣? 倪敏然 曾經是觀眾無人不曉的喜劇天王 「七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 歷經十年沉寂 才又在賴聲川的相聲劇中找到舞台的第二春 他是如何走過人生的起起落落? 又如何面對重新開展的演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