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每次要跟別人談論戲劇的魅力在哪裡,都會從我小時候看戲的經驗講起。記得那是我小學二、三年級的事情吧?我們村子裡拜拜,邀請歌仔戲過來。我一直都記得當時看的是《孫臏鬥龐涓》,裡面有一幕,孫臏被害得斷了腿,那演員以跪坐的姿勢在舞台上,從眼神中你就可以感覺到他的恨,見他開始甩髮,接著用全身的力量、從跪坐之姿高高跳起!哇,當時演員大喊出情緒的畫面,我看到就直接哭了。明明我當時只是小孩子,卻激動成這個樣子!所以後來,我總是會跟很多做戲的人講說,舞台上有時候只要有一個情緒,讓它感染下去,就非常夠了。 謙:好像從很小的時候,你們就會帶著我進劇院了。但其實當時在演什麼,很少真的看得懂。記得有次,你應該是帶我去看表演工作坊的戲吧?我從頭到尾只記得一個橋段有一個精神有些異常的女子,若問她時間,她就會往手腕處用力咬下,咬出一個齒痕,狀似手錶的樣子。這也算是某種「深刻的情緒」嗎?那一幕我的確是到現在都無法忘記。 真:我們第一次帶你看表演,應該是在5、6歲左右,去音樂廳觀賞「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吧?其實是我們夫妻一直很想看戲,算算時間,想說差不多可以訓練你進劇院了吧?記得要去看演出的前幾週,我們就在家慢慢訓練你,提醒你「要在椅子上坐很久喔」、「音樂結束之後要拍手喔」,搞得你最後走進音樂廳,從頭到尾手都放在胸口,好像隨時準備要拍手的樣子。(笑) 謙:這怎麼這麼像我兒子會做的事啊?但其實那些事情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且真的要說第一次「認識」劇場的話,我的經驗可能還是《人間條件一》吧?我記得那也是綠光第一次找你合作,你第一次要寫劇場的作品。就正好,那年3月我得知自己考上戲劇系了,不必再進學校,劇團就讓我進去當排練助理。 坦白說,我當時還沒弄清楚什麼是劇場,內心感受到的興奮,更多是因為終於擺脫學校體制了,可以不用再考試了。算是很後知後覺地才發現,那一次的經驗,其實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光,它讓我明白劇場的魔幻感到底從何而來。 被浪費的時光也彌足珍貴 真:你生命中的第一齣戲
寫這篇文章時,我人在台東池上旅行,試著享受義大利人說的 dolce far niente(無所事事的甜蜜):完全不計劃、也沒安排行程,想徹底放空,來個什麼都不做的假期。 身邊的朋友很羨慕我能夠說放空就放空,「五分鐘發呆望著天空,什麼都不做也不想,很難吧?至少聽個音樂或 Podcast?」朋友問。不過,放空的定義,確實是完全休息,讓大腦百分之百停擺;這種狀態超出我們的想像,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前提是,你得學習徹底放手,完全不作為。聽起來有點抽象?讓我舉個例子! 貝多芬是個工作狂,從他生前創作的筆記本可以看出,他熱愛作曲,每天花無數的時間辛勤地發想、寫曲、修改、再修改,以達成心裡懷抱的音樂理念。從貝多芬的筆跡和內容可以判斷,他是個奮進、堅忍的工作者,能挺過創作樂曲時痛苦而且耗費精力的時刻。不過,若我們進一步了解貝多芬的創作生涯,會發現貝多芬其實擅長即興演奏,他曾坐在鋼琴前記錄那些稍縱即逝的樂句,天外飛來一筆的旋律最是優美動人,句句入心。 貝多芬示範了同一個人,可以在不同時間點,展現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創作模式:努力奮鬥、嘔心瀝血的創作模式是可控可安排的,靈光乍現、福至心靈的體驗卻難以捉摸,可遇不可求。這種小燈泡亮起的瞬間,心理學和大腦科學家稱之為 flow state(心流狀態),是一種毫不費力就有的高度專注力,讓人身心合一、念想純淨,並且能以驚人的效率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科學家也發現不少成功人士共同具有這種「超能力」,高效能的心流狀態讓他們彷彿進入化境,做事行雲流水,而且有常人不及的專注力與創造力。 美國費城德雷塞爾大學的創造力研究室(Drexel Universitys Creativity Research Lab)在一項新研究中,招募了 32 位爵士吉他手參與實驗,受試者有新手菜鳥也有經驗老道的樂手(以他們的表演次數與累計時間來衡量),研究人員主要想探討創作與心流狀態的關係:到底是哪種狀況有利於音樂產出,是無所事事、徹底放空的時刻,還是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的時刻?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在聆聽預錄的伴奏(包括古、低音大提琴與鋼琴),並就著6組指定歌曲即興獨奏;在受試者即興演奏的過程中,科學家以高密度腦電圖(EEG)記錄演奏者的大腦活動,依此評估
也許是因為行為藝術一向以低預算、和對表演的基本要素(身體、動作、時間)及藝術的基本要素(色彩、線條、形式)的苦行僧式探索為特色,導致局限了實驗的範疇。一如白妝、光頭和張大嘴巴幾乎成為舞踏的代名詞,行為藝術已經成了對自身的簡化模仿。
