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關於紀念
《PAR表演藝術》雜誌自創刊至今滿二百期了,對於一個雜誌社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值得紀念的一刊,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上個月三十日雜誌剛印好的時候,我們接到了惡耗,舞蹈大師碧娜.鮑許(Pina Bausch)走了,也因為如此,讓這個二百期的紀念,蒙上了另一層不同的意義,也多了無限地懷念與感傷。 碧娜.鮑許的大名第一次出現在本刊,是在創刊未滿週年的一九九三年九月號《表演藝術雜誌》的【環球舞台】單元,當時報導了這位德國編舞大師與她的烏帕塔舞團在巴黎的二月與六月的三檔演出,那年也正是烏帕塔舞團成立的二十周年。「她逮住你、她搗碎你、她向你挑釁、她激怒你、她使你著迷、她使你信服、她使你感動」該文的作者簡拙一開始就引述Grard Violette形容碧娜的這段話。是的,她的舞蹈就是這麼的有爆發力、這麼地令人震撼與著迷,無論是在十五年前,或是現在都一樣。雖然當時一般觀眾對她的認識不多,但其實她的舞與舞蹈劇場的編舞概念,早就深深地影響著台灣的舞蹈界甚至是劇場。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那篇文末,作者大聲呼籲:「台灣應力邀這位將舞蹈、戲劇和歌劇結合得天衣無縫的現代舞巨擘,率領她的舞團來表演(香港於同年的五月已邀到她的舞團演出),好讓國內的廣大觀眾也能在寶島分享到這種畢生難得幾回有的、美妙無比的觀舞經驗。」最後,值得欣慰的是,碧娜.鮑許終於在一九九七第一次來台,帶來了舞作《康乃馨》,第二次來台則是十年之後的二○○七年,帶來的舞作是《熱情馬祖卡》。在這十年之間她的舞團還有來過一次,很可惜她無法親自前來,那是在二○○一年,上演的舞碼是《交際場》。也正因為如此,本刊與讀者才有機會親炙這位影響當代甚鉅的編舞大師的點滴與其舞作的奧義。 看著案頭敝刊兩年前出版的《碧娜.鮑許為世界起舞》的書封,她靦腆的微笑依舊,「看街上的行人,總比看一場舞蹈還重要」「我在乎的是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這兩句自我學生時代就咀嚼至今的箴言依舊,但本來期待她的三度訪台,這個願望已經成為「千金難買、永不可得的禮物」。其實在她前年第二次來台時,兩廳院曾力邀她三度訪台,並希望她將台北列為「城市系列」創作舞碼之一,令人惋惜的是,上帝畢竟沒有留給碧娜太多考慮的時間。雖然她創作直到她的最後一刻。 我想,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作永不停歇
懸缺兩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新任音樂總監人選終於在日前出爐。呼聲最高的旅德指揮家呂紹嘉眾望所歸,已確定自二○一○年八月起執掌兵符。指揮是樂團的靈魂,這個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不僅主宰著一個交響樂團的特色與風格,更是領導樂團發展方向的關鍵角色。今日的NSO是過去眾多指揮努力的成果,包括前任總監林望傑、簡文彬及現任藝術顧問赫比希,而曾任前德國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呂紹嘉首肯接任後雖表示:「大家不要過度期待,以為我一上任,所有事就會馬上好轉,還是要給我和樂團時間。」但無疑,<span lang=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從異國情調到原鄉情懷
當耳邊響起比才的歌劇《卡門》時,大多數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熱情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然而這樣一部以西班牙賽維亞為背景,描寫一位放蕩不羈、挑逗著觀眾感官情慾的吉普賽傳奇故事,和浪漫優雅的法國印象,雖有著天壤之別,但它卻是道道地地法國出品,甚至號稱是法國歌劇空前絕後之作。 《卡門》的誕生,和十九世紀末巴黎掀起的西班牙風潮密不可分。當時,法國藝文界、音樂家們對於探索不同地域文化的興趣高昂,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更掀起多元而廣泛的異國情調主義(Exoticism)。這股風潮所及,不僅讓法國音樂家醉心於西班牙風情,更成為這部正宗「法國歌劇」帶有濃郁異國風情的主要原因。《卡門》的音樂在法式抒情歌劇的規格下,比才還大膽地採用當時在巴黎相當盛行的哈巴奈拉舞曲為材料,讓它在「西班牙風格」的標籤後,成了一道由法籍主廚操刀的「創意西班牙料理」。也正因為如此,觀眾在聆賞《卡門》的歌劇時,聽到的我想不只是比才汲取多種音樂風格的才華洋溢,更是聽到了多元文化所激盪出來的無限想像。 相同地,台灣也是一個文化包容力相當強的島嶼,從原住民時期到荷蘭、明鄭、清領、日治到國民政府,歷經多元文化的薰陶與形塑,埋下了發芽的種子,其後在現代主義西方思潮的洗禮下,交相融合出一種以台灣為依據的獨特混血風格。而在此中最特別的,就是我們擁有極為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各族群有各自的重要祭典及歌舞形式,並且他們大部分都還保有了藝術文化最初的原型,這也是讓人最感動的地方。學習與接觸原住民,除了表象的歌舞外,重要的是也要學習他們對歌舞的態度、身體力行的「傳承」方式。本期我們從編舞家劉鳳學的新作《雲豹之鄉》出發,帶讀者走一趟藝術創作的原鄉巡禮,看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下,台灣的原住民和藝術家如何保存屬於這個島嶼文化最珍貴的資產和寶藏。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意的原點
