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蘭陽舞蹈團《極境》
舞蹈 藝術活力膠囊~舞蹈包

濃濃東方味 精覽台灣舞蹈風華

「舞蹈彩匯」呈現東西文化衝擊下的台灣舞蹈之路

兩廳院在四月份推出的「藝術活力膠囊系列雙十年華.舞蹈彩匯」將演出十支舞作,這十支舞作,從傳統民族舞到現代舞與芭蕾舞,從東方到西方的肢體美學,從台灣民俗到中原戲曲的舞台與動作元素,匯演了台灣舞蹈史的精華脈絡,呈現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舞蹈之路。

文字|周倩漪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音樂 藝術活力膠囊~音樂包

合唱大閱兵 國樂大會師

「唱遊人聲」生津潤喉、「東方傳奇,搖滾國樂」漢方滋補

四月份開始陸續推出的兩廳院藝術活力膠囊系列的音樂部分,即將上演的是人聲與國樂兩種不同類型的精采節目。雖然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整個系列的構想有別於一般的音樂會演出,從演出者、指揮、曲目到場地,皆帶有整合及反叛傳統的意味,意圖創造出耳目一新的心靈宴饗。

文字|李秋玫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戲劇

Aimer!愛吧《羅密歐與茱麗葉》

英國古典戀情&法式流行曲風強力登台

《羅密歐與茱麗葉》曾改編成紐約街頭現代版的《西城故事》,而法文版則由曾為無數流行天王天后打造暢銷金曲的詞曲創作者傑哈.皮斯葛維克創作,最大的特色在於幾乎不使用對話,全以歌曲舖陳,而每一首歌曲不是動人情歌,就是能夠登上排行榜的流行曲風,讓音樂劇的演出如同一場大型演唱會。

文字|廖俊逞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戲劇

戲劇,一種表現生存慾望的手段

櫻井大造《變幻 痂殼城》 透視現代化覆蓋的貧窮

以帳篷劇形式發表作品超過三十年,不少人以為櫻井大造是以劇場為改革工具的社會運動家:櫻井大造否認自己是激進派,「戲劇不能改變現實,只能表現和揭露現實」,帳篷劇對他而言只是「表現生存慾望的手段」。而參與帳篷劇演出的人和觀眾,不過是分享被社會結構所剝奪的「活下去的慾望」。

文字|廖俊逞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非常林奕華《包法利夫人們─名媛的美麗與哀愁》

這齣戲我看過香港首演,所以推薦起來可以毫不心虛。不同於《水滸傳》的解構支離,或是《半生緣》對文字臣服迷戀的「從一而終」,林奕華版《包法利夫人們》採雙線並行──主軸是十五場電視談話或綜藝節目,再穿插演員每人一段的原典搬演。悲喜交錯、古今交織(而非交融)的結構,造成冷暖輪替的三溫暖效果;歌舞、敘事的往復輪旋,也是我們熟悉的林奕華風格。比小說更貼近當代人心的是,福樓拜描寫的是法國外省(編按:指巴黎以外的區域)生活情景,林奕華刻畫的則是都市現象寫真。 出身學院的一批年輕演員在輪流登場擔任「英雄」之餘,有如一群希臘悲劇的歌隊,以群眾身分發言,而且是一群十足聒噪的狗仔群眾。演員在自行發展出來的演出文本中不斷變身,表演之亮眼遠勝他們從前的演出。這批演員平均年齡較《水滸傳》年輕十歲,卻個個有大將之風,足以讓人欣慰台灣劇場表演後繼有人。 林奕華的可貴之處即在於他是一個永遠有意見的人,而那意見永遠在尋找一種陌生卻生動的表達語法,製造一次獨特的對話經驗。《包法利夫人們》採用拼貼的表現邏輯,但我以為,比起大多號稱跨文化的製作組合,這部作品卻靈肉一體,完全不見拼貼的痕跡。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迷失之影/斷章》《包法利夫人們》

