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新加坡交響樂團、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
我必須承認十月節目真是多到爆。光是看節目表,就足以讓我打飽嗝。本土創作音樂劇、歌劇就有五部之多!外國管絃樂團也有五個。首先,我希望推薦新加坡交響樂團。新交十多年前,曾由前任總監朱暉帶團來過一次,當時基本上像個海外版的中國樂團。近年在新任總監水藍調教之下,從基本功整頓起,水準和聲勢已臻國際。鄰國馬來西亞的樂團,則是旱地開花,像是杜拜人在沙漠蓋滑雪場,是精美的人工品。 水藍雖出身蘇杭,但骨子裡頗為西方,音樂有精準的節奏性與細膩的層次,充滿流利與光采的現代質感。水藍來台多次,這是第一次率正規軍,除重頭戲拉赫瑪尼諾夫二號交響曲最值一聽之外,另一驚奇是由夏漢演奏《梁祝》。原班搭檔也曾於二○○二年在台灣演出《梁祝》(學生為主的節慶團),老實說,當時的演出令我不敢恭維。事隔五年,我倒很有興趣看看兩人的華樂有沒有稍微字正腔圓一些。 酷臉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的樂團是另一個奇葩。這個長相古怪的小提琴家,當年被視為堪與西方樂壇並立的前蘇聯集團音樂家,後來以走出自己的風格和音樂路線為職志,怪到徹底!現在他幾乎已經很少碰主流音樂,也因此他端出來的菜都有新意,不會讓人覺得乏味。最後也歡迎到國父紀念館欣賞敝人創作音樂劇《四月望雨》,在西餐當中嚐一點台味。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音樂新訊
湯沐海 以手揮灑音樂雋語
演奏家用樂器說話,但指揮家則是用手說話,並且讓演奏家們的樂器,共同說出醇美的話語。湯沐海,這一個曾被讚許為「真正用手說話的人」,以嚴謹細膩的風格著稱,常與世界著名演奏家合作演出,並指揮過一百三十多個樂團;其絕佳的音樂素養及專業能力,被視為中國大陸當代最有才華、並且最具影響力的華人音樂家之一。 出生於上海的湯沐海,是少數被三位指揮大師首肯的音樂家,不僅被卡拉揚發掘、收為關門弟子,還曾擔任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及應小澤征爾之邀,參加波士頓壇格塢音樂中心夏季音樂節的指揮班及演出活動。 現任蘇黎世室內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並擔任上海音樂廳藝術總監及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的他,將再度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攜手合作,演出布拉姆斯和西貝流士的作品。而身為「湯夫人」的韓裔鋼琴家徐周希也不遑多讓,將擔綱起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挑戰。在特有的默契中,流瀉指尖下,每個精心雕琢的音符。(李秋玫)
-
舞蹈 劉鳳學馬水龍攜手打造
《沉默的飛魚》不沉默 澎湃舞動海洋壯闊
《沉默的飛魚》是劉鳳學取材原住民宗教觀與日常生活,與作曲家馬水龍繼《竇娥冤》後再度攜手,迸發出結合原住民舞蹈動作與現代舞肢體技巧的磅礡舞作。舞作中將原住民舞蹈與日常動作加以轉化,織入舞蹈的敘事氛圍,舞者也舞者擬仿海中飛魚,此起彼落地飛躍翻騰,半空中各種魚躍之姿富滿力量感。
-
舞蹈
各族婚俗入舞 延展圓融想望
台北民族舞團新作《百年好合》,從客家婚禮、福佬冥婚、魯凱人蛇戀神話,到漢族現代婚戀,由劉淑英、郭瑞林、胡民山等編舞家編採入舞,在跨歷史跨文化的心靈中撩動關係,織就圓缺之間的故事情懷。
-
舞蹈
與寵物共舞 用肢體對話
極至體能舞團的《寵物》,由形形色色的寵物印象出發,開啟一連串驚奇的身心肢體對話。上半場的人狗同台,讓舞者見招拆招,展現即興舞蹈精髓。下半場「人變狗」,尋找身體之手腕、手肘、腰身、腳部「身為動物」的姿態與動力,舞者打破慣性,挑戰各種身體極限。
-
舞蹈
與數位娃娃尬舞 吳義芳大玩身體萬花筒
吳義芳新作《視FUN》,邀請數位影像家李明道合作,將在舞台上來一場舞者身體與數位影像的精采對話。除了與數位娃娃「露露波」飆舞互動,更要舞者在各種光影或格式化或散漫或狂野或優雅的刺激下,讓身體直覺直接運作,形成感官與空間的視覺萬花筒。
-
戲劇
竇娥,到底哪裡冤?