一九八○年代,無疑是台灣文藝思潮發展最美的時刻。當時的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處於一個劇烈變動的關鍵;大環境的變遷,自然也帶來思想的衝擊。那時候的文藝青年,還不知「劇場」為何物,大多立志要當電影導演,一心想著這輩子至少要拍一部電影。他們幾乎每天看電影,成群結黨地跑到西門町的試片室,看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雷奈、高達一些市面上看不見的「藝術電影」。後來這群人當中,有些人成了催生「台灣新電影」的核心人物,而另一些人則在偶然機遇下走入劇場,加入「蘭陵劇坊」,在西方當代戲劇的體系訓練下,徹底改革「話劇」的老舊觀念,開啟了台灣現代劇場運動。 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做戲,是多麼「手工業」:因為沒錢做戲,廢棄桌椅當道具、戲服由演員自備、燈光從家裡扛麻將燈補充;因為沒有網路、連影印都不多,演出傳單得一張張用油墨印,演員排戲之餘還得四處散發、張貼自製海報;觀眾則是親朋好友「催票」而來,進了「劇場」看戲,也是摺疊鐵椅充當觀眾席。相較於今天的劇場,斥資不斐所堆砌的絢爛聲光,感官刺激多了,心靈共鳴卻少了;那個年代的戲,因為簡單,反而有動人的力量,因為什麼都沒有,反而激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因此,三十年後,再回望八○年代與「蘭陵」,不只是文藝青年的緬懷鄉愁,更讓我們檢視創意的原點,看見那個為熱情燃燒的時代所迸發的生命力。 同樣訴求回歸創作的初衷,今年邁入第十年的「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受訪時也說,「新舞風」規模不大,製作費也不驚人,但是以創意取勝,以腦汁取勝,「我希望來『新舞風』的藝術家與創作是小而美的,是仰仗頭腦的。」向來與歐美同步,為台灣舞蹈圈與世界接軌,即使拼著「有價無市」,也要發揮標竿功能的「新舞風」,十年來為國內觀眾創造多少驚嘆?從用極簡身體與美術對話的「永子與高麗」、鑽研科技與動作的英國當紅編舞家韋恩.麥奎格,到年僅十三歲的佛朗明哥天才舞星艾伊歐,強調「Young, New, Tomorrow」的「舞風十年」又將如何精采? 自一九八九年起,兩廳院一直就是樂壇明日之星最好的發聲舞台,每年舉辦的「樂壇新秀」系列甄選及音樂會,拔擢國內優秀年輕音樂家,提供其展現實力才華的機會。二十年來,「樂壇新秀」共舉辦二百三十九場音樂會,發掘出各音樂領域的優秀音樂家二百五十五名。如今活躍於音樂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再續崑曲夢
過去讀者所熟知的白先勇,是寫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北人》、《寂寞十七歲》的小說散文家,然而經過二○○四年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後,他卻多了一個封號,讓古典戲曲復活的「現代製作人」,這頭銜甚至還比「作家」來得更為響亮。年過七十的他,耐力和活力驚人,青春版《牡丹亭》在台首演近五年,不但演遍兩岸三地和歐美達一百六十場左右;五年後,青春二部曲《玉簪記》也將於五月下旬來台公演,宣告記者會上,白先勇手中的花由牡丹變成了蓮花,喜孜孜說,牡丹已花開遍地,他的青春二部曲還要再接再厲,「不信青春喚不回」。 究竟崑曲有何魅力,讓白先勇自命為永遠的崑曲義工?白先勇說,他研究崑曲已經有二十多年之久,崑曲藝術也是其文學創作的養分,電影《遊園驚夢》即是根據其創作的小說為腳本。據他本人回憶,他與崑曲結緣很早,十歲的時候就隨家人去上海美琪大戲院聽梅蘭芳的《遊園驚夢》。「小時候並不懂戲,可是《遊園》的〈皂羅袍〉那一段婉麗嫵媚、一唱三歎的曲調,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很多年以後,就像唱碟般,時常在我的腦海中轉啊轉。好象是烙進去一般。」白先勇這樣形容。 「崑曲是最能表現中國傳統美學抒情、寫意、象徵、詩化的一種藝術,能夠把歌、舞、詩、戲糅合成那樣精緻優美的一種表演形式,在別的表演藝術裡,我還沒有看到過,像〈尋夢〉一折中的〈忒忒令〉,一把扇子就扇活了滿台的花花草草,這是象徵藝術最高的境界,也是崑曲最厲害的地方。」白先勇表示,二十世紀的中國人,心靈上總難免有一種文化的飄落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在這個世紀被連根拔起,傷得不輕。崑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戲劇藝術,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我們實在應該愛惜它,保護它,使它的藝術生命延續下去,為下個世紀中華文化全面復興留一枚火種。 白先勇的崑曲夢,需要觀眾才得以成就圓滿,而年輕創作者的劇場夢,更需要觀眾的注目和支持。由誠品書店主辦多年的「誠品戲劇節」,在二○○七年轉型為「誠品春季舞台」,場地移師至可容納四百人的誠品信義店六樓展演廳,試圖提供給潛力劇場導演一個面對更大市場規模,兼具票房魅力又不失創作企圖的實驗場域。今年誠品春季舞台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合作,由曾獲台新藝術獎第六屆評審團特別獎的台灣中生代超夯的劇場導演王嘉明,以流行音樂才女陳綺貞的音樂為密碼,交織一部推理音樂劇場《膚色的時光》,將要連演十八場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景氣,更要為自己打氣