YC, 前陣子看《九龍城寨之圍城》,意外地熱血沸騰,和鄭保瑞導演之前陰鬱、冷僻的作品大相逕庭,反而微妙地承接了60到80年代武打片的俠義精神。武打絕對核心,怎麼打得精妙打得凌厲打得超卓,在影片中占有極大篇幅,擠迫空間的對打、穿梭,廊道階梯的火拼、追逐,巧妙運用建築結構來創造每場打鬥的新奇處,而漫畫感放大了搏鬥殘虐的同時,減輕了血腥的不舒適感。城寨為體,還的是武打的魂。 相對而言,故事避免複雜化,角色趨向臉譜化,正方有大隱隱於市的幫派領袖,有義氣肝膽的手下,反方有唯利是圖、囂張跋扈的黑幫老大和小弟。領袖終究難逃一死,老大會被謀反篡位,接下來的,一代新人換舊人,就是歷經挫敗滄桑的手下重返戰場,與不可一世的小弟決一死戰。因為劇情無需過多猜疑,好壞人設一目了然,所有的精力就可集中在動作場面的鋪排,以打鬥來顯露角色爽直狠辣,如近乎無懈可擊的硬氣功非大反派莫屬,刀槍不入,如何攻破罩門的懸念帶來劇終高潮;再來是推動情節和角色關係,讓原本陌路相逢的少年郎因同仇敵愾嚴懲癮君子而相識相交。當然,影片野心不止於此,重建╱現九龍城寨的髒亂窄巷,電線宛如藤蔓攀爬樓宇門窗,美術置景奇觀吸睛,片中有不少遠景俯瞰城寨的邊陲性格,儼然有一段蕪雜身世寓言。但就觀賞而言,其實沒有過多著墨裡頭的下層生活,比較傾向以浪漫眼光瞻望獅子山下的人情味和拚搏精神。 還記得有次看到漫威系列《奇異博士》對打片段,撇開特效不談,動作設計的靈感相信源自香港,為什麼呢,因為過往好萊塢電影的打鬥多屬搏擊格鬥,拳來腳往,沒什麼花招,看久了單調乏味。綜觀香港武打,除了從中國各類武術(洪拳、詠春、八卦掌、形意拳等)擷取繆思之外,還有受到戲曲的影響,於是對招之內,會有凌空飛踢、連環腿、空翻、側空翻等炫目奪技。成龍、洪金寶的師父于占元就是京劇武生;著名的武術指導袁和平家學淵源,從小學京劇;張徹導演表明他的動作以京劇作基礎,將對打套路轉為實戰感受,影片結尾的浴血死戰本受武生垂死戰鬥的表演啟發,然後轉以慢鏡頭抒發犧牲的血肉淋漓和悲壯感。 動作片作為類型片的主流,是香港電影無法略過的一道風景。俗話常說,「天下功夫出少林」,或許我們也可以改口說,「武打動作出香港」。武俠片以古裝為背景,武打片或功夫片則拉到了民初,動作片可涵蓋了槍戰,儘管名稱各異,對打的魂絕不能丟。龍虎武師專指
藝術學校跟電影學校不會教的就是資源管理。 正在籌備短片開拍、同時開發數部長劇集、數部音樂劇的此刻,有深刻體認。 所有的學製畢製完全不會碰觸到預算部分,畢竟是個學習歷程,換算成業界工時都是不合理的。 但在工時既要符合勞基法、成本又節節上升之下,所有製作頭都必然面對成本預算市場評估等務實問題。 朗.霍華(Ron Howard)說:導演是懂得調度資源分配的人。他也說,他的導師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喬治跟他說,只要你的劇本跟演員夠好,並不會因為沒有按照你最理想的場景跟複雜鏡頭拍攝,就失去了這場戲該有的力量。 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說:你要習慣被拒絕。他也說,他看過最棒的電影之一,是尚.胡許(Jean Rouch)在1950年代拍攝的紀錄片《瘋癲大師》(Les Maitres fous),而他甚至沒有一般的攝影機,是手搖的,一次只能拍24秒。 一桌二椅,更是最早就有的戲曲形式,有上百齣可以這樣演完的作品。 配合勞基法跟節節上升的人事成本、製作成本,任何人想從事這個行業,都要知道你永遠都是在一定的限制下創作的,連好萊塢都會抱怨預算不夠,更何況。 然後這件事學校不會教,也不可能教,如何判斷你的創作可能所需的經費、可能面對的市場、可能國際的連結,才不會老是有懷才不遇的怨氣。「我的作品很棒!為什麼不加演!」有可能是它夠不棒,也有可能是它本身就很小眾。「我的作品很棒!為什麼不能前進國際!」有可能沒有國際的連結(我們都知道韓國如何經營它的文化外交)、也有可能這不是目前國際要的東西。「我的作品很棒!為什麼沒有票房大賣!」是否要思考電影院╱劇院的本質已改變了,美國的電影市場證明電影是社交行為,愈沒有娛樂性的作品會選擇在串流上觀賞的機會更多。「為什麼不能做短影集!短片才是創意之源!」因為平台有留住觀眾數的KPI壓力。而就算思考以上種種,你也不見得可以讓作品好,如何在創意、核心、品質與現實資源中不斷取得平衡,這才是每天都在面對資源管理的創作者,所必經的考驗。 劇集上,考慮除了超花錢的大戲大戲真的非常疲累、成本高昂,製作過程極為耗時耗力有沒有開發場景單純、
該說是「那裡」還是「這裡」,我愈來愈不確定了。 如果是那裡,我就在看是觀眾也好,寫字抒發也好,那代表了距離。如果是這裡,我是被看在演,或導,成了一個標靶(target)。這篇文章我想談單人表演,卻發現自己的定位都在暈眩。 一直對於渴望做solo的人,充滿好奇。成為標的或許是表演的某種必然,但成為舞台上唯一的標靶是另一回事。我曾以為的戲劇,是一種編織,人與人與事件與物的串動。我以為的戲劇不是源於一個議題亮點,除非那是創作者腦袋裡的靈光。再之後,以為成了作為。羞恥心一勺勺挖起來換,反應過來才發現那原來是消耗品。 第一次注意到的靈光,是《Fleabag》(譯作:倫敦生活、邋遢女郎)。我先看了影集,然後看回舞台劇錄影。英文台詞跟不上,捧著劇本追,前後看了不下十幾遍。我拿《Fleabag》影集當教材,每次都失敗學員跟不上台詞,搞不清楚角色之間暗潮洶湧,不懂要看什麼。儘管我都拿第一集用,第一季女主角開場就打破第四面牆,我談這被用爛的「形式」,如何從舞台過度到鏡頭,並在之後賦予格外的意義,建構男女主角的關係。更愛反覆共讀第二季的第一集,那整頓飯吃得驚心動魄我拆解鏡頭數,視線分析角色。以及演員如何講話但不停止動作。 因為太喜愛,所以教不好。我總是現場最興奮的那個,宛如主創Phoebe的狂粉。其實最想談的核心是「改編」,可是每次到了最後,看著被學員們被轟炸過的表情,我只能輕巧帶過。改編是商業技術,是編劇與導演的工作,不是原創。觀眾只能奢求對美好故事的經驗不會被取消就好,能二次享受是宇宙福氣。 近幾年IP化的浪潮不斷,我總是納悶這浪為何一直打在作者(尤其是文學小說)頭上?影視化是轉譯,原著夠好就有外譯擴充的潛力,若一開始就用中英交雜的晶晶體寫,再翻也依然語意不清。《Fleabag》的成功,讓我對「獨角戲」有了全新的好感與其說單人表演是充斥著演員技術展現的意圖,有沒有可能,更大的企圖是:他╱她真的好想談一件事? 於是「演員」這個職業集合,成了「人」。那這跟脫口秀又有什麼區別呢?我想起以前在英國學表演時,班上一位丹麥女同學的畢製獨角戲,就是在探求這兩者
史丹.李只負責擬出一頁的故事大綱甚或區區幾句提要,即交給合作夥伴自由發揮想像力產出20頁一本包含圖畫及劇情發展細節的連環圖,最後再回到編輯室由史丹.李「看圖說故事」填入對話泡泡。創作成果如鋼鐵人、蜘蛛人、X戰警等日後舉世聞名的超級英雄的酷炫造型,其實均由漫畫家們實際負責設計與成型。史丹.李僅執掌命名及出些點子,但卻成為代表漫威的門面。仔細想想,史丹.李的做法不就形同如今讓AI生成圖文、影像或音樂之前所下的文字指令?
