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現代主義與文化冷戰
在我們熟悉的台灣戲劇史敘事裡,李曼瑰往往是反共抗俄劇的同義詞,她一個人幾乎等同了黨國威權時代的戲劇文化。因此,她的劇本必然是改革前的老派話劇,服膺於反共抗俄的正邪二分套路,千篇一律,了無新意,除了歷史的考據價值,應該沒有美學的價值。但事實上,正如同鍾明德把小劇場運動的起點拉到她返台後所開始的計畫,李曼瑰在台灣戲劇美學的變遷上應占有轉折性的重要歷史位置,對我來說,這便是劇場現代主義美學的引入。 李曼瑰為了「新世界劇運」,開啟了系列歷史劇寫作,比如《漢宮春秋》(1956)與《大漢復興曲》(1957),一開始固然受到黨國意識形態的指導,但她在西遊之後,受到西方現代主義戲劇美學的洗禮,回國後積極推行小劇場運動,企圖在戲劇思想與形式實驗上突破,而因此出現了創作風格的微妙變化,而其中關於「歷史再現」的議題成為了其劇作實驗的核心。
-
專輯(二)
結合多科內涵,戲曲教育購「統整」
戲曲藝術的精緻化與高度藝術化的特性,不應該是教學上被放棄的藉口,戲曲藝術的教學無形中已經結合多樣學科的內涵,更落實了九年一貫教育中「統整教學」的概念,其與「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目標是密切配合的。「表演藝術教學」這個百年教育工程大計,仍有賴教育與課程學者專家與劇場專業及學者共同合作與長期經營。
-
專題
表演世家的開始
綜觀四十年間台灣現代劇場表演訓練,方法上大致可以分為「以排練代替訓練」和基礎練習的表演課程兩大類;前者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師徒制」,以劇場中的表演及導演經驗作為訓練的主軸,後者則著重於模仿東西方表演訓練方法中,對於肢體、語言等表演元素的開發與加強,同時借用不同表演領域的訓練素材和觀念,企圖摸索出表演訓練的可能方向。
-
專欄 Columns
歷史脈絡中的小劇場
小劇場的定義爲何?從六〇年代的李曼瑰起,「小劇場」這個名詞就一直被延用至今,但它的意義卻不斷地處於飄忽不定的狀態。如果說「小劇場」的定義是反傳統、反中產階級、反主流文化、反資本主義(這是套用西方的定義,同時也是個人比較傾向的說法)。那麼,台灣眞正的小劇場要一直到解嚴前幾年才發生。
-
人物點描
用散文在劇場內傳道 張曉風和基督敎藝術團契
張曉風十年的劇作家生涯(1968〜1 978)雖然已經吿一段落,但是,我們從她創作型式的多方嚐試,以及她和基督敎藝術團契的合作過程中,可以淸楚看到前輩劇場工作者的特質。
-
人物點描
默默耕耘的劇場「唐.吉軻德」 姚一葦的四種身份
一向被文化界尊稱為「姚老」的姚一葦,和被尊為「中國戲劇導師」的李曼瑰是台灣戲劇史上,兩個相當具代表性的人物。後者投注她所有的心力於推展劇運,前者則持續創作超過了三十年,一直到今天都還在出書、做戲。不僅如此,姚一葦一人還身兼四種身份,繼續在台灣文化活動中默默耕耘。
-
光復50周年
他(她)們的故事我們的歷史1
歷史,靜靜地躺在書頁,等待著食指偶然的翻動;歷史,鎖在每一代深層的記憶裡,等待一把鑰匙的開啓。蔡瑞月、廖瓊枝、許常惠、李曼瑰,一生賣力演出,在台灣表演藝術五十年的舞台上;他(她)們的故事,有我們最精采的歷史。
-
人物點描
她以宗敎家面對神那樣的態度來從事劇運
曼老最大的貢獻,在我想:主要是在推動「劇運」的部分,她自己所寫下的鼓吹劇運的文章也是最有力的。 她一個人來台灣以後沒有組織家庭,所有的氣力都放在劇場和學生身上。她的劇本相對的來說,並不是那麼好,從收錄在《李曼瑰劇存》裏的劇本當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當時或比她還早期的劇作家有好幾個都寫得比她好。 曼老的生活非常的嚴謹,她帶給學生和劇場界的影響,是從生活態度上就開始的。爲了劇運的推動,她幾十年的投入力氣、精神。她在這方面的態度和努力奔走,根本就像是一個宗敎家在面對她的神一樣。 即使到今天,你也很難找到一個在台灣不同的劇種:話劇、宗敎劇、兒童劇上,有像她這樣造成那麼大影響的人。 我想曼老最大的遺憾應該是:她沒有趕在生前看到國家劇院的落成。她早在三十多年前就一直呼籲說──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劇院!我們應該有一座現代化的劇院! (本刊編輯 李立亨採訪整理)
-
人物點描
在適當的位置做最適當的事 李曼瑰和她所推廣的劇運
如果她生在十六世紀的英國,她該是莎士比亞或班強生最親切的朋友,如果她生在十九世紀的挪威,她會是易卜生聯合作戰的伙伴,但在中國,多半的時候她是孤單的,她投身於一個戲劇藝術沒落的時代 張曉風〈關於李曼瑰敎授:一個愚不可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