去年開春,雲門舞集八里大排練場遭遇祝融,火災過後一周年,雲門在台北故事館舉辦特展「面對大海的進行式」,回望過去,記錄當下,也放眼未來。這一年多來,雲門重新出發,一團照常發表新作、進行海外公演行程,二團仍舊深入學校、偏遠地區、醫院,散播舞蹈的種子,其所展現的精神,正像三十多年一路走來的韌性。林懷民接受媒體採訪,談到不景氣說:「年代真的不好嗎?年代何時真的好過?台灣從未真正安穩過,永遠是在波動中找到平衡。」他強調,在困難中奮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在任何時刻大家都要保持樂觀。 大環境的不景氣,或許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它可能瞬間重挫你的生活基礎,影響你的生涯規劃,但也可以像林懷民提醒我們的,面對不景氣,更應思考生活的本質與意義、釐清價值,「這些年來我們喝慣了拿鐵、卡布奇諾、可樂,回過頭來喝白開水感到特別地好,現在的感覺就像喝白開水,當你只能喝白開水,就會感到它的美好。」因此,在全球的景氣寒冬裡,表演藝術界更應該為自己打氣,在不確定的年代裡,提供民眾安定身心靈的精神慰藉,讓危機成為我們的契機,讓藝術之於生命的價值重新被突顯、被認知。 或許你也曾聽林懷民說過這個故事,有一年雲門在莫斯科演出,戲院前面,他看到有個人拿著牌子,上面寫說:「我想看雲門,我沒有錢,請你幫助我。」俄國就是一個這樣寧願餓肚子也不能沒有藝術的國度;超過兩百五十年歷史,被譽為「世界最佳芭蕾舞團」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就是在這樣的國家中孕育而生。該舞團培養出了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等世界知名的芭蕾舞星,除了穩踞俄國芭蕾天團的寶座外,也成為古典芭蕾的代名詞。三度來台,該團排出的舞碼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柴科夫斯基作曲與裴迪巴編舞的完美結晶全本芭蕾舞劇《睡美人》及《天鵝湖》,傳世傑作絕對值得您品味。 相對於西方的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絕對稱得上是東方的經典,這個可上推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晉朝時代的愛情傳奇,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並稱中國四大傳說,以這個故事為本的表演藝術,從歌仔戲、越劇、川劇、粵劇、電影、舞台劇、音樂劇、電視劇到音樂、動畫、芭蕾舞、現代舞都可尋到蹤跡。本月因《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滿半世紀,北市國將推出一系列的「梁祝」音樂會,而果陀劇場也將推出全新《梁祝》黃梅調歌舞劇,「永遠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詩,它會回來
聽歌,是現代人正常的舉動。但是讀詩,現在卻成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一。真的很奇怪,就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如果把在捷運裡每個掛著耳機的人,都置換成他們捧著詩集的樣子(也許真的會很奇怪吧)。但是詩與歌,本來應該是焦孟不離的,不是嗎? 前陣子我跟幾位同業說想出版一本翻譯詩集,霎時氣氛凝結,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瞪著我,一陣尷尬、沉默,「其實它也是歌詞啦,也有同名的唱片發行和演唱會」我囁嚅著說。空氣似乎舒緩了點,我壯膽地說「那本詩集還有作者親自配圖,手繪的塗鴉」「字不多,那你就當一本繪本出好了,可能比較有市場」跑業務的朋友冷冷地啜了一口茶。「作者是誰啊?」「不要跟我說是一個老爺爺喔!」「他他算是前輩吧,也是老伯啦」「誰?」我的話無情地被打斷,只好輕聲地招供「Leonard Cohen,一位詩人、歌手、也是一個小說家」「啊?!」「那你怎麼不早說,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是啊!我就是他的FAN,他的歌」「那你一定要找張照堂、還有馬世芳、對了還有出過他小說的那個主編」是的,他就是Leonard Cohen,一首在眾人詠嘆下,緩緩低吟的傳奇。 為了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傳奇,我們不得不請你回過頭去(如果旁邊有草地,就坐下吧),翻開雜誌,讓故事從五○年代後期六○年代初的「垮世代」說起那是一群以憂鬱、頹廢之聲吟唱吶喊的青年,以軟性的脫序扭轉了社會脈動,造就了一個以詩為搖滾的年代 曾幾何時,詩不復存,音樂猶在?讀詩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成為奢侈。難道是心境變了嗎?還是空氣污染?在名嘴們為了菸害防治法的合理與否和如何使用消費券的話題而高聲論戰的時候,我闔上稿子,關掉電視,繼續神往那個遠離的世代,失落與詩的世代,詩的末代 但是,我知道詩會回來的,就像柯恩筆下的《渴望之書》詩中最後所寫: 我知道她要來了 我知道她會看 那就是渴望 這就是書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大師的理性與感性
