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李六乙

相關文章 10 篇
  • 合唱在《唐懷瑟》扮演重要角色,彷彿這些默默無名的配角代表著群氓的當代大眾。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一步一舞台 踏出疆界、邁向無限

    即將在二月廿一日揭幕的第四十七屆香港藝術節,以「一步一舞台」為主題,為觀眾帶來在創作歷程上位處不同階段的藝術家,呈獻多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製作。本刊特邀前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現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以專業眼光切入今年的繽紛節目,選出他心中不可錯過的絕妙演出,與讀者分享他獨到的「個人意見」!

    文字|耿一偉
    第313期 / 2019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新人新政新樂季

    在國內廣大樂迷的引頸期盼下,曾任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台灣之子」呂紹嘉終於回到台灣,出任國家交響樂團(NSO) 音樂總監。這大概是即將展開的新樂季中,最令人興奮且期待的大事件。呂紹嘉是台灣在國際樂壇中地位最高的指揮家,多年旅德,卸任漢諾威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 之後,呂紹嘉客席多國歌劇院指揮歌劇與音樂會,邀約不斷。返國擔任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是國內樂界人士的期盼,也是呂紹嘉義無反顧的重責大任。在今年的 新樂季節目中,呂紹嘉除了跟樂迷一起回顧大作曲家馬勒、也邀來許多國際樂壇名家與NSO同台外,更令人矚目的是,呂紹嘉安排了現代音樂,要帶給樂迷嶄新的聆聽經驗,一如他對NSO的期許:「不討好樂迷,更不討好樂團團員,我要讓外界看見國家交響樂團真正的實力。」 除了呂紹嘉即將為NSO帶 來全新氣象外,本刊也為樂迷精心策劃了新樂季的完全導聆指南,歸納整理出「指揮」、「名家」、「未來大師」、「現代音樂」、「首演作品」、「節日派對」、 「歌劇音樂劇」、「東西同台」與「跨界」等十個焦點,讓讀者輕鬆掌握國內各大交響樂團在新樂季即將端出的誘人菜色。除了國內的樂季總覽外,本期的特別企 畫,我們也將搶先報導國際樂壇的最新樂季動態,從德奧、法國、美國、英國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樂團中,從人事更迭到曲目選擇,標誌出這些古典樂龍頭的現今發展與未來趨勢。 一九八○年代台灣,社會上正經歷著政經改革開放的解嚴時期,反映在戲劇上,則是充滿活力的小劇場運動。彷彿是相互呼應似地,一九八二年的北京,在首都劇場三樓,北京人藝的導演林兆華執導作家高行健的《絕對信號》,這場實驗性質的非售票「內部演出」,亦開啟了中國八○年代的實驗話劇和小劇場的風潮。如今革命的信號響起三十年,以北京為首的大陸劇場經 歷七○年代末和八○年代的探索劇和實驗話劇運動、九○年代的先鋒劇場、和九○年代末迄今鋪天蓋地的商業劇場等階段,如今究竟呈現了什麼樣的面貌?我們透過 林兆華、孟京輝、李六乙、王曉鷹、田沁鑫五位如今在大陸劇場各擁一片天,導演風格與關注主題各異的導演,帶讀者深入了解大陸劇場現況的多元發展。 除 了走進劇院看戲、聽音樂會,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藝術走進我們的生活?本期藝活誌規劃的「舞動身心靈」單元,將與讀者分享人與舞蹈互動的更多可能。在生活 中,在公園裡,在教室中,從舞蹈作為肢體律動開發

    文字|黎家齊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 《穆桂英掛帥》裡多媒 體與演出交融。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古戲樓裡的定幕京劇 《梅蘭芳華》演梅派精華

    正乙祠是北京城南知名的會館之一,館內的戲樓造型別緻,全木構建,許多老一輩藝術家程長庚、譚鑫培、梅巧玲等戲曲鼻祖均曾在此登台演出。在皇家糧倉成功經營了三年崑曲《牡丹亭》的「普羅藝術」,勇敢承接下活化這棟歷史文化古蹟的挑戰,為正乙祠量身打造了《梅蘭芳華》,一百分鐘在三百年古戲樓裡看盡梅派六大經典的精采折子。

    文字|郭耿甫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今年七月,孟京輝編導了一齣新戲《關於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整個製作遠較從前的作品精美。
    專題(一)

