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八十一年飛馬豫劇隊推出的《唐伯虎點秋香》由王海玲扮風流才子唐伯虎。(演出單位 提供)
焦點 焦點

戲曲話豫劇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劇種。二月份,台灣唯一專業豫劇團──飛馬豫劇隊,將由「豫劇皇后」王海玲及大陸「中州第一小生」王希玲領銜在國家劇院演出。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劇種。二月份,台灣唯一專業豫劇團──飛馬豫劇隊,將由「豫劇皇后」王海玲及大陸「中州第一小生」王希玲領銜在國家劇院演出。

豫劇

《金殿抗婚》

2月18日 19:00

《王魁負桂英》

2月19日 19:00

《唐伯虎點秋香》

2月20日 19:00

國家戲劇院

中國自有戲曲以來,劇種一向繁多。除了歷史上曾出現過的宋元南戲、元明雜劇、明淸傳奇,以及近代的京戲等薪火相傳的代表劇種之外,更普遍的就是廣被全國各地,雖不見經傳卻深受群衆歡迎,紮根於鄕土方言及俗曲小調的各地方戲曲。

明淸時期,基於使用的語系不同,北方所形成的弦索腔及梆子腔,南方所形成的弋陽腔及崑山腔,加上活動於長江流域的徽、漢二調,滙合西皮、二黃而成的皮黃腔,分別在廣大的民間流傳發展過程中,與各地方言及俗曲日益糾結衍變,產生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聲腔變種,終至形成了各自的聲腔系統,呈現出多采多姿的地方劇種。

單以梆子腔系來說,源於明代的西秦腔,出自古爲秦地的陝西、甘肅一帶,由民間流行的小令演變而成,稱爲秦腔。又因採用硬木梆子敲擊節奏,故又稱梆子腔。秦腔流傳各地時,與當地的語言和民間音樂結合,逐漸衍變爲各地的梆子腔支系,如在陝西除了有秦腔還有同州梆子等,在山西有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及蒲州梆子等,河北有河北梆子,山東有山東梆子,河南有河南梆子等,形成枝葉茂盛的梆子腔系各地方劇種。其間表演體制都是以生旦淨三大行爲主,都有粗獷、高亢的唱腔、旣生活又誇張的表演風格,唯一的差別僅表現在所使用的語言及演唱腔調的不同。

豫劇的流傳

「豫劇」因在聲腔上屬於梆子腔系,故原稱作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故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爲台,當地稱爲「靠山吼」。因爲河南簡稱「豫」,河南梆子又是河南最主要的代表劇種,現代就稱爲「豫劇」了。

河南地處中州,洛陽與開封曾是幾個朝代建都之地,有著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北宋與金時,雜劇的一支重要流派「中州調」就是在河南形成的。明末淸初,秦腔已流傳到長江流域,陝西和山西梆子一直在向中州地區傳播;當河南梆子還處在「本地土腔」的初期階段時,曾受到民歌小調及其他劇種的影響,它就依附在主宰鄕間戲台的羅羅腔(又稱羅戲)戲班中演唱。

由於長期與羅戲同台,吸收了許多羅戲劇目和曲牌,唱腔及行腔風格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除羅戲外,河南梆子還受到皮黃腔很大的影響,梆子中摻皮黃的現象很普遍,它不但吸收皮黃唱腔調門,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也多有借鑒。

乾隆時期,開封已是中州地區戲曲薈萃之地,最早的河南梆子是在這裡出現的,當時稱「汴梁戲」,習慣上又稱「祥符調」,是豫劇最早的唱調。祥符調不斷向四處傳播,由於各處方言發音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傳至商丘一帶,稱「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爲「豫西調」;流入東南沙河流域的稱「沙河調」。

在上述四個支派中,以祥符調的力量最爲雄厚,它與沙河調、豫東調比較接近,一般統稱爲「豫東調」,以商丘、開封爲活動中心,聲腔的語言基礎是中州音韵的豫東語調。「豫西調」以洛陽爲活動中心,聲腔的語言基礎是中州音韵的豫西語調。前者,在發聲上多用假嗓,音域較高,俗稱「上五音」,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流暢輕快;後者,在發聲上多用眞嗓,音域較低,俗稱「下五音」,男聲蒼勁悲壯,女聲低迴婉轉。

