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戲劇 面對當代的文學性與孤獨感
《內在的聲音》 建構「再閱讀」的空間
《內在的聲音》(The Sound Inside)是美國劇作家亞當.瑞普(Adam Rapp)作品,寫的是一位教創意寫作的女教授,與一位執著寫小說的男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話,從文學與小說開始,談及家庭、疾病、性與死亡等議題,並且逐步完成這位男學生的第一部小說。 由「界址創作」推出的《內在的聲音》首次中文翻譯演出,由劉崴瑒翻譯、重田誠治導演,並由林唐聿、王肇陽分別飾演劇中的女教師與男學生,團隊是如何藉由翻譯當代劇本,找尋到與觀眾對話的可能? 從劇本的選擇到翻譯的實踐 「這一切就是在3天內決定好的。」重田誠治笑說,從泡湯聊天、確定劇本、書寫企劃到團隊組織,《內在的聲音》大概在3天左右勾勒出現有狀態;不過,劇本的翻譯是劉崴瑒過去的積累,希望每年都可以有一至兩本的劇本被翻譯,特別是新的、當代的劇本。 其背後的思考,是從「學院」本身出發的。因為在學院內,若有相關呈現多會選擇經典文本,而2000年後的劇本往往不會被看到、或根本沒被譯介。於是,《內在的聲音》就在這樣的脈絡裡被選上,包含東尼獎的加持,還有內容觸及的主題重田誠治說:「我覺得《內在的聲音》真正去回應現代的某種『孤獨感』。這個劇作的內容在闡述師生關係,然後場景是創意寫作課,所以他們都在討論文學創作,去回應他們反對現在比較快速的、爆炸的資訊,像Twitter等社群媒體。」 重田誠治認為,無論是2000年後文本的「被看到」,還有在劇場裡好好說與好好聽一個故事,都是《內在的聲音》希望在劇場裡創造的良好交流。 同時,也把從劇本翻譯到劇場實踐過程裡可能面對到的問題,轉化成這個劇本的某種詮釋,其中便是翻譯文學帶有的「翻譯感」。身為導演的重田誠治一開始閱讀劇本時就有這樣的擔憂,反倒是進入第一次讀劇時,透過演員的聲音感受到其他可能。這個劇本本身涉及不少文學作品,情節也多有他們朗讀作品的橋段,「假設他們在場邊開始在唸小說內容時,其實知道閱讀的語氣與方法背後的動機,而文學作品本身就不完全是口語的,所以慢慢習慣這兩個角色可能平常講話就是如此。這是這個作品的特質,因為角色動機、講述內容,讓作品變得不是那麼地『翻譯』。」他這麼說,不過仍有對劇本文字、語法等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p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導演
劉建幗書櫃裡的秘密
01《宇宙連環圖》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張密╱譯,時報文化,2004 有一種旅程,剛開始就捨不得結束。這本書便是給我這樣的感覺。才看不到三分之一,就擔心太快看完了怎麼辦?書中充滿宇宙、科學的奇趣,但又輕盈而幽默。隨著文字腦中自然出現一幅幅的畫面,如流水一般地,心就被帶往外太空,一會兒又進入微觀世界。想像力好像曬棉被那樣被舒展開來,在陽光下抖一抖、拍一拍,不自覺地會露出微笑。 02《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 林鶴宜╱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歌仔戲的「活戲」演出,本質上充滿生猛活力。只有劇目綱要、沒有劇本的情形下,音樂、鑼鼓與演員如何在台上各種配合與「接招」?此書帶領讀者一窺活戲演出是如何練成的。不論是演員、樂師現身說法,台上的操作、手勢、密語暗號還是書中收錄的外台劇目、內容,都精采萬分。 03《ZOO》 乙一╱著,張筱森╱譯,獨步文化,2008 乙一的小說如《天帝妖狐》、《平面犬》等,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但若要挑一本經典來推薦的話,我想還是快20年前出版的《ZOO》。若還沒看過乙一的作品,從這本開始接觸這位作家,應是不錯的選擇。又或者如同我,10幾年來,我偶爾還是會再度拿起《ZOO》重溫,當年閱讀時被觸動的,很深的感動與驚豔。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作家、節目製作人
焦元溥書櫃裡的秘密
