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煽動你的爵士狂想 蘇重的【蘇重爵士】
搜尋!藝術部落客 BLOG已經成為最新的網路書寫模式,圖文並茂地揮發格主的才情創意,這個月《PAR表演藝術》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勤於筆耕、下筆有料的藝術文化類格主,看他╱她們如何在網路世界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
搜尋!藝術部落客 BLOG已經成為最新的網路書寫模式,圖文並茂地揮發格主的才情創意,這個月《PAR表演藝術》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勤於筆耕、下筆有料的藝術文化類格主,看他╱她們如何在網路世界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
部落格所在: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lassic/ 人物小檔案 ▲媒體工作者,小學念過音樂班,大學卻是唸數學系,出社會則曾經擔任過音樂雜誌主編。 ▲喜歡聽音樂,更愛透過音樂來思考,因為一直持續聽古典寫心得,所以「勉強」可以稱作資深樂評人!未來打算聽寫一輩子,如果耳朵跟眼睛一直沒問題的話。 歐頭這個人,有好幾副耳朵聽各種不同的音樂;有好幾雙手寫各種調性的文章;有好幾個腦子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與身分(註1)。但如果以為他也與絕大部分的部落客一樣,幾乎每個提供部落格的入口網站都開個格子,這邊寫寫、那邊聊聊的話,那就錯了。歐頭在寫格這件事情上,一如他的文風:沉穩、舒緩、舉重若輕。 當二○○○年「明日報個人新聞台」上路時,歐頭當時也是整天掛網工作,而拜網路所賜,當時唱片銷量大幅衰退、古典音樂雜誌也非常低迷,因此他藉由在明日新聞台建置「古典啟示錄」,成為一個既無出版成本,又能維持與愛樂朋友們分享與互動的平台。 歐頭一開始便以品牌的概念經營寫新聞台,以此為網路身分證,將累積多年音樂文字書寫的經驗與成果,結集為一個古典音樂資料庫,進而成為一個「古典音樂欣賞品牌」。「古典啟示錄」開台至今六年,因為主題專一、文章規格整齊,加上歐頭巧妙結合聆聽感想與愛樂知識的敘述,的確在網路世界的古典音樂台、音樂部落格中,已經建立出指標性的品牌形象。習慣在網路搜尋各種音樂資料的愛樂者,必定都逛過「古典啟示錄」,也看過歐頭精采文章,這些讀者很少不定時回鍋閱讀的。 雖說以品牌經營的理念寫網路文章,但「古典啟示錄」同時也是歐頭從工作崗位返家之後,解壓的小宇宙,能跟網友們分享音樂世界裡的種種,是歐頭覺得經營「古典啟示錄」最大的收穫。面對現在紅不讓的部落格風潮,歐頭自有穩健的腳步與定見,他認為成功的部落格取決於經營者的想法與內容,雖然現下幾乎人人都是部落客,但大多數都只能稱為網誌寫手,隨性地寫寫殺時間的網路文章。歐頭有系統地經營他的小宇宙,卻有廣大的理想,他認為「古典啟示錄」就像古典音樂
「音樂是唯一的可能,讓我們能夠呈現那瀰漫著氣味、汗水香精揮發的時空。」電影《香水》的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如是說。曾拍過《蘿拉快跑》與《天堂》、集導演、電音音樂家與作曲家於一身的提克威,找來他心目中的夢幻組合:拉圖爵士(Sir Simon Rattel)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 ,加上他的電音鐵三角:克里梅克(Johnny Klemek)與海爾(Reinhold Heil),不只結合視覺與聽覺,連嗅覺都參一腳了。