雲門春季公演,繽紛創意每年都令人忍不住想報到,而且一場可看兩齣舞碼。繼去年布拉瑞揚以舞蹈詮釋胡德夫音樂的創新之舉,今年則邀來學印度古老的卡達克舞起家的舞蹈家阿喀郎來編舞,《迷失之影》以電影手法導舞,全部女舞者登場,聽說卡達克是西班牙佛朗明哥舞的始祖,其風格是否同樣猛烈令人好奇。另一舞碼《斷章》則是被林懷民譽為天才編舞家、卻因病早逝的伍國柱之作。整支舞就是在不到二十種的日常情緒動作裡,不斷重覆、變奏與變形,彷彿人都是生來受苦的,陷在無可解脫困境裡。依以前的經驗,類似這樣表演在看完之後,都有種身心被洗滌乾淨的感覺,就像是透過他人的苦痛而使自己得到救贖。 《包法利夫人們》的導演是紅遍港台的林奕華,作品叫好又叫座,推薦他的戲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為他大牌,而是他的戲你不會看不懂,只有喜歡不喜歡。《包法利夫人們》去年九月在香港、澳門演出過,風評甚佳,更何況談的是女性的慾望、消費和浪漫,還趕搭上近來最熱門的「名媛」風潮,大開瓊瑤、林志玲、蔡依林的玩笑,我當然不能錯過這些小惡小壞。 文字|陳瓊如 曾經一週之內到兩廳院報到三次,為了採訪拍照、參加記者會或者看表演,運氣好的時候,會有人給我位置不錯的公關票,現在工作大多時間處於水深火熱的校稿地獄,看表演就成為我的最大享受與驚喜。

文字|陳瓊如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舞蹈新訊 手鼓大師與世界級舞者連袂獻藝

不只扭腰擺臀 肚皮舞孃展中東風華

腰腹如蛇靈活顫動,臀間胯部撩亂搖擺,手臂優雅旋轉,眼波嫵媚肚皮舞以其柔美曼妙,在都會女子間掀起一波風潮。源於中東的肚皮舞,起先來自宗教祭祀儀式,慶頌婦女生產、生命的神秘、及大自然與人類繁衍的循環不息。本次來台的舞團The Bellydance Superstars,一行二十人包括世界級的專業肚皮舞者與手鼓演奏大師,他們在三年內席捲十六個國家、演出三百七十五場,將肚皮舞從民俗擴展至古典芭蕾、拉丁、爵士等領域而變化詮釋,時尚感十足。 舞團元老的手鼓大師Issam生於敘利亞,素有「節奏法老」美譽,擅以強烈節奏感與豐富的感染力激起舞樂浪花。編舞家Jillina將文化菁萃轉為充滿韻律熱力的肚皮舞藝;舞者Sonia集芭蕾、佛朗明哥、墨西哥民俗舞而展現優美風格;Sharon則融合北美原住民部落風,曾與美國嘻哈教母蜜西.艾略特(Missy Elliot)同台;Georgianne專門表演教學中東舞蹈這批來自四面八方、身懷絕藝的肚皮舞者,將淋漓傾注阿拉伯世界的繽紛神秘。(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戲曲新訊 音樂家余濟倫打造歌仔戲新風貌

台語音樂劇《宮牆》融入西方管絃樂

當傳統歌仔戲遇上西方管絃樂團,會擦撞出什麼火花?出身西洋古典音樂背景,卻投身歌仔戲創作的雅歌樂坊音樂總監余濟倫說,歌仔戲是台灣早期重要的流行文化,但是近年來隨著西方文化的深化,逐漸受到冷落;如何能創作一齣兼具歌仔戲聲腔之美又能切合時下大眾藝術品味的歌仔戲,是他不斷思索的方向,於是今年春天,當音樂劇在台灣掀起一股熱潮的當下,一齣結合傳統戲曲與西方管絃樂的新型態台語音樂劇《宮牆》,便成了他嘗試的第一步。 《宮牆》由知名戲曲導演劉光桐執導,故事取材自聖經中充滿智慧、勇氣與愛的以斯帖皇后,故事背景發生在數千年前西亞猶太的神祕國度,以斯帖皇后因著她的智慧與勇氣,拯救了全民族免於被滅絕的命運。余濟倫強調:「我們大膽地以西方的管絃樂編制作為音樂劇主要音響骨幹,搭配著優美的歌仔戲曲牌與聲腔,將這些時空錯置的因素綜合在一起,希望能夠營造一種超越時空的宏觀精神,並且探討人存在這世界的意義。」(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親子新訊 紙風車劇團十二生肖系列最終篇