時間過的好快(這似乎是個很俗,但在年初寫東西時往往無法避免的開頭),二○○七年,羅伯.威爾森應兩廳院之邀,首度來台辦大師講演會,這是國家劇院舞台第一次破例當作「演講廳」之用,也足以證明這位「當代前衛劇場大師」的分量。轉眼間現在已經踏入了○九年,渾噩如我,汲汲營營的一下子就晃過了七百多天。而「大師」呢,他卻又要帶給我們震撼,即將帶我們喚醒東方的歐蘭朵。 猶記得○七年演講前,羅伯.威爾森下午在下榻的飯店開完記者會後,立刻馬不停蹄地進國家戲劇院看場地。雖然,只是一場長度近三小時的講演會,但他仍以一貫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如同是把這場講演會當成一個舞台演出來做。包括台上的座椅要離舞台前緣幾公分、投影片如何放、燈光如何打等等,威爾森都一絲不苟地要求。 如果你只見識過這個一輩子只穿黑色衣服的大師,在工作時嚴厲的尖銳眼神與不疾不徐的肢體動作,以及作品中演員緩慢低限如塑像的表演風格,永遠冷凜純淨彷彿潔癖般的舞台構圖,就以為他是個理性嚴肅、難以親近的人,那你可就猜錯了。私底下,威爾森可是個相當幽默感性的人,據去年夏天前往水磨坊參與駐村計畫的莎妹劇團成員說,他熱情好客,喜愛結交朋友,常常會有遠道而來的藝術家老友到訪;晨會時常分享令他感動的回憶往事,時而感傷、時而風趣;晚飯之後,威爾森更是喜歡留下來跟駐村的學員聊天,而學員結束長達五週的駐村要離開之際,通常會得到他一個異常溫暖的擁抱,就像是他與魏海敏在排《歐蘭朵》的時候,每天總是由一朵溫柔的玫瑰開始。 我想,也就是外在的理性與內在的感性,不斷地衝突、辯證,交織出威爾森那令人驚嘆的劇場美學。一如在他戲中,幾乎所有舞台視覺、燈光效果、表演元素都被精準地計算和設計,演員的每個姿態的角度、力道、質感、線條,都如同雕刻家經過精雕細琢出來,如機械品管般精準控制,然而弔詭的是,在理性統馭背後,為的卻是營造一個近乎夢般潛意識的感性世界。又如同,他經常讓演員在情緒強烈高亢時刻,利用身體與聲音相牴觸的技巧,製造矛盾、疏離感,稀釋掉演員的情緒濃度,透過對比和反差,卻意外達到一種高度的戲劇效果,這何嘗不是理性與感性拉扯所形成的張力。 自從兩年前那次演講之後,羅伯.威爾森就與台灣有著密切的互動,先是他邀請京劇界梅派傳人魏海敏擔任他首次與台灣跨國合作的女主角,歷經多次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竹籬笆內的如煙往事
每年在世貿舉辦的國際書展結束後,我總會和三五同業,到現在位於莊敬路的「小凱悅」小小慶功一番。說那是「小凱悅」,您可別以為它是五星級豪華的大飯店,說穿了只是個小麵館。家常的滷味、手桿的麵條、點盤少了雞絲和拉皮的芝麻醬小黃瓜,配上清蒸螃蟹,再來碗美其名的「四寶湯」番茄、青菜、豆腐、蛋花、灑些青蔥、麻油。和正統的館子裡比,顯得南腔北調、丟三落四的幾樣小菜,卻讓這家店從以往四四南村中的麵攤起家,到現在門庭若市,博得了「小凱悅」的渾號。其實這樣的一桌「物資缺乏」與「龍蛇混雜」,正是眷村菜的神髓之一,也反映了當年竹籬笆內的生活點滴。 眷村,這個曾經在台灣落腳、築夢、生根,如今卻模糊、消失的歷史痕跡,難道只存在人們味蕾的感官記憶之中嗎?答案當然不是,早期在文學、電影、甚至電視中,我們都不難見到它的影子,從〈長干行〉、〈斫〉、〈小畢的故事〉到《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竹籬笆外的春天》、《搭錯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它業已逐漸融合在這片土地上,在福爾摩沙的兼容並蓄之中,成為華語區另一種獨特的台灣在地文化映照。本月我們將趁著賴聲川與王偉忠合作的舞台劇《寶島一村》上演之際,帶著讀者一起略覽當年的眷村風情,與各種創作面貌。 吳靜吉說:「對我們來講,『台灣』兩個字是帶有情感的;但對世界而言,『台灣』是中性的」,而台灣要以甚麼樣的姿態來面對世界?展現我們的藝術成就?身為台灣表演藝術最重要的搖籃與推手兩廳院,即將在二○○九年舉辦第一屆「台灣國際藝術節」,董事長陳郁秀提出以「科技」為主軸,點亮「未來之眼」為號召,要向全球展現台灣源源不斷地爆發能量。面對這即將到來的國際盛會,本刊將以三個月的特別報導,為讀者們詳析「台灣國際藝術節」的十二檔國內外重量級演出。在本期當中,除了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的訪問之外,更是請到了各界的大老,來探討藝術節對一個地區文化的影響。此外,編輯部更是訪問到國際上重要的藝術節策展單位與藝術觀察者,希望透過他們的經驗,讓讀者了解全球藝術節的趨勢與現況。 一個舞者到底能跳多久?十年?二十年?你可知道台灣國寶級的舞蹈家李彩娥,從十二歲學舞,至今八十二歲高齡,即使是歷經生理的病痛與心理的瓶頸,仍將在今年底踏上兩廳院的舞台。在即將搬演「台灣舞蹈回顧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喜劇,藝術的烏托邦
在里昂,這座位於法國中部,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有兩個常態性的大型藝術展演活動交替上演,分別是「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ales d'art contemporain)以及「舞蹈雙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今年夏天登場的「里昂舞蹈節」,創始人暨藝術總監基.達梅說,他有個全新的嘗試,企圖讓舞蹈成為城市和街道陳設之一,希望大家透過舞蹈的熱情地來歡度這個節慶,交換肢體擺動的經驗。於是,想像一下,在舞蹈節展開的一個月期間,你只要步出家門,出外走走曬曬太陽,便可以和舞蹈不期而遇。這樣一種對舞蹈烏托邦式的想像,彷彿就在向我們宣告,舞蹈只是一種身體的經驗交流,每一個人不管高矮胖瘦,都該擁有跳舞的自由與權力;而藝術也不僅只存在殿堂,而是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屬於全民共享的嘉年華。 若說藝術的本質是嘉年華,那最能呼應這個說法的,莫過於「喜劇」的形式了吧!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使我們暫時擺脫現實的不痛快,透過笑聲盡情釋放身體裡的烏煙瘴氣;我們愛看喜劇,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壓力安全閥,讓我們嘻鬧嘲諷、胡搞瞎弄、百無禁忌而不受批判。莎士比亞,這位最懂觀眾心理學的劇作家,不僅四大悲劇古今不朽,寫起喜劇來更是一把罩。這個月,由英國知名莎劇導演迪克蘭.唐納倫帶著俄國劇團,上演全男班的莎氏招牌喜劇《第十二夜》,本刊特別企畫「莎翁喜劇學堂」,帶讀者登門入室,一窺莎士比亞如何透過性別、愛情、扮演,構築一場喜劇的嘉年華。 也算是和莎士比亞交情匪淺的當代傳奇劇場,這回不碰莎劇,而是將重新搬演十四年前,以戲曲形式顛覆改造希臘悲劇《米蒂亞》的《樓蘭女》。