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樂府
-
特別企畫 Feature
鞭長莫及?還是悔不當初?
台灣是大陸戲曲最熱的海外市場,然而台灣傳統戲曲的登「陸」情形,完全感受不到相同的熱度;台灣傳統戲曲凋蔽多年,難與大陸水準抗衡,如果不能拿出具有獨特與代表的佳作,前進大陸市場恐怕仍是一廂情願想法。
-
里昂
台灣舞團集體躍上國際舞台
藝術總監紀.達梅以絲路的地域槪念,沿路親自拜訪了從日本一直到伊拉克,甚至荷蘭的舞團。來自東亞及印度的舞團深受佛教儒教的影響,讓整個舞蹈節瀰漫在宗教性靈的氛圍當中。
-
回想與回響 Echo
跨越時空的東西交流
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藝術節注意到台灣的表演團體,不可諱言地有部分原因與歐洲的「東方熱」有關。這場中、法古典宮廷樂舞的跨文化的的《梨園幽夢》,獲得觀衆的熱烈回響,十場票房皆逾八成以上。可說開啓了另一種國際舞台的契機。
-
音樂
一場後現代的中西古典夢
《梨園幽夢》看來應會是「東方主義」的產物,卻是那麼正宗中國,也是那麼正宗法國。對於一位長期思考、觀察西方觀看中國、中國觀看西方的人而言,是一個多層次的經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邁開南管新蓮步
近年來,具有「傳統性質」或「民族特色」的表演團體,紛紛獲得國際藝術節的靑睞。曾經被視爲日漸式微的「南管(梨園)藝術」,已隨著漢唐樂府登上國際舞台,成爲一股新勢力,並逐漸影響現代表演創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淸澈山水,映照人心
城居與山居,陳美娥介於兩者之間正如她在傳統南管與現代之間;她使勁衝了很久,現在,需要更冷靜而穩定的步伐來繼續走,於是遠離塵囂,於是居踞高樓。
-
舞蹈
內外空間互爲對照
上、下舞展在室內、戶外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條件下,不同的視覺穿越層次,表現了舞台空間的多元深度。編舞者突破傳統舞蹈窠臼的用心淸晰可見,但若能更強化肢體動作間的聯結與美感,激發互動辯證的能量,這實驗性的步伐將走得更穩健。
-
回想與回響 Echo
活的化石
此次《荔鏡奇緣》,選取了閩南語系中的古老戲文〈荔枝記〉做爲演出骨架,以加強「故事情節」爲訴求,更加顯示「漢唐樂府」立意邀請觀衆進入南管世界的誠心。
-
亞維儂
台灣藝術大躍進
世界知名的亞維儂藝術節此次以「亞洲之慾」爲主題, 邀請台灣八個表演團體赴法演出,參加的團體雖然備覺榮耀,但事實上壓力極大,除了演出成敗與否外,人手、經費的不,也讓團體在準備的過程咬緊了牙。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漢唐樂府維持困難忍痛割讓 基於保存文化傳統資產爲使命,三、四年前陳美娥不惜鉅資設立漢唐樂府藝術中心並規劃仿古劇場,軟硬體設施除了內部典雅秀麗的裝潢擺設外,更包含了南管古樂團、梨園樂舞以及余承堯紀念館等,含括表演藝術及收藏品於一身,自成立以來,爲逐漸消逝的南管藝術注入了新劑,國外演出也邀約不斷。 然而要經營一個包括有樂師、舞者以及硬體設施的藝術中心,必須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漢唐樂府雖爲國際扶植團隊之一,經費卻逐年減少,使得經營壓力日漸增大,財力負荷沈重到幾乎無以爲繼的地步,因此不得不忍痛做出出讓的決定。漢唐樂府藝術中心盼望對文化保存有共識的企業或人士願意贊助漢唐樂府藝術中心,承購該處並以低價贊助方式租與漢唐樂府,協助度過難關,讓南管藝術能繼續發揚廣傳。Tel:725-2008 (編輯室) 〔俄羅斯〕 莫斯科興建超級露天劇院 十二月莫斯科將興建露天劇院──「群星世界」,包括原有的「明星廣場」和附近一條林蔭道,從此,該劇院將和俄羅斯著名演員一起流芳百世。