《吶喊竇娥》賦予《竇娥冤》當代面貌和觀點,陸愛玲表示,與其說是改編,不如說是取材,全劇解構了關漢卿的文本,重新以跳躍式的拼貼,運用象徵和隱喻手法,對位出女性的內在心境。
-
戲曲 為蒲族涓、朱民玲兩旦角量身打造
新編京劇《青白蛇》 重塑「青蛇」情義深
有別於過去版本,《青白蛇》更突顯了青蛇這個角色的思想情感和情義行為,把青蛇與白素貞的角色關係,描寫得更符合現代人際關係,把她們與許仙、法海的恩怨情仇作了更合理的詮釋。
-
音樂
長笛王子與古樂家 共奏韋瓦第經典
以恢復十七、八世紀巴洛克時期音樂場景為主旨,以「原樣詮釋」為職志的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團,這次訪台將與台灣聽眾相當熟悉的長笛家帕胡德合作,演出韋瓦第經典曲目,挑戰樂迷們挑剔的耳朵。
-
音樂
魔鬼提琴手 帶來創新室內樂
曾站上最知名的舞台、與全世界最頂尖的樂團及指揮家共同演出,集另類、跨界、革新與流行於一身的基頓.克萊曼,將與波羅的海弦樂團完美搭配,再次抵台帶來巴爾托克的嬉遊曲、季辛的小提琴及絃樂的新作,此外,跨界的電影精選音樂也將帶給樂迷們驚豔的夜晚。
-
音樂 跨國、跨界、跨語言、跨時空的現代歌劇
《梧桐雨》 浪漫新詮愛情經典
旅美作曲家陳玫琪的現代歌劇《梧桐雨》,將在台灣與日本優秀的音樂家與劇場工作者的合作下,推出全本歌劇的世界首演。《梧桐雨》主要是根據洪昇的《長生殿》,並參照白樸的《梧桐雨》撰寫,但又以另種觀點作了超寫實的轉換。不著重於歷史的演繹,而是以現代角度,詮釋不朽的愛情悲劇。
-
音樂 東方哲思靈動入樂 跨界取材意象豐富
台灣新銳作曲家 探尋世紀之聲
「傾聽二十一世紀臺灣新銳作曲家聯展」所呈現的,是一群從二十到四十歲不等的新生代作曲家,在近年來獲獎及國內外委託創作深獲好評的作品。寫景、寫意、寫情之中,更包括了東方傳統的哲思與情懷。而跨領域的跨領域的運用在幾首樂曲中也可見端倪,不管是繪畫與文學,都成為作曲家取材的靈感來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說電視歌仔戲的冷暖枯榮
千山我獨行 何需相送?