《跑吧!小豬》夢境冒險,尋回勇氣

繼民國八十五年首推十二生肖系列兒童劇《貓捉老鼠》、傳統新編《白蛇傳》、經典創新《小小羊兒要回家三國奇遇》膾炙人口至今,最後一部作品《跑吧!小豬》,紙風車劇團獻給孩子們的禮物是有如紀錄片《翻滾吧!男孩》的精神:孩子因夢想而勇敢,讓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對問題,用愛克服內心的恐懼。 故事主角小朱是個單親家庭的小孩,他抱怨在天堂的爸爸是「豬頭」,沒料到在夢境掉入陌生時空,不單自己變成了小豬,還與孩提時代的父母一同展開冒險旅程。鋼架舞台設計出的炫奇歷險情境中,小豬要對抗山神、過獨木橋、解救化成獅子的爸爸。他看到父親原來也是脆弱的,不禁生出同理心,化解困難營救父親。回到現實中的小朱,與妹妹將綁在氣球上的信件遙寄爸爸,他相信愛與勇氣的力量永遠陪著他。 小朱變成小豬的特殊意涵在於當孩子成為少數或異類時(如單親家庭),如何學習喜歡自己、自我悅納?《跑吧!小豬》陪伴那些單親孩子,體認小朱可以勇敢自愛,運用生活小百科突破難關;也告訴雙親家庭的小孩,體諒身邊不一樣的同伴。豬年扮小豬,這是在冒險中成長的超現實寓言。(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王健 錢舟 卡許卡湘 涂鳳玹

傑出絃樂演奏家們

三月表演節目超滿檔,而且都貨真價實,對於每月介紹一節目的要求原則,簡直是折磨。於是我改用挑選主題的方式,那就是推薦即將登場的傑出絃樂演奏家們。首先不得不推薦大提琴家王健,這位二○○五年在DG推出全本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中國大提琴家,這次將在台灣第二度演出這部拿手作品。從紀錄片《從毛到莫札特》在世人前露面後,王健走出一段獨立、艱辛的路。除了溫厚優美的音色外,他所唱的「歌」,永遠像在陳述自己的悠悠故事,既動人又讓人止不住地心疼。有時我真希望他別再長大了,別再飛黃騰達了,讓他的音樂像清晨的露滴一樣,停留在那最晶亮的瞬間。小提琴家錢舟也是《從毛到莫札特》同學會一員,她總瞪著圓圓的雙眼,認真地看著你,標準江南大姑娘,很難想像她拉起琴來如此精準犀利,讓我想到鄭京和早年的氣度。她的音樂像織錦般亮麗,咄咄逼人的說服力,令人動容,也是不能不推薦的一位。 卡許卡湘(Kim Kashkashian)是少數以中提琴這種鬱悶樂器闖出名號的演奏家,早年以演奏莫札特、布拉姆斯聞名,晚近在東歐電影配樂或是在ECM新音樂系列中露面,為自己樹立一種玉樹臨風般的冷豔風格。灰暗、溫婉、憂鬱,是感情豐富樂迷的最愛。至於涂鳳玹,可不是樂壇新秀,她是台灣絃樂界大姐大。原來她是改名重新出發的朱貴珠,伴隨她多年的「丹楓樂集」也同時改名「鳳絃樂集」。這位大姐大曾是樂壇話題女王,經過一番生命掙扎,此次奮起一搏,依然單挑貝多芬。偉哉,她不僅用演奏,也是用行動來詮釋貝多芬。舊雨新知,不妨登門。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絲戀》

幾年前,在巴黎看過一系列印象深刻的玩物劇場,其中有一齣偶戲,講的是裝在皮箱裡的記憶,不同的人打開的時候不同的記憶便湧上前來,像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其中,馬鈴薯和衣架的表現實在太好,甚至讓我覺得偶戲是比真人更真實的演出形式。《絲戀》的演出組合,雖然不才的我一個也不認識,但給人的期待很高,除了演出者的跨國界之外,這個旅行,或者其實更多是關於勇氣的想像。 踏上旅途不難,難的是途中的困頓、疑惑與繼續的勇氣。已經被困在工作崗位很久的我,這可以算是一個神遊的機會,更何況這是一個偶劇,我可以藉此想像自己奔向旅程而無困難。本來應該要說布袋戲大師、皮影大師,或光影大師如何如何,但是看戲,憑的不就是一個預感――覺得會很好的預感,現在就是;況且,土耳其是一個太棒的國家,值得一去再去,如今有土耳其的現場音樂,當然是不能錯過的了。 文字|謝淑卿 水族箱裡養著紅色舒馬克還打著燈,多半的時間花在樓上樓下走來走去的企劃小工,半生不熟地做過幾個戲劇節,運氣好的時候,看表演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娛樂。