01《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 彼得.曼德森╱著,許恬寧╱譯,大塊文化,2015 這是一本奇書。當你翻閱它,你就進入一個魔幻旅程,途中滿是珍貴知識與思辯。最最神奇的,在於當你讀完它,你會赫然發現這個旅程似乎還沒開始。你完全可以從頭再讀一遍,然後獲得截然不同於第一次閱讀的體會。這本書也會介紹你許多其他有趣好玩的書,鼓勵你一探究竟,與它們為友。附帶一提,這是一本只能存在於實體形式的書。為什麼?看了就知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編導、演員
鍾伯淵書櫃裡的秘密
01《符號帝國》 羅蘭.巴特╱著,江灝╱譯,麥田,2014 全球化流動看似「多元並存」,實則存在強勢文化主導,身處萬華的「青山王夜祭」從常民生活轉為擾民行為,可看出居民生活型態與思考轉變,「傳統」需要特意保存,狂潮下我們「呼求差異」,而羅蘭.巴特以外部之眼觀察東方文化,書寫日本元素,從語言、車站、包裝甚至到眼瞼,都能回扣文化中心。日常難以察覺,卻是創作的磐石,此書令人眩暈的形容,如同大槌,將光滑的鏡面擊裂,映照日常的多重輪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舞家
蘇文琪書櫃裡的秘密
01《點線面》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 小時習舞,總覺得舞蹈似乎只存活於有舞蹈地板的教室中,她失去了特殊的宗教功能,也遠離了專屬的音樂與故事。正當重複演練抽象技巧而稍顯乏味時,這本書適時打開一條想像的路徑。我無數次練習讓身體游移在點、線、面形體之間,自得其樂地,感覺其對應的聲音質地、情感溫度,勾勒動作的色彩與重量。日後幾次隨意翻讀,像是回訪1位創作老友,也像是回訪過去的自己。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聲音工作者
李慈湄書櫃裡的秘密
01 《微物之神》 阿蘭達蒂・洛伊╱著,吳美真╱譯,天下文化,2017 我不知道能怎樣訴說我心中的女神,若不是一行字,要不就是幾千個字。先略過她對人道與正義的關懷、持續的毅力和犀利的理解力不談,在她兩部非虛構小說中,仍能直接感受到強烈的文學性敲擊心靈。20年前的《微物之神》以陰性凝視與敘事為武器,寫下她的世界的殘暴。書寫極美,可見神性。她和她的作品,讓我行走在世界上,更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一顆追求公平正義的心,一定也能同等理解其他價值與美。如果還不能理解,那是我們修養還不夠。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法長笛演奏家、蹦藝術網站執行長
林仁斌書櫃裡的秘密
01《刻意練習》 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著,陳繪茹╱譯,方智,2017 對我來說,本書就像是多年前大受歡迎的「一萬個小時成功論」進階版,透過書中不同章節裡提到的重點:例如第六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其中第200頁提到了「切記:開始分心或覺得好玩時,大概就代表沒有進步。」等等內容敘述精闢,閱讀後更讓我擊節讚嘆,於此雖無法盡述,但將觀念運用於生活與學習之自我惕勵,卻是妙用無窮。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
洪凱西書櫃裡的秘密
01 《地方設計:萃取土地魅力、挖掘地方價值,日本頂尖設計團隊公開操作秘訣,打造全新感動經濟!》 蔡奕屏╱著,果力文化,2021 透過15組日本頂尖設計團隊操作案例,了解他們對在地共創的看法與洞見,為建立品牌帶來啓發性的思考。翻讀這本書時不時提醒自己,面對作品,面對觀眾,面對競爭,我們需要找到更核心、更讓人驚喜、更獨特的切入點,才能讓作品被看到。每次讀,都讀不了太多,因為每一頁都讓人靈感迸發,只能慢慢讀,好好享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旅美作曲家
張玹書櫃裡的秘密
