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捷克法國號演奏家巴伯羅柯。
即將上場 Preview 天才法國號手 與NSO獨奏家群合奏

巴伯羅柯 黃金號角的室內呢喃

待過慕尼黑愛樂、擔任過柏林愛樂法國號首席七年的法國號演奏家的巴伯羅柯,是難得一見的天才型樂手,八歲接觸法國號,兩年後就有能力公開演奏莫札特所有法國號協奏曲。這次訪台除了與NSO合作演出理查.史特勞斯的《第二號法國號協奏曲》外,更將與NSO獨奏家群一起舉行室內樂音樂會,演出多首不易聽到現場的法國號室內樂曲目。

文字|歐頭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新興閣掌中劇團《征西奇緣》、北藝大、中國國家話劇院《孫飛虎搶親》

每次看到殺到劇情失焦、人物模糊的布袋戲,我都哀怨地懷疑,布袋戲是否要與女性觀眾相忘於江湖?「新興閣」是掌中劇團裡的翹楚,《征西情緣》搬請薛 丁山的愛情豔史,揚言文、武都拿,武戲融用了西螺七崁的武術,文戲出手挑戰特別難的生旦對手戲。薛的妻子們,竇仙童、陳金定、薛金蓮、樊梨花,個個來頭不 小,很想看藝師級的主演如何傳神入偶,演活這個一夫多妻的老故事。 姚一葦老師從戲曲《西廂記》另闢蹊徑,寫出了舞台劇《孫飛虎搶 親》,獲評為姚師的最高藝術成就。半個世紀後,《孫》由中國、台灣劇場團隊合作,首度搬上舞台,據說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有些著力,是眷戀於色相、又喜歡疏 離的戲曲沒興趣碰的關節。我很好奇,台上用心良苦地批判、叩問,台下是否同一鼻息?

文字|施如芳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TCO「北管經典折子戲專場」、「楊秀卿的說唱世界之胡蠅蚊子大戰歌」

北管戲曾是台灣風靡一時、叫好叫座的大戲,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老成凋零,如今要再欣賞北管戲的絕代風華,已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不過眼下機會來了,台 北市立國樂團在今年的「台北市傳統藝術季」中,安排了一場由目前唯一能演出北管戲的職業劇團漢陽北管劇團所演出的「北管經典折子戲專場」,劇目皆為幽 默逗趣的喜劇折子戲,在四月一日愚人節當天到中山堂欣賞國寶級的戲曲演出,順便開懷大笑一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無獨有偶地, 「台 北市傳統藝術季」中,還有另一場國寶級的歡樂節目,是由曾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的知名說唱藝人楊秀卿所創作的《胡蠅蚊子大戰歌》,敘述蒼蠅和蚊子因為小 事而起爭端,蜘蛛、螳螂、蚱蜢等昆蟲紛紛加入戰局,藉由說唱描寫各種昆蟲習性、特徵,活靈活現,令人捧腹。 傳統藝術是前人心血的累積淬鍊,經過時間的沉澱而散發出醇厚芳香,對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說,仍然保有其引人入勝的魅力。在幽默歡樂之中咀嚼其滋味,將覺餘韻無窮。走,看表演去!

文字|楊湘玲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就是不想乖乖來

廣藝愛樂 用音符打造創意飆放的平台

廣藝愛樂的出現,就是希望可以將創作、欣賞到回饋的運作推向自然。將焦點放在台灣的年輕音樂人身上,只要是有才華、只要是在舞台上言之有物,那怕是流行、爵士或是自學而成的創作,都可以藉由樂團的途徑取得發言權,希望「廣藝愛樂」這個計畫,能「率先證明台灣的音樂也能擺脫西方理論的依賴,自己思考,自己站立,找尋自己的可能性,建立自己的系統。」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在「樹德」 啟動創意之源

