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獨特的電影式光影語彙聞名的美國光影大師賴瑞.李德(左)也將參與演出。(台北偶戲館 提供)
音樂 土耳其皮影、美國光影與台灣布袋戲的匯流

《絲戀》 偶戲舞台的絲路之旅

《絲戀》的演出促成土耳其皮影大師Cengiz Ozek、美國光影大師賴瑞.李德、台灣布袋戲偶師陳錫煌三位重量級偶戲大師同台。台灣布袋戲、土耳其皮影戲、光影和兩名演員,將在舞台上交錯呈現,再加上現場樂師,呈現出絲綢之路上不同的環境與各種情感的意境。

《絲戀》的演出促成土耳其皮影大師Cengiz Ozek、美國光影大師賴瑞.李德、台灣布袋戲偶師陳錫煌三位重量級偶戲大師同台。台灣布袋戲、土耳其皮影戲、光影和兩名演員,將在舞台上交錯呈現,再加上現場樂師,呈現出絲綢之路上不同的環境與各種情感的意境。

跨國戲劇音樂嘉年華《絲戀》

3/22~24   7:30pm  

3/24~25   2: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25568909

距今兩千年前,中國漢朝的張騫為了防止北方匈奴入侵,兩次通西域,卻意外開闢一條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路徑,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帶來了商業經濟的空前繁榮。這條以長安為起點,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各國的貿易通商之路,由於西運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產量最大,因而被稱為「絲綢之路」。絲路不僅促進東西方經貿發展聯繫,更近一步帶動文化藝術的相互交流,一如東方的皮影戲被傳到土耳其與埃及,胡琴、嗩吶、豎琴等中東的樂器傳到中國。

三位重量級偶戲大師同台

兩千年後,偶戲舞台上的「馬可波羅」,落腳台灣的荷蘭籍偶戲工作者羅斌,循著相同的路線,來到位於地中海和黑海匯流、歐亞交界的土耳其伊斯坦堡,並為土耳其保存如此豐富炫麗的皮影戲傳統驚嘆不已,遂以《絲戀》為名,展開一場跨文化的偶戲創作計畫。隨行的偶戲導演伍珊珊說:「土耳其皮影雖源自東方,然而長年接受異文化的洗禮,在戲偶造型上充滿了古典歐風,表演風格也突破東方皮影說故事的方式,多以丑角卡拉古斯(Karagoz)為說書人,與觀眾互動性高,形式較活潑。」她強調,雖然土耳其文化交流非常活絡,簡直是個文化大鎔爐,但卻將傳統維護得非常好,包括當地的建築和生活型態,就像現在每天清晨、中午和下午還是可以聽到伊斯蘭教祝禱的吟唱聲。

《絲戀》的演出促成三位重量級偶戲大師的同台:土耳其皮影大師Cengiz Ozek在國際頗負盛名,除了是伊斯坦堡藝術節的藝術總監,更擁有一座私人的偶戲博物館;美國光影大師賴瑞.李德(Larry Leed)月初才剛結束與無獨有偶工作室的合作,以獨特的電影式光影語彙聞名;台灣布袋戲偶師陳錫煌,則由父親李天祿啟蒙教導學習布袋戲,但操偶的手藝技法卻是自己在戲班裡邊聽,邊學而來。如何融合三位大師精采的偶戲技藝和光影元素?伍珊珊表示,台灣布袋戲、土耳其皮影戲、光影將和兩名演員,在舞台上交錯呈現,再加上現場樂師,呈現出絲綢之路上不同的環境與各種情感的意境,把路程中所有文化的色彩、味道、音樂表現出來。

故事充滿寓言色彩

《絲戀》故事充滿寓言色彩,內容描述一對機智的姐妹,為了達成製造絲綢的父親臨終前的願望,兩人女扮男裝前往伊斯坦堡完成一個神秘的任務,那就是到絲綢之路的終點——土耳其伊斯坦堡尋找一個樂器「豎琴」,這個神祕的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能夠讓蠶吐出最漂亮的七彩絲。旅程中,滑稽逗趣的絲路導遊卡拉古斯(Karagoz)與她們一路相伴,歷經各種生死冒險:魔術師的奇幻魔法,喧囂市集中的人口販子、黃土沙漠的鬼魅幽靈、蘇菲詩人、艷麗舞孃等,一路上波折不斷,卻也遊歷令人眼界大開的絲路風景,裝置沙漠、山路、綠洲,香料市場、奇鳥異獸、大型駱駝。戲中除了兩名主角由真人和戲偶交替演出,其餘角色和佈景都由台灣與土耳其的藝師為此戲量身設計製作。

值得一提的是,全劇音樂由台灣作曲家、豎琴演奏家李哲藝原創,並搭配兩位土耳其現場樂師演奏,從土耳其、中國傳統樂器和音樂旋律擷取靈感,以豎琴、擊樂、土耳其絃樂器為主,為全劇增添異國情調。《絲戀》在台北首演後,五月將應邀前往伊斯坦堡國際藝術節演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