電視歌仔戲的興起是因為電視這個媒體的出現,但正當電視媒體日新月益,如日中天之時,電視歌仔戲卻悄然退場。其煙視媚行、顛倒眾生的盛況,看樣子是再也回不來了。箇中原因看似順理成章,卻也有許多「如果怎樣,就不至於怎樣」的思考空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電視歌仔戲編劇發展的幾個階段
一劇之本,造就繁華盛景
電視歌仔戲走向輝煌的黃金歲月,固然是由於許多歌仔戲明星的崛起,但真正的幕後功臣,當屬這些兢兢業業、不斷摸索、嘗試,不斷尋求突破的編劇家們;編劇肩負著「一劇之本」的任務,歌仔戲是否能在電視上站穩腳步,劇本常佔著成敗的關鍵地位,而編劇人才的中斷,也成為電視歌仔戲揮別這一段璀璨記憶的重要原因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星群像 瀟灑小生的致命吸引力
四大天王 流金歲月的璀璨身影
回眸這四位電視歌仔戲四大小生,無一不是影視「兩門抱」的傑出明星。奠基於年輕時所紮下的深厚功底,及通過唱念作打的演出實踐,四大小生淬礪出個人獨特的氣韻風華,小明明的靈秀雅媚,柳青的清逸純淨,葉青的軒昂深邃,楊麗花的誠篤親和等,都為電視歌仔戲烙印出繽紛多元的劇藝景觀,也成為你我心目一抹永恆的璀璨光影。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星群像 歌仔戲螢幕中永恆的倩影
旦角千姿 唯美就是一切
愛情,是歌仔戲最攝人心魂的主題元素,也正是這個劇種的強項。這個命題揭示了歌仔戲中小旦的重要性肩負著為「唯美」與「情感」代言的使命尤其電視歌仔戲更為如此。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星群像 歌仔戲舞台的最佳綠葉
嘻笑怒罵,「丑」眼看人生
無論是磅礡氣勢的戰爭場面、詭譎鬥爭的宮廷大戲或是濃情相依的愛情小品,游離於觀演之間,戲謔又逗趣的舞台表現「丑角」,既是佳餚中必不可少的調味,也是反制於理智思維的豁達關鍵。歌仔戲丑角在生活趣味十足的插科打諢中,展現出歌仔戲最令人驚喜的生命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仔戲皇帝話當年
歌仔戲.情人.夢
豔陽高照的午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昌祠戲臺前,仍聚集了上千名戲迷,爭賭歌仔戲天王楊麗花與她「永遠的娘子」許秀年的巨星丰采。即使當天氣溫達三十幾度,酷熱難耐,大批追星族們,卻是在傳藝中心一開園,就搶進園區佔位子,為的就是要和偶像近距離接觸。 暌違舞台已久的天王巨星楊麗花和許秀年,在歌仔戲迷的簇擁和歡呼聲中登場。楊麗花頭戴白帽,穿著白上衣,水藍長褲,帥氣不減當年,許秀年一襲黑色薄紗洋裝,楚楚可人。這對歌仔戲最佳情侶檔,戲裡夫妻結緣超過三十載,鴛鴦再聚,兩人現場即興一段《唐伯虎點秋香》,身段眼神交會,盡是濃情蜜意,看得台下觀眾如痴如醉。 這場堪稱歌仔戲世紀天王天后空前對談,在戲曲學者林茂賢風趣幽默的穿針引線下,兩人暢談他們一路走來的甘苦歷程,同台談情說愛的甜蜜往事,以及與歌仔戲難分難解的一世情緣。
-
藝號人物 People Dee Dee Bridgewater
以心存感恩的天賦之聲,用JAZZ回饋世人
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二度邀請到來自美國、風靡歐陸的當代爵士名伶迪迪.布里姬沃特,為台灣的愛樂聽眾們展現她得天獨厚的璀璨歌喉。曾獲葛萊美獎最佳演唱人榮銜的她,是少數能曾有爵士大樂團演出經驗、承襲爵士優良演唱傳統的歌手,而她更參與音樂劇與歌劇演出,多元的經驗讓她的表演更具穿透力與動人的力量。藉由知名爵士樂節目主持人沈鴻元的訪談,我們更可以了解這位名伶如何看待她的歌聲與事業生涯,如何打造今日的成就!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東方到西方,從黃梅戲到莎劇
導演蔣維國 穿越跨文化的橋樑
在東西方文化間遊走,導演蔣維國始終扮演著橋樑的角色,和東方演員工作,他有意識地運用西方自然主義表演方法,而在西方演員身上,他會刻意引入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程式,讓異質文化豐富劇作內涵、增添戲劇張力。如何成就一個跨文化製作,蔣維國說:「深入一點、尊敬一點,瞭解兩個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