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專欄 Columns
搭建網路舞台
彈指替代跑腿、網路換掉馬路,這正是數位資訊時代的妙處,方便省事,讓大衆的工作更愉快、生活更舒適,難得有時間去欣賞表演藝術的時候,也不至於因爲資訊缺乏或是購票無門打消念頭。
-
專欄 Columns
從「大學通識敎育裡的情意敎育」說起
回顧過去多少年來的音樂敎育,無論是「普及性」的也好,「專業性」的也好,能找到的似乎只祗有「智」與「術」而已。音樂藝術中最重要的「情」似乎早已音杳全無,不知芳蹤何在了。
-
即將上場
從巴洛克到現代簡名彦的小提琴獨奏會
小提琴家簡名彥將推出獨奏會,由陳加恩擔任鋼琴伴奏,演出的曲目有:柯賴里的拉佛利亞舞曲、許常德的前奏曲、威尼阿夫斯基的莫斯科之回憶、聖桑的奇想迴旋曲及貝多芬、德布西等人的作品。 畢業於美國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的陳加恩,在美期間隨Herbert Stessin學習鋼琴,也師從Samuel Sar-ders(器樂伴奏)、Marshall Williamson(聲樂伴奏)、以及Johnathan Feidman學習伴奏與室內樂。一九九四年於紐約林肯中心Paul Hall舉行個人的音樂會,回國後除任敎職外,亦積極與國內外的演奏家合作室內樂的演出,近期曾合作的器樂家有柏林愛樂的雙簧管首席Hansjorg Schellenberger、維也納愛樂的長笛首席Wolfgang Schulz、匈牙利長笛家 Andras Adorijan等人。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日本〕 日本文學名著歌劇化 創立於一九七一年,前身爲「蒟蒻體操俱樂部」的歌劇劇團──蒟蒻座,原爲東京藝大聲樂科學生爲主的肢體與演技訓練的基礎部門,漸而發展出以改編文學作品上演的歌劇劇團,由藝術監督林光及二十多名歌手組成,一年多達一五〇場公演。 蒟蒻座從一九八九年以來,曾上演包括莎士比亞、宮澤賢治、尾崎紅葉等作家之作品。其間曾多次獲奬,這種持續改編名著爲歌劇作品,加上精湛的演技及音樂,受到日本歌劇界的注目,十一月中旬又因演出尾崎紅葉的作品《金色夜叉》,廣受好評。這次爲新國立歌劇場開場紀念所公演的夏目漱石作品《在下是貓》,是發表於一九〇五年的文學作品,描述明治時期,在歷經日俄戰爭、日韓合併、大逆事件下,衆生的群像。 監督兼作曲家林光,以輕妙、灑脫的手筆,自然地將名著精神與音樂融合爲一,將文學作品歌劇化。這項公演於二月二十一日起至二月二十八日止,在新成立的國立歌劇場上演。 (襲加) 日泰合作戲劇《赤鬼》 由國際交流基金會與世田谷公共劇場所策劃主辦,野田秀樹執導、日泰共同製作的現代劇《赤鬼》,一九九六年在東京首演後,野田工作室便於一九九七年九月開始在泰國展開肢體與戲劇的訓練,挑選了當地十多名演員、一名英籍演員和日本知名演員段田安則、富田靖子及野田秀樹等參與演出。 此劇描述一個靠海的村落,與一批闖入的異國男子,由於語言隔閡,開始異文化接觸。整齣戲不但以泰國演員爲主,穿插的泰語對話亦不經翻譯即呈現給觀衆,在鮮少日、泰合作的戲劇中,此屬罕見。 野田氏表示,戲劇有一種將語言遊戲膨大的魅力,這股力量不因地域而消失。透過《赤鬼》呈現一種喧躁的力與美,對於泰國演出者演技潛力的開發及舞台視覺新經驗而言,是一次相當難得的合作。東京世田谷公共劇場的演出後,五月中旬,此劇亦將在泰國舉行公演。 (襲加) 〔義大利〕 義大利導演史泰勒吿別塵世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一個消失的國度──特洛伊城的戰爭傳說,在世紀末台北的一個酒廠廢墟內上演著,歷史傳說可能逐漸被遺忘,就像這荒廢的建築被拆除後,人們也一樣地會將它淡忘!