「每場演出妳都要來啊?」 國光演出時,觀眾這樣問我,還有許多好心的關注:「同一部戲演3場,妳不需要3天都到吧?」 很感謝觀眾體貼,但也很洩氣。 到國光擔任藝術總監22年,大大小小每一場戲都像自己孩子的人生大事,無論是幼稚園園遊會、中學段考、大學學測或博士口試,身為奶媽保母,怎捨得不緊張地全程盯著?甚至國光對外的每一段文字,我都覺得是自己的責任,當然也包括演出字幕的校對。雖然負責字幕的同仁非常認真,我仍忍不住雞婆再校3遍。 藝術總監的大節更在方向的掌握,22年前我提出「現代化、文學性」,這兩項都有針對性,甚至階段性。 傳統一定要扣緊時代脈搏,我不願以博物館櫥窗為定位,現代化勢在必行,更強調京劇是現在進行式甚至未來式。「文學性」是針對崑曲。我愛崑曲,我曾說京劇是娘胎元配,崑曲是中年外遇,我不想還君明珠雙淚垂,也不會恨不相逢未嫁時,只想左擁右抱。而我的兩個愛人有衝突,京劇還好,視崑曲為母體源頭,也是京劇大家族成員之一(註1),曾被京劇打敗的崑曲,重生之後卻難免有點吃味,總批評京劇沒文學性。 我對雅俗沒有高下之分,卻要再三強調文學不是詞采典故,生動就是文學。 第一部戲我選了《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大家都以為要借《紅樓夢》昭告文學性,其實不是,我要以這劇本生動通俗的語言,讓觀眾體會未必「朝飛暮捲、雨絲風片」才叫文學。 王熙鳳處理丈夫外遇的經驗豐富,三下兩下就能搞定,而這回卻不一樣,這次的小三竟是賈家親戚,丈夫堂嫂的妹妹 :「新賤人 並不是 平常雜性」,新字妙到極點;又聽說新小三竟已懷孕,我王熙鳳的罩門不就在不能生兒子嗎?這叫「捏住我 鼻尖兒 不吃不成」!這樣的唱詞是俗,卻生動,這就是文學。 小說裡王熙鳳沒有文學素養,劇本讓她跑到小三面前示好:我不能生兒子,早就想為老公娶二房,誰知他手快先找到了妳,但「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把我瞞得個水泄不通」,觀眾看到「水泄不通」無不發笑,不是笑編劇錯用成語,而是讚嘆劇本厲害,讓鳳辣子口吻聲息活靈活現。 總監要「出戲,出人」,眼下放著魏海敏國寶,只演老戲怕只有同溫層能賞味,我想出王熙鳳讓魏老師極大化。海敏一聽,眼睛一亮:「這戲有料!」一開始遵循前輩童芷苓
我不知道有沒有統計過拿補助的演出,與其票房表現的數據報告,但可以感受到相對於觀眾的不確定性,補助的資源立竿見影勝負已分,補助的甜頭會造成制約與依賴,所有計畫都採補助先行的思考,卻漸漸忘記補助的初衷,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偏見,甚至拿到理所當然成為長不大的巨嬰,如此一來,觀眾多很好、觀眾少也沒差,出現了類似旺陽餐廳的奇觀。
「老人在夢裡跟我說,你要把線頭接起來。」 ga hiya在某處的老人將人的生命比喻為一塊布,這塊布不僅僅是單一的線條,而是一系列繁複且相互交織的步驟:從種植苧麻到捻成線,再到最終的紡織(mhug krig、smkring、qmnuqih、tmgiya、dmaus、mhapuy waray、dmsay、tminun)。這個螺旋狀的過程中,敘事者化身為織布者,將這種古老而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新的、可見的實體,經歷一條曲折的路徑。過程中的敘述起伏不定,變化無常,如同布料的紋路,每一經緯都記錄著時間的交疊和織者的手感。 他坐在樟樹下,指揮著我們這群混亂的人,火光映照著他黝黑的臉,他的目光未曾與我們相交。他謹慎地將頭髮從前額梳理到後方,手中握著尖棍,不斷撥弄著火堆中的木柴,直到陰影在他臉上瘋狂地舞動。夢想如纖維般在他手指間交織,宛如棲息在指尖。 我望向月亮,想像自己的手指在夜空下如蜘蛛網般展開,夢想如同飽滿的蒼蠅停留在絲線上,黏附不去。我思考著,飛向黎明的自己是否仍被如昆蟲般困於其中,對變革嘶鳴。 「如何把身體、語言與編舞捻在一起。」 將跳舞與織布的聯繫扎根於兩者概念間的相互交織,必須認識到身體在這兩者間的共鳴媒介角色。身體不僅是時間和空間的縫合,也是過去與未來、傳統與創造之間的連接點。在族語間隙中,身體潛藏的詞彙如火種逐漸點燃對話的橋樑,「brah」與「bukuy」分別暗示著過去與未來,而「grig」與「tminun」展示行動與敘事的融合。進一步地,「織布的圓」象徵循環與螺旋的時間觀念,「織布╱種植」則連接創造與生長。 此外,身體與織品的「生命葉脈」展現了連結性與相互依存,絲線的「糾纏/解開/縫合/磨損」揭示了生命過程中的結合與分離、修復與耗損。這些概念相互糾纏,透過身體的實踐創造,形成一個關於身體、空間、時間與自然交錯的複雜網絡,使得跳舞與織布成為一種深邃的語言。 在這語言的挑織中,我們試圖解讀, 「brah</em
做人處事真的不要「口輕輕」,「口輕輕」廣東話的意思是:輕率的承諾,隨便開口就來,相對於「一諾千金」。 口輕輕大多時候都是可以走數不認帳的,但若口輕的對象是你老婆、你母親、或尊敬的師長,甚至老板,你的麻煩就大了。 不久前我到法國拍電影,順道在拍攝前去探望對我影響甚大的戲劇老師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高利埃老師是世界知名的戲劇老師,真可說是桃李滿門,曾經在倫敦辦學,後又移回法國,不斷周遊各國,有教無類。跟他學習的學生中亦不乏出色的演員,他亦曾經到過台灣開講,相信台灣劇場界中也有不少曾是他的學生。 我和他在20多年前認識,他來香港教學,我第一次跟他學習,然後又去英國進階一年,及後又邀請他再來香港。他的教學方法奇特,跟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演技方法迴異,可說是獨樹一幟。但每次結束課程後總有一種模糊感,愈學愈模糊,愈模糊愈好奇。 他曾經出版了一本談論他演技方法的著作(老師非常不喜歡用「方法演技」一詞,所以反過來用演技方法),是法文和英語的雙語版。我買回家收藏多年,曾經多次想從頭到尾細心閱讀,但因內文用字實在太深,最終都是放棄收場。 那次拍戲前的探望,在他法國的莊園住了10天,每天騙喝騙吃,陪他喝香檳,聊天,上課。