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親子新訊
齊聚各地創作者 為寶寶想像更美好的明天
由左涵潔與吳維緯在二○一四年成立的「両両製造聚團」,經過近兩年寶寶劇場系列作品如《我們需要一朵花》的各種演出實踐及其所參與的課程交流與執行經驗,本月底,他們邀請了來自國內與國外的劇場創作者、舞蹈家、媽媽們,要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小劇場裡,舉辦一系列以「寶寶劇場」為題的工作坊、講座、Jam派對與演出。 來自瑞典的編舞家德蘭得(Dalija Aćin Thelander)在他知名的寶寶劇場編舞作品《寶寶異想空間》Baby Space 幕後訪談中曾說:「今天的寶寶、今天的孩子,就是明日的社會。如果我們能夠花點時間,讓他們用接觸藝術、擁有如此特殊且美好的體驗」「或許明天,我們就能擁有更美好的社會。」此次寶寶劇場國際交流整體計畫,以德蘭得所指導的專業工作坊作為第一個活動;次週也邀請了深耕蘇格蘭當地十餘年,投入社區親子互動遊戲劇場「摘星」(Starcatchers)計畫有成的藝術總監瑪斯森(Rhona Matheson)和結合當代偶戲與幼兒教育的許嘉芬與會,更廣邀對寶寶關心、也對劇場藝術教育有所用心的大人們,一同加入廿九日的國際交流講座。 此外,連續兩個週末両両也將推出兩種表演:先有包括左涵潔、舞蹈生態系藝術總監彭筱茵,及人尹合作社鄭伊雯、WeArt表演藝術平台董桂汝等長期投入舞蹈創作的國內藝術家媽媽們與他們的孩子,與參加其中的媽媽、寶寶們一起來個舞動身體的「Jam派對」;而後則是《我們需要一朵花雨天版》再製演出,重現這個誕生於高雄、去年也在衛武營呈現2.0版的作品另一種可能。
-
藝術行政人才告急 表盟力培生力軍
表演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行政人才培訓計畫」五月七日起,推出初階班與進階班,邀請十八位產、學、業界菁英講師親身講授多年實戰經驗與個案分享,培養更多優秀的表演藝術行政人才。
-
「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磅礡展開
梳理台灣劇場脈絡,當代戲劇踏出第一步!「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將於五月三、四日上午九時卅分至下午六時假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三館二樓拱廳舉行。
-
盼對立轉為對話 故事工廠《偽婚男女》幽默探討同婚議題
故事工廠暖心家庭喜劇《偽婚男女》本週即將首演,恰逢國內社會因反同婚公投議題而沸沸揚揚,導演周美玲、黃致凱希望藉此呼籲各界立場以同理心看待彼此處境,將對立轉為對話。
-
當代傳奇劇場《水滸108 II─忠義堂》 京劇鑼鼓火併搖滾電音
當代傳奇劇場本週演出《水滸108 II─忠義堂》,京劇藝術遇上流行搖滾,武功身段拼裝嘻哈街舞。國家戲劇院也將化身水泊梁山,時尚花道恣意延伸,復古又不失前衛的空間設計令人驚豔。
-
雲門2「春鬥2018」開鬥 劉冠詳、蔡柏璋獻出人生第一次
雲門2「春鬥2018」本週末起即將展開,兩位編舞家都為雲門劇場獻出人生的第一次。《變態》是劉冠詳第一支跳脫舞者角色為多人編創的作品,《Aller Simple》是劇場才子蔡柏璋第一次嘗試舞蹈創作。
-
黑眼睛跨劇團《戰場上的野餐》 野餐現場搬進劇場
黑眼睛跨劇團藝術總監鴻鴻以卅周年紀念作向當代最瘋狂的詩人、電影與劇場導演阿拉巴爾致敬,推出曾於二○一五年受邀至日本利賀藝術節演出作品《戰場上的野餐》的台灣首演版。
-
2018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 起立!敬禮!青春無敵宣言
2018新點子劇展以「青少年」為主題,邀請目前於北藝大擔任教職的耿一偉擔任策展人,將青少年劇場各種面向與角度呈現給大眾,並帶入新世代觀點,吸引青少年或關心青少年議題的觀眾走進劇場欣賞演出。
-
托馬.喬利《理查三世》 現代政治與社會縮影
法國炙手可熱的年輕導演托馬.喬利本週來台自導自演莎士比亞歷史劇《理查三世》,將用他嶄新的觀點及現代詮釋手法,呈現出屬於廿一世紀的《理查三世》。
-
動見体《病號》 解碼現代人文明病
在網路社群時代,因網路匿名特性,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無數個虛擬分身,動見体最新作品《病號》便以網路匿名文化為主題,探究當每個人都擁有「暢所欲言」的權利,現代人的精神樣貌將有怎樣的轉變?