向來在美感洋溢的氣氛中揭露命運之恐怖的希臘悲劇,在京劇名角魏海敏以傳統戲曲做工為底蘊,展現動靜皆美的韻律節奏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新的戲劇語言和面貌?戲劇學者李立亨認為,原創或改編/經典或創新,是台灣「M型劇場」創作型態兩端;從《樓蘭女》這個經典作品的跨文化改編中,是否提醒了我們什麼值得注意的趨勢? 兩廳院旗鑑計畫《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即將於本月底在國家戲劇院隆重上演,為見證這個重量級製作的誕生,本刊延續上期的特別企畫,帶讀者搶先直擊排練現場,一窺製作台前幕後。此外,更延伸本劇的宗教意識,從近年相關題材的製作中,思索宗教意義與人類生命議題。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一
在小王子的故鄉 解放對舞蹈的渴望
「里昂雙年舞蹈節」是國際舞壇的重要盛會,每次的舉辦都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工作者與舞迷到場,一探最新的舞蹈趨勢。今年的雙年舞蹈節以「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將許多久未搬上舞台的經典大師舞作改編與重演,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經典,更企圖要為它們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本文除了介紹本屆雙年舞蹈節概況,更專訪藝術總監基.達梅,一談雙年舞蹈節的發展近況。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新經典的可能
一九一三年,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為芭蕾舞劇譜寫的《春之祭》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大劇院首演。這支在今日被譽為現代派經典,吹響現代音樂革命號角的作品,由於運用狂放大膽的節奏,生猛原始的不諧和音,瓦解了歐陸近三百年的調性音樂結構,讓二十世紀音樂走入無調的聲響,在當時演出引起了音樂史上空前的大動亂,向來優雅的法國佬喧嘩騷動,據說當年三十歲的斯特拉溫斯基跳窗落荒而逃,媒體譏諷為「春之大屠殺」(Le Massacre du Printemps)。 藝術創作,就是需要不斷地突破窠臼,不斷地往前走,不斷地向未來挑戰;今日的前衛,很有可能就是明日的經典,每個時代都應該創造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春之祭》。雖然實驗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但如果不嘗試就永遠留在原點。作為國內表演藝術最重要的舞台,兩廳院走過二十年,除了見證台灣表演藝術發展上重要的時刻,為台灣表演藝術內涵,打下紮實基礎,也期待在未來能夠創造真正屬於台灣經典的誕生。今年啟航的兩廳院旗艦計畫,即在尋找新經典的可能。 《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將為兩廳院旗艦計畫揭開序幕。這齣堪稱「台灣第一部歌劇」的大型製作,從「原鄉」的文化元素與脈絡出發,透過當代的舞台思維美學,傳遞出豐富多元的台灣文化精髓、哲思、意象與靈魂,唱自己的歌、說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歷史。為記錄這則台灣新經典的誕生,由兩廳院的董事長暨本劇的製作人陳郁秀特別指導;作家、樂評人符立中協力,特為本刊企劃重量級專題,由《黑鬚馬偕》的創作、編寫及時代性為出發,進而探討縱橫近五十年來歌劇的生態發展與走向。 除了孕育經典,表演藝術舞台的傳承與累積,亦是刻不容緩。面對創作者的世代焦慮與斷層,兩廳院與國藝會共同策劃「新人新視野」系列,提供甫出校園的新銳創作者發聲舞台,十五齣涵蓋戲劇、舞蹈和跨領域的創意新作即將登場;由劇場工作者獨立發起的《漢字寓言:未來系青年觀點報告》,也不約而同號召創作力旺盛的潛力新秀集體展演,以社會觀察為主題切入創作,回應與探索當今台灣社會與文化各面向。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如何看待劇場?透過劇場說什麼?又如何說?將會是一個值得趨勢觀察的話題。 本期另一位封面人物是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這位被稱為「黃土地的傳奇與典範」的音樂家,歷經土洋音樂洗禮,藝術成就橫跨指揮與作曲。睽違台灣將近十年,即將來台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人生的風吹落花,也吹白了頭
年初的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在八里十五年歷史的排練場,浴火後編舞家林懷民帶著雲門再度出發,新作《花語》在暫時落腳的排練場「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排練,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快板樂章中,數萬片花瓣灑落飄飛,舞者旋轉、跳躍、延展,展現春日與花共舞的燦爛朝氣。昔日的政治犯受難地,今日卻見落英繽紛,林懷民演繹「開到荼蘼」的青春,但現「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繁華落盡景象。林懷民受訪時說,人生的風景不見得都是美麗的,《花語》不只有漂亮的花瓣,還有擾人的風扇聲,這風是人生的風,不知不覺吹白了頭。 