希望可以再獲一鱗半爪,搞清楚心中的疑惑。 8天過去,大家都是天南地北,始終沒有對演技作過任何探討,正當絕望之時,一天晚餐過後,話題轉到他這本秘笈,我問他有沒有想過把它譯成中文,他太太說(他太太是日本人,我在英國跟菲利普上課時,她是我同班同學,後來嫁了給菲利普。拉拉關係,大家好說話哦):我們已經找朋友翻譯了。我聽到後非常高興,終於可以看得明白了。我問,可以給我拜讀一下麽?當然可以! 她立即把譯稿拿給我,我看了序言及第一章的一半,奇怪!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我向他們表達了我的觀點,他們說原來曾經給其他懂中文的朋友過目,大家都有同樣的反應。我衝口而出(口輕輕來了):或許我可以幫你們修訂一下,若你們不介意的話。當然好哦! 於是,第二天我交給他們序言的修訂,再兩天又譯了第一章。他們給朋友看過後的反應非常正面,說:終於明白了,而且很有菲利普說話的風格,你幫忙修訂下去吧! 口輕輕的後果是不自量力,接下去的文本用詞和
在音樂的宇宙裡,幾乎每20年即新星輩出,興奮地訴說著屬於自己的語彙。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應該很難想像如今的王羽佳(1987-)在自己150周年馬拉松紀念音樂會中,一口氣演完所有協奏曲,穿著無比性感的禮服甚至舉行了一場大型實驗,記錄台上樂手及台下部分觀眾的心率,證實音樂的流動真能同步所有人的心跳!而貝多芬(1770-1827)、舒伯特(1797-1828)應該也很難想像在不到約莫20年後的蕭邦(1810-1849)於音樂上的想像是如此截然不同。花腔的迷人紋理成為可由鋼琴如詩似夢投射出來的歌唱,這在當時還與大鍵琴、擊弦鍵琴(Clavichord)相仿的早期鋼琴(Period Piano)音色上真的是判若雲泥,無法在同一個維度想像。 今年3月,一代宗師義大利鋼琴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永遠地離開我們。他的驟逝,不僅令人錯愕、惋惜,更提醒著我們另一個時代的消逝。波里尼是1960年第6屆蕭邦大賽的冠軍,也是蕭邦大賽第一位非斯拉夫裔得獎者。他的得獎不僅轟動一時,得獎後的歸隱沉潛更是傳為佳話!因其沉澱修煉後錄製的蕭邦練習曲全集至今仍是難以超越的經典典範。然而,就如人工智慧ChatGPT,Sora的光速發展,鋼琴界人才代代輩出,我猜許多年輕學子可能已經不認識這位一代宗師波里尼,而更熟悉七、八、九年級代表生,甚至是千禧後的Z世代。如紀辛(1971-)、朗朗(1982-)、趙成珍(1994-)、任奫燦(2004-)等。 我時常在想,電影中預測的場景其實一一在現實世界中實現。蘋果於今年新推出的第一部空間運算設備Apple Vision Pro即還原了阿湯哥(Tom Cruise)在2002年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中諸多場景,也讓人聯想起漫威的《黑豹》(Black Panther),在電影中人人高科技化地對著只存在於視線中卻在空間中不真實存在的螢幕點擊操作著複雜的程式。想到如此,不禁產生巨大疑惑,為何阿諾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系列電影,或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2004年的《機械公敵》(I, Robot)還不能帶給我們足夠深刻的警惕?現下人工智慧已能夠寫出比很多人更無錯誤的文章、甚至作曲、下西洋棋、創造影片,而這項技術還繼續飛駛發展中。若人們將同等的注意
藝術的倫理和典範體制同時宰制西方藝文創作與評論長達兩千多年之久,一直得等到18世紀末起,於各個領域(人文、美術、社會、心理)突破與新思潮的匯集之下,才出現了藝術的美學體制(aesthetic regime of art,或可譯為「美感體制」)。 也就是在這時,藝術終於取得了自主地位,不用再為倫理服務,也不用負起教化大眾(即維持現有秩序)的重任。藝術自給自足,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美感經驗,至於這種經驗能否改變人心或引發社會運動,不在藝術家的創作思維之內。因為它不具任何實用功能,藝術與其他人造物比起來屬異質存在,因此擁有超凡的地位。 從康德到席勒 美學體制的源頭極為多元,為了簡單說明,我們可以從康德談起。康德首先提出藝術的「無用之用」、「無目的之目的」,之後晚輩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將他的理念發揚光大,於其經典著作《論人類的審美教育書簡》(1795年),論及美感教育與人格教育之間的緊密關係。 藝術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美感經驗?人們面對藝術品時進入了什麼樣的心理狀態?洪席耶特別強調「懸置」(suspension,也意指「暫止」)。 多次上課或演講裡,聽眾大多無法充分理解懸置的概念,不妨藉此機會進一步說明。簡單地說,藝文作品引發的美感經驗讓我們暫時擱置世俗與功能性考量,也同時擱置了「不信」:例如我個人對於時空旅行的想法絕不買單,但這並不妨礙我觀賞和它有關的科幻片。然而,懸置的意義不只如此。 設想我們來一下高空彈跳:直體墜落令人悚懼,到底後反彈上來令人心安,之後時上時下,但上下輪替的剎那間感受的失重錯覺最為奇妙,彷彿打敗了地心引力,懸宕於半空中。或如雲霄飛車,飛車上升是為了向下俯衝,向下俯衝之後是為了往上爬升,此為刺激之所在,皆於預期之內,但是每當飛車倒懸繞圈時,我們正好處在地心引力與衝力相互抵銷的失重狀態,一時以為懸浮於半空中。 另一個例子是鐘擺,只要不故障,鐘擺會不停地左右來回搖晃。假設某天,擺錘懸空地靜止於某處時,我們一定會感到錯愕而不得其解:莫非時間暫止了?抑或是,脫離了現實而進入無時間感的狀態? 藝術帶來的懸置感即與「失重」與「暫止」類似,彷彿從現實脫離出來,進入另一個境界。