當空靈婉約的中國古箏遇上高貴優雅的西洋豎琴時,會是何種風景呢?古箏與豎琴雖然都屬彈撥樂器,但音色與演奏技法卻各有千秋,一向在東西方音樂領域中也各有一片天地。國家國樂團近年來屢屢有創新之舉,此次名家系列更邀請了古箏名家王中山、國內豎琴才女解瑄領銜與國家國樂團同台演出,將呈現古箏與豎琴的另一種風貌。 王中山現任教於中國音樂學院,曾於一九八六年「中國第一屆古箏學術交流會」上發表演奏新技法,引起音樂界矚目,這些新技法經由演奏者們的推展,讓古箏的演奏進入更高的層次。國家交響樂團豎琴首席解瑄不僅有高深的豎琴演奏技巧,同時也活躍於多種不同型態的藝文活動,本場音樂會她將演出台灣作曲家洪崇焜為她量身訂作的豎琴協奏曲《思》。王中山的演奏素以熱情奔放著稱,而亮麗的解瑄對音樂呈現的掌控則巨細靡遺,在指揮家瞿春泉的帶領下,將是一場豐盛的音符饗宴。(林芳宜)
今井信子(Nobuko Imai)出身於日本著名的桐朋學園(Toho School of Music),後於耶魯大學與茱莉亞音樂院就讀。她是唯一獲得慕尼黑與日內瓦國際中提琴大賽雙料獎項的中提琴家,精湛的演奏能力讓她成功地悠遊於各種不同的演出型態,至今與無數一流樂團、音樂家們合作過,如柏林愛樂、阿姆斯丹大會堂管絃樂團、馬友友、克萊曼、帕爾曼、席夫、史坦、祖克曼等。在忙碌的演奏生涯之餘,今井信子同時也於德國戴特蒙音樂院任教,並時常受邀於世界各大音樂節中演出。一九九六年她獲得日本音樂界最高榮譽之「山多利廳」大獎。 今井信子的音樂造詣獲日本作曲家武滿徹讚賞,曾為她創作一首中提琴協奏曲與獨奏曲。近年來,今井信子也致力於現代音樂的錄音與演奏。此次來台,由首位獲得慕尼黑鋼琴大賽首獎的日裔鋼琴家伊藤惠(Kei Itoh)為其伴奏,曲目從巴赫、布拉姆斯、舒曼到武滿徹,今井信子將展現她在各樂派音樂中的大師丰采。(林芳宜)
今年為莫札特二百五十歲冥誕,全球各地無不卯足全力演出莫札特的作品,國內亦然,無論是管絃樂團、室內樂團、獨奏家等等,紛紛端出莫札特菜單,趕搭莫札特列車。由小提琴家暨指揮家廖嘉弘所創立的普羅藝術家樂團,成團五年以來,屢次呈現多樣化的節目內容,夏天才與維也納愛樂首席克諧爾演出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本月的「原典阿瑪迪斯─體驗莫札特人生三部曲」,則將以莫札特三首交響曲,綜觀作曲家的音樂人生。 旅居維也納十九年的指揮廖嘉弘,在音樂與藝術人文等面向均因此接受了嚴謹的訓練與深厚的薰陶,詮釋莫札特的音樂更能貼近原典的純淨氣質,一展莫札特音樂世界中的真善美。(林芳宜)
一九三六年完成的清唱劇《布蘭詩歌》,是沃夫最得意的作品,他曾對出版商聲明,在這部作品之前的樂譜都可以銷毀,因為他認為《布蘭詩歌》才是他真正的「作品第一號」。
史蒂芬‧賴克於一九七四年到七六年間完成這首《給十八位音樂家的音樂》Music for 18 musicians,這首是賴克多年浸淫甘美朗音樂與非洲音樂後的成果,充滿華麗色彩的大編制作品。
《郭德堡變奏曲》原本是寫給擁有上下兩個鍵盤的大鍵琴,如果以現代鋼琴演奏,時時遇到雙手必須上下穿疊,一不小心,兩手手指必會卡死在鍵盤上,不得動彈。瑪麗‧書娜顯然對於這種彈奏的困難,感同身受。
莫札特歌劇的音樂,通常與劇情及劇中角色特質亦歩亦趨,幾乎為歌唱家量身打造的音符,讓現場演出更有看頭;同時莫札特也會室內樂技法轉化為人聲重唱,或把新樂器引進歌劇中,綜觀莫札特的作品,要稱他為兼顧市場收益與藝術性的作曲家,實在一點都不為過。
