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波蘭鋼琴家齊瑪曼
音樂 波蘭鋼琴大師再度訪台

齊瑪曼 只在乎與你交心的那一刻

波蘭鋼琴大師齊瑪曼將於三月底四月初再度訪台,票在啟售後未久就銷售一空,而鋼琴家根本沒公布演出曲目,可見其受歡迎之一斑。素以完美主義聞名的齊瑪曼,即便口袋中曲目豐富,但從不輕易答應錄音,所以樂迷只能爭搶這難得的演出機會,親耳聆賞他傳奇的樂音,齊瑪曼也期待觀眾的真誠傾聽,與他短暫相逢、片刻交心。

文字|邱秀穎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音樂 吳蠻與莊東杰首度在台合作

東西輝映 琵琶與交響的對話

三月底的NSO名家系列音樂會「琵琶 交響」,邀來知名琵琶演奏家吳蠻,與備受矚目的青年指揮家莊東杰合作,將演出趙季平的《第二號琵琶協奏曲》,此外NSO更將首演李子聲的《布農.天籟》,吳濃軟語對上原住民和聲,再加上廿世紀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及浦朗克的作品,一場東西同台、精采互見的音樂饗宴,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音樂 朱宗慶打擊樂團「春日新時光」

創意勃發 傾聽新生代的新聲

朱宗慶打擊樂團固定在春天的時節首演新作,從二○一七年展開為期三年的「跨世代委託創作三部曲」計畫今年來到第三年,將在「春日新時光」音樂會中以千禧世代的作曲新秀為主劃下最終章,委託三部作品並集結精采曲目來演出,在豐富的擊樂聲響中,讓我們窺探新生代的心聲,也聽見他們注入活力的新聲。

文字|李秋玫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戲曲 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聯手

《費特兒》 慾望共生的感官主題樂園

跨界腳步不停歇,國光劇院繼去年與能劇合作的《繡襦夢》後,今年則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合作,搬演以希臘神話故事為底的《費特兒》,由擅長解構戲曲表演的戴君芳擔任導演,國光當家花旦朱勝麗主演。演出形式結合了京劇、南管、現代舞,在表現理性與慾望牴觸的道德考驗中,牽引出個人情慾與群體生存的衝突與糾葛。

文字|游富凱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戲曲

台北新劇團、臺灣崑劇團推新秀

青年演員京崑不擋 傳承戲曲自找新路徑

三月份,台北新劇團與臺灣崑劇團皆推出主打青年演員的專場演出,前者的「青年薈演」推出全本《陶三春》與「文武崑亂嘉年華」,後者則由年輕京劇演員擔綱多齣崑劇經典。在台灣戲曲教育環境長期存在資源與教師不足的狀況下,青年演員無法以傳統一對一的口授心傳方式得到指導,但他們透過多方問藝、研究前人演出,與揣摩角色等方法,找出傳承新路,透過上述演出,正可看出他們的努力成果。

文字|林立雄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悟空》

主要是因為之前看到了一篇關於FOCA的訪談文章,覺得相當「勵志」,平常也有追蹤劇團的臉書專頁,時不時會看到一些他們上傳的排練或演出影片,讓身為肥宅的我每每受到刺激、起身運動,便希望到場支持,對團員致上敬意。 《悟空》這個作品,發想自《西遊記》中的主要角色孫悟空,劇團在編作的同時,也嘗試從他不同的身分、名號與樣貌等生命面向切入他是弼馬溫、是美猴王、是齊天大聖,也是隻石猴子也很好奇,這些將會如何以馬戲的語言來呈現。演出的預告片也拍得很有吸引力,音樂設計柯智豪利用傳統戲曲的鑼鼓點,創出新意,搭配當代馬戲技巧和劇場美學,會出現什麼樣的風景,也讓我期待。 文字|黃彥霖 劇場編導