文字|謝淑卿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音樂新訊

乘著樂音周遊列國

國台交的「世界音樂之旅」年後展開

不需要舟車勞頓,即可品嚐各國音樂風味,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今年以各國音樂為主軸,推出五場「世界音樂之旅」,繼第一場的「德俄禮讚」之後,常任指揮邱君強將在春節過後展開「樂聖貝多芬」與「義大利之聲」。 「樂聖貝多芬」將由國台交大提琴首席李百佳、新秀小提琴家陳姵汝與知名鋼琴家諸大明共同演出貝多芬三重協奏曲,貝多芬這首不常被演出的作品,以簡潔的樂思呈現獨奏、三重奏與協奏等多重且複雜的趣味,可說是集各種高度演奏難度的組合於一曲,對指揮、獨奏者、乃至樂團等每個參與演出的成員都是極高的挑戰。加上普羅米休斯序曲與第三號交響曲,這次的組合令人期待。 「義大利之聲」除了雷斯畢基的《羅馬之泉》以外,更由旅美女高音陳麗嬋與華裔男高音莫華倫(Warren Mok)演唱多首著名的義大利歌曲,包括歌劇詠歎調與義大利民謠。陳麗嬋為一九九○年巴黎國際聲樂大賽第二名得主,目前任教於美國Rutgers University。莫華倫一九八七年考入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期間因臨時代替缺席的主角上台,一炮而紅,自此活躍於歐洲樂壇,是極少數能夠駐立於國際樂壇的亞洲男性聲樂家之一。兩位傑出的聲樂家攜手,讓觀眾倘佯春日正綠的義大利。(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舞蹈 伍國柱「困境美學」的終結篇

在《斷章》裡 看見每一個「你」

《斷章》可說是伍國柱「困境美學」的終結篇與集大成,你幾乎可在過往的幾支作品裡分別找到《斷章》裡動作的原型:撓髮、抓癢搥胸、跺足、搯喉等,整支舞大約就是在不到二十種的日常情緒動作裡,不斷進行重覆、變奏與變形,但是當汽球出現時,原來的白癡、瑣碎動作好像也恢復了血色,同樣的動作卻出現了之前沒有的希望與意義。

文字|盧健英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音樂

發燒DISCO舞曲大復活

《週末夜狂熱》讓懷舊變流行

歌舞劇《週末夜狂熱》與電影擁有完全相同的角色、劇情、開頭與結尾,甚至開場歌舞設計與電影開頭一模一樣,但電影中的插曲或配樂,則重新填詞,讓角色透過歌曲唱出生命。歌舞劇雖然少了電影對次文化的批判性,減少粗鄙用語與對性跟毒品主題的著墨,卻增添了更多的「娛樂性」。

文字|廖俊逞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音樂

她的中提琴 書寫百年後的音樂史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的琴音 金.卡許卡湘首度訪台

希臘配樂家卡蘭德若的音樂,就是在她的中提琴演繹下才見悠遠深刻卡許卡湘,一個在電影配樂世界裡為台灣聽眾所熟知、卻是歐洲當代樂壇屬一屬二的中提琴家,終於首度來台演出。繼特朗普勒與今井信子這些前輩之後,卡許卡湘代表著中提琴在音樂史上的動態,她讓中提琴持續地「活著」,不斷為觀眾帶來發自中提琴這個樂器的驚奇。

文字|林芳宜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鈴木忠志《酒神》

《酒神的女信徒》的大膽狂放,古今少有。希臘戲劇本為酒神祭典而作,但在戲裡把蔑視酒神的國君大卸八塊,還讓母親提著逆子的頭顱遊街,實不讓薩德侯爵和巴索里尼專美,果然也吸引現代劇場不斷重新詮釋。六○年代,謝喜納就在紐約車庫裡演出《六九年的酒神》,誘引觀眾集體裸舞並上街遊行,成為環境劇場先驅。柏格曼也曾採用女演員扮演酒神,另闢新解。 鈴木忠志脫胎自能劇與歌舞伎的演員訓練方法,令名勝過他的演出作品,但他的導演風格也絕不含糊。以壓抑手法表達激烈情緒、把每句台詞錘鍊成鋼條般紮實、以高度舞蹈化的肢體語言和場面調度營造肅殺氣氛,在在都是高手。雖然台灣觀眾對日本當代劇場的表現並不陌生,但鈴木版的《酒神》仍值得一探,看大師如何詮釋這齣畢生總該見識一回的名作。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雲門舞集&雲門舞集2《迷失之影》&《斷章》

三月表演活動如同初春草木的枝芽不斷源湧而出,除了《酒神》外,我最推薦雲門的春季公演《迷失之影》《斷章》。英國舞蹈金童阿喀郎(Akram Khan)首度與雲門舞者合作,同樣技藝驚人,混著印度卡達克舞與雲門風,不知是否有令人驚奇的火花? 如果「Akram Khan+雲門」可能是一種粹化的現代舞,那麼「柱子」的《斷章》則像是近距離的現代舞它訴說的是每個人日常生活裡的喜、怒、哀、樂。有時,你甚至會覺得它太靠近你我的心!看似沒有太難的動作,但對舞者卻是一種更高難度的挑戰。推薦它,不只因為是柱子,更因為它是一個可以「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且直擊人心的作品! 文字|Evelyne 30歲,目前為網路公司行政企畫專員。曾任表演藝術行政。喜歡現代舞。觀賞表演藝術活動以舞蹈及戲劇為多,表演旺季期間平均一個禮拜看二檔左右。