牆壁的外側浮雕上刻著昔日名演員沃爾科夫和舍普金等人的形象。每年並由總統提名藝術家,留名於劇院牆壁。 (蕭勇) 〔日本〕 「宮沢賢治」影繪公演 去年,爲紀念宮沢賢治百年誕辰,日本戲劇界、音樂及童話界,舉行了一連串大小藝文活動,掀起了一陣文藝「賢治熱」。而身兼詩人、童話作家、科學、宗敎家的宮沢賢治,其短暫而不可思議的人生,和幽默中帶著文明批評的作品,一再被研讀、傳誦著。 去年在日本各大城市,舉行了九項戲劇及影繪公演後,這次由埼玉藝術文化振興會所企畫,特別精選宮沢作品《銀河鐵道之夜》及《山梨》,透過影繪柔和的光、妙趣的牽動,來呈現宮沢童話裏無邪的幻想及童心。 這項公演將於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埼玉會館舉行二場。而於演出後,將開闢影繪敎室,解說介紹及展示影繪的製
-
即將上場
漢唐樂府《儷人行》
《儷人行》的製作方向走向梨園劇本源探索,摘選梨園戲三大流派中「小梨園」之名劇:「高文舉」《玉貞行》與家喩戶曉之「陳三五娘」《賞花》兩齣。「小梨園」出自家班,其演出規範必配合室內小舞台的特點。舞台旣小,演員的身形動作也得採用高度虛擬化的表演,儘量減少過大的幅度。此次選取「陳三五娘」精華做題材,將「小梨園」科步之優美動作、高度的舞蹈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深刻展露出梨園戲歌、舞、樂一體的風采。 此次製作還聘請前福建省梨園戲劇團著名演員蔡淸平駐團指導及從事舞蹈編排。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計畫擬定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日前針對「八十六年度工作計畫」提出有關文化藝術資訊服務、文化藝術推廣、文化藝術獎助、基金會宣導與募款等計畫。爲藝文界所關注的「補助申請準則」亦敲定各補助申請對象以非公家單位、學校為主,共有八個補助類別:文化資產、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文學、廣電、民俗技藝與環境藝術。補助細項包含創作、展演、調査研究、錄製出版等。案件審核分初審、複核及會審三個階段,基金會執行部門在初審、複核階段僅作條件及技術審査,會審則由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査。補助款的核銷作業將儘量簡化,以便藝文團體行政作業。 由於和文建會作業交接的過渡期,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之間的計畫仍由文建會審査,申請單位必須在五月分完成送件,之後分別在九月、十二月、明年三月收件,三個月後公布審査結果。 (編輯室) 皇冠藝術節「非非之想」上場 規模迷你的皇冠藝術節,今年進入第三屆,從三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五日安排戲劇、音樂和舞蹈節目。皇冠劇廣場劇團「密獵者」爲皇冠藝術節打頭陣,重詮貝克特名著《等待果陀》,陳輝龍將他的小說《雨中的咖啡館》搬上舞台,皆在三月分演出。四月則有香港藝術中心策劃「香港雙週」節目,即將來台演出的團體有另類劇團「女豆.盒子畫」的《動作藍圖》(4/12〜14),新生代舞蹈家楊春江《孿生戀》和何秋華《如果我落在一根羽毛上》(4/19〜21)。 兩個台灣本土團體也加入行列:吳佩倩舞極《爵士舞之巡禮》(4/26〜28)和台灣渥克劇團新作《屁眼來的人》。壓軸節目是紐約另類音樂工作者約翰佐恩的四人樂團演出「地下室的眼鏡蛇」(5/22〜25),詳情洽詢(02)7168888轉111皇冠小劇場。 (編輯室) 兒童劇本徵件 高雄縣立文化中心主辦的「八十五年優良兒童劇本徵選」,自即日起開始徵件,四月三十日截稿,歡迎兒童劇本創作者踴躍參加徵選。 此活動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敎育廳指導