-
焦點
將意念傳達給遠方的人
裝置藝術家陳建北在潛硏多年之後,期待跨領域的冒險能帶給他新的衝擊。
-
台前幕後
側寫林美虹
從蘭陽舞蹈團到義大利再到德國,這一路上她從未徬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名人旅航
走過「驚心動魄」的一九九七年,迎接一九九八年新年假期與週休生活;本刊特別邀請表演藝術界名人,暢談他們難忘的國外旅遊經歷。有人以高消費、高品質遊歷中國大陸名山大川、古蹟名勝;有人趁著公務之便,偷閒盡興;甚至有人發揮生活巧思,以最經濟的方式,達到旅遊的目的。好奇的讀者,不妨一同搭著這班表演藝術名人班機,乘坐「頭等」、「商務」與「經濟」等不同艙位,來一趟心靈上的想像之旅。
-
加拿大
索上天使──魁北克舞蹈現象
多重文化的交集,使魁北克的舞蹈發展出持有的風格。
-
加拿大
三雙手合造舞蹈之城
F. I. N. D.的創辦人是三位英姿煥發的新好女人,這三位聯合打造的了一個北美的舞蹈都會。這篇專訪將吿訴你,她們是如何孕生出這樣的國際性舞蹈事件。
-
加拿大
蒙特婁舞影速寫三位靑年編舞家
蒙特婁正吸引著各國年輕新銳,朝這北美藝術之都的目標邁進。
-
里程碑 Milestone
近二十年來逝世的藝術家及重要大事
近二十年來逝世的藝術家及重要大事 05 17 1978PHILIPS電器公司宣佈CD正式上市,從此音樂播放的媒介正式進入雷射唱 片時代 07 10 1979波士頓大衆管弦樂團之指揮費德勒(ARTHUR FIEDLER)逝世,享年84歲 01 05 1979爵士樂團領導人、貝斯手 作曲家明格斯(CHARLES MINGUS)逝世 01 31 1979爵士電吉他手GRANT GREEN逝世 10 22 1979許多當代作曲家的老師NADIA BOULANGER逝世於巴黎,享年92歲 08 25 1979爵士樂團領導、鋼琴家、編曲家STAN KENTON逝世 09 18 1979俄國波修瓦劇院的芭蕾舞者LEONID VALENTINA KOZLOV投奔自由 09 15 1980美國爵士鋼琴家BILL EVANS逝世 12 08 1980披頭四合唱團團長、搖滾「知識分子」JOHN LENNON逝世 1981出生於1926年的管風琴家兼指揮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逝世 05 11 1981韋伯音樂劇CAT首演 08 14 1981奧國指揮家貝姆(CARL BOHM)逝世 03 29 1982著名的音樂敎育家、作曲家卡爾.奧夫(CARL ORFF)逝世 10 16 1982男高音摩納可(MARIO DEL MONACO)逝世 12 20 1982
-
里程碑 Milestone
傳承藝術生命的音樂導師
出生於本世紀初的音樂名家於世紀末紛紛辭世,在歷經近一世紀的生命,以及一甲子的歷練後,他們在音樂藝術史上爲「藝術」立下最「美」的定義,且讓我們在回顧中追念逝去的大師風範。
-
里程碑 Milestone
葛瑞派里神弓弦斷,曲未終
當曲風昻揚、弦音明亮的I Hear Music小提琴演奏版本,仍在全球各個角落激勵著所有失意的人,讓聆樂者內心充滿希望時,而這首曲子最佳的詮釋者: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被稱爲「神弓」的史蒂芬.葛瑞派里Ste-phane Grappelli,已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因疝氣病症辭世,享年八十九歲。 不只多數爵士樂評家、更有許多歐美古典樂評家都盛讚史蒂芬.葛瑞派里技藝超群,生於二十世紀初的一九〇八年。他成名於一九三四年加入歐陸即興樂團(The Hot Club of France),此樂團當時不但紅遍歐洲大陸,更成爲少數受到美國爵士樂界肯定的歐洲樂團。當葛瑞派里一九六九年到新大陸演出,出現在「新港爵士節」時,他瀟灑的琴音完全擄獲了當時仍然非常不容易打入的美國爵士界,樂評更一致給予非常高的評價,此後終其一生,不論葛瑞派里與何種樂器演奏者合作、錄音或演奏幾乎都成爲即興弦樂界的常勝軍、小提琴典範。 