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托克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小提琴家
特茲拉夫 音樂,是以心交心
第一次聽特茲拉夫(Christian Tetzlaff,1966- )拉琴,是20多年前,在柏林愛樂的一個協奏曲之夜。這位來自漢堡的天才小提琴家,當時留著一頭清爽的髮型,戴著一副徐志摩般的文青眼鏡,笑容靦腆。他的琴聲一如他中規中矩的外表,乾淨、清爽而謙卑,彷彿清澈透亮的山泉,抑或隆冬一片銀白的雪。2017年9月,特茲拉夫第3度推出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的錄音,並獲得德國唱片評鑑「年度最佳唱片」的榮銜。這張CD 的封面,只見一位波浪捲髮還蓄著鬍的粗獷中年人,手裡握著小提琴正低頭沉思。不僅是外型與氣質發生了巨大變化,就連他的琴音也完全不同於當年。新專輯中那充滿張力的詮釋,除了音色變化多端外,還平添了幾分真摯、深刻與熱烈。不得不說,在這20年間,特茲拉夫有了令人驚豔的蛻變。 明年3月,特茲拉夫應兩廳院之邀將首度來台舉辦獨奏會,於2023TIFA藝術節中演出,趁此機會,本刊特地越洋獨家專訪這位小提琴大師,提早與樂迷分享他對音樂與這次演出曲目的想法。 Q:您曾經三度錄製出版了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對您而言,巴赫音樂最美的地方在哪裡? A:巴赫這套作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特別是慢速樂章,傳達著許多深刻與美麗。整套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描寫的是一個暗夜的旅程,這個旅程至〈夏康舞曲〉(即第二號組曲的最後一樂章)到達了高峰。〈夏康〉之後,則是從悲傷中走出來。或許對於巴赫而言,藉由信仰找到希望,讓人在面對死別的傷痛時,仍有活下去的勇氣與力量。最後的一首組曲,甚至藉著舞曲表達出對於「生」的歡欣與雀躍。我們知道,巴赫的一生也是如此熱烈地活著,他並不是那種獨坐桌前為自己創作的作曲家,他的音樂都是為世人而寫的。巴赫之所以寫下這套作品,或許是因為他的妻子在那一年過世了。失去摯愛的巴赫,透過創作來撫平傷痛,同時也藉此向世人傳達他對人生的感悟:人可以持續哀傷,但不能任由它擊垮生活。儘管有死亡,人依然能憑藉信仰對生活抱持期待。我們可以選擇將逝者埋藏心中,永遠懷念,這也是那首〈夏康〉的意義。但我們不能說,一切實在太痛了,所以我決定將全部遺忘。相反的,我們要學會與痛苦共存,並持續不斷去發掘世界的愛與
-
專題
餐桌上的音樂課 感官的救贖 靈魂的鬆綁
西貝流士能作曲能指揮,非凡成就與香檳脫不了關係?埃里克.薩提作品古靈精怪,因為他都吃「白色食物」?巴爾托克沉默寡言,但自家製作的手工果醬、酪梨,或他沒吃過的魚,就能打開他的心房?對音樂的品味與理解,若往生活裡尋,會更有滋味,作曲大師也是人,只有從人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音樂,才能有更深刻的領受,與作品產生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
-
專題
獻給大師們的兩道自創食譜
巴爾托克的酪梨沙拉 當年巴爾托克在洛杉磯吃到人生第一顆酪梨後,他在給朋友的信中提到自己嘗了一種「大小和顏色像小黃瓜,質地像奶油,而且可以抹在麵包上的水果。」還說:「風味類似杏仁,但沒有甜味。做沙拉很適合,能配綠葉蔬菜、蘋果、芹菜、鳳梨、番茄還有美奶滋。」讓我們就照巴爾托克的想像,為他量身打造一道酪梨沙拉吧! 材料(1人份) 酪梨1/2個、小黃瓜1條、紅洋蔥1/4個、小番茄10顆、羅勒葉少許、檸檬汁半顆量、海鹽適量、黑胡椒適量、冷壓初榨橄欖油3大匙、蒜泥少許 作法 先調沙拉醬汁:均勻混合檸檬汁、橄欖油、海鹽、黑胡椒、蒜泥。 將酪梨去皮去核、小黃瓜洗淨後切成適合入口的小塊,紅洋蔥切絲,小番茄對切。 混合步驟2食材後,拌入羅勒葉,最後再加醬汁調味即可。
-
專欄 Columns
演奏民謠 誰說很輕鬆?
