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張惶恐,極度需要鎮定心神時,你會怎麼做?吃甜食、去散步,還是睡一大覺試圖忘記一切?有個獲得放鬆和平靜的秘密神器……聽威爾第!
耶誕節前夕旅行到義大利北方的城市帕馬(Parma),這裡好吃的東西特別多,不管是色澤美麗的生火腿、跟車輪一樣大的乳酪、包了各種餡料的餃子,還是剛起鍋熱呼呼的炸雙胞胎……都是不可錯過的美食。帕馬也是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的故鄉,歌劇大師威爾第則誕生在距離城市不遠的小鎮隆卡萊(Roncole)。
我不由得想起一個和威爾第有關的研究計畫!英國牛津大學的大腦科學家與生理醫療團隊曾經發表一項非常有趣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想聽音樂鎮定心神,比起流行音樂、搖滾或爵士樂,古典音樂更有穩定血壓、平靜身心的功效;其中最好的選擇,是19世紀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威爾第的作品。
主導實驗的科學家指出,威爾第的合唱曲、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的慢版,還有浦契尼歌劇《杜蘭朵》的詠歎調,都列在最能安撫身心的音樂選單中,因為這些作品中出現最多「10秒波」,與人類心血管系統的節律波動完美相合。
什麼是「10秒波」?
在大腦與心血管醫學領域,這10秒為一週期的波動變化,被命名為「梅爾波」(Mayer waves):簡單來說,人類的心臟每次跳動後,生理數值都會回送到大腦,但大腦卻會透過兩條以不同執行速度的神經,將控制資訊發回心臟,不同步的狀況每10秒為一週期,正常狀況下,人體的血壓就是循著這10秒週期的節律在波動。
研究團隊將24位健康的年輕受試者等分成兩組,其中12位是職業合唱團成員(3年以上的經驗),另12位則是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人,並以隨機的方式讓他們收聽不同類型音樂,除了爵士和流行音樂外,還有知名的管絃樂作品(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第三樂章慢板)、情緒逐漸推高的歌劇詠歎調(浦契尼的《杜蘭朵》中的〈公主徹夜未眠〉)、風格統一且平穩的宗教歌唱作品(巴赫的清唱劇〈只有上帝才能擁有我的心〉)、頻率近似「梅爾波」的威爾第的歌劇詠歎調(例如,《納布果》中的〈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及《茶花女》中的〈飲酒歌〉);受試者也會聆聽靜默無聲的片段當作為對照基準,研究人員則在受試者聆聽各種音樂選段的同時,記錄心律、呼吸、血壓和血管舒張與收縮等生理數據。
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心血管和呼吸波動會忠實反映音樂的起伏,其中,最具有安定血壓、平穩心跳與呼吸等正向效果的曲子,是頻繁出現「10秒波」的威爾第作品,而舒緩的貝多芬第9交響曲慢板,以及能感染情緒的浦契尼詠歎調也有相似的功能。研究人員亦表示,就算選擇音樂品味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排除主觀且個人化的觀點,古典音樂可以應用於對抗焦慮和憂鬱等心理疾病,甚至對高血壓、心臟病的治療有輔助功能。
同一項研究中,科學家也指出,天主教的唱詩和運用念珠誦祈禱詞,也和人體的梅爾波相吻合,在聲音與生理的同步節律波動下,對健康和情緒穩定有正面影響。我沒有宗教信仰,但好幾次在教堂中碰到詩班吟唱,聆聽的同時,全身上下宛如有暖流經過,產生極大的共鳴,得到身心靈安適的愉悅感受。還有一次,偶然的因緣巧合,我體驗了頌缽的神奇效果,老師敲響頌缽的過程中,我的身體仿佛和音波能量同頻共振,帶來巨大的平靜,宛如在無重力的夢境中飄浮,好舒服、好自在。
近年來,大腦科學界發表許多研究,紛紛證明聽古典音樂的好處,從懷胎待產的母親、在學習階段的孩子,或是記憶退化的銀髮族,不同的生命階段聽古典音樂好處多多,都已得到證明;加上醫學界更近一步的研究,甚至找出古典音樂作品中具有正面影響的特定作品,透過音樂為身體和心理帶來健康,是多好的一件事。
在帕馬城裡散步,我刻意點選威爾第的作品,邊走邊聽,踏著規律有韻的步伐,目標前往最喜歡的餐廳吃晚餐:帕馬城裡有條巷子,夜晚點亮的燈,一排一排寫著〈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的歌詞。我跟著哼唱,快樂不已,想著不久之後即將端到面前的整桌美食(我已經決定要吃熱呼呼、胖嘟嘟的炸雙胞胎,夾美味生火腿,還要點一瓶地產的氣泡紅酒),路途中心情大好、通體舒暢。
咦,我不禁想,那到底是充滿「10秒波」的音樂,還是帕馬的傳統美食,起了比較大的療癒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