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拉克而言,如何能經由舞作的呈現,來影響觀衆對身體的旣定感知,是「人類足跡」長久以來致力的方向。(Ldouard Lock 攝 黃琇瑜 提供)
環球舞台 環球舞台

足尖下的哲思

La La La Human Steps新作《鹽》

人們總以爲,身體有其具體的特定形貌,其實,它和抽象的思想一樣不明確,且瞬息即逝……。這種「抽象性」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而我就是因此而醉心於舞蹈。

──愛度瓦.拉克

人們總以爲,身體有其具體的特定形貌,其實,它和抽象的思想一樣不明確,且瞬息即逝……。這種「抽象性」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而我就是因此而醉心於舞蹈。

──愛度瓦.拉克

「當海失失了水,還剩下什麼?」這是魁北克La La La Human Steps「人類足跡」舞團給自己和觀衆的問題,答案是該團甫於九八秋末推出的新作,《鹽》Salt。如果你依此猜想,以爲這是支關於海的作品,那可就離題了。該團藝術總監愛度瓦.拉克(Édouard Lock)想藉此隱喩的是人、身體,和思想的關係。

身體是抽象的,與思想一樣不明確

「人們總以爲,身體有其具體的特定形貌,其實,它和抽象的思想一樣不明確,且瞬息即逝。」拉克說。舞蹈是動作中的身體;在舞蹈中,尤其是快動作時,身體的外型便失去了絕對的輪廓與線條。「這種『抽象性』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而我就是因此而醉心於舞蹈。」對拉克而言,如何能經由舞作的呈現,來影響觀衆對身體的旣定感知,是「人類足跡」長久以來致力的方向。

該團自一九八〇年在紐約前衛藝術要地「廚房」Kitchen推出創團作《叢林中的莉莉.瑪蓮》Lily Marlene in the Jungle以來,每每令人驚豔。拉克和舞團當家花旦露易絲.蕾卡瓦莉葉(Louise Lecavalier)在八五年共舞的經典作品《人性》Human Sex,在當時的國際舞壇曾引起不斷的訝異與騷動:一頭蓬亂金髮的蕾卡瓦莉葉,身穿芭蕾紗裙,卻如男子般孔武有力,更像武林高手在空中翻騰跳舞,那衝激視覺又顚覆性的奇景,至今還爲舞迷所津津樂道。

「人類足跡」的上一支作品《2》(1995),利用多媒體投射影像,比對台上跳動的靑春與螢幕中的垂暮面容,並以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混上藍調、重金屬等現代樂,來捕捉時間的流痕,可惜在肢體表現上未見突破,仍只是一味的強勁與炫技,因而招致貶多於褒的不利評論。

以足尖發掘全新的現代感

這次以《鹽》再戰江湖,拉克顯得謹愼許多。除了蕾卡瓦莉葉外,他只保留一位《2》的舞者,並爲《鹽》重新招募了一批生力軍;首演地則選在向來對該團十分留情的東京,以使新作有更多測試反應和細節修整的空間。

爲了彰顯身體的「抽象性」,拉克大量運用線條淸晰的芭蕾語彙,還讓女舞者踮起硬鞋,來加強覺效果,並爲這古典的足尖技巧發掘全新的現代感。《鹽》的基調仍維持「人類足跡」一貫的冰冷與無色彩:非黑即白的服裝、空蕩悽淸的舞台,再用聚光燈在黑暗中圈畫明確的活動區域,營造出乾淨到極簡的氛圍。音樂則是在台上現場演出的獨奏或合鳴,時而摻雜呢喃的人語與猛烈的撞擊聲。

舞者共有七女四男,但除了一兩段男性獨舞外,重頭戲都落在女舞者身上。穿著硬鞋的她們,腿部動作時而如刀刃般鋒利乾脆,時而像蜻蜓點水似的靈巧迅捷,但又能忽而溫柔、忽而狂暴,被男伴高高抛起,再輕身降落,隨即如鬼魅般隱於闇處。拉克在構圖與編排上頗見巧思,有時呈現鐘面的趣味,有時又玩起行星衛星、公轉自轉的遊戲。我個人最欣賞他如電影過場和空景的處理手法:一列女子不時自各側進入,與發生中的主體動作畫面並置,產生如邊飾流蘇的效果,也許無意義、也許和情境不合,甚或帶點詼諧;可以是浮遊的思維斷片,也可以是天外飛來的突發奇想。

在動作開發上,拉克確實實驗了各種雙人舞(par de deux)的可能性。然而,就像它那有些牽強的命名,以及與作品關係不明的理論一樣,總長一百零五分鐘、無中場休息的《鹽》,雖然在開場時令人眼睛一亮,但隨著肢體語言的耗盡、組合開始重複,原本因缺乏主軸而連結不全的架構,逐漸在觀衆疲累的眼睛裡崩塌。看來,在開始爲期三年的世界巡迴之前,《鹽》還需要大肆整修一番再上路。

六國共製 東京首演

値得一提的是,《鹽》是由東京彩之國藝術劇場,聯合加、法、荷、比、德等五國劇院共同委製的。此舉令彩之國藝術劇場頓時躍上世界台,與巴黎的Theatre de la Ville等超級劇院並列齊名,而且東京還是世界首演地!難怪日本爲此興奮莫名,在報章上大書特書。這個位處首都市郊的新場地,未來將全力引介現代音樂與舞蹈;光看他們九九年上半排出的節目,就足以使全台灣的舞迷心跳加速、口水直流:想想看,碧娜.鮑許的四套新舊舞碼連演一個月!

爲了推廣現代舞,彩之國藝術劇場還編了一本圖文並茂的精美手册《現代舞ABC》,供觀衆免費取閱:手册裡介紹了自伊莎朶拉.鄧肯到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等各名家流派,對舞蹈的源起與演變也頗多著墨,內容豐富詳盡。

 

文字|黃琇瑜  倫敦城市大學藝術評論碩士後研究生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