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臺灣國樂團

相關文章 38 篇
  • 閻惠昌陪同國外作曲家至台灣各地接觸各種音樂。
    即將上場 Preview 外國音樂家眼中的台灣

    「旅人樂記.台灣」 樂說所見所思

    台灣國樂團客席指揮閻惠昌開啟國外作曲家來台采風計畫,邀請盧森堡、日本,及德國的作曲家到訪台灣,並依所見所聞創作樂曲。簡單的多媒體投影,呈現當時采風的過程;豐富的節目透過不同國際作曲家的觀察視角,用他們的音樂語言來表現台灣的人文民情。

    文字|李秋玫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 象徵古代宮廷政治地位的編鐘,難得在音樂會出現,令人大開眼界。
    演出評論 Review

    應突破編鐘的「王」者陰影

    編鐘作為兩千多年前的古代樂器,當年演奏的是怎樣的音樂,已不可知,亦已不可能重現,在這種情況下,期待我們的作曲家能將之視為是「現今」的樂器,以之來展現現代人的感情,採用現代的手法為編鐘尋找「新聲」,將之賦與全新的音樂生命。

    文字|周凡夫
    第256期 / 2014年04月號
  • 湖北編鐘國樂團演奏現場。
    先修班 The Beginners' Class

    關於編鐘的天才十問

    什麼是編鐘?為什麼它叫做「王者之聲」? 它不是古裝宮廷片的道具,真的可以演奏嗎? 演奏是用敲的還是用撞的?只能演奏慢吞吞的古樂嗎? 湖北編鐘國樂團將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演出「王者之聲」音樂會,整套六十五件曾侯乙墓出土編鐘複製件,將與國家音樂廳「鎮廳之寶」管風琴共奏和鳴。趁此機會,我們也來好好認識這個古老的宮廷樂器,如何在今日繼續敲響!

    文字|李秋玫、王婧、張紅陽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臺灣國樂團「王者之聲」

    當東西方工藝文化的極致相遇,是碰撞出火花?亦或一見如故的水乳交融?當極古的編鐘和新古的管風琴相見歡時,又能纏繞出怎樣的「穿越」情結?必須說這是一場充滿話題的音樂會!現今台灣的音樂會琳琅滿目,多半主打演奏卡司、陣容、作曲家和樂曲,由樂器擔任主角的不多,更何況是兩件極大的樂器!姑且不論演出的內容,兩件大物在音響極佳的國家音樂廳同時奏響,那聲音的直接震撼和色彩的對比變化已經給人不小的想像空間。這樣大手筆的製作更是國樂界少見,千年的曾侯乙墓編鐘從教科書的圖片中躍然眼前,教育性滿點,二○一三年起,在臺灣國樂團(NCO)首席客席指揮閻惠昌老師的精心擘畫下,樂團的演奏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風貌,每每有令人驚豔的神來之筆,可聽性同樣高度期待。由錢南章老師、王乙聿老師譜寫的世界首演曲目更是一大亮點!由國樂團、編鐘及管風琴所remix出的「王者之聲」到底有多麼輝煌的能量?二月廿八日國家音樂廳見分曉!

    文字|黃光佑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日本薩摩琵琶演奏家岩佐鶴丈。
    音樂新訊

    分而再合 三地琵琶相見歡

    「推手為枇,引手為杷」。從枇杷到「琵琶」,這個發展超過兩千年歷史的樂器,在這麼一彈一撥之下,唱出了多少人世蒼涼?更翻山越嶺,橫跨了多少疆域?一把琵琶,橫抱、直抱、有用撥子、有五指輪奏;在東亞各國,更伴隨迥異的唱腔,有不同的表現手法。為此,臺灣國樂團以南管琵琶與中國琵琶作為兩岸切磋的媒介,輔以日本薩摩琵琶展開國際交流,透過琵琶一項樂器探討台灣、中國及日本三方在地域上的源頭與變革。 為突顯不同特色,樂團邀請台灣的王心心、中國的曲文軍與日本的岩佐鶴丈與樂團共同合作。在上半場各以純粹的獨奏方式,展現琵琶不同形制的特殊性;下半場則在首席客席指揮閻惠昌的帶領下,讓琵琶與樂團演出拿手的協奏曲。在最後,更讓三位演奏家同台與樂團演奏琵琶、薩摩琵琶、南管琵琶協奏曲,使分流已久的樂器,再有合而為一的感受。此外,更難得地邀請到學者林谷芳擔任主持,在樂聲中引領觀眾了解各種琵琶的淵源、形制、流派及樂曲特性,介紹此樂器多元又迷人的風貌。

