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漪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過來人說話 從舞台到電影鏡頭的演員心路
戴立忍 放下「劇場」回歸真實自然
問戴立忍:「你所受的劇場訓練對電影演出有沒有幫助?」他哈哈大笑:「完全沒有!」這牽涉到台灣電影的新寫實主義取向及表演的本質。關於表演,戴立忍形容自己從電影回到舞台,他採取與劇場人迥異的方式:他不暖身,他無法不穿鞋,而且不化妝。「化妝會讓人意識到要表演了!」戴立忍將表演和生活的界限拉近,以更自然、更融於內而自發於外的功力呈現所謂演戲這件事。
-
專題
朱中愷 耽溺紅酒與爵士的戲劇張力
資深爵士樂評人朱中愷,除了是經驗豐富的媒體工作者,也是音樂圈內知名的紅酒迷,更蒐藏了不少經典紅酒,而嗜好爵士樂與紅酒的他,更是從兩者中都享受到多面向的戲劇力量:「如果沒有音樂和酒,來消解生活中的煩,我可能會工作大潰敗。」朱中愷的肺腑之言:「紅酒也讓我知道什麼酒適宜搭配巴洛克音樂或霍洛維玆的鋼琴曲,體會另種平衡的美感。」
-
舞蹈新訊 萍影舞集「童話世界&四季心」
水袖揚起五月雪 芭蕾綻放蓮花姿
桃園觀音的蓮花季、復興鄉水蜜桃、大溪油桐花,到了編舞家眼底,通通化為一支支搖曳生姿的現代民族舞,於春夏秋冬四季風景中,生動展演台灣特有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華美。「萍影舞集」藝術總監葉雅萍與呂耀宗所編作的《四季心》,第一幕舞者如荷塘花朵盛開;第二幕結合芭蕾技巧與現代創意,柔和卻傲然獨立的蓮花紛紛擎起;第三幕,夢幻五月雪桐花飛舞飄落,純白飄逸的水袖舞適足表現古典輕盈之韻;第四幕時至冬令,過年廟會節慶感熱騰,一曲〈但願人長久〉,洋溢暖暖祝福。 另一支舞碼《童話世界》,改編自古典芭蕾舞劇《胡桃鉗》。一只音樂盒,打開了裡面的動物世界和動聽圓舞曲。特別的是,老鼠舞衣由西裝換成了具有毛皮感的緊身衣;現代芭蕾與爵士舞的結合,靈活表現老鼠的生猛性。最後一幕由小朋友們裝扮各個國家的人物和舞蹈,阿拉伯舞、西班牙舞、俄羅斯舞異國風情豐富多采地瀰漫於舞台。(周倩漪)
-
一本藝術經
柯錫杰的快門暢活
「比起攝影,如果早一步接觸舞蹈,我定是個舞者。」柯錫杰笑說自己有舞者的細胞,聽到佛朗明哥音樂,他會自編自跳。一旁的舞蹈家妻子樊潔兮生動描述:「有次我們在紐約看西班牙舞表演,看完後,他一邊下地鐵樓梯,一邊雙手平舉,比出佛朗明哥手勢,車站裡的黑人還跟他對跳呢!」
-
專題
劉鳳學 探索宇宙詠詩入舞
在英國唸書時,劉鳳學迷上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怎會喜歡上科學史呢?她笑道:「因為舞蹈工作啦。科學史中的時間、空間、重力、人體、甚至光,它們與動作的掌握、力量的移動、舞台上的光,都有關連。科學史和詩詞,都是我常用的編舞取材。」
-
舞蹈新訊
吳俊憲《上天堂》 一條繩子舞出和平企望
一根繩子,如何勾動人與人間的牽引、綁縛、追逐、碰撞、糾纏、與相依共存?二十一世紀的世局,戰事陰影籠罩,國家之內與國族之間衝突不斷。旅德的前雲門資深舞者吳俊憲從現狀出發,編創充滿結構張力及動作原創性的作品《上天堂》,二○○五年於德國首演時,獲得熱烈回響。這次他帶來此齣企盼和平的舞作,法國籍妻子、前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團員Chrystel Guillebeaud並將發表個人獨舞作品《反射》Reflection。 在《上天堂》中,兩人創立的Double C舞團透過四個舞者的肢體衝激撞擊,配上強烈的節奏,間或穿插憂傷的鋼琴和薩克斯風合奏,揮演出一幕幕時而緊密、時而疏離的動作空間。舞者展現如鬥牛場的攻擊性,駝鳥勾脖子轉圓圈的競爭動作,繩子鞭打地板而於地面翻滾、露出彩色內褲的滑稽與挑釁,及至擁抱彼此,舞者牽著同一根繩索那是同一艘船的命運,亦是同一條臍帶的思憶。美好生活的想望,就在如心跳的鼓聲中,泛光前瞻。(周倩漪)