這不禁讓人想起,舞台這門瞬間即逝的藝術,不也正如鏡花水月,台前的光鮮亮麗,正映照著幕後現實人生的無常,與對生存極微小、卑微、卻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當年軍政府執政的年代下,龍應台說:「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開店舖的人天亮時打開大門,不會想到是否有政府軍或叛軍或走投無路的飢餓難民來搶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護在胸前,時時刻刻戒備。睡在屋裡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擔心自己一醒來發現屋子已經被強制拆除,家具像破爛一樣丟在街上。」而如今民主當頭的年代裡,每一位從事表演工作的人是否可以如此奢求,幸福就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不必擔心謝幕之後恍然發現一生辛勤貫徹的職志,竟只換得孑然一身。 用全部的生命成就藝術,本期「藝號人物」就專訪兩位在音樂和舞蹈領域默默耕耘的女性藝術家。因為嫁給台灣音樂家鄧昌國,出生日本,曾經轟動國際樂壇的鋼琴家藤田梓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自二十多年前,在台灣開辦首屆「國際台北蕭邦鋼琴大賽」,迄今為無數台灣鋼琴家走向世界樂壇奠下基石。而另一位,十三歲開始習舞,走過雲門舞集、台北越界舞團,資深舞蹈家鄭淑姬在人生道路上一舞四十年。對她來說,舞蹈是「致命的吸引力」,上台,她跳舞;不上台,她依然跳舞,在鄭淑姬身上,舞蹈就是生活。她們對藝術上的執著與奉獻,成就了一則動人的故事,也成就了她們豐美的人生。 隨著暑假進入尾聲,國際各大樂壇也進入新樂季,本刊特別企畫「國內外交響樂團樂季大觀」,綜觀德奧、法國、英國、美國等世界各大交響樂團新趨勢、搶先帶給讀者第一手情報。在國內三大樂團部分,國家交響樂團(NSO)、國台交(NTSO)、北市交(TSO)端出的菜色琳琅滿目,除了有紮實傳統的經典曲目,亦不乏跨界、跨國的精采製作,好聽好看又嚐鮮,絕對讓樂迷大飽耳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花開時節 他們吟歌起舞
都是因為《花語》。因為林懷民說,好像怎麼樣也逃不出紅樓文學裡黛玉葬花「花謝花飛花滿天」及秦可卿「三春去後諸芳盡」的人生感懷,於是我們返回雲門的《紅樓夢》,尋索春花秋月的一路軌跡。賴德和,現任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當年雲門委託創作《紅樓夢》、《白蛇傳》、《待嫁娘》的作曲家,曾獲吳三連文藝獎,一九八七年以《紅樓夢》榮獲國家文藝獎,評審讚譽其以三管編制的管絃樂團加上琵琶和平劇鑼鼓,產生新的音色、音質和音響,在音樂的形式和意境的經營上尤其出色。 在這場對談之前,是雲門《花語》的試景排練。只見賴德和坐定位後看得津津有味,專注音樂和舞蹈的各種細節,不時和身旁的老友林懷民交頭接耳,當下給予意見。「花沒有風是不成的。」林說。「可不可以」賴接口:「讓花有其他種吹法,讓風的線條更清楚?」林高興了起來:「可以啊,我們有這種工具!」對談時兩人有如掀開百寶箱,三十多年前,那個愛跳舞的、充滿文化使命感的帥勁小夥子,那個浪漫的、將故事與舞蹈化為音符的文藝青年,有些事情變了,有些事情似乎復返當年。尾聲,夜色中兩人擁抱良久,「風吹啊吹,吹啊吹,吹白了我們的頭髮,我們年輕時都沒想到這一點。」林懷民撫著賴德和的頭髮說。「你的頭髮都沒變。」賴德和笑道。兩人依然創作,依然品嚐生命的花落花開,時光多麼精采,知音多麼芬芳。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體驗日本時代的藝文風
現在去東京旅遊,「銀座」可謂必到之處,百貨公司、精品店、畫廊、餐廳和有名的歌舞伎廳應有盡有,好不繁榮。但是你能想像在日據時期的台灣,在當時的南北大城也都各有一條被暱稱為「銀座」的商店街嗎?你可知道那時的少年郎也和時下的年輕人一樣:看電影、泡咖啡店、逛書店,甚至還去玩賭馬、海水浴、打撞球?也許他們會對「清國奴」的稱謂感到反感,會對日、台不平等的待遇私下抱怨,但是卻也不可否認的,由於二十世紀初的台灣現代都市開始逐現雛形,許多休閒娛樂也開始趨於多元化,隨著西方現代戲劇(Drama)的引進,台灣的「新劇」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了。本月份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閹雞》與十月即將上演的《高砂館》,都是那時的「新劇」代表作,於是本刊就藉著這個機會,製作了「台灣新劇.復古流行ing」的特別企畫,帶領讀者領略日本時代下的寶島藝文風。 同樣是在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的留聲機,在當時也挾帶著爵士樂,飄洋過海地從美國新大陸一起進入了這個美麗的島嶼。這個被維吉爾.湯姆森(Virgil Thomson)形容是「自歐洲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最震懾人心的民間音樂」,以它通俗的熱情與演奏者可參與音樂創作的即興解放形式,與「新劇」一樣,在本地落腳、生根,並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混入了些許的上海風,而後更是伴著一九五○至七○年代的美軍駐台基地的與ICRT廣播的設立,JAZZ在台灣也更加地「搖擺」了起來。當然,近年來兩廳院一年一度的「夏日爵士派對」更是成功地將爵士樂推上了大舞台,成為台灣爵士樂迷絕不可錯過的盛宴。在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節目中,除了有知名的西方大師來台獻藝之外,還有日本的爵士鋼琴手上原廣美與台灣的Delta On the Main Street(DOMS)、絲竹空爵士樂團等一同加入,在本期的雜誌中,編輯部也準備了第一手的專訪與介紹。 在稱之為數位時代的今天,各種藝術創作也因為電腦的加入,而有了新的風貌。但你可知道,藉著電腦的軟體程式,編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現在就請讀者們趕緊翻開本期的【藝活誌】看看,說不定未來的舞台演出創作上,你也可以參與其中,畢竟在web2.0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不可能,也許哪天會出現有一支開放給網友共同完成編舞的舞作上演喔!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兩個戲癡,與一爐沉香屑
