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本
-
特別企畫 Feature 撕下標籤之後 以新態度展開在地追尋
現象4:「新文本」浪潮來襲,台灣劇場如何接招
這一年來,台灣劇場頻頻選擇國外當代文本搬演,如新點子劇展、對幹藝術節或多個讀劇表演,都可看見歐陸新文本的蹤跡,且不論「新文本」的定義是否被認可,這些敘事邏輯及產出形式與傳統劇本大相逕庭的新世紀劇作,對沒有深厚文本傳統要「顛覆」的台灣劇場,有什麼積極的意義?是新的劇場語言?或是新的文本工作方式?浪潮襲來,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時代之聲
新文本,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嗎?在我看來,是,也不是。西洋戲劇史從希臘悲劇開始、莎士比亞、莫里哀、歌德、契訶夫、易卜生、布萊希特、亞瑟.米勒、貝克特,每個時期的劇作家,無不在創造一種與過去決裂、與時代對話的劇作書寫形式。也就是說,每個時代都有新文本,但為何在廿一世紀,我們特別高舉新文本的旗幟? 回顧廿世紀的劇場發展,「導演劇場」的崛起,改變了過去以劇本為核心的「劇作家劇場」;劇本不再是演出唯一的依歸,導演也不再是作家文本的傳聲筒,劇作家的退位,讓導演成了劇場藝術最主要的「作者」,一如法國戲劇理論家亞陶(Antonin Artaud)所說:「戲劇的典型語言是圍繞導演而形成,導演不再是劇本在舞台上的簡單折射度,而是一切戲劇創造的起源。」 如是,新文本運動的發生,可視為文本的回歸、劇作家傳統的復返?這話只對了一半。新文本在劇本形式上的解放,諸如不界定角色、情境和語言,眾聲喧嘩的多線敘事語法、以述說取代對話、以當下取代再現的手法,為劇作家與導演的關係,找到了新的可能。因為文本的開放性,導演的詮釋獲得自由,劇作家的書寫更加肆無忌憚,彼此的角色從拉鋸、對峙到和解、對話,共同激發出劇場的新能量。 還有,更迫切的是,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眼光及新的解讀方式,我們無法再以透過經典與時代對話為滿足,尤其科技的飛快進展、網路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前所未見、資訊流量高度膨脹、廿四小時都在變化的時代。新文本的劇作家正以激烈的手段,要我們正視這個時代、這個社會,讓我們無法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就像英國劇評家席爾茲在著作《直面劇場:今日英國戲劇》所定義的,「直面劇場」就是「揪著觀眾的頸背狠狠地搖,直到他們接收到某種訊息。」 和大多數的美學論述框架一樣,新文本運動只是戲劇學者、評論家研究、論述的總結。雖然新文本在歐陸蔚為風潮,但大部分的劇作家們不見得有身處「運動」之感,也對被貼上「新文本」的標籤不置可否,但這波趨勢,確實是在相近時間崛起的年輕劇作家們,集體投射出創作的豐碩成果。本期的「新文本」特別企畫,將從九個關鍵提問開始,探究何為新文本?同時從新文本的發跡地英國出發,摸索新文本在歐陸及香港的發展現況,並獨家專訪英國新文本劇作家馬丁.昆普。 新文本,其實一點都不新,說穿了,新文本的出現,只是提醒身為劇場工作者的我們,重新思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文本」踹共!
