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金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漢金 走回山找回青春
年輕時愛跑步、愛登山的陳漢金,在中斷多年後,最近又重拾當年興趣,再度走向山,還不時在臉書發表「別跟山過不去」的系列小心得,分享他與山相處的點點滴滴。他說:「自從去年開始慢慢恢復登山也正常地跑步之後,我覺得整個心態都變年輕了,如果可以這樣一直在活動、持續跟大自然接觸,其實不管是身體上或者心靈上,不敢說是回春或是脫胎換骨,不過我確實覺得煥然一新。」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樂評觀點
陳漢金 夠廣博 才能有深度
由於音樂的領域太廣,各種樂器吹拉彈唱、不同時代的風格,學問也很多,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夠廣博」。陳漢金解釋:「每位音樂學者都有自己的研究領域,但這作為一個評論人卻是不夠的,因為要面對的音樂是千變萬化、各式各樣都有。」
-
企畫特輯 Special
ARTalks,藝術與誰Talk?
台灣重要的民間藝文獎項台新藝術獎,在跨越了具歷史意義的十周年後,為了回應當代藝術的跨越疆界趨勢,新的台新獎將打破以往的分類觀念,在評審機制上做出重大變革。除了取消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分類,並提高總獎額達到新台幣三百五十萬元外,新的台新獎亦強化了「藝術社會參與性」的評審標準,並建立了台新藝術獎專屬網站ARTalks,作為藝術生產者、七位提名觀察人與社會大眾互動的平台,期望透過專責提名觀察人觀點的公開、跨域對話,與大眾交流互動,將評選的過程做最大程度的公開透明。 本次座談會除為台新獎新制與ARTalks網站的正式發表外,並邀請五位提名觀察人表達其參與的立場及期許,並接受各界提問。
-
談畫說樂
追憶逝水年華
在還沒進入「世紀末」之前的十九世紀中葉,無論是音樂或美術的主流,都充滿著「追憶」的精神,這個承平年代的大部分藝術家們,較少望向前方去進行大膽的創新實驗,而是經常回顧著過去,反芻著傳統的精髓──一個洋溢著懷舊傷逝(nostalgia)的時代。儘管這個眷戀過去的時代,將逐漸隨著現代社會的興起而解體、消逝;它可說是介於浪漫時期與「世紀末」之間的過渡時期。
-
藝@書
拆掉標籤之後
標籤本是好事,方便欣賞理解,尤其是音樂、繪畫與造型藝術,貼上一個「印象派」的標籤,也就讓人對於藝術作品創於何時何地,有了一點概念。但是標籤也很容易有誤導之嫌,一旦習慣,就難以擺脫,且不容易察覺標籤的限制何在。如此再來看《您說是印象派音樂?》這個乍看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的書名,顯然背後就有話要說了。因為當我們心中浮現「不然是要怎樣?」的疑問時,作者準備告訴讀者:「事情未必是你想的那樣。」
-
專題
進入大師殿堂的天梯
貝多芬作品的錄音大槪是古典錄音版本之冠,但是每位指揮家對貝多芬交響曲的詮釋都有不同的見解,加上過去浪漫式的詮釋方式與今日仿古樂流行下的新聲音,同一首樂曲卻讓聽者有天壤之別的感受,所以請聽聽指揮家如何談貝多芬的音樂。
-
名家訪談
小提琴「法比學派」弘揚者
傑赫.普雷曾兩度抵台演出柴可夫斯基與貝多芬的協奏曲;四月間,這位小提琴「法比學派」的傳承者將再度來華,以「奇美基金會」收藏之史特拉底瓦里琴「維歐蒂」演奏他所精擅的法國樂曲。本刊特在普雷來台前,於巴黎探訪他的音樂世界。
-
面對大師
法國音樂捍衛者 訪法蘭西硏究院主席隆德夫斯基(下)
「一個潮流、派別爲了爭得主導地位,不惜排斥異己而將它的美學觀硬加在聽衆上,這種情形可有點像宗敎上的『完整主義』(intgrisme)或政治上的恐怖主義。在此強加式的美學觀的支配下,聽衆剛開始可能會懾服於它的威勢、或受到『走在時代前端』風尚的誘惑而暫時地臣服;但久而久之,他們將在不僅得不到共鳴還承受了一種被疏離、輕視的感覺後,失望地離開。」
-
面對大師
法國音樂捍衞者 訪法蘭西硏究院主席隆德夫斯基(上)
目前身居法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硏究院」(Institut de France)主席的馬歇爾.隆德夫斯基(Marcel Landowski, 1915),其父保羅.隆德夫斯基(Paul Landowski, 1875-1961)爲本世紀前葉著名雕刻家、國立美術學院院長,在其子之前已躋身於法國人所謂的「不朽者的殿堂」,成爲該院院士。今年三月,他的雕塑作品將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馬歇爾的音樂作品也將在三月十一、十二日的兩場「法國印象九五」音樂會中,由國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出。而他本人亦將來台親自指揮。在這位與布列茲同列法國二十世紀重量級作曲家訪華之前,本刊特地一訪大師,談及這一世紀來音樂思潮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