從《一口箱子》的相遇到現在《針鋒對決》的排練,三十多年來,金士傑與李立群這兩位與台灣劇場界血脈相融的實力派演員,從不曾在舞台上缺席。從早期的基督教藝術團契、耕莘、蘭陵,到現在的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他們一路走來,可說是有時風雨有時晴。 那天下午,在原本是酒廠的華山藝文特區,鬱鬱的天氣不時還零星灑下幾顆的豆大雨滴,悶啊!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的真誠,灰濛濛的天空讓人錯覺似地好像台北也樸素了起來。在對談的過程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兩人那份對彼此的相知、相惜的真情之外,沒別的,就屬他們對表演這份工作的使命感與堅持的熱愛了。 在接近三個小時的充滿回憶與沉思的訪談過後,盼他們給新生代的演員一些建議,兩人都謙虛的表示「唉不了」「自己都還在積累當中,哪能給別人甚麼建議啊!」問他們還會演到何時,他們都笑了,異口同聲地回答「還早吧,都說了自己還在積累當中唄」「就演到六十歲怎麼樣?」「好,就和台北、和我們的觀眾一起變老吧!」看來,這對同台多年的老友,除了有白頭宮女話當年的本事之外,也還有著繼續逐鹿中原的力氣!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景氣下的期待
漲!漲!漲!無論是油價、電價、菜價...各種民生用品的價格不段攀升,讓人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都不禁要多看標價兩眼。而離「民生必需」最遠的表演藝術產業,自然也難逃此劫,多檔演出皆因售票狀況不佳而宣告停演。但是這個現象只是受這陣子不景氣的影響而產生的短期陣痛?還是長久以來所積累而成的問題?藝術經紀公司與表演團隊又該如何因應?而他們又期待政府如何出手?本期的焦點專題,就是針對以上的問題,為各位讀者全面的剖析。 雖然在一片漲聲之中,表演藝術界氣氛低迷,但令人欣慰的是邁入第十屆的台北藝術節,經過多次組織變革與定位調整後,終於,今年的策展方向上回歸藝術層面考量,其所挑選的十檔國內外節目,均說是可圈可點,令人期待。其中,以崛起於上個世紀六○年代的意象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作品首度訪台,最讓觀眾引頸企盼。在經過將近半個世紀後,我們終於得以親炙大師丰采。對東方文化有濃厚興趣的羅伯.威爾森,近來頻繁和台灣進行跨文化交流,明年更將由兩廳院製作,與台灣京劇界第一名角魏海敏合作《歐蘭朵》,本刊將有第一手的深入追蹤報導。 另外,香港劇場導演胡恩威分別以佛教和建築入戲的《華嚴經》、《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來自智利的電影劇場改編自文學的《黑暗裡有光》,都是台灣觀眾陌生,但策展人眼中值得「Bravo」的作品。或許一如策展人所說,藝術節的經營和操作是最容易的,因為永遠可以找到很棒的節目,但如何在已經擁有多元創意,很好的創作能力和藝術產出的台北,打造一個兼具美學品味與城市特色的藝術節,確實是一大挑戰。 打造屬於台灣的表演藝術品牌,兩廳院的旗艦計畫首部曲《黑鬚馬偕福爾摩沙信簡》即將於十一月隆重登場,本刊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為讀者揭開這部重量級製作的台前幕後。本期專訪音樂顧問朱蕙心,暢談以她累積長達十餘年的豐厚音樂資歷,如何在這部以台語演唱為主的歌劇中,在歌者和指揮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強梁?五月底,被譽為「二十世紀的貝多芬」的現代作曲大師,高齡七十五歲的克里斯多夫.潘德瑞茨基首度到台灣親自指揮NSO,本刊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在天才的舞台幕後
在中外歷史上出現的音樂神童不少,但是除了有神童之實,又能不恃才傲物、謙遜好學的,就屈指可數了。而在這些屈指可數的神童當中,又有幾位能在將自身的音樂天分充分地展露之餘,進而投身於公益活動,對於音樂欣賞、教育推廣也同樣用心?那可真算是「稀有的保育類神童了」。而本月我們的封面故事女主角宓多里(Midori Goto),無疑地可以算是這種「稀有的保育類神童」之一。 對這位在七歲就以超齡的演出驚豔世人,在二十歲時成立生平第一個非營利組織,三十六歲就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的音樂家來說,除了在音樂的成就上備受榮耀與肯定之外,她也相對地賦予自己更重要的使命。這次編輯部藉著宓多里來台與NSO合作演出的機會,搶先越洋專訪,希望讓讀者了解當一位音樂神童以超凡的技藝證明了自己的天賦之後,又是如何豐富生命,展開更多元、璀璨的人生。 幾經波折之後,《獅子王》終於即將要與國人見面。挾帶著迪士尼與百老匯的光環,辛巴到底有著甚麼樣的魅力?橫跨偶戲、莎劇、歌劇、音樂劇、電影的天才女導演茱莉.泰摩,如何將卡通世界裡的非洲大草原在舞台上重現?在多采多姿的舞台、面具之下,又藏著多少設計的苦心與演員的血淚?猶記得我是在該劇首演後三個月,於紐約看的演出。在剛開始的序幕之中,就目睹一隻「紅鶴」被旋轉舞台夾傷腳而導致演出中斷,暗場落幕!雖然中間只隔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音樂、大幕再起,繼續演出。專業危機處理的時間之快,令台灣的劇場難以想像,但當時我已經被打斷的看戲情緒,卻怎麼樣也難從那聲哀嚎中平復無怪乎後來就算《獅子王》雖然票房長紅、屢獲大獎,卻也讓「茱莉.泰摩的偶戲」(Julie Taymors Puppets),成為百老匯業界耳語中「挖苦、貶損」的代名詞,爭議不斷。所以,本刊也特別企劃了「《獅子王》台前幕後大揭秘」,帶領讀者將迪士尼跨足百老匯的歌舞劇,一一細數,把《獅子王》一劇,從舞台到戲偶,將導演、作詞人、音樂設計等面向,做全方位的深入剖析。 你知道舞蹈也可以用舞譜記錄嗎?你看過舞譜長什麼樣子嗎?你知道舞譜怎麼讀、又是怎麼用的嗎?我們在本期「藝活誌」單元特別介紹:「舞譜」這份為動作、舞蹈而生,通行世界的「無字天書」應該怎麼解讀。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台灣擊樂傳奇
