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焦點
X檔案
本尊分身說 有些阿格麗希迷注意到她那瘦削的身影和舞台上揮動長髮的模樣,和另一位當紅的女性鋼琴家內田光子頗爲肖似(阿格麗希自己也說她在飛機上常被人誤認爲日本人),竟因此傳出有「阿格麗希和內田光子分身本尊說」,有各種有趣的穿鑿附會,指阿格麗希是兩個不同宇宙空間中穿梭的同一人,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另一人就只好不見。而如果這兩個本應不同時空的分身一旦不小心碰在一起,那時空就會產生扭曲,造成核子爆炸一般的反應,地球會因此產生核融合而毀滅。還有一種說法是,阿格麗希有次到日本去旅行,竟因此搭不上回另一時空的班機,就此流落在東京街頭,無以維生,只好從事她一直想當的「秘書」一職維生,當然她原來的技能還是派得上用場,因爲她有最快的手指,可以一分鐘敲打一百六十個字,又兼懂英文、西班牙文、德文和義大利文,是最好的秘書材料。 傅聰談阿格麗希 傅聰與阿格麗希的一段浪漫過往,是樂壇傳頌多年的美事。傅聰在應新象之邀的餐會上,談到了許多往事。他們一九六一年初識於紐約,這時正好就是阿格麗希不練琴的那三年間。傅聰談到兩人在阿斯肯納西(Stefan As-kenase)八十大壽時,以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和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爲大師祝壽的故事。演奏時兩人聲部的分配,充份凸顯出這兩位鋼琴家的演奏特色:在莫札特的曲子中,阿格麗希原本負責第一部,卻因嫌傅聰笨手笨脚,而傅聰也嫌她旋律線唱得不夠美,所以,兩人就互相對調,形成視覺上男生負責高音部、女生負責低音部不太和諧的景象,第二部中許多靈巧、節奏性強的伴奏正好符合阿格麗希的彈奏特性;而在《鵝媽媽》一曲中,第一部有許多閃亮、快速的裝飾音,因此又換回阿格麗希來彈。傅聰說阿格麗希的彈奏是發亮的。 傅聰講述趙元任以中國字「十」造了一句強調中文「陰陽上去」四音特別唸法的故事,被阿格麗希借去解釋莫札特音樂中看似重覆卻句句不同的細膩處理,更加深了我們對阿格麗希觸類旁通、智性極高的印象。 阿格麗希曾反對阿根廷政府以她爲名舉辦大賽,這種不喜凸顯自己的率眞和樸直,卻常因爲任性取消演奏會,被人誤認爲喜歡耍大牌。而在阿格麗希大賽當評審時,她卻又常因同情心和善變的性情,輾轉無法決定得獎者名單。傅聰也談論到幾位他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網開來
從BBS到網際網路(Inter-net)、 從收發E-mail到電子商務,數位化的電子資訊通訊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逐漸地改變與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數位網路」絕對在這個新紀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股新興媒體勢力,也挾著其高互動性、短時間距離的便利特質,正改變著表演藝術的行銷、宣傳甚至創作、演出、觀賞的方式。在這個世紀交替的當兒,面對著新科技與新世紀,就讓我們藉由對「藝術與網路」的探索,來預測未來藝術的新面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見指數
在3P表演藝術網的「藝見交流室」中,開闢了一個「網站擂台大賽」的專區,期望藉由這個話題的討論,瞭解網友對於目前台灣表演藝術網站的想法。 資訊與速度 經由一個月的討論,歸納出網友在表演藝術網站的選擇上,首重資料的豐富及完整性,尤其是表演藝術團體的專屬網站,網友皆希望從網站中得到詳盡地團體成立經過或之前的演出等背景資料;表演藝術團體或許可加強這部分的內容,增加觀衆對團體的瞭解,無形中也可在演出之外拉近與觀衆的距離。 其二,即是速度,包括了更新資訊與網友互動的即時性。各表演藝術團體網站幾乎都設有「留言板」之類的版面,從各板的討論內容、人次,可明顯看出不同屬性的觀衆關心的話題爲何。就討論區的經營而言,網友最推薦的是表坊的網站,不論是討論的話題及熱烈的程度,可以做爲其他表演藝術網站的參考。與網友的互動的即時性,網友則推薦果陀劇團的網站,網友對於劇團或演出有任何疑惑,幾乎皆可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立即獲得解答。 