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
焦點專題 Focus 訪清華大學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蘇郁惠
如何化恐慌為舞台上的助力
《紐約客》雜誌有張知名的諷刺畫:一隻大象坐在鋼琴前,雙手垂下,眼睛瞪大看著鍵盤,驚嚇地問著自己:「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沒辦法彈這東西!我是個長笛家,我想大聲喊叫」。試想,每場演出,演奏者都得如此面對台下目光投射,如同放大鏡聚熱在身上,教人灼熱得無處可逃。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中性時尚駭客軍團vs. 高科技社會控制
德國藝術家安.英霍芙於九月中在柏林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大廳演出的大型行為表演《焦慮II》,整夜的行為表演是類歌劇三部曲的第二部,揉合時尚走秀、神秘宗教遊行、大型銳舞派對、馬戲團表演,或她所說「如歌劇的展覽」,混搭聲光、各式物件道具等複合媒材,最受注目應屬遙控無人機和蒙著眼的老鷹。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際焦慮,無限創作
創作,是藝術家自我的探索,它總是誠實的呈現自覺或不自覺的內在情境。九〇年代台灣的舞台作品透露出一股焦慮的氣味:不願談政治,卻又讓政治氣息無所不在;希望走出女性悲情,卻又點染女性血淚於篇幅中;渴望擺脫家國幻象,但又不斷表露重建理想家國的期待 ;自閉於孤傲的殿堂,卻嘆遍尋不著知音。 正因爲期望與失落的不斷反覆、環境與個人的難分主從,激起了創作者的辯論、抒發與擷抗。我們也終將發現,時代中的創作者,旣企望超越格局、又深涉於大環境中,無法自外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變與不變中完成自我
從《海潮音》引發「道」、「藝」的拈提爭議,似乎將在劉靜敏安於自然山林的選擇之下,獲得平息;鍾傳幸《羅生門》大膽的風格,從女性自覺的角度擴展至編導對人性的關注;而《2000》與《KiKi漫遊世界》輕鬆明亮的色彩風格,魏瑛娟似乎不再陷於焦慮黑暗探索,反而超越人性觀點,走向超然。不論是劉靜敏的求「道」,鍾傳幸的求「變」,與魏瑛娟的求「新」,這三位女性創作者都在作品中轉化自身內在的焦慮,化爲對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期許。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的皺紋
混亂無序的十年已過,仍留在現役工作的乃是篩餘的未來希望。台灣的藝術創作經過一翻輪轉,不能說沒有沉澱。對創作者而言,當議題的亢奮已漸疲憊,創作的空間反而會更趨擴大。從這樣的角度而言,十年其實已有了代價。接下來是讓我們等待更多的創作,以及再也看不到創作者那些焦慮的皺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家國的幻滅與重建
賴聲川、李國修、紀蔚然所描摹的舞台人生,絕非社會邊緣或小衆題材可予框限,從知識分子特質來說,這些壯年級的創作者投射了七十年代知識分子潛藏的焦慮,家國書寫一直是他們最關切的主題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時代浪潮下的深情體驗
台灣舞蹈從八〇年代末期開始,舞台上不斷地呈現藝術創作者對本世紀的省思,歷史事件所衍生出的社會議題成爲作品靈感來源。蕭渥廷對社會議題的關懷日趨明顯;陶馥蘭則從舞蹈劇場轉向身心靈的契合;劉鳳學從肢體的探究轉而對社會現象的關心,透露出對人的關懷。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凝澱淡漠時代的感受
當世紀末人際關係疏離時,本土音樂創作者如何攫住焦灼慌亂的心靈?陳樹熙將內在的「有所不滿」化爲「客觀的存在」、金希文以宗敎情懷譜寫生命之愛、曾興魁化專業西樂訓練爲本土關懷,然而,他們一致遭逢自身藝術人格與大環境之間的扞格,面對聽衆的流失,他們卻仍堅持相信,唯有貼近藝術源頭,活水才能源源而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焦慮」同台演出
口袋裡的油加利樹葉、一尊小佛像、《心經》,這些都是舞台表演者臨上場前藉以「保心安」的良伴。台下的你或許會納悶,舞台上的表演者不都是身經百戰、準備充分的藝術工作者,怎麼會膽顫、緊張呢? 有一種情緒它偏偏會莫名突襲臨出場前的表演者,新秀老將都難以倖免,與它理性奮戰,還是將它變形爲一股力量讓演出更精采?「焦慮」這個情緒調皮鬼,不因表演者的「藝齡」而稍有寛貸,總在上台前扑扑拍擊心臟。謝幕時想起來要找尋它,它又已消失無蹤。直到下一次再度登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完全的準備,超越焦慮
舞蹈演出需要舞者全身的每一吋肌肉和神經參與,經由身心的完全投入在舞台上散發出動人的光與熱。舞者面對舞台所需要的是體力、耐力與意志力,每一次完美的演出都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以面對登台的高度挑戰,舞者的焦慮是全面性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護身幸運符過「慮」
在音樂家生涯中,「臨場恐懼」並非唯一的挑戰。就好像尼采在《査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當中所言,憂鬱苦悶的魔鬼總喜歡穿著各式新奇的服裝,在不同階段現身。除了舞台表演外,音樂比賽、考試乃至生涯選擇的大轉變,對音樂家而言都像是悠揚旋律中暗藏的不和諧音程,時時帶來焦慮的考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是敵人,也是朋友
或許是因爲「緊張焦慮」緊緊伴隨著舞台表演的每一刻,這些戲劇演員們早已和「緊張」成了最好的工作夥伴,進而熟悉到忘記第一次「相交」的過程。不過也正是「登台亮相」的吸引力,讓演員在漫長的排戲過程中不斷面對自己、與人砥礪,以求綻放出最亮的光芒。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身本領挑戰「必然」
與舞台表演如影隨形的焦慮感,幾乎是跟著戲曲演員一齊成長的,經驗豐富與不斷鍛錬的基礎能減低焦慮的程度。即使在台前台後可能發生了影響演出情緒的突發事件,都必須在臨出場前的刹那轉移或化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緊繃到放鬆,化阻力爲助力
不管是性格的焦慮或是情境的焦慮,都必須控制在中等的情況下,瞭解演出所能控制的分際,集中在表演的目標上,就比較不會焦慮,且能進一步有效地將焦慮轉化爲助力,達到最好的表演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