長笛好像都是金屬做的,為什麼歸類為木管樂器? 白金長笛一定比黃金長笛厲害嗎? 一定要美女才能吹長笛?還是吹長笛會變美? 國內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學長笛? 由新象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國際長笛藝術節」將從四月中旬展開,想更認識長笛,PAR「音樂先修班」本期推出「長笛天才十問」,邀請吹長笛和拿指揮棒一樣得心應手的音樂學者郭聯昌;維也納留學期間,曾經選修長笛的作曲家林芳宜,帶領讀者跨入長笛的第一堂課。
綜觀整場音樂會,比較可惜的是,演出者應可以承擔難度更高的當代作品,當晚的曲目偏向意境高、技術低之選,當代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對人開發新技法、對物品開發新技術,都需要更多創新作品達成。
舞台上,吃力地走向指揮台的林克昌是孱弱的,一上指揮台上,馬上中氣十足、精神百倍,而浸淫於音樂一輩子的智識與品味此時更到達了一個完全融合的境界。他沒有同年紀的指揮常見的「抽象揮灑」,相反地,確實精準地指示了每一個音符,這份對音樂藝術的誠實與專注,其可貴遠勝於一切。
以淒美壯烈的歷史故事為骨幹、以藝術總監黃正銘設計的音樂為血肉、再以「跨領域藝術作品」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為追求。但這終究是「音樂」以樂器為工具的藝術品,但其中關於樂器的考量卻最不完整。
本場音樂會中,演出者表現自身才華的企圖溢於言表,但美麗的包裝下,還是需要紮實的內容,才能通過巨星之路的嚴苛考驗。
下半場是蕭斯塔可維奇的第十四號交響曲《逝者之歌》,同樣以死亡為主題,卻呈現與前一首迥異的美。NSO的室內樂功力比起以往,大有進步。較為可惜的反倒是獨唱者,擔任女高音的莎哈裘克只能做到照本宣科地唱出自己負責的部分男低音薩許克比女低音好了許多,但是美麗的詩篇仍然無法真正進入音樂中吟唱。
在「環保」這個一點都不新奇的主題下,瑪姬.瑪漢選擇了最直接最具象的方式來闡述環境的議題,她給予觀眾的想像空間是微乎其微的。坐在觀眾席上,雖然能夠清楚看到鏡子裡反照出的各種繽紛倒影,但同時也像課堂上被強迫接受填鴨式教育的小學生,整場反覆毫無發展的動作則如同教條式的口號,毫不停息地對著觀眾怒吼。
艾蓮妮.卡蘭德若的音樂作為電影配樂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她的善感與細膩使得音樂與影片呈現一致的質地。然而失去了安哲羅普洛斯的劇情意境之後,配樂回復為單純的音樂作品時,所有在影片中隨著樂音蔓延的氛圍,當天在音樂廳中遍尋不著,只剩令人難耐的窒息感。
從當晚的演出可以證明,該團仍奉行「技巧乃呈現藝術內裡之工具」的宗旨,團員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卻毫無炫耀的痕跡。內斂、恰到好處的詮釋,讓音樂絲絲入扣,醇美無比。
她是第一位獲得教育部資賦優異獎學金赴德學琴的鋼琴家,十歲出國,二十出頭便陸續贏得幾個國際大獎。 她是很多人從小心目中的偶像,有多少人因為小時後聽到她彈琴、讀到她的故事,因此也讓自己的小孩學鋼琴的?看看音樂會之後等著與她握手的長龍裡,多少牽著小孩的大人就知道了。 每年春天她回台灣客席,希望多多發掘可造之材,她在長年德國嚴謹的訓練下,仍保有東方的韌性,這尤其讓她在現代音樂界之中,奠定下一片天地。 她,就是那永遠讓人矚目的身影,陳必先。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