親切性 其三,即爲親切性,其中包含了網頁設計、爲初入門者規畫的單元。網頁設計的視覺效果,影響初上此網站的網友意欲停留的時間;對於習以影像思考的一代而言,視覺效果有時還比文字來得重要。目前台灣網路上的表演藝術人口大約僅有兩萬多人,因此仍有許多的網友對於表演藝術並不熟悉,例如台北曲藝團的網站即爲初入門者規劃了深入淺出的曲藝介紹,不失爲一個拓展新觀衆的管道。 網站對於各表演藝術團體而言,或許還是較不熟悉的領域,但若把網站視爲一個打破時空限制的演出舞台,將可以創造更多與觀衆之間雙向溝通的可能性。 文字|程于泯 3P表演藝術網站主編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表演藝術界賑災行動:
1.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由聯合報系、TVBS、牛耳藝術經紀公司主辦,台機電文敎基金會贊助的男高音卡瑞拉斯「爲九二一震災而唱」音樂會,捐出兩百萬元並和政府及其他企業合作推動「歡樂書香列車-行動圖書館」活動,利用長榮海運提供的貨櫃,將圖書送往災區供災民閱讀。 2.爲幫助九二一大地震地區災後文化重建,鋼琴家傅聰於去年十二月四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加演一場鋼琴獨奏會,全數票款將捐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做災後文化重建之用。 3.國立藝術學院在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台中縣霧峰鄕舉辦「藝術季-百年大震與邁向千禧年的省思」。 4.九二一大地震後,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專案補助下,許多劇團動員,投入災區的心靈重建計畫,包括小靑蛙劇團、金枝演社等先後進駐災區,前者於各災區演出《新三隻小豬-防震篇》,後者預計於今年二月至四月進駐南投、台中縣等重建社區,演出《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 5.文建會繼第一階段心靈重建系列活動之後推出「心靈劇場」晚會及「藝術治療──角色扮演遊戲課程」。「心靈劇場」晚會共舉辦五場,由紙風車文敎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擔任總編導,紙風車劇團承辦及規畫,包括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藝術家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風動舞蹈劇場、紙風車劇團等參與演出。「藝術治療──角色扮演遊戲課程」則由歡喜扮戲團深入災區,協同各社區劇團及兒童劇團成員,針對當地中小學設計「角色扮演遊戲課程」,此計畫時間由一月起至六月底止,預計十個學校(班級)參與,共二十場場次。 6.由陳茂榜文敎基金會、陳張秀菊文敎基金會主辦、聯合報協辦的「跨世紀慈善基金會」於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由亨利梅哲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義賣及門票所得捐與五個社福團體。 震災影響: 1.由於九二一重建經費中央財政排擠效應,去年十一、二月台灣區布袋戲初賽、決賽及今年台北市歌仔戲初賽,應聲而掛休止符。而台北市歸綏公園原訂依「歸綏公園地區環境改造」計畫,配合台北市地方戲劇初賽而修建,目前則因九二一震災、地方戲劇停賽後,公園整建工程延宕。 2.南投縣立文化中心由於九二一大地震的影響,內部受到損害,所有展活動全部取消,縣府已斥資一百多萬元緊急搶修,九九年十二月底重新開
-
即將上場
俄羅斯男低音尤里.費德瑞雪夫獨唱會
