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梅花獎

相關文章 14 篇
  • 天津京劇團《三娘敎子》
    即將上場

    天津京劇院與梅花獎名角聯合大公演

    以天津京劇院爲主體,加上大陸各主要京劇團梅花獎及梅蘭芳金獎得主一行六十五人組成的「天津京劇院與梅花獎名角」,將於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國家劇院隆重登場。 天津京劇院正式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是由原天津市京劇團、天津市京劇三團合併而成。合併後的天津京劇院,通過人才優勢互補,演員、樂器、舞台美術結構更趨合理完善,陣容更加強大,曾多次赴海外進行文化交流活動,近年來商業性演出更趨頻繁,曾前赴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國家演出。 天津京劇院此次來台演出,爲了加強演員陣容,特邀大陸各主要劇團的台柱加盟助陣,名角雲集戲碼精采,是今年台北京劇界一大盛事。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55期 / 1997年06月號
  • 天津京劇院名角大匯演
    即將上場

    天津京劇院名角大匯演

    兩年前來台演出的天津京劇院,此次來台主要以中靑輩演員爲主,主要演員包括著名楊派老生楊乃彭,文武老生王平,梅派靑衣李經文,尙派靑衣李莉,張派靑衣張學敏,裘派花臉鄧沐瑋、康萬生、安平,武生張幼麟,武丑胡小毛等。此次還特別向外借將,請來中國京劇院奚派老生張建國,葉派小生宋小川,瀋陽京劇院程派靑衣遲小秋,貴陽市京劇團名旦侯丹梅。主要演員中共計獲得七座梅花獎,加上八座梅蘭芳金獎,是目前大陸菊壇中靑輩的佼佼者。 外借的主要演員中,老生張建國曾得梅蘭芳金獎;此次貼演他最擅長的〈東吳恨〉與〈楊家將〉。首度來台的程派靑衣遲小秋,係瀋陽京劇院台柱,拜程硯秋嫡傳弟子王吟秋爲師。遲小秋宗法程派藝術,一九八五年榮獲梅花獎;此次來台推出程派名劇〈鎖麟囊〉與〈孔雀東南飛〉等。侯丹梅亦是首次訪台,梅工靑衣、花衫、刀馬旦,一九九二年曾榮獲梅花獎;此次來台貼演〈大英節烈〉以及〈金山寺〉、〈斷橋〉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78期 / 1999年06月號
  • 計鎭華不憑藉花俏身段,完全以凝聚情感的唱功、精確的手眼法步,演出人物的深度。
    絶活亮相

    再造經典計鎭華

    只要是計鎭華演過的角色,都能在觀衆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造成他「冷戲熱唱」的原因,除了技巧精熟外,用「心」演戲也很重要。

    文字|張啓豐
    第65期 / 1998年05月號
  • 梁谷音詮釋的紅娘,細膩生動。
    絶活亮相

    精雕細琢梁谷音

    梁谷音將現代意識融入於傳統形式之中,使她所表現出來的崔氏、閻惜姣、潘金蓮、紅娘等角色,在舞台上熠熠生輝。

    文字|張啓豐
    第65期 / 1998年05月號
  • 放棄社交、專心練功,換得崑劇武旦皇后美名的王芝泉。
    絶活亮相

    武藝絕響王芝泉

    習武戲四十年,王芝泉仍每天練功不懈,因此當她在台上神乎其技、從容自在地演出時,台下早已目瞪口呆、掌聲如雷。

    文字|張啓豐
    第65期 / 1998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絶活亮相

    細究深掘王奉梅

    內心要有戲,才能使眼神在一亮相時就吸引觀衆的目光,每走一步都有順應劇情的獨特戲感!

    文字|孫嘉穗
    第68期 / 1998年08月號
  • 李勝素飾鍾雪兒。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中京院《走西口》 晉商故事吸引新世代觀眾

    二百人大陣仗 打造新編交響京劇

    在國內擁有一票死忠戲迷的中國國家京劇院,這回來台不只演老戲,該團與山西省京劇院聯合演出,由山西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伴奏,去年入選「藝術精品工程」,描述山西晉商創業故事的新編京劇《走西口》,將以兩百人的大陣仗,原汁原味呈現這齣「交響京劇」!

    文字|廖俊逞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節婦吟》爲新編劇本,演員曾靜萍以此獲「梅花獎」。
    焦點

    鶯囀翠谷 珠落玉盤

    梨園戲的表演形式,除帶有傀儡戲的規格外,還將民間的風俗和舞蹈適當地結合到戲劇之中。其強烈的性格特色,不論在表演風格、音樂唱腔、舞台動作及伴奏型式等方面,均表露無遺。

