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南章
-
音樂
台北愛樂50周年 首演錢南章第九交響曲《紅樓夢》
成立於1972年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今年適逢成軍50周年團慶,從開季音樂會起,就挑戰獨唱、重唱、合唱、雙合唱團等不同編制的音響及經典合唱曲目。在歲末歡慶的尾聲,更將首演作曲家錢南章的大型合唱作品第九號交響曲《紅樓夢》作為壓軸,期待能為觀眾帶來一個與眾不同的合唱饗宴。 錢南章是國內創作量豐沛又深受歡迎的作曲家,作品在他的設計下富含劇場元素,尤其神來一筆的幽默感更常令人會心一笑,其孜孜不倦的創作精神尤其令人感佩。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獎及5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的肯定,在台北、慕尼黑、舊金山3地的作曲生涯,寫了近百首樂曲,演出超過百餘場次。不僅是國際上少數能夠躋身至創作第九交響曲行列者,也可以說是奠基台灣的作曲家中,第1位達到第九交響曲目標者。回想最初創作交響曲的肇始,他笑說:「2003年,簡文彬回國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總監,希望演出國人創作的交響曲,但卻遍尋不著。後來碰到我,就邀我寫了第一首交響曲《號聲響起》,此曲榮獲傳藝金曲最佳作曲獎。」 時光荏苒,眾多創作之後終於來到錢南章的第九交響曲。這傳說中的「第九」,不但被視為作曲家的里程碑,也由於貝多芬、布魯克納、及刻意避開第九交響曲的馬勒都無法突破,因此使得這個數字更為神秘。當然,後世破解迷信者所在多有,但無論如何,「第九」的地位與重要性無可抹滅。為此,錢南章花了兩年心力尋找恰當的素材,甚至不惜拜訪友人、請教意見。最後,在台北愛樂合唱團的委託創作及夫人賴美貞女士的編詞協助下,決定以加入獨唱與合唱的聲樂交響曲《紅樓夢》作為他生涯中第九交響曲的主題。錢南章解釋:「在貝多芬之前,人聲與交響樂是平行的兩條線。到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採用了席勒的《快樂頌》;馬勒的多部交響曲都加入了獨唱、合唱的元素。從此可以說,這兩條現已經混在一起了。」 為何選擇《紅樓夢》?錢南章認為:「《紅樓夢》完全符合我對第九交響曲人生大哉問的創作理念!」其中包括了儒、釋、道3家的哲學理念,也有生、老、病、死的世間百態。因此他擷取故事中的幾個重點,6個樂章從〈序曲〉開始,接著〈石頭記〉與〈葬花吟〉,分別代表著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位主角;有場面壯觀的〈大出殯〉、〈劉姥姥〉,到尾聲的〈紅樓夢〉呼應著世事無常,浮生若夢,卻也在作曲家的巧思下,藉著傳統戲曲的元素笑看人生,以及鐘聲齊鳴來祈求疫情早日消
-
北藝大40年校慶 音樂學院12場表演精銳盡出
1982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以「國立藝術學院」為名創校,音樂學系也同時成立,由作曲家馬水龍擔任創系主任。在經過遷址、更名及歷屆系主任的耕耘下,音樂學院已成為該校7大學院中規模最大的學院,也孕育出許多活躍於樂壇的音樂家及音樂工作者。適逢今年創校40周年,也是院慶的時刻,音樂學院精心策劃了12場系列音樂會,結合教師、校友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亞洲作曲家聯盟、現代音樂協會等單位共同合作,以精采的演出呈現實力。
-
音樂
離經叛道的詩 忘年之交的樂
當年,作曲家錢南章應詩人洛夫之邀,以後者的詩作寫歌,留下了傳唱動人的歌曲,差距廿歲的兩人,也結下忘年的情誼。五月初的「魚.石頭.聽禪聲」音樂會,將演出錢南章以洛夫詩作發想而寫的兩部作品:第三號交響曲《背向大海》與《大悲咒》與我的釋文給女高音三重唱、混聲合唱與打擊樂,在洛夫逝世一周年的時刻演出,別具紀念意義。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台語歌劇 搬演布袋戲大師的戲夢人生