十八歲就開始演唱生涯的男低音尤里.費德瑞雪夫,一九六〇到一九六五年進入莫斯科學院攻讀演唱,習師賽奇.明格(Sergei Migay)。在賽奇.明格的指導下,尤里學到了俄羅斯傳統的歌唱技巧。一九八〇年的莫索斯基聲樂大賽及一九九三年於莫斯科舉辦Chaliapin聲音大賽中,尤里均獲得首獎。 費德瑞雪夫大半生的精力都投注在歌劇及皺內樂的演唱,演唱曲目由早期的經文歌到現代作曲家作品,近年則專注於室內樂演唱,擅長的曲目包括巴哈、韓德爾的詠歎調,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及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如舒伯特、舒曼及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 此次演出的曲目爲:柴可夫斯基的〈祝福你,森林〉、〈只會憧憬的人〉、韓德爾的歌劇《賽爾斯》中的〈費耶斯可的羅曼史〉、拉赫曼尼諾夫的〈夢〉、〈過往雲煙〉、〈輓歌〉等。
-
即將上場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第九季全省巡演「狂想曲」
此次「狂想曲」的演出,是由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及藝術總監李淑惠的芭蕾創作,舞碼有新古典芭蕾風格的情境芭蕾〈帕格尼尼狂想曲〉、國際標準舞結合芭蕾、探討兩性關係的〈ㄘㄟˋ!男生女生配!〉、三個相同星座女人的〈巨蟹座〉、原住民「春之祭典」極短篇的〈傳說〉以及由張婉瑩、張婉瑜兩位雙胞胎姐妹演出的〈她是我妹妹〉(一九九六年首演)等。每支作品的風格均不相同、各具特色。此次演出是舞團繼九七年環保舞劇《悲泣的地球》、九八年現代舞《等待下一個故事》轉型後,再次的芭蕾新創作。
-
即將上場
浙江崑劇團來台演出
浙江崑劇團的前身是「國風蘇劇團」,因爲《十五貫》這齣戲獲得朝野的重視與肯定,一九五六年由「國風」改爲國營「浙江省蘇崑劇團」,《人民日報》並以「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發表專題社論,從此崑劇進入一個新歷史時期,浙江省蘇崑劇團也開始新戲的創作。 自《十五貫》之後,劇團繼續創作許多戲,如《西園記》、《長生段》、《浮沉記》。除了全本的戲碼外,還有折子戲,如《拾畫叫畫》、《題曲》、《界牌關》等。 經過四十年的努力,劇團的演員陣容出現了「傳、世、盛、秀」四輩同堂的局面。「世」字輩是建團時期由「傳」字輩招收培養的第一批靑年演員;「盛」字輩則是一九五八、五九年招收的學員,由浙江省戲校培養,一九六五年轉入劇團;最年輕的一輩是一九七八年招收的,由劇團學員培養,一九八四年畢業的靑年演員,稱爲「秀」字輩。目前,聲名卓著的「傳」字輩老師都已相繼離開舞台,而將舞台交由「世、盛、秀」三輩去擔當重任,其中包括汪世瑜、王奉梅、林爲林、王世瑤等。 已成爲崑劇代表演出劇碼的《牡丹亭》,早已全球矚目,其中對於靈魂角色──杜麗娘一角的詮釋,更是這齣戲之精髓。《牡丹亭》一劇寫透社會百態、人情冷暖,時也嘲諷酸辣,但始終嚴肅地對待少女的眞愛。 由「巾生魁首」汪世瑜領銜主演的《西園記》則於三十七年前首演,迄今已演出三百多場,一九七九年並曾被拍爲電影。全劇充滿因誤會而發展的趣味氣氛。
-
即將上場
戲聚戲劇團創團作《聲之音》
戲聚戲劇團將推出創團作《聲之音》,雖是創團作,但該劇團已成立一年多,平時定期開讀書會、看表演,團員分散各行各業,有的爲專職影像或服裝設計,有的爲專職劇場工作人員。 《聲之音》(A Sound of a Voice)是華裔劇作家黃哲倫的作品,內容敍述一位日本武士獨自前往森林中,遇到一位女子,其間所發生的種種,劇情圍繞在日本文化/神話/森林/武士/妖女之間。《聲之音》導演爲白泰澤,演員爲賈孝國等人。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哈姆雷特》
-
台前幕後
歡笑與淚光交織的感動
亞伯特的表演有別於一般人印象中的懸絲偶表演,沒有佈景,也不躲在布幕後面,而是與偶站在同一個舞台上,與偶互動演出。若用繪畫來比方,他的作品不屬於寫實主義式的描繪,而像表現主義一樣,恣意揮灑自己的觀點;透過戲偶的色彩、造型、比例、材質特性來表現角色個性,並以獨特幽默的表演節奏,讓觀衆在悲歡交織的心情中,經歷一趟難忘的人、偶生命交融之旅。
-
台前幕後
來自以色列的舞魂
曾經以身體吶喊記錄納粹屠殺的動人作品《備忘錄》造訪台灣的奇布茲現代舞團,將再一次引領觀衆進入雷米.貝爾的舞蹈世界。《裸體城市》以一個舞者與自我生活的對話,創作者對現今社會的告白與期盼,與觀衆分享它美麗的、毫不設防的靈魂。
-
焦點
鋼琴的魔術師 阿格麗希
阿格麗希是這個時代少見的超技家,她獨特的琴音有一種魅力和煽惑性,讓人一辨即知。雖然她經常取消音樂會,但這種任性而不穩定的性格,加上特殊的台風、扮相都增添了她的神秘性,在舉世的鋼琴家中找不到幾位。然而,從她身上,所傳遞出更濃的訊息是琴音之外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愛戲一族數位「網」來聚人氣