真:我最近有個感覺,有時候,光是日子要過得健康平安就很難了。 我常覺得,只要有事馬上跑去看病,會麻煩到很多人。前陣子比較嚴重一點,到南部拍廣告,拍到一半實在很不舒服,結束以後,在床上躺了一陣子,還是沒有覺得比較好。我太太很機警,拿血氧機給我量,一般正常濃度是95%到100%之間嘛,結果我掉到80幾,發現以後第一時間就是送急診,接著就連住了9天,因為白血球降不下來,想下床走路,還會被護理師勸退,說:「你走路歪歪的,沒有發現嗎?」 謙:對嘛,所以很多時候不想麻煩人的結果,好像都會麻煩到更多人(笑)。 不過我前陣子也是,去日本滑雪,結果摔一個手臂骨頭移位可是,話說回來,每次遇到這種意外狀況特別是旅行當下發生的那刻,我都覺得這是一個將所有事情歸零、重新思考的一個契機。因為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很多雜念,但在事件發生、痛苦降臨的那一刻,就只剩下一個目標:「想辦法好起來。」 真:我住院第一天也是,打電話給劇團總經理,跟他說這幾天的活動全部都要取消。沒辦法做其他決定了,交代完以後只能相信身邊的人,自己安心休息。 謙:在意外發生的瞬間,我個人也會傾向全然相信周邊的一切。一來,你的身體不容許有其他的選擇,二來,可能也是一種反射動作吧。如果世間上真的有所謂善惡之分,在那一刻我好像也無法分辨,只能讓一切自然地發生。 真:這樣講起來,我覺得生活中多數時候好像都是如此。生存本來就最重要的,善惡都是後話。成長過程中,我們也看過太多經驗,或是作品裡也都談過溺水的時候,不管旁邊是誰,就算是按著別人的頭或肩膀,也想趕快爬起來吸一口氣。 你說的善惡,大概更像是一種事後諸葛吧?人要平平安安以後,才能夠反省我們做過的事情是否正確。但善惡這種東西,真的能具體去定義嗎?比方說,我自己有個壞習慣,很多人都跟我說過:「你不要什麼事情都答應。」但我這人就是這樣,雖然答應一個邀約,我會覺得很麻煩,但若拒絕了,其後引發的罪惡感會讓我覺得更有負擔。這樣的性格
今年的生日令人難忘,一早陸續收到許多祝福,賴在床上正開心地讀著,我突然眼尖發現其中夾雜著來自編輯的訊息,竟然被關心(催稿)了!原來心細的她發現2月過了一半我卻還是靜悄悄的,心生懷疑我可能誤以為一月的紙本雜誌已是最終刊,於是捎來問候。這一下我真是又喜又驚,喜的是還可以寫一次專欄,驚的是我能如期交稿付印嗎? 生日隔天依約赴友人家一同欣賞了《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 這首歌的紀錄片《那夜,金曲不朽》 (The Greatest Night in Pop),裡面珍貴記錄了在 1985 年 1 月底的一個神奇夜晚,46 位美國流行樂壇當紅巨星在全美音樂獎典禮過後齊聚好萊塢的 AM 錄音室,錄下為非洲飢荒難民募款的不朽之作《四海一家》。 影片從發想藝人邀約名單開始,到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 與萊諾.李奇(Lionel Richie)寫歌的過程,一路跟拍至眾人在晚間 10 點左右陸續就位、並在壓力爆表的情況下徹夜沒睡錄音,到收工推開錄音室大門已是亮晃晃的白天的種種趣事,真正地與時間賽跑! 我一面看著一面內心激動不已,和時間拼命拉扯,這不就是我現在的生活寫照嗎?看著當時最有才華的一群人也是如此,我突然獲得了神奇的鼓舞。根據紀實影片,《四海一家》從發想到完成錄音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寫歌約花了一週,麥可.傑克森用錄音帶錄了成堆的哼唱旋律,直至錄示範帶 (demo) 前一天才正式完成。示範帶寄出給所有歌手和經紀人時(當年是郵寄卡帶)離正式錄音也只剩 4 天,此時許多人仍搞不清楚自己要唱什麼。正式錄音當晚不僅歌手們要在極度疲累的狀態下呈現完美,現場還有製作團隊與編曲家昆西.瓊斯(Quincy Jones),聚光燈、攝影機同時開拍。許多工作人員,所有人無償熬夜工作,而且那是一個盤帶機的時代,錄不好重來,光是倒帶時間就要好幾分鐘,大家時有不耐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完紀錄片後熱血沸騰,上YouTube 搜尋後發現其實有更多當晚的彩排、錄音記錄沒有收錄在影片中,像是巴布.狄倫(Bob Dylan)看起來一直非常徬徨不知如何融入,最後竟是靠著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模仿他的唱腔、幫他現場伴奏練習,錄了好多個take(編按:錄音段落)才成功發揮(註)。每個未剪輯的影像單獨觀看
我認真地想過,為什麼打鼓的人特別帥氣。 少女時期,我迷戀披頭四的鼓手林哥.史達(Ringo Starr),也好愛伍佰和他的樂團鼓手Dino Zavolta。舞台上,鼓手面前有數個圓形的鼓和鈸,散發冷冽的金屬光澤,宛如星際駕駛艙裡的精密儀表板;演奏者全心投入,氣勢非凡,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實在太帥氣。 外甥6歲時開始學打鼓。有時,我會陪他去上課,有時,我會陪他在家練習。必須承認,這不是太愉快的差事:練習過程中,聲響極大,當外甥進入對的手眼協調時,有節奏可言,就勉強可聽;不過,當他敲擊到鬼打牆,我的靈魂幾乎出竅,耳邊聲響隆隆。看著外甥像八爪章魚,手腳往四面八方交織穿梭,我常分不清楚他在打鼓還是在跳舞。 現代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學習樂器,鋼琴、提琴家族、木管或銅管樂器是較熱門的選擇。大腦科學研究團隊發現,學習樂器的過程中,因為雙手必須進行複雜而精細運動,外加讀譜練習和手眼協調訓練,長久下來,大腦會產生重組現象,這是人類有效因應環境變化,以成功解決困難任務的最佳展現:我們的大腦有極高的可塑性:以絃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演奏者為例,他們高度使用左手手指按壓琴弦,大腦皮質與手指對應的區域明顯大過沒有彈奏樂器的人。