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活動看版
活動看板
●「舞林至尊」舞蹈創作比賽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舞蹈學會 主旨:鼓勵有舞蹈創作潛力的專業人士一展才華。 對象:不限年齡,皆可報名參賽。 內容:作品型態不拘,8〜12分鐘,5〜20位演出者爲限。 方法:2月29日報名截止,4月4日比賽。 電話:(02)7071756 ●「蘇珊克萊Susan Klein & 芭芭拉馬勒Barbara Mahler」舞蹈硏習營 主辦單位:多面向舞蹈劇場 內容:敎授現代舞的「克萊技巧」。 時間:1月29日〜2月2日 10:00〜13:30 ※2月1日 19:30將舉辦演出與座談 地點:多面向舞蹈劇場 電話:(02)7405820、7409353 ●創意天使兒童戲劇營 主辦單位:台灣藝術敎育館 承辦單位:周凱劇場基金會 內容:九歌兒童劇團敎授創意性肢體語言、即興扮演、聲音變化等課程。 時間:2月6〜10日 電話:(02)3110574 轉 10、15 ●戲劇冬令營 主辦單位:紙風車劇坊 內容:針對幼稚園至小學學童設計不同年齡層的主題課程,有角色扮演、情境想像、肢體創作等系列。 時間:2月初 電話:(02)3926170 ●劇場藝術研習營 主辦單位:文建會 承辦單位:國光藝校 內容:針對大專學生、表演團體設計體能訓練、專題講座、劇場實務工作等課程。 時間:1月31日〜2月17日 電話:(02)9367231
-
焦點
芭蕾變色,誰人「起笑」? 細數芭蕾的喜劇泰斗
由男性穿硬鞋跳芭蕾近來蔚爲風尙。瑞典編舞家馬茨.艾克及美國舞蹈界的壞男孩馬克.莫里斯皆運用過此招勢,本月即將來台的「蒙地卡羅芭蕾舞團」Les Ballets Trockadero de Monte Carlo的男性「芭蕾伶娜」正以反串的手法表演《天鵝湖》等名著,觀衆想必捧腹、抓狂、起笑!
-
樂界越界
非主流派的戀戀風情 從土地出發的陳明章
落腮鬍、衣著隨意,手裡總抱把吉他是陳明章予人的第一印象,而其作品中所流露的淸新、富含土地馨香的曲風在當今商業掛帥的樂壇顯得十分特出。陳明章的創作範圍極廣,從流行歌、電影、廣吿配樂到戲劇、舞蹈配樂無所不包,甚至在舞蹈中客串演出、過起戲癮。
-
特別企畫 Feature
秦腔、川劇在台灣
歷年來,秦腔、川劇活躍在「大陸地方戲劇聯合公演」及文藝季等活動中,在文化建設的進程上完成階段性任務──以慰鄕情、以續傳承,目前演出已由燦爛歸於平靜,復因兩岸交流,本地團赴大陸聯演或大陸劇團來訪,再度開啓表演新頁。
-
特別企畫 Feature
越劇在台灣的新頁
雖然仍有不少老戲迷喜歡早期沒有準詞,即興發揮的老演法,但是,隨著高瑾帶來的越劇新風格,以及其後與浙江小百花在台灣的聯演所展現的表演型態,越劇在台灣已然建立了一個新穎的表演形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粵劇在台灣的五十氣數
「且夫粤劇之美古曲倘更以正音全氣之歌,誰謂南腔不如北調哉。」以紅色木棉爲戲花的粤劇,隨國軍自大陸撤防來台灣,在經歷了「紅棉」五十年代的短暫鼎盛之後,可以說是十年一退地漸漸就要退入歷史了。面對未來也許不必有太多的綺想,但成長的軌跡卻是抹不掉的紀錄,旣令退到一年一演,她仍是枝頭上一朶褪色而不凋萎的木棉。
-
特別企畫 Feature
客家戲劇在台灣
由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結合發展成的客家三脚採茶戲,自淸末傳入台灣,在因應族群生存與時代的變動下,逐漸由小戲豐富、演進成大戲,表演風貌亦有日益模糊之虞。當前客家戲劇面臨的課題是,如何保存原貌及加入現代表演理念。
-
名家訪談
回歸中國的創作原點 訪周文中談音樂創作觀
在當代華人作曲家中,周文中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曾先後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弗里次.來納現代音樂中心主任、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一九九一年自哥倫比亞大學退休,獲終身榮譽敎授頭銜的周文中,其回歸東方的創作手法在二十世紀國際樂壇廣受肯定。在回國參與春秋樂集作品演出之際,本刊特請作曲家潘世姬就其創作理念及藝術敎育經驗與周文中進行訪談。
-
日本舞
從精製歌舞伎到沿街舞豐年
日本舞蹈擁有強烈的民族特性。學習「日本舞踊」必須先學會穿練習衣,即日本人夏天穿的「浴衣」(Yukata),而且也需學習其日常生活禮儀。本文介紹的「棒縛」、及「風盆」便是例證。
-
劇場對談
台灣有沒有商業劇場?
