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
音樂飛行

台北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

台北市並不是沒有表演音樂的地方,而是缺乏一個有別於國家音樂廳歐式濃郁渾厚、咖啡色彩,偏日式純淨的「新」音樂廳;台北更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咖啡廳典雅溫馨的氛圍讓愛樂者可以聚首聊天、享受難得的悠閒;大廳更不必氣派地鋪滿白色大理石像是偉人陵寢;各種動線、管制區的設計必須以降低管理人力需求作為基本準則;缺乏鄰街門面就絕對需要建築師的天才靈感,將之轉化成令人讚嘆驚豔的地標……

台北市並不是沒有表演音樂的地方,而是缺乏一個有別於國家音樂廳歐式濃郁渾厚、咖啡色彩,偏日式純淨的「新」音樂廳;台北更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咖啡廳典雅溫馨的氛圍讓愛樂者可以聚首聊天、享受難得的悠閒;大廳更不必氣派地鋪滿白色大理石像是偉人陵寢;各種動線、管制區的設計必須以降低管理人力需求作為基本準則;缺乏鄰街門面就絕對需要建築師的天才靈感,將之轉化成令人讚嘆驚豔的地標……

在經過多位市長、延宕多年後,為了讓北市兩樂團能夠提早規劃節目、邀請大咖藝術家,獲得安排演出日期的主控權,柯市府決定要在信義路美國在台協會的舊址上為兩樂團蓋個新家,誠意十足,值得肯定!

一九九八年我在省交(國臺交的前身)任職,前團長陳澄雄先生跟省府力爭興建臺灣省立音樂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前身),我被指派加入專案團隊,因而得以走訪美、日的音樂廳與劇院,一九八六年落成的Suntory音樂廳當然成為重點,在此行文分享當天所聽到的口頭介紹,參酌日後蒐集的資料,希望能提供大家深思與借鏡。

為「使用者」而設計的Suntory音樂廳

鳥井信治郎(Shinjiro Torii,1879-1962)在一八九九年建立了Suntory,其企業信念就是「商業利益應歸還社會」(事業の利益は社会に還元すべき),一九二一年他建立社福機構「邦寿会」(ほうじゅかい,Hojuka)以實現他回饋的理想。一九六一年Suntory美術館開幕,兒子佐治敬三(Keizo Saji,1919-99)接任社長。一九八○年代有鑑於東京缺乏專門的音樂廳,佐治敬三打算出資興建一座「追求世上最美聲音」的音樂廳,但是認知到自己只是個愛樂者,所以他就先邀請會社的重要幹部一起走訪世界上最知名的幾個音樂廳聽演出,回國之後他問他們的意見,大家一致公認柏林愛樂廳(一九六三年啟用)最棒,他說那就蓋一座以它為範本的音樂廳好了。

認知到自己不是音樂廳的使用者,於是他以個人名義發函給世界知名的音樂家,請問他們對於音樂廳內外部的想法;而更特別的是,他也詢問行政管理部門、舞監等前後台使用者,然後將所有意見彙整後交給建築師,請建築師依據這些需求,去設計一座大家心目中最完美的音樂廳。

參觀時,我發現一間大大的指揮休息室就在舞台左側(觀眾角度),寬敞的客廳空間裡有成套的沙發組、平台鋼琴,讓指揮可以舒服地在裡頭休息、會客,乾溼分離的更衣室與盥洗間,不會讓衣服沾上噁心的衛浴髒水,指揮養足精力後可以上台盡情揮灑!鋼琴放在升降平台上,降下去是地下樓,貨車車道就在前面,樂器可以直接上車,兩側是樂器儲存倉間,可以放鋼琴、譜架、座椅,方便省事的設計減少了後台工作人員的數量與時間,更省去了演出協奏曲時的「鋼琴搬運秀」。

這些設計在今天也已常見,但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設計思維」在台灣仍是奢求,像音樂廳這類功能性建築需由內設計到外,參照差異、互補、時代性,預先選定典範,找尋相稱的聲學顧問團隊,並參照都市內原有設施做出異同區隔,整合互補成一個完整的架構體系。

有別於國家音樂廳的「新」音樂廳

台北市並不是沒有表演音樂的地方,而是缺乏一個有別於國家音樂廳歐式濃郁渾厚、咖啡色彩,偏日式純淨的「新」音樂廳;台北更需要一個「音樂藝術之家」,咖啡廳典雅溫馨的氛圍讓愛樂者可以聚首聊天、享受難得的悠閒;大廳更不必氣派地鋪滿白色大理石像是偉人陵寢;各種動線、管制區的設計必須以降低管理人力需求作為基本準則;缺乏鄰街門面(公保大樓擋在前面)就絕對需要建築師的天才靈感,將之轉化成令人讚嘆驚豔的地標;兩樂團進駐後要以何種行政架構營運管理,行政法人化?另設管理單位?兩團輪流管理?(根據以往高雄兩樂團輪流管理音樂館的經驗,我覺得問題多多)這又牽涉到辦公、排練、公共空間的數量、位置規劃……

若未能有別於國家音樂廳,在設計感與音響效果上也無法超越,說實在的,台北音樂廳蓋了也是白蓋,它將只是個排行老二的音樂廳,既無新聲也無新貌;被困在排行老二的音樂廳裡演出,不就是兩樂團當下的困境嗎?那又幹什麼花個幾十億,卻無助於翻轉態勢!台灣政界的佐治敬三在何方耶?!

 

文字|陳樹熙 熱愛飛行卻又不太會降落,矛盾但真誠,好奇又武斷,希冀引起您微笑並深思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