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隨神之女梭巡人間 在空間中穿越夢與真實
《夢外之境》是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導演張藝生改編史特林堡《夢幻劇》之作,原劇講述天神女兒下凡見眾生苦難,歷經許多事件,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與脆弱。在重返天界時,劇情又如南柯一夢般驚醒過來;這次製作選在板橋435藝文特區演出,觀眾將追隨著劇中人物的腳步,經歷一連串的事件,穿行在園區室內外場景中,如夢遊者般穿梭在夢與真實之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會是誰?」 懸疑氛圍大哉問
作曲家董昭民、琵琶演奏家林慧寬、擊樂家王小尹、導演張藝生首度四人合作的演出「音樂會是誰?」,大膽地對長久以來的形式框架提出一個質疑什麼是音樂?音樂會是什麼?音樂會到底是誰?在刻意營造的懸疑氣氛中,樂曲結合劇情展開,什麼是最終答案?進場見分曉,是嗎?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聯合藝術總監
張藝生、梁菲倚 生命路上相繫不斷的環
從求學時期到走入劇場,張藝生與梁菲倚這對從香港到台灣落腳的伴侶,可說是一路緊緊相隨。在校時總想逃開規範、害怕「囚禁」的張藝生,卻進入修行嚴格的優劇場,在外在被框住的狀況下尋索到內在自由,梁菲倚也跟著一起修行體悟。現在兩人以「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為基地,繼續相隨,在台灣鋪展豐富的創作風景。
-
即將上場 Preview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十牛圖》
古蹟尋牛 以老宅闡述禪思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新作《十牛圖》,帶領觀眾走進位於蘆洲的李宅,進入古蹟大玩尋牛之旅,並在其中尋找、對應自身生命的《十牛圖》,以輕鬆逗趣的手法,細細數說隱藏在李宅磚瓦中的台灣歷史!
-
戲劇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戰爭
和只將文化創意視為商品的文創中心/絕對論者相比,《哈奈馬仙之hamlet b.》的創作者對所謂文創產業自然有更具批判性的思考,從劇中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員所處的情境,與他所經歷的認同危機,我們大概也可以猜想,《哈》劇的創作者所必須面對的內在矛盾,對他們的挑戰也要遠大於在觀看者心中所引發的疑慮。
-
戲劇
論述的戰場 失溫的劇場?
兩個小時的夾敘夾議,雖然達到布萊希特所主張的「疏離效果」,全場觀眾不斷保持著故事外的冷靜思考,不過同時要提問的是:這是導演希望達到的完全目標嗎?
-
焦點專題 Focus 陳炳釗的「消費三部曲」最終章
《哈奈馬仙之hamlet b.》 借屍還魂的前衛經典
《哈奈馬仙之hamlet b》敍事的時空設在當下與未來之間,一些目前正在發生及即將發生的文化產業狀況成為了敍事的場景:大中華市場、一百場巡迴、明星與粉絲、超級大劇院可這絕對不是揶揄或諷刺,我們渴望要做的是,把一個急切的社會議題放置在舞台上,在觀眾的面前。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采風樂坊 融合劇場元素七十二變
樂器扮角 《西遊記》師徒合奏拼前衛
繼二○○五年首先推出大型器樂劇場《十面埋伏》備受各方矚目後,采風樂坊即將再度廣邀跨領域表演人才,上演眾所熟知的傳奇名著《西遊記》,與《十面埋伏》最大的不同處就是更多劇情的添加,在音樂中包含劇情,也有樂器與樂器間的對話、對抗、互動、融合等等。最有趣的,是在表演中以樂器的形象來指涉人物鮮明的性格及特色。
-
即將上場 Preview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來自禪坐的靈感
《潛水中》 從直覺找回心靈的自由
由出身「優人神鼓」的張藝生、梁菲倚組成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將推出新作《潛水中》。該劇由兩人平日禪坐出發,並從《碧海藍天》、《潛水鐘與蝴蝶》兩部電影得到靈感,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三地藝術家共同合作而成,從人與大自然、深海之間的關係,思考人和人之間的互動。