二十年前,打擊樂相較於國人熟知且紮根深厚的西方古典音樂,仍屬於相當冷僻的器樂,音樂系裡流行一句話:「不會吹,不會拉的就到後面去打鼓吧。」但今天在台灣,打擊樂已成為僅次於鋼琴、小提琴之外的熱門選擇。這則台灣「擊樂傳奇」要從一九八二年,打擊樂家朱宗慶自維也納學成歸國說起。一九八六年,他成立台灣第一支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一九九二年創辦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一九九三年第一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這種種的耕耘累積都使得打擊樂在音樂市場上,如「潛力股」般迅速竄紅,讓打擊樂從沒沒無聞到家喻戶曉,從邊緣到主流、從綠葉到紅花,從民間廟口、廣場,站上國際舞台,造就經濟奇蹟之外,另一項台灣擊樂奇蹟! 近十年來,由於台北國際打擊樂節的持續舉辦,國內的擊樂發展足以跟上世界潮流,而國際更藉此見識到台灣豐沛的音樂創作資產,台灣幾乎可說是一個與世界零時差的擊樂音樂資訊中心。「直到目前為止,打擊樂的國際比賽很多,也有類似嘉年華會的活動,但是像TIPC這樣深度的交流,目前還是異數。表面看來,樂團、教學系統和打擊樂節並不完全相關,但是將三者在台灣的影響力結合起來,卻足以成就TIPC『不可複製』的地位!」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創意副總林宜平以此說明台北國際打擊樂節的獨特定位與價值。 除了國際擊樂節,四年一度的「女節」也將在本月轟轟烈烈的上演,劇場的眾姐妹們一呼百應,千姿百態,好不精采。這個從一九九六年在一個地下酒吧醞釀發酵的柔性革命,發展至今已成為劇場女性創作者齊聚發表、交流觀點的重要節慶,展演也從單純的匯集聯演,到主動的策展規劃、跨國的藝術交流,到今年第四屆女節的「演/研討會」,兼具演出與研討的形式,擴大了在地女性劇場的論述、關注範疇。 延續前兩期對雲門排練場大火的後續報導,本刊邀請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于國華,專文解析文建會因應當前表演藝術困境所提出的一份「揚帆計畫」,預計以四年時間、四十四億的經費,提升表演藝術發展的環境。但在此新舊政權交替的尷尬時刻,這個令人期待的計畫是否能在新政府手上順利「揚帆」?似乎尚在未定之天。此外,民國九十年,教育部首度把「表演藝術」列為正式教學科目,與「視覺藝術」和「音樂」統合納入九年一貫教育「藝術與人文」課程中。所以也透過透過北部五所高中職戲劇科班,首度舉辦聯演、建立交流平台之際,帶領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千金難尋「劇作家」
「一齣戲滿分是一百分,如果導演選對了一個好劇本,他就先得了八十分」十年前賴聲川如是說。「當然,我必須承認,一個好的劇作家比一個好導演難求」在本期的訪問中,李國修亦如是說。而國際電影導演李安同樣表示,讓他決定拍張愛玲的《色戒》,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劇本」,而且他認為不論是在台灣或是中國拍片,所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好劇本難求,專業編劇難尋」。甚至連對岸的中國女星鞏俐也說:「我覺得現在中國不缺好導演,只是缺好劇本」,而導演張藝謀則無奈地認為「如今全世界都沒有好劇本」。 「劇本」這門用語言堆砌而成的文字藝術,在劇場、電影甚至是電視的產業中,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而在西方的文學傳承裡,更佔著極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廿一世紀的今日,它似乎卻是千金難求。而「劇作家」這個崇高、孤獨並且又時常被觀眾忽略的工作者,在台灣的劇場界更是變成頻臨絕種的稀有生物。見到許多抱著夢想踏入編劇這行的新生代,眼高手低的他們雖不畏虎,可是卻往往耐不住寂寞,或是不甘於自己的創作被製作人晾在一旁、被導演修本的無助,往往經歷一兩次折難之後就打退堂鼓。而為了三餐溫飽不得不擁抱「非自願性創作」的編劇呢,卻又常發現自己陷入藝術與通俗的兩難之中,無法兼顧,而與藝術創作漸行漸遠,逐漸淡忘了「劇作家」應有的創作使命與態度。 於是,本刊藉著在台灣堅持「只」當編劇的劇作家紀蔚然的新作《瘋狂年代》的開演前夕,特別企畫了「在瘋狂年代尋找台灣劇作家」專題,其中除了帶領讀者了解紀蔚然編劇的理念之外,也請他一談對台灣劇場編劇生態的看法。而編、導、演、教全方位的李國修,則從創作者的角度切入,探討台灣好劇作為何缺乏,以及編劇人才的養成問題。此外,還有從劇場轉戰影視圈的兩位知名編劇吳洛纓與徐譽庭,會告訴您如何以編劇的專業,踏足影視圈。詩人及劇場導演鴻鴻,還將從當代歐美的範例劇作選評中,解讀當前的國外劇作家所關注的議題。最後,本刊還特別尋訪了幾位以各種方式出發、正專注於編劇工作的新生代,讓讀者一窺「台灣劇作家」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