-
舞蹈新訊 林隆璇、張中立跨界發聲
《雲.想依 花.想容》 品茗聞香觀花舞
天地有繁簡大美。雲的輕盈純淨與花的丰饒華美,透過古典身段,將展現何種舞韻丰采?肢體音符舞團舊作新演《雲.想依 花.想容》,以雲揮灑變化無形之境,以花綻放雅緻有形的女性柔美,從〈行雲〉、〈雲囀〉、〈轉花〉、〈花容〉四段主題,微妙點出簡約與繁華、平靜與燦爛間的多層次感受。 舞作這次請來流行樂界的林隆璇、排笛演奏家張中立跨界製作,以國樂樂器編奏出底色中國韻味、充滿空靈感、New age曲風的音樂配樂。將吟唱現代詩詞的林隆璇說:「雲的變化多端與花的明顯和色澤感,在樂器配置上將呈現對比性。」張中立描繪:「排笛的高音有如飄過天空的雲,每秒鐘都在變動;琵琶的清亮音色,正可表現花朵盛綻。」 編舞家華碧玉用大圓裙與紗靈活舞擺雲之厚薄、大小型態,舞者身著白衣長裙,足蹬三寸金蓮,或緩走或快步,繽紛燈光映照如同晨昏的多彩花顏。現場將飄逸著花香,紅樓的桌椅不撤,供客人邊品茗邊看舞,這場視聽嗅味覺的五感饗宴,將讓人體驗愉悅而美麗的花芬雲影。(周倩漪)
-
舞蹈 林秀偉「新母性」 延展世界之愛
太古踏舞團《五色羅盤II》
一九九○年,林秀偉經歷懷孕的水腫、發脹與高溫後產下一女,三個月後以新的母性身體挑戰獨舞《五色羅盤》;十六年後的《五色羅盤Ⅱ》,林秀偉交棒給年輕舞者王若湄擔綱,不同的是,林秀偉標舉出「新母性」:「《五色羅盤》是母親孕育生命的歷程,如今,是超越局限、擴大範圍的愛。」
-
舞蹈先修班Beginners’ Class
關於芭蕾的天才十問
芭蕾這麼優雅,它一開始就是在宮廷發展的嗎? 跳芭蕾一定要穿硬鞋,還有翹翹的超短迷你裙嗎? 我們都知道《天鵝湖》、《胡桃鉗》,但除了優美的音樂與有趣的劇情外,我們還能怎麼欣賞芭蕾之美? 這個月剛好俄羅斯超級芭蕾天團聖彼得堡的基洛夫芭蕾舞團二度訪台,想必又會掀起一股「芭蕾瘋」!我們特地邀請耕耘芭蕾多年的台北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吳素芬,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引領為芭蕾迷醉的你,一窺芭蕾的前世今生。
-
藝號人物 People 給我戲演,其他免談!
劇場痴人 魅力女優—安娜.蒂斯摩
「我在劇場裡所呈現的,是現實人生中我不會去做的。在這裡面,只有我自己的堅持。」舞台下極其羞澀瘦弱的安娜.蒂斯摩(Anne Tismer),上了舞台後卻爆發力十足,有如巨人。十月由她領銜演出的《點歌時間》與《玩偶之家娜拉》,迷倒了一拖拉庫的觀眾,說不定,她已經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有資格在台灣組織劇迷會的歐洲劇場演員。 與她攜手創作娜拉奇蹟的導演歐斯特麥耶形容安娜‧蒂斯摩是個有劇場依存症的演員,對劇場藝術有絕對的渴求,舞台上的她所跟隨的,是只存在她雙眼的那道光,觀眾的反應與其他事務都不會打擾或影響她的演出。劇場是她的烏托邦,在兩廳院十月的德國狂潮系列節目中,她與她的烏托邦震懾了全場的觀眾,在本篇專訪中,她將打開烏托邦的大門,讓喜愛她的台灣觀眾一探內中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奕華評注-當梁山泊英雄遇到變色龍林奕華
反英雄 上梁山 水滸男兒的矛盾激戰
舞台劇《水滸傳》,將展演三大主題:男人的社會壓迫,男人心中的矛盾,及男人之間的義氣。在《水滸傳》中,他正中切入「男人要什麼」。男人所受的壓迫總是來自於權力階層體制對男性身分地位與功成名就的迫力,及男性的「不能失敗」。飾演水滸角色的九個男人,不論階級高低,都在承受壓迫,焦慮與挫折充塞其中。
-
舞蹈 林懷民打開門 歡迎「爆破」雲門的慣性!