    文字|張啓豐
    第56期 / 1997年08月號
  • 張靜嫻將各種人物的心情、眼神手勢細緻拿捏。
    絶活亮相

    豐厚寬廣張靜嫻

    無論是貧苦素樸的正旦戲, 或相府千金苦中做樂的情景, 在張靜嫻的技巧拿揑中都使人物的表演獨具特點。

    文字|孫嘉穗
    第69期 / 1998年09月號
  • 侯少奎高吭的嗓音中以滿宮滿調及淸晰的吐字,唱出底蘊醇厚的曲韻之美。
    絶活亮相

    底蘊醇厚侯少奎

    「少時練功是用汗水和淚水積累而成的,累得全身乏力時,雖不可能嚎啕大哭,卻往往累到情不自禁地淚流不止。」

    文字|孫嘉穗
    第67期 / 1998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甄選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即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止開放申請。有意參選或推薦者,可在申請期間內向該基金會索取設置辦法及申請表格。此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將透過各縣市文化中心、全國文藝社團及藝術院校相關系所散發辦法及表格。 獎類設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五類。獎勵的對象爲具有累積性成就之傑出文藝工作者,每類只獎勵最優者一名。除自行參選、個人或團體推薦之外,基金會還設有提名委員,針對相當優秀卻不願參選者,主動予以提名。 得獎者除可獲得獎金六十萬元及由楊英風設計之獎座,基金會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四個地區,舉辦得獎者演講會及作品展示會,發表其創作心得,展示作品、生活照。同時製作專輯在媒體上刊載或播出。最後還推薦得獎者到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由合作之學校提供創作、敎學環境。 欲索取參選辦法及申請表格者,附回郵寄: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36號二樓202室,或電洽(02)754-1122#116。 (編輯室) 表演藝術行政專題講座 爲讓全省各地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有機會在當地接受專業的硏習課程,由文建會主辦、果陀劇場承辦的「表演藝術行政專題巡迴講座」於四、五月巡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東、宜蘭等七縣市。 此次課程師資來自國內藝文團體專業製作人、執業律師及會計師、著作權委員會、財政部賦稅署及專業廣吿公司資深創意人等各專業領域。由林谷芳、詹宏志、黃寤蘭、林靜芸等從媒體、趨勢及現代行銷概念來剖析藝術生態的現況與未來。期望由全方位的深度剖析爲藝術行政工作者排難解惑。 對文化行政及藝術管理有興趣的朋友都能報名參加。詳情請洽:果陀劇場(02)593-5070 (編輯室) 〔英國〕 愛丁堡藝術節 愛丁堡藝術節去年剛辦完五十屆,今年將歡度五十周年慶

    文字|本刊編輯部、蕭勇、襲加
    第54期 / 1997年05月號
  • 龍女(魏海敏飾)花堂喜悅瞬間逆轉成拒婚。
    戲曲

    希求梅韻的《龍女牧羊》

    「抒情」功能原是古典戲曲的傳統特質,十分符合老戲迷與老票友的審美情趣。然而對於年輕的現代觀衆來說,總覺得在主題意識、敍事結構、情節安排、人物塑造、歌舞、意境的營塑上,都顯得相當薄弱平淡,似乎無法散發出「戲味」來,也難以引領觀衆沁入梅派的神韻中。

    文字|蔡欣欣
    第49期 / 1996年12月號
  • 《長生殿》裏華文漪嫵媚艷麗的貴妃造型。
    主題 Feature

    聲情並茂的華文漪

    戲曲表演中,美的主要特點是自然兩個字,在這個基礎上,華文漪形成了規範自如、典雅清新,富有靑春活力的表演風格。

    文字|兪耀庭
    試刊號 / 1992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省交徵曲比賽 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為舉辦第五屆創作樂曲發表會,徵求「管樂合奏」作品。 創作主題「承文化薪火、傳時代新韻」,參選作品須標明中文名稱,全曲演奏時間十至十五分鐘。經評選獲獎者,將頒給獎牌及獎金,第一名十萬元,第二名七萬元、第三名(二位)五萬元,佳作(若干)三萬元。報名自即日起至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五日止,作品請以掛號郵寄:台中縣霧峰鄕中正路738之2號,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發展組。 另外,省交第六屆徵曲比賽分為「兒童歌謠」及「藝術歌曲」兩組,第七屆徵曲比賽以「器樂協奏曲」為主,詳情再另行公佈。洽詢電話:3391141轉150〜152。 (編輯部) 〔香港〕 「今天舞台」新浪潮登場 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今天舞台」系列,為香港第一個以演出本地創作為主的藝術節,參加者都是表演藝術界最活躍的新銳創作者,藉以反映香港此時此地的表演風貌。 「今日舞台」節目包括九月戲劇節目「短劇戲流'95──我們的香港故事」,由八個劇團分別創作;十月音樂節目「音樂實驗室」,結合實驗、搖滾、電子、爵士、即興及古典;十一月舞蹈節目「新浪潮舞蹈節」則呈現新生代編舞家的作品。 表演節目之外,並有相關課程、研討、文章發表及出版等活動同時進行,並計劃於九月出版一本《戲劇藝術與香港變遷──回顧與前瞻》特刊,由資深戲劇界人士和學者撰文,探討戲劇藝術在香港社會變遷中扮演的角色。 (編輯部) 〔大陸〕 中國女子交響樂團成立 為了迎接今年九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中國女子交響樂團近在北京成立。該團指揮由鄭小瑛、張培玉擔任,張培玉曾任台灣的高雄實驗交響樂團副指揮。樂團編制共一百人,包括銅管十八人,木管十二人,弦樂六十二人,打擊樂器八人,樂手們來自中央音樂學院和北京一些學校。鄭小瑛表示,成立中國女子交響樂團的目的,是「

    文字|本刊編輯部、蕭勇、周凡夫
    第35期 / 1995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檳城

    「檳城廟會」帶頭,啟動癸卯兔年演出

  • 曼谷

    「曼谷設計週」中,藝術家讓觀眾在老城區《尋找鄧麗君》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