新文本是挑戰傳統劇作形式的書寫。 新文本是直面當代社會議題的聲音。 新文本是對主流價值與美學的顛覆。 新文本是導演與劇作家關係的解放。 發起於廿世紀末英國的新文本運動,在歐陸蔚為風潮,雖然劇作家們不見得有身處「運動」之感,也對被貼上「新文本」的標籤不置可否,但這波趨勢,確實是在相近時間崛起的年輕劇作家們,集體投射出創作的豐碩成果。他們不約而同在敘事風格、題材選取上衝撞成規,藉以重新思索劇作家、劇場、觀眾以及社會的關係。 近年,新文本在台灣被大量翻譯、搬演,本月更有「對幹戲劇節」及「新點子劇展」,即將上演多齣新文本劇作。趁此機會,我們梳理新文本的脈絡,理解新文本的內涵,並藉由新文本在歐陸各國及香港的發展現況,對照思索新文本可以為國內劇壇帶來什麼樣的意義與啟發。
-
特別企畫 Feature
九個關鍵提問 認識「新文本」
什麼是新文本,那有舊文本嗎? 「新文本運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新文本的題材與書寫形式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作為廿世紀興起的劇本創作風潮,我們雖未必知道什麼是「新文本」,但多多少少也在台灣的劇團製作中看過或聽過相關創作,趁著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與黑眼睛跨劇團策劃的「對幹戲劇節」,將演出多齣新文本劇作,這次讓我們一次搞清楚:什麼是「新文本」!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國:焦點劇作家 馬丁・昆普 極具開放性與政治性
作為英國當代重要的劇作家,馬丁.昆普從一九八二年迄今已累積四十個原創劇本及翻譯劇本,而且面向多元,近期更涉足歌劇創作。這次「對幹戲劇節」中將台灣首演他的代表作《做掉她》,該劇以十七個不相連貫、各自獨立的簡短場次(scenarios)組成,劇本沒有特定角色、台詞因此也沒有指定由誰來說,演員人數亦不指定,高度的開放性,讓製作團隊可以作最大的發揮。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專訪
昆普:文本是作家自己對世界的想法和感覺的編碼
趁著這次特別企畫的製作,本刊很難得地聯繫上劇作家馬丁.昆普並進行獨家專訪,一談其作品中為何時常提及戰爭,以及精采的語言運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發展概況
從日常中挖掘悲劇 形式與內容層層呼應
英國新文本浪潮在德國劇場界亦引發深遠影響,由導演歐斯特麥耶大力推動的「新寫實主義」,為當代劇作家打造了舞台,強調關注「平凡生活的悲劇」,以與當下世界密切連結。知名劇作家如梅焰堡、希梅芬尼和洛兒等,共通點即在於形式上的實驗與內容往往有多層次的對應,在挑戰如何搬演的同時,往往也回應作品的主題意涵。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焦點劇作家
羅蘭.希梅芬尼 測量當代的存在困境
從劇場實務出身的希梅芬尼,劇作向來有高度劇場性格,他同時運用了戲劇的與反戲劇的元素(如使用敘述而非對話、消解傳統戲劇角色、描述挑戰搬演等)展開劇作的豐富可能性。但戲劇形式實驗不是他創作的出發點,對他而言「人」、「個人」才是「劇場的主題」。將由導演廖若涵搬演的《阿拉伯之夜》是希梅芬尼的代表作,更是他近年致力於敘述劇場的開端,透過劇中五個角色彷彿偶爾與彼此擦身而過的獨白,處理「被自身存在困住的人們」。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發展概況
翻轉語言挑戰敘事 舞台書寫另闢新徑
在戲劇文學傳統厚實的法國,當代劇作家除了更深入語言的玩轉探究,以呈現意義的多重與文字的音樂性,另更有劇作家標舉為演出而寫,或自編自導或與導演搭檔,讓文本與舞台演出無縫接軌;而「集體創作」的風氣也日益蓬勃,除了大家熟悉的陽光劇團,亦有不少後起之秀選擇此一「解放」之路。雖然今日劇場常被視為導演的劇場,但法國劇作家並未在此浪潮下退位,反而挺進灘頭,參與社會議題,並且時常積極介入劇場製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焦點劇作家
米歇.維納韋爾 「複聲合調」影響深遠
高齡八十八歲的維納韋爾,是法國當代戲劇的三大「台柱」,作品已被視為「當代經典」,他的「複聲合調」編劇策略幾乎影響了所有當代法語劇作家。其實驗性作品《求職》包含卅個片段,劇中四個角色「從頭到尾都在舞台上」,像絃樂四重奏一般一起演出,每個人帶來不同的音色或特別的調性。這次台灣新銳編導簡莉穎將《求職》對話,呈現新作《看在老天爺的份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香港:發展概況
從翻譯演出到自創文本 「挑釁」已啟勢將延續
「新文本」在香港的發展,一是從翻譯劇得到啟發並汲取養分,從而定下框架,二是香港原本的另類劇場傳統,如進念.二十面體以降的多樣劇場形式,為「新文本」的著陸鋪好了土壤。作為「新文本」香港推手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主導者陳炳釗可能是第一個有意識地把「新文本」的影響導入其個人創作者,後來更成立「新文本工作室」,催生了馮程程、甄拔濤、潘詩韻、鄧正健、俞若玫等人的新文本創作。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同志與國族 永不歇止的認同議題
將在臺北藝術節演出的《懺情夜》,是來自英國威爾斯的雪曼劇團的作品,以夜店為場景,勾勒出藥物、電音文化如何席捲同志圈,描寫感官享樂與同志族群的印象連結,深刻寫實地呈現同志生活的典型;同時也藉由同志族群的慾望與認同,巧妙觸及在大不列顛共和國中,威爾斯弱勢地位及國族歸屬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