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鄭麗君:我都是從書裡「找武器」
鄭麗君茹素多年,但總笑言自己是閱讀的「雜食者」。這位哲學背景的從政者,30年來參與體制內外,從野百合學運、大小社運、協助籌組各類智庫,到近年擔任立委及文化部長,這兩年又擔任青平台董事長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書本一直是她的「軍火庫」,「我都是從書裡找武器。」 她的「武器」藏在哲學、社會學、藝術史、科學、物理學,也在文學之中。任職文化部長期間,她特別愛引用《小王子》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事情是眼睛看不見的,唯有用心看才看得見。」鄭麗君反省:「從事政治經常處於理想與現實的對抗與掙扎。我認為,政治有思想,必須成就價值,但在現實中,會被要求去做一些眼睛看得見的。我堅持做文化治理,那是看不見的制度改革與文化政策的體系化。」 卸任文化部長的那年,她在讀書筆記的首頁寫上這句狐狸送小王子的法文勉勵自己。今年,她因這本鍾愛的書,而多了譯者、有聲書演員的新身分。關於閱讀,她鼓勵讀者相信自己的直覺,在無所為地在「空白」中讀書。她說:「閱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想與人生選擇,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
特別企畫 Feature
閱讀,及其所創造的
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曾如此寫道:「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一樣╱把人帶往遠方。」閱讀之於人生,是經驗的想像、拆解與重組;而真正的創造便是「重寫」,因創造就算再獨一無二,仍皆有所本。 在本期封面故事「閱讀,及其所創造的」中,我們不只談書,也談樂譜、舞譜、劇本,從策展人、導演、編劇、作曲家、舞譜教師、聲音演員的閱讀術中,探詢他們從「本」出發「重寫」的創造之道,看這群表演藝術工作者們如何像讀一本書那樣去「閱讀」所處的劇場與世界,描繪前往遠方的地圖。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雜誌,打開了劇場閱讀
踏入表演藝術的閱讀,可從翻開一本雜誌開始:或從中找演出的介紹,或演後評論,或認識幕前幕後的人物,也可能是藉著日常的觀察切入,找到與劇場藝術搭上線的橋梁這裡,就為您介紹有哪些可以打開劇場的雜誌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耿一偉 X 鴻鴻
無論策劃藝術節或擔任戲劇顧問,耿一偉不曾間斷譯介國外表演藝術書籍進台灣。與他有志一同的還有導演鴻鴻,他過去也曾主動與出版社合作出版歐陸經典劇本,並在旗下雜誌刊載了近30部劇本。這些出版品,對於劇場的重要性究竟是什麼?又替劇場留下些什麼?且聽兩人暢談他們如何將出版視為一種「策動」,逐漸搭建起眾人與劇場的橋梁。
-
北京
傳統鄉愁與烏托邦想像並存的北京舞台
北京表演藝術的繁榮多元,創作力充沛,曾讓人希望無窮。可見的繁榮多元是野蠻生長的生態,專業、不專業的人雜處,各種出乎想像的商業模式,亂則亂矣,但讓人身處於活蹦亂跳的生命力之中。青年戲劇節、大學生戲劇節多是幼稚無章法的原創作品,但你面前的是無窮盡的年輕想法。表演藝術在北京是一個產業,有創作、製作、演出產業鏈中的各色人等,而且人力財力不斷投入。但疫情之前思想控制加嚴,再經過這3年疫情的折騰,現況已可謂一籌莫展。 位於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簡稱人藝)是北京戲劇傳統的基石,是表演藝術永遠的鄉愁。2021年9月,人藝所在的首都劇場東側的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啟幕,說是首都劇場的延伸擴建,但一古典,一現代,頗有繼往開來,開拓新路之意。