文化創意產業為台灣政策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高雄擁有氣候宜人、日照充足的優勢,近年積極發展文創產業,不僅陸續興建大型表演場館,甚至為了服務影視產業的拍攝,率地方政府之先,成立了「拍片支援中心」,如此的條件吸引了國際知名電影特效公司RH進駐高雄,培訓在地人才,讓高雄邁向亞太電影之都。RH製作好萊塢電影超過一百卅部,《加菲貓》、《夜魔俠》、《綠巨人浩克》等,都是其著名作品,並以《我不笨,我有話要說》、《黃金羅盤》,分別於一九九五年和二○○八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創意獎。 為因應產業環境的需求,樹德科技大學於二○○七年及二○一一年分別成立「表演藝術系」與「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學士學位學程」。其中「表演藝術系」為國內首創整合影、歌、舞、劇,與模特兒專業的藝術科系,目的在培養跨領域時尚演藝表演專才。由於辦學績效卓著,深獲國內學者專家肯定,於二○一○年榮獲教育部技專院校評鑑一等殊榮。表演藝術系主要採取獨立招生甄試,招收具有表演藝術創作、演出能力之演藝人才;課程規劃著重深厚的人文藝術涵養與專精的跨領域專業實踐能力,不僅師生表現獲獎無數,影視製作如《痞子英雄》、《不能沒有你》,流行娛樂如《Super Idol》等,皆可見到本系學生的蹤跡。 表演藝術系每年的校外學年展演皆獲得觀眾如雷的掌聲,座無虛席。繼二○一○年《ㄏㄨㄚˋ青春》、二○一一年《湯米》百老匯搖滾音樂劇之後,以九把刀著作《愛情兩好三壞》為藍本,改編劇本成為《我們那些K歌的愛情》,將於二○一二年三月二日至四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連演四場。 在幕後技術與管理部分,「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學士學位學程」的成立將部分解決產業的燃眉之急。據統計,高雄地區在二○一三年之後,對於藝術管理與經紀部分,有近千的人力需求,尚未包含演出場地管理(in house)、藝文節慶活動、商業活動、策展公司及唱片與影視製作公司所需人力,故本學程所培育的商業劇場、影視產業、流行音樂、時尚展示、秀場等製作、管理、策展與經紀人才將會是業界的最佳選擇。 不論是「表演藝術系」或「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學士學位學程」,國際化學習皆是這兩系的課程規劃重點:英國的倫敦與愛丁堡、法國的巴黎與亞維儂、德國的柏林、大陸的北京與河南嵩

文字|樹德科技大學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舞蹈新訊 舞動在家居場景間

顏鳳曦《關係》 以栽種植物比喻愛情

多年來默默於南台灣耕耘現代舞創作的顏鳳曦,過去以獨立編舞家的身分,先後應雲門青春編舞營、國家劇院新點子舞展、高雄城市芭蕾「點子鞋」系列等邀 請,發表《箱子》、《流言》、《生趣》等作品。顏鳳曦的編舞多從生活出發,透過舞蹈與空間、物件的對應關係,展現出靈活不失細膩的調度,也令人感受到從生 活長出的舞蹈鮮活動人的深度。 二○○五年顏鳳曦回到台南創立「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強調在地人才、跨領域原創性作品,近年陸 續演出《痕跡.紋路》、《詠而歸》等作。即將於三月份在原生劇場演出的《關係》,延續生活創作風格,以栽種植物比喻愛情關係,沉默的植物需要細心凝視呵 護,稍一不慎就容易枯萎凋零。舞台則呈現一個寫實的家居場景,讓舞者在家具間舞出蜿蜒纏繞如植物般的互動,營造現實與超現實並存的視覺印象。

文字|鄒欣寧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戲劇新訊 展現圖博文化的多元面向發表會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述說流亡故事

圖博(TIBET)不論音樂、舞蹈、醫學等,都自成體系,有其獨特文化。一般人認為TIBET就是西藏,其實TIBET包含安多、康、藏等地區,不 僅是「西部的藏」。台灣圖博之友會致力於正名TIBET,擺脫中原大漢沙文意識,避免TIBET被中國繼續矮化縮小。台灣圖博之友會與黑眼睛跨劇團聯合策 畫的「圖博文化節」,邀請海外各地跨領域的圖博藝術家來台,讓更多人對圖博的命運及在台藏人堅持的信念,有更深的體認。 圖博文化節 的活動形式多元,包括紀錄片影展、樂舞表演、深度講座、搖滾演唱會以及流亡劇場展演。其中,由爭取圖博自由而被關的政治犯組成的「9-10-3劇團」,帶 來戲劇演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形式簡樸卻深具創意的自傳劇表演形式,再現圖博流亡人士以肉身抵抗霸權、以行動介入政治等場景。劇中人因高喊自由被 捕,因渴望平權被羞辱,因倡議獨立被行刑,他們被當局排擠而失去家園,流落街頭,同時堅定地踏著流亡的步伐,在社會的邊緣,頑強的活下去。9-10-3劇 團的演出都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該劇曾多次受邀至歐洲及印度演出,回響熱烈。