黑雪、黑洞、黑彩虹,蔡國強造《風.影》
當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林懷民,遇上名列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位藝術家之一的蔡國強,會「爆」出怎樣的火花?答案是《風.影》,一個以「黑」、「白」為主調,整場演出疾風颯颯,暨挑戰雲門舞者,也挑戰熟悉雲門套路的觀眾。
-
舞蹈 走過二十年 樊潔兮創發「舞想」風格
在坐臥中律動,在爆發中留白
探索舞蹈二十年,編舞家樊潔兮把她融合小乘佛教舞蹈、日本能樂,及西方芭蕾舞與現代舞技巧的新風格命名為「舞想」,以獨特的S型腰身、變幻靈動的手勢、風姿內蘊的眼神表情為特色,舞者既如虔敬的獻舞門徒,又如開發身體的實驗家。
-
專題
文化與政治的運動場
部落格所在: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 人物小檔案 ▲1972年生,寫作範圍包括評論與散文,題材包括政治經濟、搖滾樂,與紐約文化,以及這三者之結合。現於《新新聞》週報、《印刻》文學雜誌分別撰寫政治與音樂專欄。 ▲2004年出版《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一書,在兩岸三地引起不小回響,被評論者譽為中文搖滾寫作的里程碑。 ▲目前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 滑進音樂,你搖滾得聲嘶力竭,你面向社會,直言或低迴或懺情或憤怒,在某個撞擊剎那,你探觸到文化潛勢和改變世界的可能性;而政治與學術,不單是既定形式的高塔權力競逐,如果有聲音,如果有節奏,如果十萬群眾唱著自己的歌,那又是如何的文化運動光景? 張鐵志的Sounds and Fury部落格,便是涵蓋他在音樂、文化、政治、及社運等面向的基進書寫,其精神在部落格的banner上黑底反白地標舉:progressive politics, alternative culture進步政治,另類文化。對張鐵志來說,文字是改造社會的武器,他期盼看到更多元的音樂與文化、更正義的社會,無論是發表在印刷媒體或部落格,都是交叉運用的武器。 Sounds and Fury部落格成立於二○○五年一月,動機為將刊登在不同媒體的文章一網打盡於自己的網站,讓朋友與讀者們共享。部落格如同另類媒體,最大好處在於可激起對話與討論,能讓他重新檢視自己在作品中的想法,同時找到同好,凝聚社群性。張鐵志原本希望關心音樂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政治,關懷政治和學術的人,可以對搖滾樂文化更理解,然讀者群似乎各取所需,目前他將音樂類文章另闢部落格(http://soundfe.blogspot.com/index.html)。 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學術工作者及撰寫音樂文字的人,張鐵志企圖連結兩者,專注探索文化與音樂如何有效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甚而改變世界。他的寫作,一方面讓喜愛搖滾樂的年輕人涉獵音樂背後的豐厚文化意涵與社會相嵌性,另方面也讓學術界或社運界的朋友,對音樂文化多
-
舞蹈新訊 從都會男女生活出發
《客廳》狂想家庭的另類構圖
最公共的空間,可能隱藏最私密的狂想;最簡單的居處,可能上演最複雜的人際互動。世紀當代舞團的三位資深舞者鍾莉美、燕樹豪、楊琇如分別以長年與父母同住的女人、合租公寓的單身男子、有小孩的已婚婦女之眼光,以肢體創想他們對客廳的記憶與自我構圖。 《客廳》一部曲〈寂寞的身與影〉,女子在熱鬧擁擠的客廳裡,與父母的情感臍帶深厚,卻渴求自己的獨立空間,舞作緩緩呈現主角與他人相同動作卻情緒抽離的距離感。二部曲〈倒流記憶的合宿〉顛覆傳統家庭性別意象:合宿的女子們在客廳光亮處以眼神和身體溝通大小故事,情感豐富而細膩,男子則在角落,男女、女女間有著微妙的化學互動。〈居家〉裡從客廳是孩子的遊樂場、母親茫然看電視,轉換到大人與小孩一同拼圖,重新建置家庭的情感內涵。 團長姚淑芬形容,這三位創作者試圖探索關於三十歲「成家立業」的各種感知。而從《客廳》的剖白、交會、拼貼中,自我的位置與情感空間,卻已悄然改變。(周倩漪)
