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撇仔戲
-
明華園總團《青蟬》 重塑40年代胡撇仔戲
民國40年代,因取材自演義小說的「古冊戲」無法滿足觀眾需求,於是歌仔戲向電影取經,題材新穎的「胡撇仔」便成為歌仔戲特色之一。創團將邁向百年的明華園總團,藉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看家戲推廣計畫」,首席編導陳勝國將明華園曾瘋迷南台灣的「胡撇仔戲」《母性愛》精華再現,重塑經典看家戲《青蟬》,將於本週末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
-
即將上場 Preview 金枝演社《整人王─新編邱罔舍》
整你都是為你好? 傳奇翻新戲說台灣
「邱罔舍」是流傳已久的台灣民間故事,這位「頗具盛名」的「敗家子」,將在擅演胡撇仔戲的金枝演社手中,翻轉出怎樣不同的面貌?「這是關於一個現代歌仔戲團,要搬演一齣邱罔舍的戲。」金枝導演王榮裕提示了新戲的故事設定與舞台設計基調,他邀來資深劇作家紀蔚然一起合作,諧擬了許多經典戲劇片段,紀蔚然也使用他最為擅長的話中有話、言外有意、妙語如珠的台詞,戲說台灣傳奇故事。
-
演出評論 Review
跨越三百年的政治「音樂」劇
無論是和《乞丐歌劇》或是《三便士歌劇》相比,《Mackie踹共沒?》與觀眾的關係親近許多。如同大多胡撇仔戲一般,在傳統歌仔調中摻雜著時下的流行曲風,也許正是在這些「被取悅」的瞬間,才讓我們猛然發現「群眾情感」是如何輕易地被操縱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反映多元文化 拼貼狂笑奇景
多元族群構成的台灣,所發展出來的喜劇也反映了多元文化的變遷、流動、混雜、交融與滲透。有中國傳入的相聲,在此生根發展另創新枝;有葷素不拘的說唱表演,有拼貼混搭到極致的胡撇仔戲,也有反映當下影視消費文化的新生代舞台喜劇令人目不暇給!
-
焦點專題 Focus 從「安歌」到「整體音樂設計」
台灣歌仔戲音樂 愈見豐彩燦爛
早年由民間戲班土法煉鋼,以「安歌」為主的歌仔戲音樂,在上世紀末與中國的戲曲音樂編曲家交流後,才正式有了「音樂設計」這項專業分工,以期為整齣戲打造完整音樂風格與配合劇情創造合適曲調。而胡撇仔戲的進入殿堂獲得認可,也讓風格更多元的音樂登上歌仔戲舞台
-
戲曲 義大利即興喜劇 變身胡撇仔戲
《威尼斯雙胞案》 搖滾歌仔戲很反叛
身世體質都相似的義大利即興喜劇與台灣歌仔戲,這回真的要在舞台上來個「雙胞胎大團圓」了!春風歌劇團新作《威尼斯雙胞案》改編高多尼知名劇作,完全給它「胡撇仔化」,除了角色設定對比強烈,還用搖滾曲風重編七字調與都馬調,讓你看見新胡撇仔戲的自由奔放。
-
回想與回響 Echo
怎一個「理」字了得?
台灣和大陸,哪一邊更重視歌仔戲?哪一邊更努力發展歌仔戲?中國大陸五〇年代的「戲改」,救活了瀕臨危亡的歌仔戲,然而「大鍋飯、鐵飯碗」的體制有其弊病,這也是事實。過去台灣文化主管部門對歌仔戲雖然談不上「重視」,但從八〇年代初開始,卻成了台灣各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的一門「顯學」。
-
台前幕後
那美好的仗已打過了?!
在步入千禧年前後即不斷發生重大轉變的台灣,一切都顯得如此風雨飄搖,表演藝術界也在接續的動盪裡,一路步履蹣跚,備嘗艱苦。恰巧這時,也迫使了金枝再去重新思考劇場在這社會中的定位,以及它應該扮演的角色。
-
台前幕後
金枝弄蝶
「台灣的小劇場常常玩的是形式,這一次,我希望演員可以盡可能地『深』,去嘗試從沒有人敢做的表演深度。」王榮裕表示。因此,劇本寫就後,創作才正要開始,在「群蝶」相當完備的劇本架構與角色意念下,演員們跟著王榮裕「玩」了近半年的時間,一點一滴地豐富劇本的血肉,朝向更具生命力的演出形式。
-
回想與回響 Echo
胡撇仔戲與胡撇仔母子
夜市上一齣胡撇仔戲《俠女白小蘭》,讓看過胡撇仔的老觀衆驚奇:靑年仔也曉作opera;讓沒見識過胡撇仔戲的新觀衆訝異:這什麼烏白亂撇的opera。從日據壓制的悲情中發展出來的台灣opera,何以至今不曾光復。而透過覆面俠女白小蘭,卻使在胡撇仔戲台下分開的母子,復迎納在胡撇仔戲台上。
-
戲劇
暗夜.金枝.胡撇仔
金枝演社去年底在夜市、廟口演出「台灣胡撇仔戲」Taiwan Opera,形式上的熱鬧、混雜,內容上的新鮮、曖昧,讓觀衆有著不同的反應與回響。「但是,我們對他的期望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