台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其生平因侯孝賢的電影《戲夢人生》而廣為人知,而今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製作為台語歌劇搬上舞台。《李天祿的四個女人》由作曲家錢南章譜曲、妻子賴美貞編劇,創作發想來自詩人路寒袖〈李天祿的四個女人〉四首詩。屆時舞台上除了歌劇,也將邀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一同演出。
-
即將上場 Preview 2015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放下武裝 攜手合唱
今年邁入第十五屆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邀來美國、德國、印尼、匈牙利、拉脫維亞等國際團隊,並將經典音樂會移師國父紀念館演出。音樂節以錢南章《十二生肖》作為開幕,為了羊年應景,錢南章更在戲劇編排上加入「喜羊羊」一角增添趣味。閉幕則演出卡爾.詹金斯的《武裝之人和平彌撒》,此曲以樂音提示戰爭的悲劇,進而喚醒人們卸除武裝、追求和平。
-
焦點專題(二) Focus 變奏二:當古謠遇上西洋古典
原歌驚豔 活水妝點新樂章
舞台上搬演著取材自原住民元素的秀異音樂創作,慣用的借鑑與妝點的手法,若從音樂型態上的觀察,大抵可以從旋律、節奏、和聲、形式、結構等手法進行抽絲剝繭,另外也有「意識流」的唯心主義透過文化美學的感通與模仿。這類涵融表演藝術形式的指標性創作,確實已經擺脫觀光舞蹈、祭儀搬演或片段剪貼的陳腐窠臼,不僅成功地將絕美的古謠搬上舞台,不再自溺於情感表述、不再汙名,並且與時俱進地讓原住民生活文化在劇場藝術中具體呈現。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錢南章《十二生肖》 南腔北調逗趣演繹
今年的「國際合唱音樂節」,正逢主辦單位台北愛樂合唱團的四十周年團慶,於是特邀作曲家錢南章量身訂作開幕作品。搭配合唱團加國樂團的演出陣容,錢南章想出了《十二生肖》的主題,與夫人賴美貞的歌詞協力發展,民間故事、南腔北調、創意聲響一起來,把十二生肖的趣味面貌「唱」得活靈活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畫魂》作曲家
錢南章:雖然創作形式不同,但我們都是愛家的藝術家
資深作曲家、也是國家文藝獎得主錢南章,於本樂季應邀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的駐團作曲家,最大的任務,就是為年度旗艦製作、歌劇《畫魂》作曲,歷時半年日以繼夜的筆耕,完成了六百多頁的管絃樂譜、一百多頁的鋼琴譜。錢南章表示:「歌劇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劇本,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做白工!」深深肯定編劇王安祈的劇本,他認為劇本的主軸之一就是家庭,而潘玉良、他與王安祈,「雖然繪畫、作曲、劇本的創作不同,但我們都是藝術家、也都重視家庭。有幸碰到一個貼近自己內心的好劇本來作創作,我是非常高興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琴鍵景片現代感十足 京崑、飲酒歌同台競演
三位國家文藝獎得主加持《畫魂》
兩廳院旗艦計畫歌劇《畫魂》,不僅由NSO擔任管絃樂團演出,製作團隊從王安祈的劇本、錢南章的作曲到朱苔麗的演出,更意味著三位「國家文藝獎」得主的組合。此外還有充滿現代感的琴鍵景片,與劇情融合的傳統戲曲段落,以及許多巧妙的音樂設計。
-
即將上場 Preview
原住民音樂嘉年華 上演最台灣的聲音
「原音新交響」音樂會就是以台灣原住民各個族群的文化特質作為主題來安排,讓觀眾在一場音樂會中,便能欣賞各種不同面向、族群、甚至表演形式的演出。包含了「祖韻文化舞團」的各族歌舞、創作歌手巴奈.庫穗的歌、錢南章《馬蘭姑娘組曲》,還有「Amis旮亙樂團」的精采演奏,這場原住民的音樂嘉年華,上演著最台灣的聲音!