彈鋼琴也會影響大腦結構:鋼琴演奏者平均使用雙手,不若一般人有慣用手;即便鋼琴家發展出慣用手,當研究人員掃描他們的大腦時,卻發現大腦幾乎沒有登錄慣用的是哪一隻手,鋼琴演奏者大腦運動區域的成像也相當對稱。 比起鋼琴或絃樂器,打鼓似乎不是父母心目中的樂器學習首選,也許是練習時可能產生的噪音,也可能是一套鼓的體積太大,而現代家庭空間有限。但打鼓對大腦的影響力是十分驚人的。每次我觀察外甥打鼓,他總是展現驚人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常想像打鼓過程中人腦裡的火石電光。打鼓是充滿律動和活力的藝術形式,對大腦也有關鍵性影響:鼓手擁有的節奏感,不管是內建還是後天訓練而成,都被科學家證實能調節大腦的各個區域,對生理和心理也能產生益處,在認知和情緒面也有深遠的影響。 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打鼓可以幫助改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技能和社交能力,對那些情緒不穩定或有過動行為的孩子特別有幫助。科學家將36名患有自閉症的青少年分成兩組,一組參加為期兩個月的打鼓課程,另一組則是對照組,完全沒有接受訓練。結果顯示,參加打鼓課程的
2024年,新的開始,舞團正式進入新製《我.我們》第二部曲 《puqulu(腦)》的田調階段,拜訪排灣長者,聽他們說故事,分享排灣的生命觀。 南迴線的金峰歷坵部落,是我父親成長的地方。聽聞移居大洋洲40年的成功企業家施雄偉大哥,在斐濟以美髮起家,事業成功拓展到澳洲之後,將賺取的利潤,歷經十多年慢慢買回部落一片片流失的土地,除了祖靈地,還包含舊祭祀場、女巫學校、巫師診療遺址、家屋等共178筆的土地,並將部分土地無償給族人耕種。多年前,我看到新聞報導時就特別感動,很幸運在施大哥歸國回部落的這段期間,能聽他分享部落的歷史。午後抵達部落,當我們站在祖靈地,天空出現一隻熊鷹(祖靈)盤旋,我立即大聲叫喊「vuvu vuvu,我們來了,請保佑我們」,當我們踩在舊石堆上,起風了,這應該也是祖靈對我們的回應吧!夜晚在篝火中,與部落青年交流,青年說:「因四周環山,從空中俯視歷坵部落,它像一隻眼睛,而歷坵就坐落在瞳孔的位置。」是雄鷹的眼睛,也是母親的眼睛。青年返鄉固然浪漫,但當他們愈了解部落的歷史,就愈想守護它。這也呼應了施大哥的母親看見兒子事業發達之後說的:「你知道為什麼而來嗎?」這讓身為一半是歷坵部落部落的我,聽了非常感動。 夜宿一晚,隔日前往森林追蹤師德日尚家屋的小型博物館,他收藏的古物多樣驚人,背後的故事更是動人。德日尚跟我一樣在嘉蘭部落長大,父親離世之後,回到父親的故鄉歷坵,與家族獵人學習,現在已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森林追蹤師。德日尚帶我們到海拔700公尺的山上,以他追蹤師的身體經驗,分享獵人的文化知識。德日尚的身體運動有一種魔力,我開玩笑說,歡迎加入布拉瑞揚舞團。德日尚回應,以前不太知道什麼是表演藝術,但他因熟知各個動物的特性,開始模擬動物,在森林學習和大自然共存,開發五感,他發現這就是一種身體藝術。可惜因雨勢漸大,舞者無法親身學習模擬動物的各個姿態,希望有日再訪,聽樹幹的心跳,貼身感受土地的呼吸,讓所有的感官都更細緻、更敏感。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賓茂部落黃俊明耆老說的話。遺憾我出生在失語的年代,排灣族沒有文字,如果語言斷了,文化也將斷根,這也是造就我們這一代對自我文化不自信,而否定自我。黃老師退休後,非常積極地整理排灣族語,希望能出一本排灣族語辭典,除了讓語言得以延續之外,進而認識排灣語言的美。黃老師以我的家族名pake
在山路上,還有其他讓人意想不到的善意和關懷:一名老人用木掃把掃著台階上的落葉,一對夫妻撿起其他登山客丟棄的糖果紙和水瓶,還有一個人拾起路上的落英,小心地集中在灌木叢上,給花朵短暫的第二次生命。 在這看似一切都有代價的世界裡,看到不期待回報而慷慨給予的人、事,格外讓人舒心。
YC, 常常愛開玩笑說我是資深港迷,香港電影電視劇餵養長大的小孩。說起港片,幾乎像聊起左鄰右舍的叔伯姨嬸,一開腔就把前世今生抖出來,還附帶自我詮釋的定論。或許可以這麼說,早初無意識的接觸,已經塑形了葷素不忌的品味,根基了理想典範的認知。記得90年代在戲劇系畢業時,曾有段時期投入電視劇本的撰寫工作,引領我們前進的香港編劇顧問,以港片習慣的敘事節奏來判准書寫方向,界定並度量好╱不好、可行╱不可行。很可惜,那時只懂得模仿,試圖一味趨近,卻沒有理解到港片之所以成為「港片」的構成圖景和核心思維,甚至沒有理解到香港和馬來西亞日常習性的罅隙,寫著寫著就掉進了裂縫裡頭,只好勉力把自己手腳左拐右挪,讓五臟六腑扭成一堆,好稱職地承擔那唯諾空間的生存,把不適應認知為不夠聰明、不夠成熟、不夠努力。現在回頭來看,也幸好有那時候,才深深體會港片入心之深。 那究竟是怎麼開始呢? 成長的70到80年代,那段日子若有機會看電影,多數是跟父母一起,不外乎兩種來源,上電影院、或收看家裡的電視節目。電影院有票房考量,自然以賣座為主,電視節目以尺度考量,自然以安全為要。影片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類型以武俠片或動作片為主流,伴隨警匪片或愛情片等。先聊對我影響(或者說「病情」)較輕的台灣電影,彼時恰逢雙秦雙林愛情文藝片興盛,別稱小說家瓊瑤的「三廳電影」,哪三廳?客廳、飯廳、舞廳,一套電影就在這3個場景來回晃蕩完成。雙秦雙林就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正值韶華青春的他們,每天忙著在電影中三角戀,秦漢在A電影是第三者,秦祥林就會在B電影介入別人關係,再不然,就是C電影當中,你得掙扎地在林鳳嬌和林青霞之間做選擇。如果這部他們沒有在一起,不擔心,下一部他們就是命中註定。俗套既是金科玉律、老梗自然理直氣壯,絕症、意外、失憶,在一起誤解分手重逢冰釋前嫌又在一起,咦!我說的是韓劇嗎?看來世界沒什麼新鮮事,觀眾打心底愛的就那幾味,習慣是種魔性的制約。 或許男孩性情使然,很快就對三廳膩了,一心只想闖蕩江湖,劍嘯天下。在香港,武打要素絕對主流,無論喜劇、愛情、懸疑,鬼片賭片,總得來一場打鬥,善罷甘休。你可以去對比好萊塢在2000年前後的武打設計,足見香港這方面的影響力。 小時候的記憶,邵氏電影公司的片頭和音樂、張徹的武打片、楚原的武俠片,占滿
