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葛濟夫

相關文章 7 篇
  • 入戲的觀眾

    「強」人所難?「強人」所難?

    今年2月25日,對岸譯為「捷杰耶夫」的俄羅斯指揮強人葛濟夫(Valery Gergiev)計劃一天內先後在莫斯科和紐約登台你沒聽錯,距離7,506公里的莫斯科和紐約。葛濟夫用時差趕場,莫斯科散場直奔紐約與維也納愛樂相會(至於怎樣排練,那就見仁見智了)。你若看過他的網站,音樂會/歌劇曾1年高達350場不說,早上在海參崴的馬林斯基分院登台,晚上回防聖彼得堡馬林斯基本部之情事亦不稀奇,不過強人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2019年拜魯特音樂節指揮《唐懷瑟》空檔之間他故技重施,在薩爾茲堡跟其他音樂節間飛來飛去,終於被華格納的死忠樂評和觀眾噓爆。

    文字|尉任之
    第346期 / 2022年05月號
  • 葛濟夫原定於2月25日起帶領維也納愛樂於美國紐約卡內基廳演出,因俄軍入侵烏克蘭而遭撤換,圖為卡內基廳門口的取消公告。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雞蛋糕與龜苓膏(上)

    俄羅斯向來以文化軟實力自豪,於古典音樂界尤然,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向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引發樂界一連串「表態」行為,反對戰爭者有之,發起抵制行動者亦不少,在一片聲援烏克蘭的呼聲中,也意外揭露社群媒體時代眾聲喧嘩的本質。

    文字|李時安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3/30
  • 慕尼黑愛樂音樂總監葛濟夫
    音樂

    葛濟夫&曾宇謙 令人驚喜的交響盛宴! 慕尼黑愛樂再度訪台 演出俄國與德奧經典

    盛名遠播的古典天團慕尼黑愛樂,將在「指揮大帝」、現任該團音樂總監葛濟夫帶領下,重裝訪台,不但端出兩夜精采演出,更邀音樂界的台灣之光今年奪得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最大獎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同台獻藝,合作柴科夫斯基與布魯克納的經典作品輝煌卡司加上經典曲目,可謂樂迷的夢幻之夜!

    文字|張皓閔、Alexander Shapunov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大都會歌劇院開季首演當天,維護同志權益的民眾在門口拉開彩虹旗抗議俄國的反同性戀法令。
    紐約

    俄國歧視同性戀 葛濟夫、涅翠柯被要求表態

    因為俄國總統普亭在今年六月簽署法案,禁止「宣傳非傳統關係」,使俄國境內的同志感受威脅,也引發各國人士的強烈反應。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開季首演柴科夫斯基《尤金.奧涅根》,演出的俄籍指揮葛濟夫與女高音安娜.涅翠柯,都遭到抗議並被要求表態,而且抗議從場外延燒至場內,讓所有觀眾都得面對這個事件。

    文字|謝朝宗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 拉莉莎‧葛濟娃為世界首屈一指的伴奏家
    專輯(一)

    舞台上綻放花朵的二重奏 訪聖彼得堡馬林斯基歌劇院青年歌唱家學院藝術總監葛濟娃

    這是一種有異於獨奏的天賦─和歌者一起工作、 和歌者一起呼吸、和他們有一樣的心跳脈搏。你要在舞台上與歌者有相同的心跳!這絕對是特殊的天賦。一個好的鋼琴伴奏家能在舞台產生一些氣氛- 特殊的氣氛 能讓歌者像花蕊一般綻放,敞開他們的心與所有的一切,就像花一樣!

    文字|謝欣容
    第130期 / 2003年10月號
  • 舞台上一個偌大的頭,象徵剛硬的杜蘭朵,以不同方式在三幕中被使用。
    環球舞台

    因「未完成」而高唱 看2000年 薩爾茲堡藝術節的《杜蘭朵》

    在過去七十餘年裡,普契尼僅有《托斯卡》Tosca一劇在七○年代裡曾被演出兩次。弔詭的是,二○○二年之所以首度在藝術節裡演出《杜蘭朵》Turandot,原因係在於普契尼未能完成全劇即辭世,由阿爾方諾(Franco Alfano)續成終曲後,該劇始能於一九二六年首演。這一部《杜蘭朵》可稱是廿世紀最有名的「斷簡」(Fragment),這正是二○○二年藝術節的主題。

    文字|羅基敏
    第119期 / 2002年11月號
  • 俄羅斯

    成功、希望、奇蹟的樂壇巨人 俄國指揮家葛濟夫(Valery Gergive)

    「速度」與「張力」在葛濟夫的音樂中呈現高度獨特的藝術性,在音樂詮釋上大師極注重「速度的性格特徵」與速度在時代風格中所顯現的不同語言特質,而大師生活中的速度與張力更只能用比超人還要超人來形容,他所肩挑的不僅只是對全劇院的承諾、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還關係著俄國的命運。

    文字|倪婉瑜、Laura Luos Tarinen
    第121期 / 2003年0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