01 《蛤蟆的油》 (Something Like an Autobiography) 黑澤明(Akira Kurosawa),Vintage,1983 02 《 Miles Davis: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Miles Davis,Simon Schuster,1989 我一直很喜歡閱讀各類型創作者的自傳,無論作者文字功底高低,字裡行間總能一窺他們如何回應在創作深處遇見的難處與光亮。這兩本自傳,是啟發我對於音樂語彙與個人追求的探索起點,書裡皆提及童年記憶對他們一生影響深遠,促使我開始思索記憶如何形塑,定義一個人,以及潛意識為何選擇讓這些記憶留下,成為「我是誰」,與我寫下的聲音是否能成為「我」誠實的延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
大甜書櫃裡的秘密
01《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 黎煥雄/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2014 我常笑稱這本書是專門用來治療我的失眠的,並非文字枯燥乏味,而是翻開這本厚達7公分的「包裹」,就柔軟墜落在作者以自身真實、記錄混雜虛構所搭建的夢海裡,彷彿我所處的現實才是海中的倒影。與作者因為劇場而相識,書中除了包裹著我和他悠悠歲月的短暫交疊,我更竊喜於窺探他從未提及的那些秘密,這不僅僅只是一本劇場文字作品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表演指導
王安琪書櫃裡的秘密
01《電影表演:導演必修課》 茱迪絲.衛斯頓╱著,何平、何和╱譯,書林,2012 還在念研究所時便認識這本書,從第一章「結果式指導」開始醍醐猛灌頂。導演與演員的溝通常常陷入你的悲傷不是我的痛苦、你的甜蜜不是我的醉心的猜謎遊戲,但戲是「能被演出的動作(動詞)」而不是「做出某種效果(形容詞)」,書中提供了快速修正的解法,其他章節更針對劇本分析、選角等面向,帶我以導演角度認識演員工作。表導組皆推薦服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02《快思慢想》 丹尼爾.康納曼╱著,洪蘭╱譯,天下文化,2018新版 相較於以文學形式閱覽人生百態,我有時更喜歡認識關於人的科學。此書以心理學中直覺的系統一、與費力的系統二為主角,每個小章節以實驗說明這兩個系統如何串起我們日常行為與心智。創作仰賴善變的感覺難逃枯竭,偶爾跳出來看看表演中的我是如何調配系統一與系統二比較有趣;又或者了解人們系統一的運作後,重要場合的服裝顏色、粉專上的廣告文等,忽然又有了新靈感呢。 03《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茱莉亞.卡麥隆╱著,鍾清瑜╱譯,橡樹林,2018 作者擁有小說家、作曲家、編劇等多重身分,提供兩項關於創造力的重要工具:晨間隨筆和藝術之約。其中晨間隨筆是我的最愛,聽起來很愜意浪漫?一點也不,請把理性與社會化放一邊,想要看到新篇章的曙光,得從紙上自怨自艾、幼稚、憤怒、乏味、愚蠢這些成年廢物終於心手合一開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創造力無從發揮?嫉妒是最好的線索。你痛恨哪些藝術家嗎?」夠一針見血吧?下筆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鋼琴家
王佩瑤書櫃裡的秘密
01 《Every Good Boy Does Fine》 Jeremy Denk/著,Random House Audio,2022 還記得第一次在Marlboro Music Festival 聽到Jeremy Denk 演奏。每顆音,每個休止符都充滿了想法與說服力。一天雨後,我問他:「音樂這麼的主觀,如何才能保有自己的聲音?」他靦腆地回答:「音樂家看到的宇宙是與眾不同的,既瘋狂又美妙,所以我都把看到的寫下來!」這本自傳是一位傑出音樂家的拜師之路;並藉由他靈動細膩的文字一窺瘋狂宇宙的樣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
余品潔書櫃裡的秘密
01《柏青哥》 李珉貞/著,蘇雅薇/譯,蓋亞,2019 看到喜歡的長篇小說,會避免去看影視改編,因為我愛的人物需留在我的想像裡。閱讀之後總啟發我去想,演員怎麼將表演塑造的「有空間」與「無答案」,有無之間是我跟觀眾的一趟追尋。《柏青哥》講述一個朝鮮家庭將近80年的飄蕩,很多不幸讀來舌頭很澀又很幸福,書寫力道不拖泥帶水,一個場景或一個十年,該關門了就一句話關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字工作者