文字|黃彥霖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王心心作場—輕輕行》

睽違三年,很高興又看到心心南管樂坊繼《心經》之後推出新作。一看到王心心的名字,便會想起第一次看她現場演出的震撼:如此柔美的聲音,卻有著足以穿透一切的力量。緩慢而沉靜,使觀眾入座前所有的忙亂,隨著琵琶奏出的每個音符退去,跟著她的呼吸漸漸安定下來。 即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動,卻覺得彷彿穿越時空。南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列的「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次演出中,將以宋詞詞牌《蝶戀花》為主題、蘇東坡、歐陽修、晏殊、柳永及李清照等文學作品入歌。細緻典雅的音樂,以閩南語吟誦的古詩詞,會為熟悉的文字帶來什麼樣的新感受?光用想像的,就覺得期待起來。 文字|魏君穎 自由撰稿人、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

文字|魏君穎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戲曲 第六屆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

《地獄變》《化作北風》 跨界之後認真回歸

今年的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以「文學改編」為題,邀來四組團隊,選用東西方文學題材入戲,推出創新跨界製作。其中由兆欣與候青藝團合作的《地獄變》,臺北海鷗劇場《化作北風》,分別取材芥川龍之介與馬奎斯的小說,透過戲曲詮釋,加入當代元素,卻也思索回歸傳統本質,回歸文本、語言、表演的經營,回歸具有戲曲韻味的敘事手法。

文字|林立雄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音樂 十年磨一劍 繼往開來的兩首交響曲

慕提與芝加哥交響樂團 詮釋布拉姆斯經典

歷經十四年光陰,布拉姆斯嘔心瀝血才完成、風格深沉的《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與其明亮歡愉、備受喜愛的《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將在指揮家慕提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攜手下,來台分在兩晚呈現。慕提來自陽光燦爛的拿坡里,芝加哥交響樂團則來自四季條理分明的北美,彼此會激盪出怎樣的布拉姆斯,令人期待。

文字|邱秀穎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音樂 重量級室內樂組合的「貝多芬之夜」

貝爾琪亞四重奏 承接傳統開創新意

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的「貝爾琪亞絃樂四重奏」,將東歐獨特絢麗的演奏風格與德奧室內樂嚴謹、蘊含內在情感理性邏輯的演奏傳統融合,形成該團獨一無二的演奏特色,更曾錄製布列頓、巴爾托克、貝多芬全集,功力備受肯定。首次訪台的他們將獻演拿手的貝多芬絃樂四重奏中的第三號、第十一號與第十五號,為樂迷帶來一晚精湛的「貝多芬之夜」。

文字|賴家鑫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戲劇 掀開校園霸凌的潘朵拉之盒

《花吃花》 殘酷的真實青春物語

二○一七年拿下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最佳戲劇獎的《花吃了那女孩》,是武漢傳媒學院老師楊哲芬以校園霸凌為背景編導之作,表演工作坊導演丁乃箏以此卅分鐘短篇為基礎,發展為長篇作品《花吃花》,找來簡嫚書、孟耿如擔綱,重新詮釋這部衝擊人心的青春殘酷物語。

文字|李玉玲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戲劇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改編一青妙家族故事 重理大時代中的人與情

出身台灣大家族基隆顏家的台日混血作家一青妙,因為返台處理家族事務,無意中發現了母親珍藏的一口箱子,從中挖掘出父母當年的故事,而寫成《我的手箱》一書,在電影導演李崗的促成下,此書改編為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將在三月登場,敷演在大歷史裡交織的台日之間的人與情。

文字|李伯儀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戲劇 改編自尚.惹內經典劇作《陽台》

《窯.臺》 慾望扮裝的權力思辨

由野孩子肢體劇場與旅法導演王世偉合作的《窯.臺》,是團長姚尚德的「惹內三部曲」第二部。《窯.臺》改編自法國文學家尚.惹內的劇作《陽台》,導演王世偉重新翻譯了劇本,置入離台灣觀眾較近的文化脈絡,並在有著威權歷史過往的空總創新基地演出,讓這齣呈現扮裝、慾望與權力的演出,給觀眾更切身的觀賞體驗。

