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多彩的活力藝景—馬來西亞
:::
Feature














Feature 專題
從台灣直飛不到四個小時,靠近赤道的馬來西亞,散發著他們獨特的熱情風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摩登的都市高樓,多采多姿的節慶及各族群的特色美食在同一個地域裡,交織成萬花筒一般的世界。 深入這個國度,更會了解表演藝術場館、藝術節、團隊甚至藝術家,都如同這片土地的縮影,提供一個平台,讓各式各樣的演出並存、交流、再出發。於是,當我們呼喊著音樂、舞蹈、戲劇界線愈來愈模糊時,回頭一看,才發現他們的藝術並不是由外而內勉強串連,而是由內而外自然發生。「族群融合、藝術無疆界」,在此地再也不是口號,而是事實。它的實踐,就在繽紛多元的馬來西亞。

暌違廿六年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再度訪美
讓太平洋彼端 聽見來自台灣的驕傲
旅美小提琴家 黃俊文
以一把小提琴 與世界對話
達人帶路
這裡的創作 從思索電聲存在的美學出發
史丹佛電腦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CCRMA)度假聖地中的藝文聖地
聖地牙哥科普萊音樂廳
TSO美巡演出現場直擊
台美連線 交織悠揚樂章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7
簡珮如 再現葛蘭姆舞蹈璀璨 熟成肢體驚豔世人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7
李哲藝 打造專業樂團 為台灣這塊土地演奏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7
詹傑 舞台影劇創作均佳 筆下議題深刻寬廣

舞動的共同體
雲門舞集與當代台灣的認同辯證在文字山河間 舞動島民群像
林懷民與《關於島嶼》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一
周東彥:我們加,老師減,就這樣走了三年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二
詹朴:讓布料和顏色一起傳遞那些斑駁,那些美麗
當年輕藝術家遇上林懷民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