-
舞蹈
繡在屛風上的鳥
從演出的服裝、音樂、舞蹈各方面來看,都可以了解到製作的嚴謹與細心。然而,即便是技術性的成就都已到了相當的程度,在缺乏一個基本的演出理論之下,「梨園舞坊」的演出似乎顯得單薄、茫然不知所以。
-
舞蹈
太常之樂、燕饗之舞
整體而觀,有其幽靜之嫻雅,淸風之飄逸,在今舞蹈園林中,委實是一株千年種子復生的新芽。此一藝術形式,猶如唐明皇時代的「梨園」,屬於太常雅樂舞式。
-
焦點
從傳統中擷取新意 梨園舞坊創團公演「艷歌行」
梨園舞坊是南管樂團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與資深舞者吳素君攜手合創的新團,結合古雅南管與傳統梨園戲中的樂舞,呈現出極其精緻娟秀與沉斂的表演美學。
-
焦點
「漢唐」姑嫂相和歌
「荼薇架,日弄影。鳥雀悲春,意故卜來叫出斷腸聲。看紫燕,含泥歸。黃蜂𧋦蝶,黃蜂共𧋦蝶,翩翻那障飛來採花蕊。阮心事,今欲訴渡誰知。肝腸百結,但得掠此,目滓暗淚滴。咱娘嫻,相隨侍,去到相國寺,見伊人食得醉熏熏,挨來推去,挨來共推去,伊身都全然不醒來。賊冤家,無心腹,誤阮返來,此處無興又無彩。肌膚瘦,阮不自在,阮身恰似揚子江中遇著風浪搖擺。雀橋會,不駕來。親像牛郎織女,銀河阻隔在東西。恰親像牛郎織女,銀河阻隔在許天台。」(南管〈荼薇架〉) 南管音樂的情,陳美娥嗓聲的幽曲乾淨,在季末的春雨中,寅夜繞耳不去。前年三月「漢唐樂府」一場南管演出留下的音印仍然淸鮮;今年六月在兩廳院「風雅頌系列」古韻新姿中,漢唐祭出泉州來的媳婦王心心主唱,南管愛好者將可聆賞到正統泉州腔南音了。 來台甫年餘的王心心,是陳美娥的嫂子。姑嫂結緣於南管,嫂嫂雖比小姑年輕,南管藝齡卻較長。「我開始學講話就在南管的音樂中了,」王心心說:「聽大人唱,自己也哼,南音就是兒歌了。只有南音,其他的沒有聽過。」還不習慣說普通話,含著泉州腔不時地望向身邊陳美娥。她看來靦腆,卻不怯唱,第一次上台竟只五歲。「是高甲戲班到我們玉溪村演,開演前後加一段南音,我上去唱〈小紅花〉。」後來村上廟會、辦喜事、學校辦活動都找她唱曲,鄕紳長輩閒在就一句一句地敎她。稍長,入晉江縣文化館文宣隊,經常出外地巡演。在一次南音大會串的排練中,聽到一位男生唱〈因送哥嫂〉,「特別的好聽」她講不出那個觸動,卻依稀浮現那份動容。這是她第一次沁心領會南音的淸美古雅,她想要深入地學。過二年,福建藝校泉州分校南音班第一屆招生,她考上入學,接受系統化嚴格地敎導,樂器從琵琶入手,唱曲由作品分析入心,探究調式及曲牌,而她本身的泉州腔是正統南音的標準唱腔。畢業後加入泉州南音樂團,成爲一個眞正識曉南音的專業演出者。 獲准來台定居後,參與夫婿與小姑合力創建的漢唐樂府南館古樂團,與陳美娥一同敎學及演出。「漢唐」在陳美娥與兄長的十年努力下,經營出一個專業場地,逢周六、日晚演出,也爲機關團體接待外賓或辦活動而專場演出。 演而優則究,陳美娥鑽硏古樂史多年了,早期多與東南亞僑界的南音團體接觸,開放探親後,她更頻繁往大陸採集南管源頭史料,請益學界耆宿。令
-
即將上場
古韻新姿──南管音樂演奏會
台灣開始有南管音樂,大約是四百年前鄭成功來台的時候。古早農業社會時代,只有家世良好、士紳階級的子弟才有學習南管的資格。從南管那種典雅悠揚的曲風、溫婉含蓄的音樂內涵,我們不難發現它這種「高尙屬性」是其來有自。 漢唐樂府多年來致力於南管薪傳,這場音樂會正展現了薪傳的成果。五位表演者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七歲,於各自專攻的部分卻都有出色的造詣,打破南管「難學難精」的謠言。預期擁有千年歷史的南管古樂,將因此展現出一番嶄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