文字|柯喬齡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音樂新訊 臺灣國家國樂團「風格大師系列」

指揮大師湯沐海 揮灑國樂精采樂章

被譽為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華人指揮家,湯沐海不僅是指揮帝王卡拉揚的高徒,受邀指揮過柏林愛樂、倫敦愛樂、英國BBC廣播及法國國家交響樂團等, 更被譽為是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華人指揮家。雖然以指揮西方交響樂團為主,但學作曲出身的他深諳中國音樂與西洋技法的結合,對曲目有獨到見解,並且也已有 過與中央民族樂團及香港中樂團兩個國樂團合作的經驗。 受臺灣國家國樂團之邀,湯沐海即將來台演出譚盾的《西北組曲》、郭文景的《滇 西土風三首》及陳其剛的《逝去的時光》。後者的大提琴協奏曲更由曾擔任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十五年、同時客席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 的朱亦兵擔任。此外,精通絲路音樂的小提琴演奏家張宜蓁也特地以敦煌曲譜的素材開展,為本場創作《飛天》,由琵琶名家王世榮擔任五弦琵琶的演奏。難得一見 的仿唐琵琶演奏,將在來自中亞、印度、中東等節奏中,重現廿一世紀的敦煌想像。

文字|李秋玫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音樂新訊 鋼琴與箏樂作品發表會

李子聲展特色 「現代化」古箏「漢化」鋼琴

「作曲結構完整,整合中西樂器的構思頗富創意。技法看似傳統,實具新意,看似不安、實為安定。」這是李子聲在獲得「入野義朗作曲紀念獎」時,評審團 對其獲獎作品廿一絃箏與絃樂團之小協奏曲《溯》之總評。這位台灣中生代作曲家,除了對鋼琴演奏與室內樂有相當的涵養外,自小學習過古琴、京劇鑼鼓及戲曲唱 腔等,更讓他在探索現代創作風格之聲響中,擁有深厚的傳統音樂藝術根基。 在廿五年創作生涯當中,李子聲寫給古箏的相關作品算是最多 的。原因之一是它「最擅各種吟柔表現,也是最具傳統特色之語彙」。因此在此次發表會中,他將邀請箏樂演奏家葉娟礽,偕同對位室內樂團中幾位樂手,並且親自 擔任鋼琴演奏,將自己不同時期與風格之鋼琴與箏樂作品在音樂會中展現。演出中,觀眾將能聽到這位亞洲作曲家「現代化」傳統樂器(古箏)、並且「漢化」西洋 樂器(鋼琴),對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提出他自己的獨特見解。

文字|李秋玫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首度攻「蛋」 朱團給你「擊度震撼」!

挑戰萬人場地 為擊樂劇場開發更多可能

邁入廿六歲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開春又展開創舉,首度挑戰萬人場地台北小巨蛋!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征服小巨蛋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希望能藉著這個場地,讓更多觀眾接觸到精緻的打擊樂。於是重新編整曲目並創置新曲,加上舞蹈、聲光等豐富元素,期待將擊樂的可行性再度推向高峰。

文字|李秋玫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講台語的《海鷗》 飛入台灣的日治時空

台南人劇團搬演契訶夫 寫實與肢體表演混搭

《海鷗》是台南人劇團「西方經典台語翻譯演出計畫」的第七號作品,契訶夫的劇本向來以自然寫實著稱,戲劇性薄弱,語言貼近生活,不同於以往台語轉譯西方經典時的強調劇場形式,這次導演呂柏伸將《海鷗》的時空背景移植到台灣日據時代的中期,全劇融入濃厚的台灣本土元素,十九世紀的俄國鄉村與日據時期的台灣農村,兩個時空情境遙相呼應、產生對話,藉此引發在地觀眾的共鳴與感動。