吳家恆書櫃裡的秘密
01 《The Symphony》 Michael Steinberg╱著,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這是一本舊書,這是一本厚書,作者Michael Steinberg選了近30位作曲家共約百首交響曲,按字母排列,介紹創作背景,分析樂曲內容。資料豐富,下筆深思熟慮。涵蓋了國內許多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可在音樂會前先行了解、或之後回味複習之用,總會有些收穫。 02 《暴風雨》 莎士比亞╱著,楊牧╱譯,洪範出版,1999 關於接觸外國文學,我接受錢鍾書的看法:要從那個語言的經典之作著手。很多經典都不容易消化,但是耳濡目染,會培養出好的審美品味。既然人人都說莎士比亞是文學大師,既然《暴風雨》是莎翁晚年成熟之作,既然楊牧是著名詩人、學者,把這本洪範出的《暴風雨》放在案頭,總不會錯。這本又是中英對照,時時翻閱,熟悉原著,也欣賞英文之妙、中文之美。 03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布克哈特╱著,花亦芬╱譯,聯經出版,2007 對文藝復興的認識,是涵養根基的打底,永遠不嫌多。選這本書的原則一如選《暴風雨》:名家,名作,名譯,料好實在,開卷有益。這本書雖厚,但是段落分明,隨意翻讀,也不覺得有壓力。而且,文藝復興是西方文化的重要階段,很多藝術發展都可上溯到這個時代。很多藝術工作者知道這是課本上的結論,但是只知皮毛,體會認識不深,布克哈特的名作,恰可補強這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評人、舞蹈構作、策展人
吳孟軒書櫃裡的秘密
01 《Choreographing Problems:Expressive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Dance and Performance》Bojana Cvejic,Palgrave MacMillan,2015 Cvejic是比利時的舞評人、舞蹈構作與表演學者。或許是因為彼此身分的相似,她的Choreographing Problems總能給我很多啟發,尤其是她如何將創作現場的經驗作為研究的起點,並能從編舞、表演與書寫的實務工作裡,提煉兼具哲學性與歷史意識的理論化思考,且總能在不慍不火的書寫風格裡,提出具顛覆性的論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的讀書術
藝術家如何讀書?讀什麼書?這些書帶給他們創作上什麼啟發?編輯室精選7組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一窺他們的書單如何作為一盞盞路燈,點亮其創作與生命旅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工作者蔡柏璋的「讀」書術
在有聲書的聲音表演裡遇見每個人的獨特
幾年前有機會接觸到有聲書《鬼地方》(小說作者陳思宏)的錄製,自此開啟我對聲音演繹的另一種想像。原以為讀有聲書跟劇場裡「讀劇」沒什麼兩樣,應該不是件太難的差事,殊不知整個錄製過程算是折騰(磨練)了許久。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在於: 聲音錄製的媒介與聽眾之間的關係 舞台劇的聲音訓練過程中,常被老師們提醒:不要因為過於仰賴麥克風,就沒有了投射,如果聲音本身是虛的,喇叭再怎麼擴大聽起來還是弱的。當時並沒有特別意識到,麥克風是雙面刃,它會放大優點,同時也會放大缺點。而且每支麥克風呈現出來的音色,以及與聲音演員之間的化學作用都是不同的。因此,朗讀者如何建立與麥克風之間的關係,會是有聲書聲音表演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麥克風能夠放大你聲音裡面許多細緻的表現,即使只是輕輕的氣音,或者是呼吸聲,在只有聽覺的前提之下,都會有頗強烈的指涉性及戲劇效果。另一方面,麥克風也逼迫你去調整原本習慣的投射方式。簡單來說,如果用平常在舞台上習慣的投射方式錄製有聲書,結果可能會慘不忍睹,因為聽眾與聲音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極為親密的(尤其很多人都是帶著耳機聽),好似有人在你的耳朵旁說話一般。