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育杰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打開人類身體 放動物出來
編舞家法布里斯.蘭伯特的《今天,野蠻》,部分靈感來自人類學家李維史托的論著《野性的思維》,潛入未知尋找直覺,發現隱藏在文明皺褶中,在社會規範的表面之下,驅動身體的基本動作。七名舞者像籠子裡的野生動物,遊走在半透明織品裝置、如蒙古包的空間雕塑中,極為直覺的舞蹈搭配不斷重複、令人出神的打擊樂鼓點作品探索了存在的起源,喚醒了我們的直覺,更逼近我們原始的慾望和遠古的恐懼。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進入慾望的剪影 讓私密青春占領街頭
由日本導演岡田利規與泰國合作的《渴望占有的肖像》,去年十二月中在巴黎秋天藝術節搬演,演出改編自泰國作家Uthis Haemamool原著小說《慾望的剪影》,將泰國的街頭社會運動大歷史與畫家的私密青春日記交織,四個小時中,演員與工作人員不下台,滿台物件在觀眾眼前不暗場地變化出各種場景,正是不同劇場機器與社會運動機器,不同機器不斷重新「組裝」重新連結的微妙體現。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拒絕改變的社會 日本與泰國共通的絕望
曾帶著探討日、韓、美三國關係的《棒球奇蹟》訪台演出,岡田利規對社會現象、國際局勢的犀利觀察,令人印象深刻。在與泰國劇場界聯手創作的《渴望占有的肖像》中,岡田利規表示「失望」是一個重要的動機,因為日本社會在三一一震災、核災後仍猶豫不決且拒絕改變,而泰國社會也經歷了同樣的失望。對他來說,這個目睹社會拒絕變革的經驗,比災難本身對他的影響更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在世界盡頭,與「非人類」一同舞蹈
曾於二○一六年來台演出《龍之憂鬱》的法國導演菲利浦.肯恩,於二○一八年底在南特爾-亞蒙迪劇院演出新作《墜機樂園,島嶼的一生》,劇中以墜機在小島上的倖存者為主角,鋪陳人類重新建構歷史的過程,也讓人思考:當人類不再是世界的主角,人類與「非人類」(自然與其他物種)如何建構和平共處的未來。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中性時尚駭客軍團vs. 高科技社會控制
德國藝術家安.英霍芙於九月中在柏林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大廳演出的大型行為表演《焦慮II》,整夜的行為表演是類歌劇三部曲的第二部,揉合時尚走秀、神秘宗教遊行、大型銳舞派對、馬戲團表演,或她所說「如歌劇的展覽」,混搭聲光、各式物件道具等複合媒材,最受注目應屬遙控無人機和蒙著眼的老鷹。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方格舞池中的社交規則
美國編舞家莫瑞亞.艾文絲的《社會舞蹈1-8:索引》中解構各式社交舞蹈,和社交互動行為動作的規則,與舞蹈肢體的社交符碼。介於三女兩男五位舞者之間,舞者和觀眾之間,觀看與被觀看最基本的社交互動。介於身體、介於個人之間的微妙體感,在如棋盤的方格舞台上,體現相互觀看的視線動作、群體互動與社會秩序等潛規則,舞者身體和個人的特色時而突顯,時而隱沒。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紊亂,定義的民主化?或創作的法西斯?
法斯賓達是德國一九七○年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創作跨電影與劇場,能量豐沛,政治思維也相當激進,由德國導演福克.李希特與法國導演史坦尼斯拉斯.諾德合作執導的《我是法斯賓達》,基於李希特歷年來大量的個人日記、法斯賓達的電影和人生,在製作過程中與演員共同創作,演出點出當下歐洲社會面臨難民潮湧入、極右派重新抬頭的矛盾情緒與氛圍,並進行直接的提問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舞台上的自然 與觀眾一起建構
法國導演給斯納與德國演員合作的新作Caspar Western Friedrich,作品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透過德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畫家佛烈德利赫知名的自然作品,還有西部電影中的自然,來探討人類與自然或人造環境關係的轉變。演員們在舞台上以各種布景道具建構一個「仿自然」的美術館,這個劇作實則處於一個開放未完成的狀態,召喚觀眾的想像力來完成這個創作,更甚至是要求演員與觀眾共同完成它。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身分、語言與肢體動作的轉譯
瑞士編舞家亞歷珊卓拉.巴赫柴特希斯的創作,跨足舞蹈、行為藝術與視覺藝術,近作《從A到B,通過C》正在各大藝術節、美術館和劇場巡迴。演出中,亞歷珊卓拉與另外一男一女兩名舞者,三個身體互為彼此的鏡像,透過影像媒體,在彼此的身體之間,在語言和身體運動之間,尋找行為表演的新空間新語彙。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英語物質》 文化煉金術與肉身的質變
由瑞典編舞家史班科博格編創的《英語物質》,近期在各大美術館巡迴。此作在充斥著裝置物件的環境中演出,布料衣物、酒類或提神飲料,舞者大部分的時間只單純執行一些簡單的「行為」,強調的是體內體外「身體的變化」,而舞作的音樂、空間呈現出拼貼的大雜膾,正是如同一樣影響人類精神的「文化物質」。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隨時駐足 體驗舞者的揮汗勞動
第三次受邀在當代藝術第一線的美術館演出,編舞家姬爾美可在比利時的WIELS藝術中心,於九週內演出新作《工作》,從三月下旬至五月中「展出」。姬爾美可改編了二○一三年的舞台作品《時間漩渦》,演出時一群舞者和手持樂器的音樂家在空間中不停地移動,像按著地上漩渦的螺紋圖形旋轉,同時相互牽引轉圈,她將原作解構後再重組延展開來,更細緻簡約地呈現一個工作的過程,藉此重新思考和定義舞蹈最根本的時空和身體的物質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