文字|蔡印迭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銀髮很青春 唱跳迸發無敵活

2018臺中花博系列活動《花 young 65三次方》

配合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揭幕,去年於十月下旬演出的《花 young 65三次方》,特別找來六十五位來自台中市各區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表演六十五分鐘。精心策劃的四段節目,透過公開徵選與三個月的訓練排演,展演出老人家自信、自覺、自由三大精神,不管是走秀、唱跳、與年輕人共舞,《花 young》像極了一段奇幻旅程,讓老人家體認到「表演藝術」並非遙不可及、敢於思考「下個人生階段還可以實現什麼」。

文字|陳淑英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大團匯聚、國寶領航 跨劇種的融合與對話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

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將在明年三月登場,內容以歌仔戲、布袋戲相關作品為大宗,並有京、崑、豫、南管戲、客家大戲,與來訪的日本雅樂、粵劇等各種。若以此為經,串連起各劇目的緯,則是劇種間的交會與對話、現代與傳統的交融與結合,不僅僅是跨界、配搭,而是完全將之作為創作的基底,由此延伸發展。

文字|陳茂康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國際演出、共製開新局 表現亮眼

C MUSICAL製作製作 原創懸疑音樂劇《傾城記》 台韓創作者攜手共製 娛樂效果再升級 明年一月登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近幾年來製作豐富的音樂劇團隊C MUSICAL製作(下稱C MUSICAL),為本年度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另亦於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計畫輔助下,將於明年一月推出台韓合製新作《傾城記》,特邀來自韓國的導演韓圭晶、編舞鄭皓準和歌唱指導金仁馨來台一起工作。透過他們的訓練方法與親身示範,為演員提供了表演時的豐沛能量。導演韓圭晶也表示,他希望能提升演出「秀」的成分,讓觀眾更能享受被樂音和演員的能量、歌聲、情感團團包圍,只屬於現場音樂劇的熱情氣氛。

文字|陳茂康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北演摩莎劇團攜手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

《鏡花轉 Kaléidoscope》追尋島嶼記憶 堅持創作的自由與無限

演摩莎劇團為今年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其自創團以來即持續辦理國際合作計畫,在今年九月推出與澳門曉角話劇社合作,由陽光劇團資深演員Shaghayegh Beheshti執導的《鏡花轉 Kalidoscope》。此劇工作期長達三年,使用陽光劇團工作方法進行即興創作,讓團長洪珮菁深刻感受到創作自由與堅持的意義,這段回首艱難、從早到晚毫不停歇、共同生活創作、手工勞動的經驗,便是此國際合作可貴之處。

文字|陳茂康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企畫特輯 Special

蔡博丞回看千禧世代

跨國共舞的跨年派對 B.DANCE × La Veronal《MILLENNIALS》

繼與盧森堡獨立編舞家Jill Crovisier合作之後,編舞家蔡博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的第二年,將推出與西班牙La Veronal舞團激盪出的《MILLENNIALS》。這次蔡博丞將目光聚焦於自身所屬的「千禧世代」,打造一場一九九九跨二○○○年的指標性「跨年派對」, 以LA VERONAL總監Marcos Morau的身體方法「Kova 工具」詮釋「狂豔、瘋癲」的詭譎派對肢體,以現在的時空去形塑當年,在當下進行跨越,「或許更能對應到我們當下的處境,期許與失落。」蔡博丞說。

文字|張慧慧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現實框限下 如何逃逸與飛翔?