今年逢北京人藝70周年,期待新館新意,但仍只有線上直播經典,劇本朗讀這些引不起關心的活動,稍顯特別的是6月12日院慶日晚上直播70周年紀念版《茶館》。 相對於人藝保守再保守的鄉愁氛圍,離北京不到300公里海邊的「阿那亞戲劇節」則是烏托邦式的想像。孟京輝30多年來堅持的先鋒戲劇和自由精神在這裡得到無礙的展示:藍天大海的風景線,世界上最孤獨的圖書館,白色禮堂,遊輪劇場,中外導演多部劇目,環境戲劇演讀,與生態環境結合的「候鳥300」計畫一種生活與表演藝術未知結合的想像。可惜的是,因為疫情,6月13日宣布取消了今年的活動。 傳統的鄉愁與烏托邦的想像並存北京,不違和,因為生活裡就需要不同的心境。可惜的是,今年的北京到目前為止並不能讓我們想像太多。
-
澳門
表演團體持續耕耘錄製、線上演出
在深圳、上海等地的疫情影響下,官方機構從中國內地邀來的表演節目大量取消,但本地劇場的演出在截稿前仍未被波及。在現場演出相對穩定下來的同時,過去一兩年間因疫情而興起的各種線上、錄製演出,仍然有所進展。劇場團體「小城實驗劇團」和「足跡」先後將原為劇場演出的創作《少年逆流歸旅》、《題目待定》等拍成影片,脫離「記錄式」的拍攝方式,並直接以「劇場錄像」或「戲劇電影」命名。 而對線上演出最積極者要算是「零距離合作社」及「石頭公社」。「零距離」的Online Playback Theatre(網上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透過ZOOM程式作為即興、互動的平台,策劃了從4月至10月共6場以《框框》為題的網上演出,各場次分別探討「窺探」、「安全感」、「網路消費」、「存在感」、「性別」及「身體」等當代關鍵詞,並為非粵語觀眾提供即時普通話同步傳譯,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台灣、英國和荷蘭的觀眾參與。 石頭公社繼去年以赫胥黎(Aldous Huxley)《美麗新世界》出發,緊貼疫情帶來的改變,發表5部錄像創作於網上發表後,今年7月則推出由莫倩婷與李銳俊聯手執導的《我們的娛樂至死新世界》,以《美麗新世界》和薩米爾欽(Yevgeny Zamyatin)的《我們》出發,進一步探索線上即時劇場演出,並與5位身處澳門與外地的劇場、影像創作者進行集體創作,回應書中提出的詰問。 在過去兩年疫情及社會變動的衝擊下,澳門劇場創作者除了「穩定」、「恢復」以外,亦希望開發新的發表、交流空間,迎接更多不可預知的挑戰。
-
香港
香港首個「科藝藝術節」7月登場
觀眾對舞台製作較容易切入的是故事情節,繼而是表演者,主要的討論是針對編導演,然而作品能夠順利呈現,靠得是複雜的集體展現,舞台科技藝術(Technical Arts)的創作和支援者往往隱藏在他們的黑衣後,但沒有了他們在執行上的創造和能耐,又如何成就作品? 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在「藝能發展資助計畫」的資助下,將在7月舉行首個以科技藝術(以下簡稱科藝)為策展核心的「科藝藝術節」,以「模稜與並置」為主題延伸多個展演、幕後導覽、演後分享會、講座和工作坊等項目。聯合策展人李浩賢和徐碩朋是資深劇場工作者,前者是製作經理、後者是舞台設計師,但這次他們也給了自己很大的挑戰,就是穿針引線邀約14位來自不同科藝崗位、擁有不同專長,而且成長於不同年代的科藝藝術家,跨出創意的想像,在從未有機會合作的情況下,共同就特定的主題一起進行創作,最後組成6個不同組合創作展演作品,在西九自由空間內演出。 這些作品可能是一組結合舞台機械和化妝造型元素的裝置,亦可能是一次在燈光氛圍下以聲音導航的旅行,或可能是重構設計師過往的燈光設計並以NFT的方式賣出「燈光」,也有用不同物料在舞台上建構城市森林的未來。不同內容的展演其實都是一場藝術家與觀眾的實驗之旅,難得有這樣開放的空間,何不以開放的心進入科藝的新想像?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後疫情時代,「我們」還需要劇場嗎?