-
舞蹈新訊 新古典舞團 四位編舞新銳出場
《時光複寫》,奔向相遇的詩意
「時光」對創作脈絡和舞者身體將激發何種既回歸又迎向的身姿?新古典舞團推出四位編舞新銳的新作,林惟華、林維芬、陳逸民、魏光慶分別以徐志摩的詩、卡夫卡的《蛻變》、及舞者散文創作構築畫面情境,碰撞出時間之流中人與人的相遇、錯過、搖擺不定、渴求或窺伺、遠颺與微笑。 如同林惟華最迷人的〈相遇〉,舞者眼神交會、擦肩錯身、抱緊推開,在時空的變化軸上滑出交叉或平行線,剎那相會卻電光石火;林維芬〈不確定主義〉因質疑而恆處搖晃與突破,肢體動力隨音樂節拍而傾斜變化;魏光慶〈微笑,揮手,說再見〉追溯三人的友情歷程,同做、輪做、倒著做一套動作,是在回首中瞻望未知;陳逸民〈蛻變〉的身體變成兩條蟲,他們蜷縮扭曲變形,丟掉優美的線條,在蠕動中找尋飛翔;魏光慶〈99%數紅〉在女人與經血、落紅、分娩、戰爭的紅色暈染下,微量百分之一才是自己可決定的顏色。 「我們將大舞台的大幅肢體動作,回縮到自身細膩敏感的表演,不用一個人震攝全場,而是與一百個人共同呼吸。」四位編舞家將勾動你詩意的閃光,於時間奔停中。
-
舞蹈 再一次激情,再一次世界盃
巴西古朋舞團 撩動你最原始的瀲艷
團齡超過二十年的古朋,是典型巴西風格的現代舞團,他們運用現代舞的主題視野與動作元素,融合精準的古典芭蕾技巧,內蘊巴西原始而獨特的肢體語彙,舞出拉丁風格的現代舞、流行韻味的芭蕾舞,甚至飆演南美狂野的國標舞。
-
舞蹈 古名伸與湯姆.葛雷聯手打造數位肢體幻境
《記憶拼圖》玩味身體與影像的曲折華麗
曾與英國DV8肢體劇場、舞台劇《魔戒三部曲》合作的湯姆.葛雷,作品細緻,擅捕捉景物的反射轉折。此次在台灣攝取的田野式影像,提供了較不賁張及謙虛的畫面,讓舞者一上場,立即擁有更強烈的視野和力量。舞動的身體和流動的影像如唱雙簧,幻化為相互纏繞及反覆詰問的記憶旅程。
-
舞蹈
集結十五年的樂舞採集精華 原舞者告別台北 《拾舞》洋溢戲味
原舞者將於二○○七年一月搬離台北現址,進駐花蓮壽豐鄉池南村,汲取原鄉養分,重新定位出發。這次道別,他們為了突顯社會體質、部落文化、舞團舞者步履情緒的轉變,《拾舞》整合劇場形式與祭儀樂舞,加入影像、文字、說書、吟唱、配樂等元素,讓老中青少四代活力在舞台上交融爆發。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馬戲團遊玩導覽-10分鐘讓你成為馬戲達人!!
遊玩馬戲團 看熱鬧也看門道
傳統馬戲團節目 馴獸 早在羅馬時期便有馴熊表演出現,直至一七七六年英人艾斯特里開啟以馬術為主的馴獸表演。馴獸師一聲令下,獅子、老虎、大象等動物明星滾著球、跳火圈、隨音樂起舞,逗趣的向觀眾打招呼。 高空特技 高空特技人員克服恐懼,爬上高台,矇眼拿著平衡桿走上四層樓高且細細的高空繩索,並在鋼索上翻滾跳躍,展現高空平衡特技。空中飛人不甘示弱抓起加長的高空鞦韆,彎膝跳出去,凌空擺盪出一連串三百六十度的空翻及轉體動作,進行單人或雙人以上的花式換位接龍。 平衡特技 演員連續將碗拋向空中,每次五個碗,同時踩在一輛很高的獨輪車上,甚至倒立用手搖獨輪車。高空特技中,也能看見獨輪車的精采平衡絕技。 人體雜技 軟骨功為全球最古老的特技文化之一,演員將自己的頭三百六十度放到兩腿間;身體在籃球直徑大小的呼拉圈中穿來穿去;甚至倒立用腳拉弓射箭。 雜耍 為一切遊戲技藝之總稱,以中國最為精湛,遠自秦始皇時代就有王室「雜技」的創立。耍弄戲玩的表演者用兩手丟三球、耍火球、翻滾倒立、疊高椅、噴火,處處充滿刺激奇幻的驚喜。 魔術 魔術最早遠溯自埃及宗教信仰,巫師藉由魔術增強宗教的可信度。十八世紀起,魔術開始在市集中表演。身著燕尾服的魔術師,從空無一物的袋中,不斷拿出雞蛋;或表演著驚險的水中脫逃術;拿刀刺進裝了人的箱子裡,人卻毫髮無傷。 小丑 說笑人自古即在宮廷中透過幽默詼諧的手法諷諫統治者,西方伊莉莎白女皇時期小丑表演成為一種藝術,為馬戲團小丑出現的時期。至今小丑逗趣的裝扮,以滑稽迷糊的性格演出拔河、爬牆的經典默劇及搞笑的雜耍特技,不斷的摔倒、失誤,演出搞笑耍寶的鬧劇及串場。 新馬戲變身秀 動物主角劇情人物、飛車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