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
深度藝談
演好戲,土腔土調也能深耕台灣
豫劇與歌仔戲,在台灣都被稱為「地方戲」,雖然條件很不相同,卻也有其相似的軌跡。本刊特地邀請兩個劇種中具代表性的兩位演員──王海玲與唐美雲,針對她們的養成教育、演出歷程以及近期參與新編戲的經驗,進行交流與激盪。
-
專輯(一)
在現代劇場中「去豫劇化」?
台灣的豫劇因王海玲而存在,因王海玲而出色,「王海玲」三字的意義,直等於「台灣豫劇」。在劇隊熟習於操作現代劇場的編導制度,以大場面大製作的新作行銷豫劇多年之後,作者提出「王海玲價值」的視角,期待「現代劇場」與「王海玲價值」的關係,能以「相得益彰」代替「互相的妥協與犧牲」。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五月風情,品味獨奏正當時 經過SARS與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狂風般的席捲之後,五月,是個適合聽聽獨奏小品的季節。 堪稱身懷德奧傳統精華的德慕斯(Jorg Demus)、陽光男孩田波(Sergio Tiempo)及銀髮族的史蘭蒨斯卡(Ruth Slenczynska)將各自呈現鋼琴世界裡不同的面貌。 兩廳院推出的獨奏家系列將由兩位樂壇老將率先上場:蘇顯達與劉榮義,不同於蘇顯達嚴謹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劉榮義這位國內第一把交椅的雙簧管演奏家將呈 現多媒體的演出。另外在馬勒系列中受到矚目的樂壇新秀翁千琇,愛樂者將在五月聽到她的獨奏會。而一直在教學外,仍努力不懈持續舞台演出的長笛演奏家阮馨 儀,在這個月裡也定下了春季獨奏會。無獨有偶的,小提琴家陳幼媛的「法國時光」,將使初夏的台北充滿法式的呢喃。 獨奏音樂會或許沒有管弦樂或是室內樂音樂來得「聲光俱佳」,然而獨奏卻是最能直指人心的方式:音樂之於演奏者與聽眾、演奏者之於聽眾與音樂、聽眾之於音樂與演奏者,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效應或平衡呢?五月,是個適合體驗的季節。(林芳宜) 現代人思維的自然回歸「後現代」的音樂、美術與建築講座音樂會 因為SARS病毒的肆虐,使得台灣首屆現代音樂節在最後一刻化為烏有。幸好即將在實驗劇場展出的「後現代」講座音樂會,將帶領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一窺現代人的文化風景。 什麼是「後現代」﹖它與「現代」有何關聯與不同﹖誠如策劃者陳漢金博士所言:「現代」反映出沒是的徬徨與焦慮,而「後現代」則流露出對於即將來臨的「新世代」(new age)天真、樂觀與期盼的情懷。 「後現代」的藝術裡沒有「現代」艱澀難懂的語彙,沒有創作技巧的競技,只有現代人自然流露的思維,是「現代藝術」披荊斬棘之後的一種精神回歸,是追尋文化根源的一種展現。 此次講座除了有彭廣林、姜智譯、何君恆、吳世傑、陳詩愔擔綱的弦樂四重奏與鋼琴演出外,更邀來美術界的顧士勇、建築界的陳天祐,觀眾將可從視覺與聽覺的經驗中領略「後現代」的美。(林芳宜) 【
-
專輯(一)
枝蔓與嚴實
面對大批要從情節、劇場視覺氛圍來接受感動的新觀眾,新編戲的編法體現了新的美學,但《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卻讓編劇、導演隱身於後,讓我們重新看到「演員」在「編、導」的保障鞏固之下如何再度站回舞台第一線的位置,演員絕對不是編導手下的棋子。
-
戲曲
大和解下的蒼白對話
原本期待能看到兩個女人之間精采的對話與過招,卻因在人物刻劃上不夠平均而深入,以致對話空間不足,讓武后大大地強過婉兒,導致在空泛的對話之後,隨即轉入令人措手不及的大和解結局,實乃全劇的缺憾。
-
焦點
帶著點書卷味的兒女情愛
或許不少人會認為「蘇小妹」一角非王海玲莫屬,但編劇針對劇中兩個主要人物,量身修改,採取「水漲船高」的編劇手法,讓「秦少游」與「蘇小妹」各有各的表現場次與唱段,成為一齣生旦並重,可以雙掛頭牌的劇目。
-
戲曲 煙鎖重樓幾不見
《中國公主杜蘭朶》究竟航向何方?
這次的觀劇經驗,最令人感到興奮快樂的部分,莫過於演員的演出表現了。飾演杜蘭朶的王海玲,飾演柳兒的蕭揚玲,特邀飾演無名氏的王柏森,這三位演員的表現都足令人擊節讚賞。
-
台前幕後
新豫劇主義
本土豫劇版的「杜蘭朶」除了有傳統梆子聲腔的優勢,也有像是鬆弛程式性身段、龍套宮女不再是僵化的道具、舞台場面調度等全新面貌的綜合處理,以適應現代人觀劇意識的需求。
-
戲曲
再生抑或支解?
《七品芝麻官》之所以成爲一齣豫劇經典,就在於豫劇名丑牛得草的改編手法,已不僅限於「修剪」,還有其他精神意涵的挹注、多場演出經驗累積的反芻等等。拼貼式的敍事結構對於年輕一代的觀衆而言,恐怕不會被視爲傳統劇場中前衛的親和力展現,反而會是彼此之間難以產生共鳴的巨大鴻溝。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愛唸書,愛上台──王海玲
七歲時吵著要學芭蕾,很耐性、很堅持的學了八個月。第一次要上台跳芭蕾了,興奮得不得了,可惜,病了,不能梳起巴巴頭上台舉手踮腳,芭蕾劃了個句點,河南梆子卻將她帶上舞台,年復一年,長演不歇,興緻也愈演愈熾。 這一生的路,這一生的表演能量,都來自小小時候就萌生、就洶洶湧湧的表演欲,「我不愛唸書,從小就羨慕人家在台上表演。」學芭蕾爲了上台,學河南梆子也爲了能上台表演,多苦都不怕,注定了她要成爲一個舞台上的表演藝術家。 她是前飛馬豫劇隊、現國光豫劇隊的當家台柱──王海玲。也是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一代豫劇傳薪者。 (本刊編輯 胡惠禎)
-
光復50周年
他(她)的故事 我們的歷史5 【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光復五十年系列專題〉。從今年八月起,分成「縱墨觀史」及「人物點描」兩大單元,把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縱、橫二面整理推出。雖然五十年不算長,卻是台灣本土文化最重要的一段時期。表演藝術稍縱即逝,因此短短五十年的紀錄、整理,做來卻也備嘗艱辛。在此單元結束之際,我們除了完成一項「歷史」任務之外,也正積極籌備《中華民國八十四年表演藝術年鑑》。希望從今開始,年年為表演藝術做當年的紀錄。這是一項歷史工程,也是一個新里程的開始! 舞蹈:游好彥、劉紹爐、陶馥蘭 音樂:呂泉生 戲劇:吳靜吉 戲曲:張岫雲、王海玲
-
焦點
戲曲話豫劇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劇種。二月份,台灣唯一專業豫劇團──飛馬豫劇隊,將由「豫劇皇后」王海玲及大陸「中州第一小生」王希玲領銜在國家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