-
回想與回響 Echo
《南風樂章》外一章
錢南章先生令我感動的是,他竟然不惜耗費很多時間,從《李魁賢詩集》六冊七百七十三首詩中挑出他合意的素材,挑選過程必定會有閃現的靈光成為他旋律的起興點才可能被相中吧!光只這一關就顯示他作曲的努力和苦心。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
貝多芬之後,布拉姆斯寫交響曲已經難了。馬勒、布魯克納之後,大家以為交響曲已經完了,要不是有蕭斯可維奇。到了二十一世紀,世人真以為交響曲已經與恐龍同在,台灣人卻開始寫了。台灣有本事寫交響曲的人不多,早年有老一輩的張昊,近年有管絃樂高手金希文。如果把前者比為台灣的布拉姆斯,後者約可比為台灣的馬勒;那麼錢南章呢?老實說,他去年完成的一號交響曲拿來和歷史名作相比,只能稱為一部習作,被制約在西方交響曲的型式和內容之下,勉強有早期浦羅柯菲夫的影子。看得到企圖心,但技術尚不到位,無法暢所欲言。 今年發表第二號「娜魯灣」原住民合唱交響曲,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其一是因為經驗累積,必然技巧有所提升。其二是從題材來看,錢南章明智地選取了拿手的內容和型式,例如交響合唱、本土音樂等。也可以說,這是錢南章過往作品的「擴大版」。揮灑起來,必然較前作更顯自信和具自由度。建築殿堂不容易,每年添一塊磚更是苦行僧的修為。台灣作曲家過去口水多、作品少,希望從錢南章開始,人們能把重要作品的發表當成盛事來看待,也許磚瓦終有成堂之日。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藝術製作人,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音樂新訊 人聲與管絃樂相互激盪
錢南章以台灣原民音樂譜成《娜魯灣》
曾四度拿下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的音樂家錢南章,繼一九九七年的台灣原住民大型合唱作品《馬蘭姑娘》後,再度譜寫以原住民音樂為素材的合唱管絃樂曲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這部以人聲為主,管絃樂為伴奏的交響曲,將由布拉格國家劇院助理指揮邱君強與台北愛樂合唱團、青年管絃樂團合作,並邀知名女高音林惠珍,藉由人聲及管絃樂團的相互激盪,讓聽眾體驗台灣原生音樂的能量。 錢南章表示,《娜魯灣》全曲分為六個樂章:〈娜魯灣〉、〈Zeho〉、〈負重〉、〈電燈泡〉、〈今天〉與〈祭歌〉,有描繪台灣山林壯闊秀麗的美景、鄒族童謠模仿大嘴鳥的叫聲、男子狩獵豐收負重的呼喊、兩個原住民同胞逗趣詼諧的對話、部落族人相聚唱歌跳舞的歡愉、細緻婉約的女高音傾訴,曲式詼諧多變,呈現出既傳統又創新的風格。(廖俊逞)
-
音樂 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春季音樂會
邱君強、謝宛臻夫妻檔共譜《田園》
旅歐青年指揮家邱君強,近年來表現備受矚目,他曾參與多部歌劇製作,與國際知名導演彼得.胥坦、羅伯.威爾森共事。三月底他將與雙簧管獨奏家的妻子謝宛臻,連袂與台北愛樂青年管絃樂團演出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
-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於擊樂的天才十問