如何在這樣「親密的範圍」內,用適當的聲量,依舊呈現不同力道的起承轉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在舞台上我們常說,演員內心糾結到無以復加,如果觀眾沒有感覺,這個表演就是沒有效果。在沒有視覺的輔助前提下,我們更要把聲音本身視為一個身體的行動、一個舞蹈的流動。我自己戲稱有聲書必須要建立一種「聽感」,雖說這個聽感的審美和標準因人而異,諸多眉角仍仰賴表演者重新去思考和定義;舉凡有些破音字到底該念「正確」的,還是念大家習慣聽的(念ㄞˊ症還是ㄧㄢˊ症呢?),也是我們常常陷入糾結的地方。 聲音掌控度的高度要求 錄製《鬼地方》的過程中,我最常被錄音師提醒的一件事就是「口水音」。這種聲音往往是表演者自身多年累積的舊習慣,也是我在錄製有聲書之前從未察覺到的。口水音在純然聽覺的環境下會被突顯出來,就像是一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清脆響聲,雖說後製要修掉也不是不行,但出現太頻繁,還是會被要求避免。 其他例如送氣的爆破音及喉擦音(ㄆ、ㄊ、ㄎ、ㄏ)也是我的罩門之一。在舞台上,演員口
-
特別企畫 Feature 編劇簡莉穎的閱讀術
鍛鍊自己的眼光,像讀一本書那樣閱讀角色的「世界」
這幾年我認真覺得市面上需要的不止是創作方法、編劇方法書,看那些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先讓英雄救貓咪》、《21天搞定你劇本》以及大量基礎三幕劇技術的教學,技術很重要,但我們技術永遠教不來的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你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而這樣的眼光是從大量的閱讀(各種各樣的閱讀)、互動,所有你經驗之事物所練就而成。比起技術方法,或許更需要的不是急著創作,而是學習如何鍛鍊自己眼光。 具有天份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 平田織佐在《演劇入門》中,分享自己的取材方式,他寫一部劇,會閱讀30到50本相關書籍,另外看相關電影到底什麼才是「相關」書籍與電影?這部分與一直放在心中的創作目的有很微妙的感應,通常看到就知道了,當然也不排除看到其實沒有任何幫助的書,或這本書的目的是指引你看下一本有用的書如有需要,平田織佐也會去採訪,如此從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中萃取出的事件也只有一兩個,如此費心才能構成60段劇情及相對應的事件。平田織佐自述他如果看到太淺薄的劇作,往往都是作者只從一本書創作出一部劇,但比起小說、電影,劇作需要更多樣性的結構。 大江健三郎在《讀書人:讀書講義》的後記寫道:「從大學剛畢業那段時期開始,我便每三年選擇一位詩人、小說家或思想家,每天下午就持續閱讀其作品和有關他(她)的研究論著。這已經是將近50年的習慣了。」 小說《長崎》(曾獲得2010法蘭西學術院大獎)的作者艾力克.菲耶(Eric Faye)在朱嘉漢訪談中,熱情地提到了他的創作醞釀期是他最喜歡的時刻,他喜歡在動筆前、第一個句子前、故事產生前,搜集著資料,放在心中慢慢醞釀的階段,這種還不知道變成的什麼的階段很迷人,「有時候你甚至不知道是否有門,這方向有路,但一旦找到了,就是令人興奮的『通道』(passage)。」一個主題可以刺激他兩年,他極其享受大量閱讀的時光。 我舉上述的這些例子是想說明,具有天分的人通常也都異常用功,你還在寫一部戲只看一本書?或是什麼都不看不取才以為光靠貧乏的生活經驗與意識形態就可以?不要做夢了,夢裡什麼都有,趕快去蹲馬步練基本功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作曲家趙菁文的讀譜術
樂譜的創作、呈現與再創作