淸末民初,河南梆子湧現出大批優秀的演員,各行各角,從唱腔到表演都提昇至一個新的階段。三〇年代,女演員登上劇壇,爲河南梆子注入一股新血。個中翹楚者有陳素貞,色藝俱佳,舉止嫻靜,能創新腔,尤工表演,時人以「豫劇之梅蘭芳」譽之。又有藝精德高的常香玉,以素無門戶之見,善於藝術革新著稱。她本習豫西調,但能吸收豫東調以豐富自己的唱腔,同時還借鑒墜子、大鼓書以及秦腔的演唱方法,從而創造出一套活潑、莊重,有悲有喜,音色優美,韻味甜濃的常派唱腔,在豫劇中獨樹一幟。雀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旦角,也各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卓然成家。與此同時,以旦角爲主的劇目越來越成爲劇團上演的主要戲碼。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齣,取材多是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唱詞道白通俗易懂,並帶有中州地區的語言音韵和生活口語化的特點,形成了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民間風格。經過加工整理的優秀劇目有《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大祭樁》、《秦香蓮》、《花打朝》、《對花槍》、《秦雪梅》、《香囊記》、《桃花庵》、《洛陽橋》、《破洪州》、《三上轎》、《唐知縣審誥命》等。此外又創作有現代戲,摸索創造新的唱腔。在題材上,結合現代環境,反映社會現實,設計一套富有鮮明時代精神的新唱腔,頗能掌握時代的脈動。

豫劇一向以唱功見長,唱腔屬板式變化體,簡單流暢,節奏鮮明;唱詞多爲七字或十字句,通俗易懂,近似說白。近年來演員多以眞聲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淸晰,行腔酣暢,易於爲觀衆聽淸。加之表演細膩,眞切感人,從而博得了廣大群衆的喜愛,故一躍而成爲梆子腔系中的一技獨秀。在大陸近三百種地方劇種中,豫劇能與京劇、評劇(河北地方劇)、黃梅戲、越劇合稱五大劇種,不但流行河南全省,又傳播到鄰近各省,甚至甘肅、靑海、新疆、西藏、黑龍江等地也都有專業豫劇團體的活動。

「二王」聯演經典名劇

至於台灣能有一個唯一的專業豫劇團隊,則不能不算是異數了,早期雖屬國軍的「中州豫劇團」,使豫劇維持不墜,但使之發揚則應歸功於由中州豫劇團化身的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雖不能說張岫雲與王海玲挽救了豫劇,但可以說飛馬豫劇隊的團隊精神就是豫劇在台灣的異數了。

張岫雲精於豫劇,在大陸即享盛名,民國四十二年成軍的飛馬豫劇隊在其號召下,成績斐然。並於四十八年招收豫劇第一期坐科學生,以「海」字爲名。張岫雲身兼敎職,爲豫劇薪傳立下了基礎,如全才旦角王海玲,小生、老旦俱佳的劉海燕,文武小生李海雯,文武老生劉海霞等均爲一時之選。五十八年國防部以劇隊成效卓著,核予正式編制與定額經費,肯定了豫劇隊是支紀律良好、劇藝精良的文化尖兵。

七〇年代豫劇隊不但完成了保存階段任務,從此更邁入了發揚求精的階段。不斷的改編老戲賦予新生,強化伴奏場面改良唱腔,創新表演手法,去蕪存菁,淬勵精鍊,在傳統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提昇,並以旺盛的企圖心及敬業的團隊精神,投身文化建設。除原有的勞軍演出外,更大量排定民間演出,開拓觀衆層面,如七十五年受邀參加台北市藝術季演出《香囊記》與《大祭樁》,不但廣受新生代觀衆歡迎,更受到學術界的肯定與推崇。此外,豫劇隊不僅達成勞軍及慰解旅台鄕親的思鄕情結,更能發揮藝術的魅力,向豫劇國劇化的目標邁進。

這次飛馬豫劇隊在國家戲劇院的公演,推出《金殿抗婚》、《王魁負桂英》、《唐伯虎點秋香》等三齣民間傳說經典名劇。前兩齣由王海玲及大陸鄭州豫劇團王希玲擔綱演出。其中旦角王海玲不但獲得河南同鄕會所封「豫劇皇后」頭銜,更以其扮相俏麗,做表細緻,嗓音圓亮及淋漓盡致的演技,榮獲一九九一年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生角王希玲則爲大陸一級演員,獲選各項大獎,其中以一九九三年中共文化部文華獎表演獎榜首爲最;憑著求眞、求新、求深的演技,擁有「中州第一小生」的令譽。二王聯演,不僅加強了兩岸豫劇的借鏡,更象徵兩岸的戲曲文化交流。

 

文字|牛川海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