編按:2022年5月,德語劇壇的年度盛事柏林戲劇盛會(以下簡稱盛會)再度以實體展開。兩篇自柏林傳回的現場報導,除了帶我們深入了解,後疫情時代歐陸關注的劇場話題。另外,透過專訪即將卸任的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Yvonne Bdenhlzer),充分認識盛會這11年來如何帶動劇場討論,使其成長為如今國際化、推動女性平權的劇場重要指標。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35歲到46歲,11年來推動變革的努力不懈
專訪藝術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
從1964年便開始的柏林戲劇盛會(以下簡稱盛會),近年來不僅在國際聲量大增,也成為德國劇場推動女性平權重要的指標。能讓這近60年的組織運轉出全新面貌,因應時代發展作出改變,擔任總監的伊馮娜.巴登霍爾功不可沒。 她在2012年接下總監職位,11年間推動許多變革讓難民議題被重視、推動身障劇場、爭取入選作品的女性保障名額、劇本市集開放全球徵件,及推動氣候友善措施並資助生態永續發展論壇(Forum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儘管外界對於這些決策不全然支持,甚至批評發生得太晚(註1),這兩年還不幸地碰上疫情攪局,她從未放棄藉由策劃盛會各種活動來鬆動德語劇場的父權結構。長期致力推動劇場性別平權的努力,也讓她在2020年獲頒「柏林傑出女性獎」(Berlin Womens Prize)的肯定。 以團隊合作的精神在10年間開花結果 在一個長期由父權掌控的劇場體制下,作為女性領導者處境更加艱難。巴登霍爾回想當年接下總監職位時,不像今日,女性領導者難以獲得培訓相關資源。所幸,一路上她深受前輩們賞識和鼓舞,包含前柏林藝術節(Berliner Festspiele)總監托瑪斯.奧伯倫德(Thomas Oberender)以及前盛會總監、2020年出任德意志劇院首位女性總監的伊麗絲.勞芬伯格(Iris Laufenberg)。奧伯倫德更曾清楚地告訴她,「這是適合你的職位」,給了她莫大無比的勇氣。 巴登霍爾先是在2005年開始擔任劇本市集藝術總監(Head of Stckmarkt),2009-2010年期間擔任德國中部威斯巴登雙年展策展人。當奧伯倫德在2012年赴任柏林藝術節總監時,就立刻延攬她擔任盛會總監,看中的就是她關注國際視野的能力,也認為她能夠延續盛會往國際拓展的方向。 盛會早於1980年起,在歌德文化協會的協助下,便陸續將「國際論壇」(Internaitonal Forum)擴展至全球,每年邀請35位年輕劇場工作者來到柏林進行交流。2003年開始,劇本市集開放歐洲徵件,2012年的盛會已經逐漸從圍牆倒塌前東西德交流作品的平台,轉變為國際年輕劇場工作者間的聚會場域。在奧伯倫德擔任盛
-
焦點人物
黃宇琳:用跨越劇種的生命力重塑表演
黃宇琳以高超蹺功,配合優美唱腔與精緻身段,被譽為「京劇小天后」;近年在因緣際會下與歌仔戲接觸,不僅替其注入活水,也重塑自己的表演。即將於7月以〈癡夢〉與〈活捉〉組成「黃宇琳專場」,除展現自己整理跨界經驗後的「回到京劇」,同時是對京劇演員擁有代表作的肯定,替40歲出頭的她立下演藝生命的座標。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我們來做閱讀專題吧。」每回進編輯室開會,目光總會被激發靈感的成群書堆、雜誌堆吸引,很早便在心裡埋下這個想法。近日適逢部門之間工作區域調動,編輯們忙著將辦公物品從A區搬到B區,許多壓在箱底、塵封已久的書籍,又如古物出土般地被重新上架,也讓這樣的想法再次湧現。 「閱讀,是如何激發劇場人創作╱創造?」會議上,我先起了一個頭,「除了談閱讀,是否要把有文本的閱讀全都放進來?」