賴翃中創團首作《無盡 天空》

新銳編舞家賴翃中將在年底推出創團作《無盡 天空》,脫胎自前一年的雙人舞《Birdy》,賴翃中將之發展為長七十五分鐘、六位舞者演出的作品,演繹追逐夢想的人們在現實壓迫中,如何逃逸,進而飛翔。而賴翃中也在舞作中融入近一年來陪伴憂鬱症親友的感受,肢體質地融入了更多的躁動與不安,「《無盡 天空》已不執著在鳥的型態,而是放大了其所象徵的自由與夢想,也因為我這幾年身邊的朋友都為憂鬱所苦,希望能透過這個作品更靠近他們一點。」賴翃中說。

文字|張慧慧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歲末寒冬中 感受莫札特的幽默及熱度

長榮交響樂團「莫札特冬之戀」

「莫札特冬之戀胡瀞云與長榮交響樂團」是長榮交響樂團二○一八年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將以一整場莫札特的曲目,為樂迷帶來一個溫暖又幽默的歲末音樂之夜,除了特邀台灣旅美鋼琴家胡瀞云與香港新銳鋼琴家蔡惠萍演出鋼琴協奏曲,樂團也將在德籍音樂總監舒馬富斯的指揮下,演出莫札特的晚期作品歌劇《女人皆如此》序曲與《第39號交響曲》。

文字|謝依庭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企畫特輯 Special

企業用心灌溉 讓音樂夢想走上實現之路

「力晶美學藝堂」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繼去年趁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訪台時舉辦了「力晶美學藝堂」,力晶文化基金會今年再接再厲,與國家兩廳院合作,邀請來台演出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一起推出三場大師班講座,由該團大提琴首席寇特、小提琴首席巴拉科夫斯基與法國號演奏家巴斯提安擔綱,面對面指導台灣優秀學生,讓本地學生、老師與愛樂者大開眼界,視野更加開闊。

文字|賴家鑫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戲劇新訊

A劇團《茉娘》 鋪陳面對腦死者的思考辯證

過去多隨臺北藝穗節發表新作、以阿卡貝拉無伴奏人聲音樂劇作為表演形式的A劇團,在二○一五年即以密室逃脫音樂劇《彼得潘遊戲》獲得藝穗節戲劇類首獎;去年的作品《吉米不難搞》則試圖將劇場製作拆分成十多個階段,融合團隊七年來的工作經驗、演出大小事,呈現台上台下、戲裡戲外的酸甘甜,並奪下第十屆臺北藝穗節喜劇與歌舞劇類首獎。 A劇團的作品取材新穎,透過阿卡貝拉獨特的聽覺效果,不僅靈活輕盈,更能直穿人心;年底新作《茉娘》描繪一群已長大成人的童年玩伴,陸續接獲過世友人「茉娘」於社群軟體上發送的訊息,內容除了近似通靈般為各人指點迷津,也尋求眾人協助:原來現實中的茉娘,並未如他們所知的那樣離開人世,而是長年處於醫學已死、法理未死的腦死狀態。於是,幫忙或是不幫殺與不殺便成了問題。音樂總監高竹嵐因受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人魚沉睡的家》啟發,而嚐試將此寫為劇本;導演孫自怡則說,即使原初故事裡有許多思考的辯證和意見的表述,也因將以音樂劇呈現,而加入了人性和情感的因素:藉由現實的人物對話、虛擬的網路訊息、當下的矛盾衝突、過去的成長經驗,一邊回溯他們的關係,也帶出不同角色對於死亡的態度。

文字|陳茂康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2018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亞洲巡演

學無止境,音樂家只有不斷精進自己的琴藝才能持續為音樂做出貢獻,因此當我們提到室內樂時,不得不提十二月中旬將來台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The Chamber Music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CMS)。提到一九六五年創立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它在現任藝術總監大衛.芬克爾(David Finckel)與吳菡(Wu Han)的率領下,擁有超過一百廿名的菁英音樂家,絕對是室內樂音樂的品牌保證。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駐館於紐約林肯中心,光是在表演藝術競爭激烈的紐約市每年就演出超過兩百多個場次,再加上各處世界巡演的七十多趟場次,音樂愛好者絕對不容錯過富有如此豐富演出經驗的室內樂團。此外,欣賞完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官網中的影片後,可以發現他們之間處理音樂的默契就如《芝加哥論壇報》的評論:「非常自然的,彼此契合地詮釋出對音樂的細節和生命力」。 文字|徐珞玹 喬治梅森大學藝術管理研究生

文字|徐珞玹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