-
戲劇 符宏征、林桂如、張藝生 共築無巢氏的心靈避難所
三個異鄉人 探尋《離心的居所》
住在台北的三個異鄉人馬華籍劇場導演符宏征、旅美作曲家林桂如與出身香港的演員張藝生,為現代「無巢氏」量身打造《離心的居所》,探索無巢族類精神上的「第二個家」。將以音樂肢體劇場的形式,結合演奏家、劇場演員和聲音物件,串連整場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杜麗娘的現代驚夢
《遊園》的故事意念取自湯顯祖《牡丹亭驚夢》一折。舞台上的甄詠蓓是個現代打扮的女園丁,傾注心力照料一花一草,內心卻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思尋屬於自己的神仙美眷。女園丁一人在舞台上喃喃自語、寫信撕信、來回走進,以創意強烈的肢體感,演繹杜麗娘死後的魂遊。而甄詠蓓獨挑大樑,融合京劇身段與現代劇場的演出,更是此劇一大看頭。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優人張藝生與老柴甄詠蓓一同《遊園》 香港「劇場組合」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在去年來訪台灣,給台灣觀眾相當新穎的劇場體驗,該團兩位藝術總監詹瑞文與甄詠蓓今年卻不再一起玩了。詹瑞 文一人獨演三十多個角色的《男人之虎》已在香港連演四十多場。甄詠蓓取材自《牡丹亭》的獨腳作品《遊園》(第一章),則將在五月下旬於香港上演。 這是實驗創作系列的首段,特別請來台灣優人神鼓的資深團員、身兼優2觀點藝術統籌的張藝生,擔任聯合導演,兩人嘗試在空間營造、身體展露、意象呈現等各方面進行實驗性探索;張藝生說:「我更像一個輔助者,只是從旁幫她一把,讓她完成這個以生命為限期的創作」。 故 事意念來自《牡丹亭》的〈驚夢〉一折,借虛擬的人間花園訴說一段段心靈的真實體會,如甄詠蓓在場刊中的自白:「呈現我所感受到的女性的壓抑,她們每一位都 是杜麗娘,都被情所牽絆」。「劇場組合」去年始與香港藝術中心開展「PIP快樂共和」長期合作計畫,結合場地、藝術、教育等發展;因此《遊》劇也於場地使 用上,得以探索更多可能性。演出不以舞台為舞台,本是演出的空間反而讓觀眾介入其中;演員卻從綠色的觀眾椅席中攀爬而上,貫徹園中遊樂的主題;並探討自然 與都市的關係。(陳國慧╱香港獨立劇場評論人) 社群舞蹈研習營、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登場 由 文建會主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承辦的「2005夏季舞校關渡,舞3夏,暨社群舞蹈研習營」及「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陸續於七、八月登場, 廣邀國內外舞蹈名師及學者,打造豐富多元的舞蹈學習及交流平台,歡迎具有基本舞蹈背景的大專、中學教師,及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於七月廿五日 舉辦的社群舞蹈研習營,為期一個月,課程內容包含舞蹈鑑賞,以及芭蕾舞、現代舞、踢踏舞、舞動瑜珈等肢體律動,由華盛頓表演藝術中心芭蕾舞系領導人丹尼 斯.馬修、英國拉邦中心教師凱西.席格,以及國內優秀舞者林向秀等名師教授。八月初登場的「林懷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深入剖析其對台灣社會文化、舞蹈教 育層面的影響及貢獻,並探討舞蹈與其他領域的交涉對話。活動詳情可上網http://dance.tnua.edu.tw或電洽02-28938778查 詢。
-
戲劇
框框的魔咒
除了《泣湖》表演動線採直線而貫穿觀眾席,其他表演空間的運用仍未跳脫鏡框舞台視野。那個無形的「鏡框」依然在創作及表演的過程中如潛意識般被遵循著。在具備戲劇儀式特色的演出中,鏡框儼然成為一個框框的魔咒,削弱了原始力量的迸發。
-
戲劇
下山,體會創作自由的感動
劉靜敏說,這些資深但還年輕的團員,需要體會一下創作自由的感動。這幾個來自四面八方的優人,參與優劇場的表演,從不計較角色、戲分,表演對他們而言,是工作,也是修行。既不是為了聽掌聲為表演的目的,一切為了追求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