史蒂芬.葛瑞派里自學而成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合古典學院派的長處與即興音樂的自由隨興,使得他能輕鬆優遊於各個不同的音樂領域。在他超過七十年的演奏生涯裡,更與各種特殊音色的樂器演奏家展開美妙而富新意的合作,最爲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與吉他大師Django Reinhardt的「廣泛跨界」(樂風橫跨爵士、古典、拉丁音樂)弦樂對話。他與前衛鐵琴手蓋瑞.波頓(Gary Burton)晶瑩剔透的合奏也被樂評家稱爲「不可思議的音色組合」。一九七三年他與古典小提琴大師曼紐因Ye-hudi Menuhin合作,以雙小提琴對奏的方式錄製的作品,讓《留聲機雜誌》 Gramaphone大爲驚艷,許多古典樂界的小提琴家更對其跳弓、顫音的運用群起模仿,小提琴明星帕爾曼與爵士鋼琴大師奧斯卡.彼得森錄製二重奏專輯Side By Side時,還虛心向葛瑞派里請益小提琴演奏爵士音樂的要訣,葛瑞派里「即興小提琴宗師」的地位不言可喩。 葛瑞派里不但和藹可親,更對提攜後輩不遺餘力,他與另一位小提琴手Jean-Luc Ponty、矮小身形的鋼琴天才米榭.派卓希安尼(Michel Petruc-ciani)都因爲合作而成亦師亦友的忘年之友。他持琴弓的力道至晚年仍然強韌,活潑的跳弓、寫意的樂風,不但能讓樂迷直接感受到他畢生對音樂的熱愛,更在在都讓樂迷在聽聞他的
-
歐陸劇場
「裡外不是人」的甘苦點滴
有一幅漫畫,畫了個動物園關了一隻大象、猩猩,和一個手執波西尼亞國旗的人,旁邊還有觀光客圍觀。這不是笑話,是事實;大家對波西尼亞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無非是:「戰爭的時候怎麼辦?你們躱在哪裡?好可憐」。「亂」戲劇節節目策劃尼皇Nihad Kresvlja-kovic表示,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是本著要把事實公諸於世的心情製作每一齣戲。而「說」了五年之後,結果卻是不願一再重提往事。「我們被圍攻地很累,大家都想休息,所以我們決定辦一個國際性的戲劇節來鼓動整個環境。」 戲劇節籌劃的時間很短,只有四個月;但這次的「亂」戲劇節並不帶有任何意義和色彩,也不需要任何主題,更不談戰爭。休諾斯基金會Soros是主要的贊助單位,由政府文化部和市政府協辦,票價很便宜,一張票五馬克。節目從晚上七點安排到凌晨,半夜的戲也都爆滿,參與的觀衆非常熱烈,對節目也很滿意。 籌辦戲劇節最累的就是接待工作,其中有一位義大利女高音很難伺候。由於主辦單位沒有用車接她去劇院表演,便對主辦單位大發脾氣,然而旅館到劇院走路只要一分鐘,諸如此類的事件實在一言難盡。 「對於最難安排的住宿問題,我們已經盡了力;因爲大部分的房子都被戰爭破壞了。」 尼皇希望得到台灣或其他亞洲演出團體的資訊,更希望各國的劇團都可以參加下一屆的戲劇節(註)。 註: 「亂」戲劇節的通訊處是: International Theater and Film Festival Mess Sarajevo Marsala Tita 54/1, 71000 Sarajevo, Bosnia Hercegovina Tel:(387 71)200-392 Fax:(387 71)211-792 E-Mail:mes _sa@zamir-sa.ztn.apc.org
-
即將上場
鞋子兒童劇團新春巨獻
《年獸來了》和《老鼠娶親》是鞋子兒童劇團特別爲小朋友設計的中國戲碼,希望新生代在接觸白雪公主、灰姑娘等西方童話之外,還能多了解屬於中國的、溫柔敦厚的民間傳說。 《年獸來了》是講在古早以前,「年」是一隻沈睡的怪獸,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到歲末時候就會醒來吃人!有一天,一位老神仙化裝成乞丐,來到這個被年獸侵犯的村莊,並把趕走年獸的方法傳給老婆婆,好不容易年獸保證不再出來害人,村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過日子。《老鼠娶親》則是關於一個老鼠爸爸,看著自己的女兒越長越漂亮,心想一定要找一個最了不起的新郞才能匹配自己的女兒,便找了老鼠媒婆來幫忙。媒婆亮出了全村靑年的老鼠名單,鼠爸卻不要把女兒嫁給怕貓、怕太陽的鼠輩,於是決定爬山涉水去找最偉大的女婿。