這個世界,還會有我的容身之處嗎? 這是近幾年,愈來愈常問自己的一句話。 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而往後的我又會是什麼模樣。 活著對我來說仍然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成為一個演員,並不能讓我緩解或減輕這些痛苦。它只能帶我窺探痛苦的本質,以及如何面對,或重新體認它真正的模樣。譬如可愛,譬如真實,譬如掙扎對於生存之必要,譬如理解與創造,譬如感受以及存在成為世界一部分之重要。 在表演創造及練習過程中,有時我們可以得知基本有三個選項;第一是已被證明過最安全且最有效率的,能簡單被理解,執行上也較不易失誤。第二是較為獨特技術性也較複雜的,但可由演員魅力或能力加成,創造出能加分的詮釋方式。第三也許是較具挑戰、較困難的,能因顛覆想像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在這種時刻,可以選擇時,我的優先選項會是第四,那條沒人走過,可能會失敗,吃力不討好,且不一定會成功的道路。 我常常會和那個感到最不自在的人說話。群體是一個排斥他者的指稱,他者並未要刻意破壞和諧,只是因為存在。於是,該怎麼生存變成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能調和自我嗎,該到什麼程度呢,怎麼樣的感覺才能算是委屈呢,有一個標準可循嗎,標準是誰定的呢,我是否正在傷害他人呢,我要在意嗎,要放在心上嗎,要忘記嗎。 自我的重要遠大於他人嗎?成功是活著的終極目標,沒有別的了嗎。我唯一確認的是,我是脆弱不堪的。唯有認知自我的脆弱,才不會讓自己過於自大,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為他人指明道路,否認其他的存在。你不是神,你是無助無依的,依靠著人性靈魂深處的慈悲、信念與愛,那個與生存利益相悖但確實的存在。同時才能知道給予自己力量的,並非來自於自我如何強大;痛苦也非自我,脆弱亦非自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自我的。唯有認知這份無依無助的脆弱,才能感受沒有任何是不脆弱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只屬於自我的。同時也才能知道強大與否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體認感受,如何看見那些看不見的存在。 這是我面對表演藝術的基礎,也是我活著的基礎。這是困難的,且注定逐漸消逝的。 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曾跟我說過,他很清楚自己的前世是一棵樹。這一世的他照著自己的方式活著,就像不知名某處的一棵樹,為樹下的人遮風避雨,能孕育照護這
根據臉書粉專「葉郎:異聞筆記」指出:「Netflix大力道投資韓劇雖然即時解除了韓國內容業者在中國政府禁韓令後的市場危機,卻帶來了新的製作成本通膨問題。出手大方的Netflix動輒給予韓國明星兩三倍的演出費用,讓本地業者只能咬牙提高製作費用,並被迫減少製作案的投資數量來因應。如今有些韓國明星的開價已飆到1集10億韓元的天文數字,而一檔韓劇的平均預算也因此突破400億韓元的水準。反應在產量上,Tving(編按:韓國的串流平台)在2022年推了13部新電視劇,而到2023年的數量攔腰減至6個。Wavve(韓國本土串流)則是從 4部新電視劇,縮水至2023年的2部新節目。」 最近大舉進軍台灣,透過補貼大撒幣一舉成為Momo 與蝦皮競爭對手的韓國電商巨人「酷澎」,正仿效著Amazon的會員機制,將可能一舉成為最大的串流服務。而國際平台進入後拉高整體製作規模、造成預算緊繃,也早已在台灣發生,市面上起碼三、四十部賣不掉的劇不掉多少是因價碼不夠好無法cover成本,以及如果不是賣給國際平台,幾乎沒有能見度。而短影音或者社群,會成為推升觀看某部電影、書籍或者劇集的推手,「芭比海默」現象,或者日本書店出現的「#Booktok」(指在TikTok上以短影音推廣閱讀引起讀者興趣成立的實體銷售區)專區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不以「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的角度來討論,TikTok的確可以帶起群眾參與的熱潮。幾乎可以等於說,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沒有在社群上成為一個話題,幾乎就很難帶來相對應的報酬,而成本極為高昂的影視產業,如果沒有報酬幾乎無以為繼,至少目前為止,也只有串流的龍頭Netflix有賺錢,但它已不需要再增加那麼多內容,就已確定得到足夠多的用戶。而對於劇場的演出,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你可以在Disney+上面看到《漢彌爾頓》的正版,也可以在 N 上面看到《倒數時刻》,一部改編自《吉屋出租》(Rent)劇作╱作曲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的音樂劇電影,甚至,你可以在專注於同志影音的Gagaoolala上面看到我與前叛逆男子劇團合作的 2019年版本《新社員》,串流要打開群眾,當然就得在多元與主流中取得平衡。當然,關於二倍速觀看是否已成常態、比起追劇更在乎自己的時間成本,甚至不怕被暴雷,暴雷反而更增加觀看意願等等,已經有非常
