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赫士.夏瑪茲《一萬種姿態》 2023/03/18 19:30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薩維耶.勒華、余美華《Temporary Title, 2015 (Taipei 2023)》 2023/08/18 15:00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排練場
風格涉《百葉》 2023/08/26 16:00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INK》 2023/10/05 19: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雲門舞集《波》 2023/10/12 19:45 台北 國家戲劇院
未來的腳步,擬造的自然
橫幅的側影,一幅一幅連環圖般,似由地面艱難直立身,並以足前行。60年代中藝術家魯道夫.札林格(Rudolph Zallinger)這件廣為流傳、名為《進步的行進》(March of Progress)插畫圖像,揭示或形塑當代對人類物種「演進」的想像,有以體質為分野,又有以物質工具的創造使用,為智人等階段劃分。其所立基的線性時間觀念,至今日雖已引起普遍置疑,但經一再複製的連環圖像,確實留給我們在想像過去甚至未來,一道難以抹去的印跡。如果,在標註「現代人」的下一步,猶有另一次分野,將會是什麼?
媒介理論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形容,藝術家是感覺的專家,「最能察鑒感官知覺上發生的變化」。若試舉台北雙年展策展主題,我想起從「劇烈加速度」(2014)到「後自然」(2018)、「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2020)命名所指;又或以近期臺北藝術節定名「萬物運動」(Dancing Ecosystems,2023)為例,將近10年,藝術家持續在感知、思慮,一個今天我們常以「人類世」(Anthropocene)為關鍵詞所勾勒的生命世界情境。
如若《進步的行進》存有下一幅側影,下一個身體會是?雲門舞集編舞家鄭宗龍新作《波》(Wave)隱隱然給出了一圖景。橫長的影幕在舞台後,形似演進圖,顯現迂緩行進的舞者側面影像,身後卻拖曳愈長的光點訊號及纏崇線條;另而人身像是經由計算、拆分,再重構為數據化的運動狀態,頭部、肩臂等,呈顯過大、過細微的扭轉幅度,或帶著重疊的殘像。直到影幕邊界,擬像刺穿延伸進真實,舞者續續拖曳著橫長虛實的線條行進。突然一時迸裂,光影迅即收束於暗黑,連帶虛實人形隱沒似斷訊。
舞作以「波」為名,必然指涉光波複雜的二象性及其聯想,可視與不可視,可觸和未可觸。但更多是在視覺的波幅上,提供編舞家一個身體動態與鏈結關係的想像。黑暗吞沒人影後,再出現,是12位舞者成列牽連著手,似波動般起伏的線弧,身姿各式的迴旋,粒子般跳動,從個體的微波,匯聚為牽動的擺幅,在低限的語彙結構下重複;又於重複中,由一體性而似波浪延異、破碎成單子復混融於一。一列成為二列之對位,終至三兩群之碎形。
鄭宗龍的作品歷程,相對於處理如《十三聲》(2016)出身艋舺俗常感官文化經驗的作品,另一個線索,則愈趨極簡抽象之構成。《波》有著《一個藍色的地方》(2013)以來如此的牽引,尤其令我想起2019年他替陶身体劇場舞者編創的《乘法》,或其後一系列以自然為命名的《毛月亮》(2019)至《霞》(2022)等印象。然而在《波》的延續中,卻有了劃分魯道夫.札林格的「行進」、使人成為另一種後自然人身的標記,譬如,AI。
舞台上大量援用、調度的影幕,以波形、雜訊,尤其對應真實舞者的擬真舞蹈影像,來自與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的合作。偌多訪談中,鄭宗龍與真鍋大度談及,在延長的疫病之時加速度的科技媒介環境,特別近年AI人工智能的大運算應用等,揭示著朝向新的身體感官可能,如編舞家所說:「因為世界變化很快,因為科技的關係,我渴望追上這個未來的腳步,我渴望身體和這些事情是有關連的。」「我們看到樹不會覺得訝異,就跟我們看到ChatGPT不會訝異,它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波》由偵測身體流動的數據,經由程式學習,一方面將訊號轉化、賦形為真鍋大度於影像、音樂可見與可感知的設計,更重要是另一則,反向成為編舞家構思舞者運動的參照。
真實與複像遂有了嶄新的辯證,舞台上時而可見影幕懸浮、升降,像光一般覆蓋掩沒人身;另一幕,呈現舞者與其面前形影前後的對峙,困於影幕中的二維身體空間,退遠後、又若衝出平面的立體幻影。後段,有一時剝去了層層累疊的音像媒介環境,光束下,唯一舞者顏斈芯斜向奔旋於場中似刺穿虛實……
在後疫之境,雲門的《波》,彷彿另個時代性的節點,開場所曳長的一幕回響著《進步的行進》,但已非百千年為度,不到10年,「進步的風暴」愈席捲籠罩於我們的動盪生命。波幅的結構、形式,總也令我想起鄭宗龍前期的《牆》(2009)或《裂》(2010),而曾引用柯恩「裂縫與光」的隱喻,如今有了新的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