所謂商業,它應是組織健全,財務健全,人事健全。我們自己都很淸楚知道自己根本組織上就不成立。更何況大環境也不健全 李國修(屛風表演班藝術總監) 到底是創作者引導觀衆,還是觀衆引導創作者?這牽涉到創作者良心問題。到底你是要迎合觀衆,還是提升觀衆品味? 梁志民(果陀劇場藝術總監)
-
碟影樂想
風格的遊戲 羅斯托波維奇與「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的錄音
去年五月間,羅斯托波維奇推出巴赫「大提琴獨奏組曲」全集,這位當今首要大提琴家在活躍於西方樂壇三十餘年後,才完成了這套經典名作的錄音!而他選定了著名的維兹列敎堂作爲錄音地點,並爲此大肆宣揚,更被認爲是作秀。這表面上看來頗熱鬧的「羅斯托波維奇-巴赫-維茲列敎堂」三角關係事件,事實上牽涉到種種審美觀點,也多少反映了西方音樂風潮近年來的演變,値得我們進一步地加以瞭解。
-
里程碑 Milestone
巴索里尼的戲劇世界
「正常」社會經常將巴索里尼歸類爲「藝術電影」作者、六〇年代的文化現象,或在非色情片中大量運用裸體鏡頭的冠軍。但這些無疑都流於低貶或曲解其實,他在戲劇世界內的創作,同樣也有令人無法忽略的成績。
-
世界音樂
沒有一個聲音是無辜的
過去一百多年來,西洋音樂及其觀念的密集對外擴展,甚至強行影響其他音樂文化的發展,已經釀成全球音樂發展史上最顯著的現象。乍看之下,西洋音樂是統一了天下,成爲國際語言,但再一思索,從古典音樂到搖滾樂,其參考音源也愈倚重其他地方的民俗音樂,沒錯,有爲數不少的非西方音樂傳統正隨著「現代化」過程而急遽消失,然而七〇年代點燃的「尋根熱潮」也造就了一批對文化認同具有強烈覺醒意識的音樂人,這股力量進入九〇年代正是如日中天。
-
優伶話語
傳統戲曲諺語散記2
「雅俗如何占號雙」,或許我們應該跳脫平時對「劇種」的概念,而轉以「聲腔系統」對待「亂彈」。
-
台灣行脚
後山,文化耕耘不落人後
台東的演出團體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普遍有一個共同的特色:「認眞」。認眞的學習、認眞的排練、認眞的演出、認眞的面對觀衆和自己。這種認眞的態度,除了爲台東的表演藝術活動烙下紮實的印記以外,同時也爲未來的台東藝術活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用音符與潛意識密談 音樂治療在台灣
對一般人而言,音樂是表演藝術領域中最爲人熟知也最貼近的一種,它可以紓緩人心、昇華情感、撫慰傷痛,但您可能不知道,在卸下「表演」的角色後,音樂中非語言的特性可以成爲協助特殊敎育及精神醫學的重要媒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戲劇治療:面對自我困惑的一種過程
戲劇治療是將自己投射在戲劇角色,轉移參與者的情緒在角色上,或者扮演對方角色(稱爲反轉移)來面對自己的困惑。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掌握身體,培養自信 舞蹈治療的人體溝通
舞蹈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它能表達人的喜怒哀樂,本世紀中期後,西方現代社會逐漸有一群專業人士以舞蹈/動作爲媒介,協助人們抒發身心的情緒、培養自信,增進對身體的覺察。這些默默協助我們進一步與自己和他人溝通的人士即爲所謂的「舞蹈治療師」。
-
台前幕後
失去舞台的彩繪佈景
當時一錢黃金市價八十元,而一幅普通的歌仔戲戲台佈景四十五元,價値不菲,戲班頭家爲了好看和吸引觀衆,爲了拚過別班和舞台特效,對此卻樂於投資。他們親自與佈景師接洽,備妥食宿,請佈景師到戲院畫佈景。透過當年在台北是第一高價位的佈景師曾耀宗,我們來回顧一下歌仔戲幕後這項受敬重又好轉食的行業。
-
台前幕後
生花妙手再賦歌劇新意
在歌劇欣賞上,近幾年本地愛樂者已漸漸脫離「純粹欣賞音樂」的階段,導演的手法與舞台設計的展現,逐漸受到觀衆的重視與期待。就《阿依達》而言,較之前次日本籍導演粟國安彦的傳統寫實手法,這次遠自瑞士請來的年輕導演基.蒙塔朋,在手法的呈現上,則給了觀衆更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在《阿依達》首演前夕,作者與導演就此次的重新製作,進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