網路衝擊著新世紀的生活,也使得表演藝術面臨新的蛻變。目前台灣劇場網路的應用多集中於「電子商務」與「即時資訊」的提供,除了如購票、文宣、討論等功能外,表演藝術團體也有利用網路的方式,朝向「建立社群」、「整合資源」的趨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劃時空表演藝術新「看」法
一群日本和俄國的藝術家正在進行、打算在二〇〇〇年正式呈現的烏布計畫(the Ubu Project),就是從日本傳統的文樂(Bunraku)中脫胎換骨出來的。和文樂不同的是,那些被操控的木偶將改成動畫,而且他們會將眞實身體與動畫身體做超現實的錯置,並且由不同城市裡的不同終端控制台來操作。這種爲了網路媒體重新發想、設計到執行的表演計畫,將是新世紀非常値得期待的藝術表現形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網際窗口、藝術入門
表演藝術網站的分類目前仍處於摸索的階段。在搜尋中文的表演藝術網站時,除了藉助搜尋引擎之外,經由網路劇院、3P表演藝術網等專業網站,可以獲得更爲方便實用的網站連結管道。如果對於國外的表演團隊不熟悉,也可以經由主要藝術節的網站入門,連接上表演藝術環境的潮流與趨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尋找新時代的戲劇繆斯
在浩瀚的網路中,有明確目的的網路族可利用搜尋引擎快速連結相關的網站;而喜好漫遊者也可享受著無目的的探險樂趣。但共同的遺憾是,兩者仍時常面臨過多網站無從選擇的窘境。雖然表演藝術類的網站,在網際網路中佔有的比例不大,但是可觀的數量與種類也常令人迷失其中。因此,本刊特地邀集一些有網路經驗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與網友們,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與需求,從戲劇、音樂、舞蹈、綜合等類別出發,來爲讀者推薦値得一探的網站。 網路上關於戲劇類的訊息五花八門,不管是傳統戲劇、歌舞劇、明星演員、工會組織甚至舞合技術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網站,琳琅滿目多得足以滿足各類劇迷的需求。但是劇場人的網路世界又是怎樣的風景呢?有哪些驛站是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引領你去遨遊?本刊訪問到戲劇工作者賴聲川、李賢輝、梁志民請他們爲讀者推薦値得駐足的戲劇類網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聲、光與心靈交織的異次元
音樂的類型原本繁多,從古典到現代、爵士、流行等等不勝枚舉,因此光是介紹基本音樂類型的網站就已經很多,細部分類與連結的網站更是宛如一片網海。於此,本刊特地邀請顏涵銳、蘇重、郭冠英這三位經常優遊於音樂與網路世界的漫遊者,藉由他們的經驗來爲我們推薦有關古典、爵士與另類方面的網站。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切進舞訊的脈動
雖然世界各地舞團或明星舞者個人的網站,密如星雲散布在各網海,但這可一點也難不倒魏淑美翰林雅婷這兩位舞迷。他們分別找到一個資料蒐集完整、連結性強的網站,作爲前進舞團的基地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網藝網絡綜聲像
網路的多樣性,讓許多網站難以界定在某一類別當中,像藝術節、評論等綜合性的網站也常開拓我們視野。此次我們即邀請三位網路工作者田國平、陳煒智及程于泯,請他們以專業的角度來推薦値得一遊的綜合性網站。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網上互動、藝見交流
本刊與3P表演藝術網站合作,利用話題討論區張貼意見的方式,在爲期一個月的時間中,請常在表演藝術網絡中漫遊的網友們,推薦認爲最値得駐足的有關表演藝術的網站,藉以提供讀者參考目前國內網友們對藝術網站最近距離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