    另闢一條無人的蹊徑

    所謂藝術的先鋒,強調的是藝術家與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精神訴求,與個人操守的必然表現,也在於不斷叩問歷史、質疑當下與顛覆藝術常規的持續努力;先鋒戲劇在形式上的探索、顛覆與解構,皆源於藝術家精神深處的反叛。

    文字|林克歡
    第120期 / 2002年12月號
  • 《穆桂英》的形式、表演和音樂改革都相當精緻專業,尤其把現代多聲部作曲方法運用到戲曲中,並將文武場伴奏地位提升至較獨立的角色。
    專輯(一)

    孵一齣未來新戲曲

    北京的小劇場戲曲製作人洪業認為,小劇場戲曲在環境中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是否迅速創造利潤,或立即創作出一流作品,而是扮演著文化導引的功能。因為小劇場的「實驗」、「先鋒」印象,在這裡進行改革較不引起反彈,能成為戲曲實驗和創新的可能空間。這種特性也較能引起年輕觀眾看戲曲的興趣,使他們透過接觸小劇場戲曲,進而接受傳統戲曲,她說:「透過這幾齣戲,我想它能成為一種孵化器──戲曲改革的孵化器」

    文字|林偉瑜
    第133期 / 2004年01月號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三位要角:左起特邀演員張達明,原著暨編劇董啟章、導演暨編劇陳炳釗。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戲劇-瞄準「九七回歸十週年」

    三齣戲 從內到外的歷史考題

    不約而同地,香港藝術節三齣由香港在地劇團或跨國製作的戲劇作品,瞄準了歷史與人心的變遷,提出戲劇性的觀察心得: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以物出發,探尋歷史與每一個個體自身的關聯。樹寧.現在式單位《留著愛》則以電影中演員與觀眾的感情關係,透視歷史人生。中國導演李六乙與日本戲劇家平田織佐合作的《下周村》則是一齣中、日合寫的寓言,包含了李六乙與平田織佐對歷史與人的共同心願。

    文字|潘詩韻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 林兆華
    焦點專題 Focus

    從僵固到流動 從藝術到商業

    中國的小劇場運動很快將邁入三十年,年過七十的大導仍有新作問世,中生代的導演們確立了風格,新生代的導演們則在剛剛開放的市場中試水溫。北京的小劇場戲劇會怎麼走?資金倒不是問題,而是要看這些獲得資源的創作者,最終的藝術選擇。

    文字|李季紋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九五班師生集體編演的《諧語西廂》。
    大陸劇場

    抵觸與互滲

    在趨近世紀末的同時,九八年大陸劇場在現實的運作中,主流文化與大衆文化旣緊張對峙又暗中結盟,先鋒戲劇與商業戲劇旣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這種複雜的文化衝突與文化糾纏,正是舊的已去、新的未來的過渡時期的文化表徵。

    文字|林克歡
    第74期 / 1999年02月號
  • 李六乙
    焦點專題 Focus

    李六乙 跨足戲曲與戲劇 雙刃揮灑革新

    李六乙是話劇和戲曲的雙棲導演。在戲曲方面,他不但是公認導演戲曲種類和數量最多的話劇導演,也是少數真正能掌握戲曲精髓和技術的話劇導演,他的「新戲劇」系列戲曲,透過現代戲劇手段解構舊有程式在表演脈絡中的意涵、並進而產生不同意義,對有為戲曲革新做出劃時代成果。在現代戲劇方面,他以「純粹戲劇」的理念,嘗試找到人的精神典型,對李六乙來說,人的精神典型要比人的社會典型來得更為強烈和重要。

    文字|林偉瑜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 《死無葬身之地》是法國存在主義劇作家沙特的著作。
    現象視察

    北京舞台劇的新氣象

    在話劇危機的呼聲狂喊了十多年之後,北京的話劇舞台頓時呈現春潮洶湧的景象。人們經過不斷的反思、探索,對藝術規律和文化市場的認識,已相當淸醒而深入;而自身的創作激情和能量,也經歷了長期的孕育。因此,話劇演出在這個春天裡蓄勢而發,當是件順理成章的事。

    文字|田本相、宋寶珍
    第68期 / 1998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職人的圖鑑

    布景彩繪:客製化的空間打造者

  • 音樂

    班貝格交響樂團亞洲巡迴 攜手陳銳在台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