在台灣,應該有不少表演同業認識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曾跟他學習的門生也有一定數量。菲利普的體系自成一格,他從來不會示範或告訴學生什麼是正確,只會不停指出錯誤,畢竟,路是要自己走出來的。 我和菲利普的緣分始於1997年,那時剛巧甲狀腺病發,無業家中,正好師弟詹瑞文邀請菲利普來港授課。詹打電話告知,說菲利普的大師班對我非常合適。本著過日神(編按)的心態,反正沒事也是無聊,便去試試無妨。 說實在,當時的狀態實在模糊得很,記憶中好像上了兩個課程,共兩星期。一個是小丑課程,另一個好像是遊戲。兩星期很快過去,期間完全不明白菲力普在說什麼,加上他濃重的法語特色英語,只知道自己沒有一個練習做得對,只是傻笑了兩星期。但是,整個過程非常快樂,有點像加入了邪教,雖然我未曾加入過邪教組織,但幻想那種快感大概差不多吧? 兩星期的蜻蜓點水,完全迷霧一片,但其中好像尋回了一點什麼,那一點表演時的快樂,那個消失已久的小孩,那份童真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去他的爛片爛戲爛劇本爛導演,錢也不賺了,去英國找菲利普尋個明白。 於是,大概以為自己從此收山,在極為不穩定的狀態下,去了英國。又沒戲拍,存糧不足,又要養家,英國消費又高,英語水平又不高。我發神經了?但原來人生就是這樣,藝術更是這樣,藝術家嘛,大概都不太現實吧? 那一年,大概可算是我人生中最奇幻的旅程,住在倫敦市中心,每天走路去搭地鐵,到站後要再走一段路回學校,放學後和一堆從世界各地到來,語言相互不太通,年齡又參差不齊的同學去街角酒吧飲啤酒,吃炸魚薯條。晚上回家學英語,唸明天功課的對白,自製手工面具。三十多歲才有機會感受遊學生涯。 一年過去,有電影再來找我,要回家了,要離開倫敦了,會再回來嗎?可惜!始終還是不太明白菲利普的表演方法。畢業時,他給每個學生評語,輪到我時,他沉默了一下,然後說:「老實說,Anthony沒有一個練習是做得好的,但是,我總覺得他有點什麼,怪怪的。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故事。」 「從前在戲劇學院教課的時候有兩個學生,學期中時,有兩人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趕走,我告訴校長,若你趕走他們,我便辭職不教了。校長問原因,我說不知道,我總覺得那兩名學生有點什
伊凡.沛瑞茲從斯特拉溫斯基同時期的作品入手,探究其創作為何當時會引起觀眾的反彈與回響,若放在今日,以社會議題或是性別議題來深入探索,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上半段他先讓台灣舞者駱宜蔚扮演「孤立」的火鳥,挑大梁的女舞者卻被群體孤立,像是為了《春之祭》中獻祭者的角色鋪陳,下半段來到《春之祭》,卻讓台灣舞者蘇冠穎扮演獻祭少女,做出了性別上的轉換,這使得兩個作品間產生關連性,同時作品的當代意義也浮顯出來,呈現出百年來人類社會的演進與轉變。
故事要回到近30年前,在聖彼得堡旁的芬蘭灣中,看著漸行漸遠的冬宮,船隻很快地沒入了沒有陸地的水世界。當時13歲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人們對於陸地的依賴,從最後一絲陸地離開視線那分焦慮驚恐至一望無際的蔚藍,那分無可形容的自由壯闊,碧海金光無數灼眼寶石在太陽的照耀下起升起滅,心情從前一刻無可依靠的駭怕昇華為沐浴世界中的翱翔奔馳!這艘由冬宮航向夏宮的小船載著初出茅廬,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的我。而命運的編織如帶著魔法的蛛網,同行遊船者居然還有《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創刊者胡耀恆教授。憶起胡教授篳路藍縷開創台灣藝文事業時,心中總是這麼一揪。而這番偶遇也被胡教授化為一篇可愛小文刊載於報紙副刊,敘述著一位台灣教育的國中生於青少年柴科夫斯基大賽獲得季軍的發跡奇遇。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在開啟國際舞台大門的同時我也看到了更多現實面,8年後我再次回到聖彼得堡於浦羅科菲夫大賽奪得季軍。相較於8年前金碧輝煌的夏日回憶與母親陪伴,8年後的聖彼得堡冰封於冷冽的2月。獨自走在零下20度的涅瓦河旁,凍結的河面不時伴隨著黏稠流不動的黑色岩漿,如哭音般流竄在俄國音樂中,而我的血液也隨之凝結。最後我的手指在象徵著榮耀的聖彼得堡愛樂廳得獎者音樂會上與樂團演出浦羅科菲夫鋼琴協奏曲時還是禁不住乾冷,指肉分離,鮮血直流。但是看著座無虛席的滿堂喝采,心中的感謝與感動還是無法自已。 30年恍如一瞬,各大賽事間甜蜜又痛苦的回憶仿若前世。話雖如此,走完這一遭讓我深刻察覺於古典樂壇決策潮流中,競爭是無比殘酷的當然實力是必要的。小時候最愛的讀物之一便是日本鋼琴家中村紘子所寫的《柴科夫斯基大賽見聞錄》,書裡不僅記載著許多賽事秘辛,更提到大賽日、韓、中評審的代表權。不僅於此,千禧年前後的日、韓經紀人更是影響決定了新科得獎者的演奏版圖。 2002年俄國柴科夫斯基大賽時,日本YAMAHA基金會便傾全力協助賽事,當年,上原彩子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更是第一位亞裔柴科夫斯基大賽冠軍得主。另外,韓國鋼琴家林東赫也因為韓國三星企業的支持在各大賽事中相繼嶄露頭角。這些非凡的鋼琴家絕對有技壓群雄之處,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強大的後盾帶給參賽者的加持與能量。 台灣的古典音樂教育發展甚具規模,人才實力堅強,並不亞於日、韓、中,台灣古典音樂人應團結集結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與創建自我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