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舞坊是南管樂團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與資深舞者吳素君攜手合創的新團,結合古雅南管與傳統梨園戲中的樂舞,呈現出極其精緻娟秀與沉斂的表演美學。
「艷歌行-梨園樂舞」
1月5〜7日 12〜14日
漢唐樂府藝術文化中心
「艷歌行──梨園樂舞」是國內著名南管樂團漢唐樂府偕新創的子團「梨園舞坊」所共同發表的創團公演。演出的場地在漢唐樂府文化中心曁余承堯紀念館。
位於交通繁忙的基隆路與信義路口大廈頂樓,漢唐樂府的所在地給人一種世外桃園的脫俗與淸新;長方形的空間內三面壁牆上展示了前輩國畫家余承堯大山大水的彩色畫作,琵琶、洞簫、拍板等南管樂器則錯落佈置在畫幅下方,另一面壁牆下的空間則是由花梨木所搭成的仿宋勾欄式舞台,提供漢唐樂府的樂師及梨園舞坊的舞者固定演出。由於空間不大,最多七十名的觀衆或近距離席地而坐,或坐在鑲有「漢唐樂府」四字的中國式木質椅子,觀賞中國傳統精緻藝術的再現,彷彿有置身在《東京夢華錄》中的感覺。
遠赴泉州學梨園歌舞
有女懷芬芳 媞媞步東廂
蛾眉分翠羽 明眸發淸揚
丹唇翳皓齒 秀色若珪璋
巧笑露權靨 衆媚不可詳
──《艷歌行有女篇》晉.傅玄「梨園戲」是早期曾經盛行於閩南地區,並以泉州為中心的古老劇種,除了南管樂的演奏與歌唱,並有完整的生、旦、丑、淨、末、外(老生)、貼(小旦)等七種角色行當,和崑曲、京劇的演出相似,只不過更細緻。可惜在曲高和寡等因素之下,梨園戲如今留下的僅音樂的部分。漢唐樂府的創始人陳美娥為了重現梨園戲較完整的演出形式,不惜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尋找舞蹈方面的合作對像。去年夏天透過戲曲學者邱坤良的推薦,終於認識了前雲門舞者及國立藝術學院身段老師吳素君,兩人一拍即合,暢談了合作的理念。吳素君推薦跟她學了五年身段的高材生:魏秀蓉、郭玲玲、陳蔓菁、許麗梅,及林倩如給陳美娥,成為梨園舞坊五位全薪的正式舞者。
為了提供學員扎實的「泉州梨園歌舞戲」訓練,漢唐樂府安排這五位新團員到大陸接受三個月的集訓,課程內容以梨園戲大旦、小旦、生、丑四行當的基本科步為主,並要求她們副修唱腔、琵琶、唸白、打擊樂等。如此一週六天,每天早上八點半到晚上九點半,這五位學生認眞地向泉州的老師們吸收梨園戲的十八科步(即整理出的十八個基本動作,如提手、垂行、指手、返頭轉角、等)及梨園戲折子段如〈玉貞行〉和〈過橋〉。
邀請林克華、葉錦添為演出增光添彩
吳素君除陪學生去大陸「監學」,另一方面她也著手聯絡台灣服裝、燈光的合作人,找的都是目前當紅的專家,如與雲門舞集長期合作的舞台、燈光設計林克華,以及為當代傳奇等台灣與香港電影、表演團體設計服裝造型的葉錦添。但由於梨園戲的演出形式及地點和一般西洋鏡框式舞台有別,整體呈現的是一種內歛與精緻,於是林克華僅在「漢唐」原有供南管演出的長方形舞台前端增加了一塊活動的延伸舞台,並把背景的木板顏色加深,以凸顯舞者,外加增設竹簾以區隔舞台空間。葉錦添的服裝也是以唐宋的服飾為依據,一切細節盡量求眞,包括銀製的髮飾、手飾等等。這一切驚人的開銷還好有陳美娥的兄長陳守俊在後支撑。
在舞蹈編排方面,為了盡量保持梨園戲的韻味,吳素君僅從原本折子的段落抽取其舞蹈成分並加以整理,以保留其寫意而非敍事的部分。如此次演出的一段《艷歌行》,就由三位舞者婀娜嬌麗地持扇而出,在漢唐樂府的南管伴奏下,舞者盈盈走起碎步,軀幹挺直不動(此稱「膏人身」),在細細碎碎的挪移之中,僅手掌及頭部作稍許搖晃的俏姿,確實和泉州傀儡的動作很相近。另外,舞者不時挑動的眉毛和傳情的眼之中,更是流露了三位佳麗動人魂魄的一面。
而由陳美娥爲《簪花記》所唱的《梅花操》歌詞:「暗想暗猜 思想情郞 思想情郞 眞個風流體態」則引出兩位形如「大旦」(即比小旦較沈穩的角色)端莊身段的演出,以傳達古代女子哀怨淒惻,擔憂容顏逝去的愁腸煩緖。舞者細膩的演技襯托出梨園戲婉約的特質。
至於五位舞者到大陸苦修出來的南管打擊等樂器也在最後一支由全體演出的壓軸戲《滿堂春》呈現。如很少單獨演奏的「四塊」(一種四片兩端有節的竹片,由左右手各握兩片,並靠手臂運勁使竹片振動互擊的打擊樂器)就由台上倒V字坐下的五位舞者擊響,時而起來加入些曼妙的舞姿,時而向觀者抛個媚眼,配上漢唐樂府的其他演奏師,及來自大陸的唱將王心心的歌聲,使梨園樂舞與古雅南管達到跨越樊籬的融合。這也正是陳美娥與吳素君所亟望的。
(本刊編輯 林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