慧慧主編接續著說,同事們也陸續丟出讀樂譜、舞譜、劇本、有聲書等想法,最終逐漸形成這一期「從劇場閱讀談到閱讀劇場」的專題面貌。 於是,封面故事「閱讀,及其所創造的」邀請了14位表演藝術工作者,提出3本影響他們創作最深的書籍,開出一份百讀不倦的書單。再從導演、編劇、作曲家、舞譜教師、聲音演員的閱讀術中,深掘不同文本的閱讀,如何激發他們再創作。 兩位劇場前輩耿一偉與鴻鴻,對譯介外國表演藝術書籍到台灣一直不遺餘力。因此也邀兩人聊聊為何視閱讀為劇場重要的基礎工程,及始終持續不懈出版劇場讀物的決心。 曾翻譯過不少表藝領域好書與國外演出字幕的能手白斐嵐,則在〈劇場ㄟ冷知識〉單元,與我們分享翻譯時絕不能隨意破哏、得留意還原文本整體語調、情緒與情境、考量到異文化接收度等5大「鋩角(m-kak)」。〈焦點人物〉則採訪7月即將演出個人專場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近年跨界至歌仔戲舞台演出後,再度回到京劇及加入職業劇團的心情。 用鏡頭閱歷人生,化瞬間為永恆,似乎是攝影師的天職。這期〈Gallery〉帶我們看見劇場工作者在鏡頭前卸下武裝,分享自己經歷懷孕、結婚、失戀、為人父母、醞釀作品、跳最後一支舞的重要時刻,攝影師林政億則用他的鏡頭捕捉這悲喜交會的人生一瞬。 「我都是從書裡找武器」前文化部長、青平台董事長鄭麗君受訪時這樣說道。閱讀對她而言,是能從中拓展生命經驗、讓思想變得更為自由、找到改變現實世界作用力的利器。數位時代,讀書或許不再是所有人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唯一管道,卻偶爾還是能讓人沉澱下來,在迷惘時找到一條指引。因此,帶上一本書吧,偶爾翻讀,說不定你也能從中找到一些珍貴的禮物。 客座總編輯 江家華</st
-
文化部與OPENTIX合推藝文消費回饋機制 7月1日上線
為支持藝文產業,鼓勵民眾參與,文化部與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合作,推出「OPENTIX紅利點數」藝文消費回饋機制,7月1日正式上線。凡在OPENTIX平台上符合「首次參與」、「二次消費」、「跨域消費」的消費者均可獲贈紅利點數,後續不管是看表演、電影、展覽、聽講座、文創商品等購買行為皆可使用點數折抵,參與越多紅利點數越多,讓藝文消費不只累積感動,也可以有實質回饋。
-
「ISPA臺灣夥伴計畫」徵選表演藝術行政工作者加入 7月15日截止收件
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首次與「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ISPA)合作,共同徵選2名台灣表演藝術行政管理人員,加入「2023-2025 ISPA臺灣夥伴計畫」。入選者將成為ISPA會員,連續三年參加國際表演藝術協會每年1月於美國紐約舉辦的年會,建立深厚國際人脈,發展國際交流、共創、合製等不同合作機會。
-
雲門草地派對6月18、19日登場
淡水雲門劇場本週末打造夏季草地派對日,結合劇場演出和戶外演出與市集活動,兩天精采豐富的多元表演在雲門劇場及園區各個角落輪番上陣。知名劇團金枝演社、偶戲團隊飛人集社、臺灣管樂團木管五重奏與原。雙簧三重奏、蒂摩爾古薪舞集、馬戲大環藝術家楊世豪、扯鈴表演家黃翊與留法擊樂家謝佩穎、Naughty Swing搖擺舞團等一次滿足。
-
北藝中心正式開箱 明華園總團《東海鍾離》開幕季首演