-
第廿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得獎者感性受獎
第廿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三日於淡水雲門劇場舉行,詩人李魁賢、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作曲家金希文、編舞家姚淑芬、劇作家陳勝國、建築師黃聲遠、電影音樂創作者林強七位得獎者在親友陪同下步上榮耀大道進場,為贈獎典禮揭開序幕,總統蔡英文、文化部長鄭麗君及藝文界、駐台機構等逾兩百位貴賓出席贈獎典禮,共同分享得獎者的喜悅與榮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代表主辦單位向每位得獎者致敬,林曼麗表示,國家文藝獎邁入第廿屆,更是睽違十年、首次七大領域都有得獎者誕生,證明台灣藝文領域深厚底蘊,得獎者也為台灣累積了美好的資產。 總統蔡英文也在典禮當中向每位得獎者致上贈禮,推崇他們的藝術成就,也表達政府對藝術文化領域的支持。蔡總統推崇七位得獎者用燃燒生命的熱情投入藝術創作,從台灣土地尋找創作養分,也以創作豐富台灣文化。 首先上場接受贈獎的是詩人李魁賢。李魁賢是台灣戰後第二代重要詩人之一,耕耘文學一甲子,詩作具現實經驗與藝術功用,累積豐碩創作,豐富台灣文學內涵,致力於台灣文學國際交流、推廣,為台灣文學發聲,且透過世界文學漢譯,在台灣打開世界文學之窗,是具有本土性與世界觀的重要作家。典禮邀請作家鄭清文夫人陳淑惠擔任頒獎人,本身也是作家。鄭清文為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與李魁賢相識六十年情如兄弟,可惜去年逝世,便由陳淑惠代勞。 李魁賢發表得獎感言時,亦感謝鄭清文多次推薦他得獎,另外也感謝長年出版其作品的秀威資訊及文化部、淡水文化基金會等單位。他也感謝故鄉淡水,表示自己自一九五三年發表第一首詩至今六十五年,從淡水出發,高興可以在故鄉獲得國家文藝獎。 第二位受獎人是劇作家陳勝國。陳勝國是明華園首席編導、戲膽,也是台灣極少數由民間劇場密集實作訓練出來的劇作家及導演。編創的歌仔戲劇本充分掌握語言、表演、場面、技術,展現戲劇表現力、手法靈活、風格獨具又親近觀眾,為台灣傳統戲劇開創新局。陳勝國十九歲開始編劇,廿歲那年以《雙槍陸文龍》獲地方戲劇比賽南區「最佳武生」和「最佳編導」,一九八二年榮獲戲劇生涯第一個獎項「全國地方戲劇比賽導演獎」,啟發他對歌仔戲的認知與責任,當時評審之一就是邱坤良,故而邀請邱坤良擔任他的頒獎人,從邱坤良手中接下國家文藝獎這份榮耀,是陳勝國為感念當年的提拔之恩。陳勝國表示自己是「作戲人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在蘭陵的教室裡
當吳靜吉博士踏進表演36房的排練場時,金士傑正在梳整蘭陵40《演員實驗教室》中的一個片段;劉若瑀拉了椅子過來,聽吳博士說著此前伴隨優人神鼓出國的種種閱聞。吳靜吉給優人提了些建議,像以前那樣;更趁金寶在排戲時,聊了很多天,也像從前那樣。 一九七七年,金士傑從周渝手中接下了耕莘實驗劇團,他開始招兵買馬,也拜託吳靜吉加入指導,讓大夥一同接受他從美國La MaMa引進的各種劇場經驗、表演遊戲、家庭作業等奇奇怪怪的訓練。即使常如「瞎子摸象」般摸不著邊、像「丐幫」一樣衣衫襤褸、大汗淋漓,又迫不及待地努力吸收,抑或有人不願跟著揮霍青春,而作罷離去。留下來的,抵抗著焦慮和些許失落,也產生了一種豁達:反正沒錢、想做舞台劇,不管剩幾個人、在哪裡演都可以。那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而今「蘭陵」再次回到劇院,並以《演員實驗教室》為題,重新串接過往的劇場練習,要將許多未能說出的事、走過人生所積累的小小事件、潛藏在心中的秘密情事,化作一幕又一幕的生命獨白。這其中有卅多年前首次演出的原始班底,也包括過去曾坐在台下、深獲啟發而加入蘭陵訓練的「前」文青。他們不提「當年勇」,我們也不話「英雄事」,便從吳靜吉博士個人的歷程出發,聽聽他何以從教育心理學博士成了劇場顧問、從內向青年成了跨界先鋒;也請金士傑與馬汀尼同場對談,看看他們的生命如何與蘭陵交會,回憶那個初生之犢、一切大破大立的年歲,繼續那股好像可以不受時光影響、一路玩到老的「頑童」精神。 此外,將在四月及五月登場,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兩場音樂會,說跨界,竟如輕功般一躍而來到了「武俠世界」和「電玩音樂」,除了要演奏玩家們必不陌生的《仙劍奇俠傳》及《軒轅劍》系列樂曲,青少年時期同樣深受武俠小說啟迪,有著仗義執言的性格和俠義精神,或許還帶著點離經叛道性格的兩位音樂人作曲家陳樹熙與國樂團指揮鄭立彬,趁此機會抓起他們的武器古琴與洞簫,來場嘴皮子對決、論藝交鋒話江湖。 同時本月更有許多國際藝術家、台灣表演者與藝文工作者現身本刊:包括以色列指揮家殷巴爾與當代編舞家普雷祖卡的個人專訪,戲曲界當家花旦如蕭揚玲、張孟逸的接班心情;在「藝活誌」單元,我們則帶著讀者跟著藝術行政一起過日子,看看他們的如何為創作者想方設法、成為每件作品幕前幕後的最重要推
-
平心而論
一個「說不清」的行業?