文字|廖俊逞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殷商王.后》 南管樂舞重現宮廷愛戀

漢唐樂府卅周年製作 少林寺八卦掌表現征戰場面

今年邁入卅周年的漢唐樂府,端出演繹商代宮廷愛情故事的《殷商王.后》作為歡慶之禮。《殷商王.后》以商代中興君王武丁與王后婦好的愛情故事為本,結合南管樂舞、《詩經》、甲骨文字、祭祀儀典及舞蹈化的少林武術,加上長期合作的服裝設計師葉錦添,希望表現出殷商王朝的時代氛圍。

文字|柯喬齡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探索禪宗思想的獨角戲

笈田ヨツ《禪問》 叩問生命意義

與彼得.布魯克一起工作長達四十二年,笈田ヨツ可說是實踐布魯克劇場精神的最佳演員代表。他們共同的疑問是:「劇場是什麼?」、「演員是什麼?」、「演員與大眾的關係為何?」回溯早年那些巡演歲月的精神、邂逅,笈田ヨツ有了創作《禪問》的想法,透過這齣獨角戲,探索禪宗大師的思想,提出人生的大哉問。

文字|廖俊逞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巴赫權威大師 海慕特.瑞霖指揮

《聖馬太受難曲》 不朽經典的臨場體驗

作為古典音樂大師巴赫的不朽經典,《馬太受難曲》是許多樂迷的唱片收藏首選,但因演奏編制難度甚高,能搬上舞台演出的機會可說是不可多得。今年歡慶四十周年的台北愛樂合唱團特別獻上這個珍貴的禮物,邀請知名巴赫權威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讓台灣樂迷有機會體驗這部經典帶來的無邊感動。

文字|李秋玫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戲劇新訊 實力派演員林如萍、安原良助陣演出

簡莉穎編劇新作《春眠》 試探人性的模糊曖昧

以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的短篇小說〈熊過山來了〉為藍本,活躍於劇場的七年級編劇簡莉穎新作《春眠》,藉由一對夫妻數十年婚姻生活中的波折,包括丈夫的工作、外遇、妻子的失智症、住進安養院後的日子,和另一名男病患發展出來的情感關係等,試圖趨近真實世界中人事物的相對性與模糊曖昧。簡莉穎以「不確定的事物」為改編策略,劇中人物的行動,甚至行動的悖反,亦即他們行動並不一定代表他們的內心,切合我們對人的理解與不理解。劇情由兩個人的一生記憶展開,但不編年紀事,重大的快樂與悲傷不斷並置流轉對照;加入了不全知的敘事者,維持疏離的距離,演員從一個角色滑入另一個角色,場景只有在需要的那一刻才會存在。 《春眠》由新生代導演黃郁晴搬上舞台,演員集合了北藝大戲劇系表演老師林如萍與暌違劇場許久的資深演員安原良,劇本之中所有快速轉換、消弭的景致都透過演員的聲音和姿態呈現,一切回歸到演員本身。排練至今,導演、演員與編劇彼此之間的討論、發展,為劇本增添不少血肉,也脫離了原著的敘述框架。該劇從排練到呈現都在外表坊的363小劇場發生,導演與演員在同一個空間待上夠長的時間去發想、沉澱,並活在其中,演出更像是演員和觀眾,同時分享一個秘密、一段旅程。

文字|廖俊逞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音樂新訊 德國型男鋼琴家

與巴赫緣深 史岱費爾德的新詮展創見

出生於一九八○年的德國鋼琴家史岱費爾德,似乎生來就與巴赫有緣。他出生的那年,正是以演奏巴赫聞名的怪傑顧爾德拍攝、重新錄製巴赫《郭德堡變奏曲》的同一年。巧合不只如此,二○○二年他打破了懸缺了十四年的首獎,奪下巴赫鋼琴大賽冠軍,隔年首度挑戰灌錄《郭德堡變奏曲》的年齡是廿三歲,正好跟顧爾德第一次錄製這部作品的年紀相同。也因為如此,專輯一發行,史岱費爾德就被媒體拿來與顧爾德相互比較、大作新聞。 同樣是擅長演奏巴赫的型男,兩人在演奏上也有相通之處,在這點上,史岱費爾德不諱言曾受顧爾德演奏的啟發。但難能可貴的是,對當初寫給大鍵琴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移植到現代鋼琴的表現上,他大膽地展露了他的創見,將許多聲部做了八度的調動來達到對比與區別。然而即使他的巴赫受人歡迎,德國《時代》週報卻也曾指出,巴赫是「他思考與演奏音樂的基本核心,但絕不會只在這個範疇中。」此次來台,他將從巴赫開始,接著彈李斯特、華格納到拉赫瑪尼諾夫,讓觀眾一次聽見不同時期的多種詮釋。