若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最初,音樂只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但為了幫助傳遞,書寫必然是唯一的途徑。事實上,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已經發現了一些符號,證明了現代樂譜的前身。經過歷史的洪流,人類集體的貢獻使得今日的我們,能夠透過特定的符號,跨越時空與前人交流,閱讀他們當時縈繞內心的旋律音符。 演奏家對樂譜的解讀 「發展至今的五線譜,是一套近乎數學科學般高度精密又具有邏輯的記號!」作曲家趙菁文舉例,相較於舞蹈、戲劇領域所使用的舞譜、劇本等,即使能夠記錄,絕大多數也必須仰賴演出者或導演等人決定最後的走向。然而音樂記譜上一旦標示了音高、速度、力度、音質、小節等等,就清楚地告訴了演奏者該知道的訊息。因此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有這麼高的輔助力,它近乎百分之百註記在樂譜上了。 音樂創作並不像繪畫、雕刻藝術那般,創作完畢就等於作品完成,樂譜若沒有發表就沒有聲音,它需要被演奏家呈現、觀眾欣賞,才算真正完成。也因此演奏家如何解讀樂譜的符碼,就變得相當關鍵。趙菁文認為:「音樂的自我發揮詮釋空間必須要站在『理解樂譜』後才去做自我詮釋。」但她感慨,大多人讀譜只是讀在表面上,也就是樂譜「看起來」如何,導致錯誤詮釋。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真正對樂譜的細節、時代背景及作曲家的意圖進行理解。 她舉例,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樂譜明確地標示著♩=50(四分音符為單位,拍子為每分鐘50下)的速度。但在網站上搜尋影片就可以發現,樂團跟舞團一起演出時通常比較精確,但只要樂團單獨演出,絕大多數是快很多的。趙菁文說:「演奏家常自認為這段規律重擊般的音樂是活潑熱情,然而它是詭譎、沉重、不那麼舒服的。」演奏家常以慣性來判斷,認為以往演奏過任何一種派別的樂曲,因此接下來的旋律性、點狀的音樂就如法炮製,然而「當演奏家以為的詮釋,改變了作曲家樂譜上記載的指示,就等於破壞作曲家的核心精神。任意更動內容,那就錯了!」趙菁文說。 如此一來,也許演奏家會質疑:「那麼我們表演的空間在哪裡?」殊不知,站在舞台上所還原的聲響、表情、觸鍵、音色都是演奏家的詮釋,沒有人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譜教師曾瑞媛的讀譜術
以「舞譜」記錄、體驗、探索、創造身體動作
如果說現當代舞蹈在表演藝術中相較小眾,那麼,在現代舞蹈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舞譜」,可能是小眾中的小眾了。不若樂譜的隨手可得,網路下載、圖書館借閱、或是鄰居家正在學鋼琴的孩子可能就有一份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琴譜。上哪找舞譜?首先已經是個問題了。如何讀舞譜?更不是國民義務教育中的一環還記得國小音樂課學吹長笛,至少就得先學會識別簡單的樂譜吧?單從這兩點,舞譜的低普及度顯而易見。 不過,低普及度無法與舞譜的存在價值與應用潛能劃上等號,只是讓舞譜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透過專訪獲拉邦舞譜重建者認證的舞譜教師曾瑞媛,我們試著稍稍揭開舞譜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舞譜? 曾瑞媛提到:「舞譜,即是一種動作的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舞蹈史上已定義石器時代畫有牽手舞蹈小人的紋彩陶盆、石窟上的壁畫磚,即可視為是一種沒有文字時代下,以圖像記錄舞蹈的方式。而現今西班牙巴賽隆納市政廳,也珍藏著一份記錄著14世紀軍隊操練過程的圖譜,把當時軍隊行徑動作與路線皆清楚記錄下來,此亦可視為一種動作的譜。 不過,在現當代舞蹈領域若提到舞譜,所指向的大多是現代舞蹈史上赫赫有名的舞蹈理論家拉邦(Rudolf von Laban)所創立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20世紀初,無論在美國或德國,正是現代舞蓄勢待發之際。為使現代舞與文學、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齊名,舞蹈經典同樣可供後世流傳、珍藏與重建,拉邦於是發展了這套舞蹈的記譜方法,以及支持這套記譜法後面的動作理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