要談舞團的經營管理,大概就是要去做所有人事物的平台。我們所期待「分工」與「職責」明確的狀況大概不會出現,在經費有限的現況下,只能看看如何補位、如何把事情做到最理想的狀態!
-
音樂飛行
永恆,往往只是令個人終生難忘的感動片刻
有時我覺得自己像是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三不五時把先聖先賢大師們的頭像拿出來,撢掉上面的灰塵,讓它看起來光鮮亮麗,有時在晚上當指揮舞動起他的指揮棒,鋼琴家舞動起他的十指,頓時就像施展起招魂術,先聖先賢們突然活了過來,魔法般地再次指引我們奏出那些經奏過、聽過千百次的樂音,有時好像真的活了過來,有時則半死不活。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回憶,抑或開拓?
看碧娜搜索結集的創作素材全是回憶,集體個人,反映文化社會,反映未來現在,所以看她的戲,是making sense of (one)self in this big big world,每個人那麼渺小,但又唯一,每個人都只得一個自己,卻與數不盡的人同悲同喜。 這是一個每個人一生都適用的問號,用來了解最基本的一個字,人。
-
演出製作事二三
表演藝術中的自由接案者
根據自由接案職場的特性,接案者有權可以或不願意或因有需要而接下專案。但是一旦接下專案任務,就應該一視同仁地、慷慨地,供給所學所長。對自己要有期許是為「做出更成熟決定的人」。市場競爭,往往職場生存者,有一番作為的人都擁有這一特質。
-
紐約
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 從新樂季看未來
紐約在地最受矚目的兩大音樂團體紐約愛樂與大都會歌劇院,近期都宣布了新樂季(2018/2019)的節目,前者的領導班底全新上任,在地人不太熟的新音樂總監與捲土重來的新總裁,透過「在地性」的節目安排要與紐約人拉好關係;後者則因領軍四十年的列汶身體狀況、性醜聞等問題被開除,新任音樂總監聶切-瑟昆提早接棒,人事更迭比節目更受矚目。
-
柏林
She She Pop 新作《論壇》 探索「擁有」的人性真實
德國代表性紀錄劇場團體之一的She She Pop,二月演出新作《論壇》,討論與揭露所謂「財產所有權」的各種面相,演出中,表演者從觀眾席陸續走上舞台,或獨白或合誦,描述著一個個關於「我擁有什麼?」或「我理應擁有什麼?」的生命片段與宣言,理解的笑聲不斷,所有的陌生人在此時被連結起來
-
倫敦
倫敦地窖裡的藝穗舞台 聚焦小而獨特的創作觀點
倫敦規模最大、給予新進藝術家許多展演與發表新作的「拱形地窖戲劇節」,利用滑鐵盧車站旁的地底空間,讓各種多元演出在此展現,讓觀眾體驗不同於主流的觀賞經驗,今年的節目更著重在給予身心障礙藝術家創作與展演的舞台,討論身體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殘疾問題;同時也聚焦有非裔、亞裔與少數族群的藝術家及女性創作者。
-
巴黎
兩公立劇院被宣告合併 文化部引爆民眾劇場危機
法國文化部於一月發出新聞稿,宣布明年開始將合併「柏油跑道劇院」與「開放劇院」的人力與資源,儘管兩間劇院都以法語當代創作為主,但兩者性質仍有差異。這項政策引發藝文界的質疑聲浪,認為馬克宏政府為了樽節支出,不惜放棄打造民眾劇場的遠景,以及保障多元文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