文字|李秋玫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二月開始的臺灣國際藝術節不斷發創「舊即是新」的理念,交織著異國與在地、新穎與古典,待不安分藝術靈魂們出擊、探索與品味。眾多節目中,最吸引我的還是台灣人力飛行劇團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腦海中文本餘韻與晾在眼前的一張張劇照疊印,就是一個個深觸心底的完成式。原著家族故事的戲劇性,鉅細靡遺披露在行裡句逗間,情感矗立,一覽無遺,而這樣誠摯細密的獨白抒情將在舞台上演,遇見一向詩意的導演黎煥雄,會有什麼空間上的對話? 或許保有許多幻想,或許,舞台如膠捲,捲動著每個人殘剩記憶中的人生,而我們,將好好看見自己。

文字|陳書庭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音樂新訊 廣藝愛樂創團首演

當電音三太子碰上貝多芬 台味十足送新音

打著「創團首演,就沒打算照規矩來」的口號,廣藝愛樂管絃樂團即將以不按牌理出牌的節目內容吸引觀眾耳目。為了這第一次的公演,樂團請來作曲家兼豎琴演奏家李哲藝創作了《電音三太子》與《貝多芬的前世今生》,並邀請NSO首席李宜錦跨刀演出。 成立於二○一○年的廣藝愛樂,一年多來已擔綱多場作曲家新作及音樂劇首演。今年創團首演的兩首曲目上下半場各有不同風格,首先登場的《電音三太子》取材自台灣廟會慶典中常見的歌仔戲、南北管、布袋戲等元素,加上台客電音舞曲創作成現代管絃樂曲。其中將安排古典及電子雙小提琴來搭配樂團。而樂聖貝多芬即使誕生於距今兩百多年,但到了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車、廣告歌曲、甚至是布袋戲的配樂,都還借用著他作品。因此在這首樂曲中將巧妙地結合台灣民謠與貝多芬的樂曲,讓觀眾在兩類不同的曲風發現相同的連結。

文字|李秋玫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何必怕現代音樂? 讓范德騰說給你聽

NSO「畫黑豆豆的人」 為青少年打開音樂之門

NSO的兩場「畫黑豆豆的人」音樂會,請來過去兩年在表演工作坊《彈琴說愛》挑大樑的鋼琴家范德騰擔任說書人,用獨有的幽默風趣和「外國人說相聲」的口條來為樂曲解說。上下兩場曲目,以不同的方式為青少年,打開音樂之門,治療你的現代音樂恐懼症。

文字|李秋玫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這是真的》 與張愛玲共舞愛情

丁乃箏再續「張」緣 邀來舞者演戲、演員跳舞

繼二○○一年與香港導演林奕華合作《張愛玲,請留言》之後,導演丁乃箏再續「張」緣,以張愛玲的極短篇《愛》為本,編導新作《這是真的》,全劇以愛情為軸線,畫出一個圓弧,情境與場景拼貼,遊走寫實非寫實之間,沒有邏輯明確的起承轉合故事,也沒有貫穿全戲的角色或情節。並邀來舞者陳武康、蘇威嘉和葉名樺,與謝盈萱、時一修與劉美鈺三位劇場演員,一同探索舞蹈劇場的變換可能。

文字|廖俊逞、陶維均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絃舞 彼得洛希卡」

三首樂曲 聆賞異國風情

由簡文彬指揮NSO演出的「絃舞 彼得洛希卡」音樂會,將演出三首帶著異國風情的樂曲,分別是梅湘《異邦之鳥》、莫札特《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與斯特拉溫斯基芭蕾音樂之一《彼得洛希卡》,前二者分別邀請鋼琴家羅玫雅與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擔綱,將帶著樂迷展開一場奇幻旅程。

文字|李秋玫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