歷經10年漫長等待,眾人引頸期盼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正式營運,開幕季首檔節目特別邀請明華園總團開箱演出,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2022年度新作《東海鍾離》將於7月2日、3日在臺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由孫翠鳳領銜主演,演員陳昭賢、陳昭婷、陳子豪、晨翎、吳米娜、姜琬宜、柯進龍、張閔鈞等人共同演出,演出陣容以青年演員為主,明華園總團的舞台也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優秀的歌仔戲青年演員「打開可能」,給他們舞台讓他們「成為可能」,呼應北藝中心的「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
兩廳院夏日爵士20周年 台灣爵士大爆發
自2003年國家兩廳院首次以爵士樂為題主辦的藝術節「夏日爵士」至今已經20周年,在此里程碑之際擴大策展面向,體現兩廳院長年的爵士情懷。除了演出節目之外,今年將透過紀錄片在紮實田調中深度訪談23位台灣爵士樂大師與關鍵人物,在影像上呈現兩廳院20年來經營爵士樂的歷程,細緻爬梳夏日爵士與台灣社會脈動的20年,除了給觀眾感動與回憶,更規劃台灣首場「More Than Jazz 不只是爵士」特展,精選呈現自1960年起爵士樂在台灣的各種歷史畫面;展覽現場將重現70年代的爵士舞台,亦有爵士大樂隊Jam session演出,一系列活動外還有傳承精神的爵士音樂營。今年更是突破紀錄:由4位台灣爵士音樂家主導策畫,集結近60名爵士好手打造12場各具特色的爵士節目。今年8月歡迎走進兩廳院,感受夏日爵士的音樂熱情。
-
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招募玩家今夏玩過界
邁入第23屆,臺北市政府每年夏季為大小朋友帶來豐富藝文體驗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將於7月2日至8月28日間展開。今年從新落成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起點,將想像力拓展到北市各地,以「玩過界Play by Your Rules」為主軸,內容包含音樂、戲劇、舞蹈、馬戲、偶戲、音樂劇等,推出17檔售票節目、52檔免費活動,總計超過200場演出,招募大小玩家,一起玩過界。
-
魏德聖創意發想 北市國精釀原創國樂台語歌劇《蔥仔開花》
吸引樂壇目光的北市國TCO劇院,繼2017年《李天祿的四個女人》、2019年《我的媽媽欠栽培》之後,今年度與音樂劇團躍演合作、再次推出原創國樂台語歌劇《蔥仔開花》。本劇主創陣容堅強,由導演魏德聖擔任創意總監,榮獲多座金曲獎的作曲家李哲藝擔任作曲與指揮,尚和歌仔戲劇團團長梁越玲編寫劇本,躍演藝術總監曾慧誠擔任導演,搭配臺北市立國樂團磅礡的現場演奏,將於7月8、10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11月4、6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隆重登場。
-
2022 Cultech文化科技共創集智提案徵選活動 最高首獎10萬元等你拿
近來元宇宙(METAVERSE)、非同質化代幣(NFT)等議題非常火熱,越來越多人想投入相關產業,在文化科技領域中,也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加入。文化科技發展協會因應市場及企業需求,邀請有興趣的各位來集思廣益,針對文化科技議題提供最新潮、最有創意的創新提案或解決方針,最高首獎10萬元得主說不定就是你。收件展期至2022年6月8日止。
-
持續推支持政策 協助藝文產業邁向防疫新階段
表演藝術產業具籌備期長,但整年收入僅靠數場演出票房的特殊性,團隊在歷經2年多疫情襲擊多波停演,正逐步邁向正常演出之際,卻又面臨與先前場館受防疫管制截然不同的考驗,包含演出人員確診或需居隔以致演出臨時取消或延期、觀眾進場信心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