-
即將上場
陳欣意豎琴獨奏會
目前尙在南加大音樂研究所攻讀豎琴演奏博士的陳欣意,這次邀請兩位國內獨奏家:江淑君(長笛)與王德君(大提琴)共同推出音樂會。 在這次的音樂會,陳欣意將帶來很能展現豎琴優美音色的作品,除了印象派大師德布西的兩首舞曲外,還安排兩位西班牙的作曲家阿爾貝尼士的前奏曲與葛拉納多斯的西班牙舞曲第一號《東方》,另外還有當代的台灣作曲家蕭泰然的--《夜曲》《情歌》兩首作品。民族風味濃厚向來是蕭泰然作品的一大特色,通俗優美的旋律,引起樂迷的聆賞共鳴。至於下半場,陳欣意所推出的曲目則是韓德爾的豎琴協奏曲。與同期的巴赫不同的是,韓德爾的作品有入世的精神,豐富通俗的音樂語法,不僅發揮器樂本身的技巧與特性,更能爲時下的大眾所欣賞接受。
-
即將上場
周幼雯大提琴獨奏會
現任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大提琴手的周幼雯,將邀請她的好朋友們共同推出一場大提琴的饗宴,包括同爲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曾世偉與呂世傑,還有鋼琴家郭姿妤。 此次演出的曲目包括原是海頓專爲中古音提琴這項樂器所做的,後來才被改編成爲三把大提琴的嬉戲曲;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於一九一五年所寫的大提琴奏鳴曲,由三樂章所構成,整首作品洋溢幽默與諷刺,隨著瞬息萬變的氣氛轉換,由大提琴主導,鋼琴伴奏;與德布西曲風採對立形式的法國作曲家浦朗克,作品以精緻淸晰的線條進行,這次演出的奏鳴曲是於一九四八年所完成的,當時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這首作品中,充分表達浦朗克對於法國美好時光所持有懷舊的回憶。其他的曲目還有馬悌努的《羅西尼變奏曲》與朴佩的《安魂曲》。
-
即將上場
林坤陽舞在「麒麟的花園」
現任美國瑪麗安東尼舞蹈劇場駐團編舞家及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兼任敎師的林坤陽,與曾任雲門舞集首席舞者及排練助理的楊美容、台北室內色蕾舞團藝術總監蔣秋娥,及曾任紐約瑪麗.安東尼舞團之舞者王如萍及藝院在校生,演出六支風格獨具的舞碼。〈麒麟的花園〉是一支充滿空間性及神祕性的舞蹈,近乎裸體的林坤陽,宛如靑深色的釉彩,呈現獨有的表現方式;〈祭〉是關於祭典儀式與重生的獨舞。Sweet,Racked,Meat則是關於蜜餞、慾望與肉體構織初嚐禁果後內在的矛盾;〈月舞〉則是一支剛柔並濟的舞;〈幻夜〉運用古典芭蕾之硬鞋,結合現代舞的編舞手法,極盡動作之可能性及舞者之足尖鞋功夫;Tabula Rasa則爲瑪麗.安東尼以八一高齡創作出的近作。
-
即將上場
中國旅程'98預備起程
繼去年的「中國旅程97」的成功,今年榮念曾再次策劃這個大型劇場交流節目,把規模擴大一倍,邀請來自北京、上海、台北、新加坡、溫哥華、紐約和香港的十二位跨媒界華裔藝術工作者,包括電影、電視、舞台導演和視覺藝術家,在九七後第一個農曆新年前夕,吃一頓冷暖自知的年夜飯,一起踏上五百年前由馬可波羅開始的中國旅程。十二位兩岸三地曁海外華人名導演將各創作一齣以京劇場面一桌二椅爲基礎,二位演員合演的折子戲,十二齣戲分爲兩套節目,每晚各演六齣折子戲。 節目一參加的導演有林兆華、蔡明亮、張平、張獻、王純杰、邱金海;參加節目二的導演有王景生、田壯壯、賴聲川、黃柏武、林奕華及魏瑛娟等。 此次演出門票已於十二月二十二日起在香港藝術中心票房及各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