Q1:什麼是「打擊樂」?是不是有聲音的都算打擊樂?何時開始蓬勃發展? 「經由敲擊或摩擦物品,所產生的悅耳音樂」是打擊樂最簡單的定義,但在音樂家及演奏家的巧思下,打擊樂器的範圍無所不包,敲擊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國內作曲大師金希文的作品中,曾經把大豆灑在大鼓上、台北打擊樂團上月甫舉行的「純粹II」演奏會,用刮鬍刀來刮鈸、韓國的Cookin廚師秀,切切剁剁的菜刀砧板也成了美妙打擊樂器;甚至許多用來製造音效的吹類樂器,如滑笛、火車笛、鳥笛,也被歸類成打擊樂器的一種。 現代作曲家很喜歡在打擊樂的世界裡發揮無盡創意,國內作曲家錢南章曾經作過一首《玩具交響曲》,跑去玩具反斗城買了一堆火車、玩具鋼琴等會發出聲音的玩具,配合打擊樂團伴奏,團員忙著操作玩具及演奏,台上台下玩得不亦樂乎。 從西方古典音樂史來看,打擊樂長久以來便是管絃樂團中的一員,而一九三一年算是一個轉捩點,法國作曲家瓦瑞斯(Edgar Varese)寫下作品《電離》Ionisation,是西方世界第一首完全為打擊樂器而寫的音樂作品,一九三六年匈牙利作曲家貝拉.巴爾托克(Bla Bartk)的雙鋼琴和雙打擊樂曲Sonata for Two Piano and Percussion,更喚起樂界對打擊樂可塑性的重視。一九六二年全球第一個打擊樂團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成立後,越來越多的作曲家從事打擊獨奏樂曲的創作,造就了打擊樂的蓬勃發展。 Q2:成立一個打擊樂團的基本樂器有哪些? 台灣目前三大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台北打擊樂團、十方樂集,都屬於西方綜合性的打擊樂團,樂團內除了常見基本樂器:鐵琴、木琴、小鼓、大鼓、定音鼓,以及中國鑼鈸外,當然還有其他來自各國的各式各樣打擊樂器,例如:拉丁鼓、爵士鼓,以符合曲目演出需求。在傳統國樂團中,西洋的定音鼓、鐵琴、木琴甚至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國外有些單一樂器組成的打擊樂團,例如:木琴六重奏,或是以各式各樣木琴、鐵琴為
-
達人推薦
錢南章是少數我認為值得一聽的台灣當代作曲家
三月份的節目非常豐富,首先就管弦樂來說,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是首選。我很不願意湊熱鬧,但是布隆斯泰特和布商大廈確是少數我誠心尊敬的組合。呂紹嘉的每場音樂會都值得用紅筆圈下來備忘,他的演奏紮實而發人深省,有心人不妨比較他和萊比錫的兩個版本孟德爾頌四號交響曲,而老呂的雷斯匹基《羅馬之松》也保證刷亮聽眾耳朵。 作曲家發表會方面,錢南章是絕少數我認為值得一聽的台灣當代作曲家,他的作品兼具樸實內斂的才華與堅實的技術底子,和聽眾間進行一種智性的對話。這次「一棵開花的樹」發表會,我也想聽聽怎麼開法。本土音樂家方面,我推薦「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音樂會和吳天心小提琴獨奏會。拉縴人本是成功高中校友團,這樣的業餘團體如何能經營得這麼好、水準如何維持得這麼高,確是奇蹟,值得觀摩。出身宜蘭的吳天心上次和北市交合作維尼奧夫斯基,雖未成熟但可見潛力,是個傑出新秀。 傳統節目方面,我對亦宛然掌中劇團《驚見虹霓關》和漢唐樂府《新荔鏡記》有相當的期待,這兩個團體都默默為傳統創新做謹慎而前瞻的嚐試,這次亦宛然的跨界幅度將會更大一點。
-
專輯(一)
舞動本土樂音
雲門可說是國內第一個重視國人音樂作品、民間音樂與素人藝術家,並且以舞台的表演將之呈現給觀眾的表演團體。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看他們與雲門的合作有如讀一章台灣現代音樂發展史;可以想見當年風起雲湧的藝文界與互相激盪出火花的藝術家們。
-
舞蹈
「東風」與懷舊
《東風乍現》仍維持著舞蹈空間舞團一貫的特色:嬌巧精練、機動性十足。令人玩味的是,編舞家孔和平的昔日英雄情懷與楊銘隆所營造出的流金歲月之感,不約而同地賦予「東風」強烈的懷舊色彩:在時序變遷、物換星移之際,尋找「東風」,便成了一個尋找時間與空間的「他者」(the other)以自我映照的過程。
-
音樂
主奏與協奏之間的失落
在協奏曲中樂團雖處於伴奏的地位,但主奏者腦海中必須共存著管弦樂的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否則就很容易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