他們演奏的都是魁北克的民謠,在場的每個人都對這些曲子耳熟能詳,除了我以外。他們輕鬆地對我說:「隨興地跟上吧!」這些曲子的和弦還算容易找,但是,節奏可就不輕鬆。我實在搞不定到底在哪要少一拍,還是多半句,每當曲子回到副歌時,我總是會搶拍而出糗。最後終於有人忍不住,半開玩笑地說:「你確定你讀的是『音樂』博士嗎?」
-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執導巴爾托克唯一歌劇
《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慾望的無解之鎖
「歌劇教父」曾道雄以製作冷門但珍貴的歌劇聞名,這次演出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的唯一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就是一個他覺得珍貴而值得推介給台灣觀眾的作品。《藍》劇以七道門隱喻人的慾望需求與難解枷鎖,精采的音樂中更暗藏劇情密碼。
-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
音樂
揮灑家鄉本色,李格悌精湛演出
下半場用巴爾托克的管絃樂團協奏曲壓軸。李格悌揮灑出層次分明的清晰提示,北市交各個樂器群組不但艱難樂段順利過關。精神內涵方面,從第一樂章的漸進嚴肅,經由喧囂嘲諷和悲哀的死亡暗示,到第五樂章的肯定生命,李格悌以炫技卻不忘溫暖表情的詮釋手法,把這齣從黑暗到光明的音響戲劇,塑造得頗富深度。
-
藝號人物 People
保持自我,才是人間最艱困的挑戰
鋼琴家波哥雷里奇給人的印象常是驚世駭俗,離經叛道。與波哥雷里奇相處七天,樂評人焦元溥認為,他忠於音樂,忠於自己,他的叛逆正來自於他的忠實於音樂,他的駭俗則來自於他的忠實於自己。「他關懷的核心仍然是音樂,而且只有音樂。他對樂曲的深入研究,更讓人嘆為觀止。」
-
音樂
簡文彬用音樂造訪《森林裡的秘密》
NSO音樂總監簡文彬在幾米的作品中找到失落己久的赤子之心,他就和所有喜歡幾米的讀者一樣,深受幾米繪本感動,於是,有了「永遠的童話遇見幾米」音樂會。他邀來劇場導演黎煥雄,以及舞台設計王孟超、京劇演員朱陸豪等,合力將幾米的繪本世界化為指揮棒下的音符。
-
名家訪談
薩巴多許的「敲擊」美學
薩巴多許快速、辛辣、犀利的鋼琴彈奏,高密度、高強度的觸鍵風格,讓人聯想到巴爾托克的音樂況味,以及鋼琴協奏曲的「敲擊」美學。 說起薩巴多許的錄音,《時光飛逝》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也是國內僅見的一張。早在一九七四年他即推出一張LP《婚禮》The Wedding,樂風融合匈牙利音樂、爵士即興以及現代作曲法,成爲一時經典。不過,由於該專輯並未正式引進國內,因此本地僅有少數資深樂評人有幸一聞。 此外,薩巴多許與一九四五年出生於芝加哥的黑人爵士好手Anthony Braxton(他擅長多項樂器演奏以及作曲),以及另一位一九四〇年在芝加哥出生的樂手Roscoe Mitchell(擅長各種吹管樂器、敲擊樂、人聲),三個人在匈牙利進行一連串的巡迴演出,同時也灌錄唱片,不過這些錄音同樣不易尋獲。 薩巴多許在《時光飛逝》中,分別呈現了不同的氛圍與情緒,但是在演奏風格上大體是一致的,因此整張專輯的概念性與整體性是相當好的。Memory、Golden Age兩曲之中切分音的俐落與快速,展現出巴爾托克音樂的況味,更讓人聯想到他那三首精采的鋼琴協奏曲。 薩巴多許經常在左手低音域以類似像海浪般翻騰的反覆彈方法,呈現一種充滿低限味道的低音伴奏味道。這樣頑固乖張的低音,有時更增添了音樂的織度之美。而在觸鍵之外,薩巴多許更是巧妙靈活地運用雙腳,將鋼琴的延音以及制音踏瓣搭配得天衣無縫,再加上他靈巧的十指,呈現出細膩的情緒。 文字|賴偉峰 媒體工作者
-
名家訪談
與「西方」音樂的相處之道
薩巴多許(Gyorgy Szabdos)是匈牙利當代爵士樂的核心人物,薩氏去年訪台時,本刊特別安排專訪,希望國内樂迷在歐美主流現代/爵士音樂之外,也能一窺草原與時尚調和的匈牙利音樂。同時特別感謝輔大外語學院趙德恕博士(Jmre P. Tsoldos)全程以匈牙利文現場口譯。
-
爵士縱橫談
草原與時尙的新況味
在巴爾托克之後,匈牙利的新音樂顯然朝向更精緻、更沙龍更世界、更爵士、更前衛等方向走去但在民族情懷彰顯的路線上卻是早已被巴爾托克所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