文字|Evelyne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舞蹈新訊 高雄城市芭蕾「2007點子鞋」

五位編舞家 讓芭蕾硬鞋跳出新點子

春暖翩至,每年台灣的新秀編舞家,總在此時展現芭蕾最富新意的容顏。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從二○○四年起,連續舉辦芭蕾創作系列,今年邀集了五位編舞者,在「2007點子鞋Dance shoe」中端出充滿古典芭蕾技巧與現代創意的現代芭蕾饗宴。 藝術總監張秀如形容:「你可以看到芭蕾元素及身體質感線條,如何在現代的情感和構思中揮灑。」在比利時與瑞士舞團編舞多年的王國權,舞作《無聲撞擊》以三個頂尖獨立的女強人為軸,她們穿著制式西裝襯衫,搭配內衣或緊身褲,在紛忙的撞見中看似冷漠,暗自卻流淌說不盡的女子思緒。《鞋點子》中,跨領域編舞者顏鳳曦要了五十雙硬鞋,準備用裝置藝術和極致的芭蕾力度來勾勒鞋子與點子的鮮活交會。 董桂汝《框外的世界》延伸去年《黑隧道》強烈的現代舞與爵士身體感,在燈光切割與音樂停止瞬間,四個尋找夢想世界的人,發現真正屬於自己之處就在原點。張藍勻的《UnbAlaNce》靈感源自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McLuhan)提出的感官平衡,新媒介的出現往往激長某些特定感官(如視覺),而壓抑其他感官(如聽覺),人際關係與真理在不均衡中傾斜或尋求平衡。而蔡博丞的《天堂》,則深沉道出從命運、死亡、至天堂的殘喘與超脫。(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無獨有偶《孫悟空大戰蜘蛛精》

一般偶戲的最大局限便是演員太小──往往只有一隻手掌大,而太大的偶又很難操控到栩栩如生。光影戲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將真人和道具同步配合,投影到一面巨大的布幕上頭,雖然只是剪影,卻可以生動傳達微妙的肢體和表情。再利用不同的光源和遠近,除了景物和人物大小隨心,更可以迅速換場、換構圖、變焦,造成神奇的電影感。 導演Larry Reed雖來自美國加州,卻有和東南亞傳統偶戲(如峇里島)合作的豐富經驗,三十年來的光影戲創作,讓他的編導手法出神入化,充滿節奏、動感、幽默、詩意、和視覺的驚奇。無獨有偶工作室的嘗試相當多元,光影戲不過其中一環,卻成績斐然。上回看他們的工作坊成果發表,已覺十分愛悅喜歡,現在又發展出大規模的《孫悟空大戰蜘蛛精》,更是令人期待。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舞蹈新訊 慈善巡演所得捐贈貧苦兒童及婦女

柬埔寨皇家宮廷舞團 戰亂歷史的文化瑰寶

在這古老而滇沛的國度,有著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有輝煌的皇朝,有戰火摧殘與艱困生活,也有傳承閃耀歷史的國家舞團。柬埔寨皇家宮廷舞團享有「世界舞蹈藝術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美譽,以宗教神話色彩、東方舞蹈語彙、優雅的手勢,及融入西方現代舞蹈技巧為瑰奇特色。 這次舞團包括首席舞者、演出舞者、樂師共三十八人來台,獻演舞碼分為兩大類: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古典舞蹈又稱宮廷舞蹈,大多由具貴族血統的舞者擔綱,舞者穿戴高尖的頭飾與金飾,以頭頸直立之姿舞出象徵皇室禮儀與宗教文化(婆羅門教與佛教)的典雅身姿。古典舞蹈透過明確象徵意義的姿勢,於動中之靜、靜中寓動裡,祈禱般傳達人物內心的悲喜情緒;而歌唱演員則在民族樂隊伴奏下,以歌曲來說明劇情發展。民間舞蹈近似鄉村舞,舞者們或光腳戴斗笠,以捕魚、抓蝴蝶等舞呈現民謠鄉情的歡快愉悅。 此回慈善巡演,是主辦單位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於當地奉獻十二年的結緣邀請,所得將捐贈柬埔寨貧童、婦女援助、及華裔助學專案等終止貧窮方案。除了吳哥窟,柬埔寨皇家舞團將帶來更深的文化回甘。(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