    文字|李秋玫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2013-2014 台灣新樂季聆賞重點秘笈

    跨入二○一三年,各團懸缺指揮紛紛補位, 不論國樂西樂,五大職業樂團指揮全員到齊。 久違的榮景,讓跨越二○一四的節目熱鬧滾滾, 大型歌劇、國人作品、音樂家的重要時刻、兩個領域的跨界合作 八個焦點分析整理,陪您在好戲開鑼前, 全面掌握新樂季!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焦點專題 Focus 總體觀察

    各團指揮到齊 各出奇招澎派開席

    年初,剛跨入二○一三年不久,兩個國樂團就紛紛傳來好消息。首先經過一年多的遴選,在北市文化局的拍板定案下,臺北市立國樂團宣布指揮瞿春泉接任首 任的首席指揮。臺灣女婿瞿春泉不但是中國一級指揮,也是臺灣國樂團前任指揮。就任新職不但代表著新的開始,傳達出的另一個訊息,就是以往在北市國由指揮擔 任的「音樂總監」一職將走入歷史,由「首席指揮」取而代之。

    文字|李秋玫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國臺交開季音樂會由鋼琴家薛默特擔綱。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四:開季音樂會

    開鑼拚聲勢 各家端上滿漢全席

    每年七、八月,不但是學生擺脫書海的快樂假期,也是樂團暫別「譜海」的暑假。在休息充電後,國內五大樂團不約而同在國家音樂廳為二○一三/一四樂季拉開序幕,並偕同國際知名音樂家帶來重量級曲目,如同滿漢全席的音樂饗宴,料多味美,不禁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文字|張偉明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呂紹嘉將指揮NSO跨/新年音樂會。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五:節慶

    應景也要很特別 或歌或舞好不熱鬧

    因應年節,各大樂團也多會推出特別的節目共襄盛舉。我們可以看到在跨/新年音樂會與新春音樂會中,有「舞」有「歌」,或熱鬧或懷舊,讓音樂廳中的氣氛與平常的嚴謹氛圍絕對不同。

    文字|李雅玲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NSO與新古典舞團合作演出的《基督的救贖》,圖為記者會現場。
    焦點專題 Focus 焦點六:跨界與合作

    大步跨領域 眼花撩亂的驚奇饗宴

    不管是交響樂團或國樂團,在跨界大潮之下,莫不摩拳擦掌要「玩」出令人驚豔的新面貌!或是起舞,或是電音搖滾,或是古今合鳴,或是東西同台多采多姿的跨界風景,樂迷們何不放開心胸,期待繽紛的驚奇?

    文字|李秋玫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首席客座指揮閻惠昌
    企畫特輯 Special

    喜迎國樂盛世 盡顯海嶽豪情

    入秋之際,由首席客座指揮閻惠昌領軍,臺灣國樂團將呈獻一場「蓬瀛狂想曲」音樂會,演出結合器樂與歌樂,並與管絃樂團合作,演出多元台灣風情的曲目如王明星的《廟會》、李哲藝的《馬卡道狂想曲》、盧亮輝的《海上桃花源》等,還有董昭民與李垂誼改編王立平作品的《弦縈紅樓》、莊奴與劉學軒合作的《祝願》,最後以王乙聿的《蓬瀛狂想曲》壓軸。

    文字|黃瑩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 韓國傳統打擊樂演出。
    企畫特輯 Special

    鼓樂弦琴齊奏 啟動「韓流瘋臺灣」

    臺灣國樂團將在八月中演出的「韓流瘋臺灣」音樂會,由采風樂坊藝術總監黃正銘擔任製作人,邀請韓國知名指揮家元一、韓國國立國樂管絃樂團伽倻琴首席文良淑等來台演出。演出曲目除了有韓國傳統演出「四物游戲」,還有《四氣》、《青山》、伽倻琴協奏曲《魂火2》等,臺灣國樂團更安排了經典曲目《松》、《臺灣風情》、《十面埋伏》,讓兩國的音樂交流,在演出中立體呈現!

    文字|徐珞玹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 焦點專題 Focus 假聲男高音

    李文智 陽剛鬚眉 繞梁傳美聲

    聲樂家李文智的人生,就跟他的外型與歌聲,頗多「反差」之處。說話時低沉有力,外表粗獷陽剛,唱歌卻能展現無瑕童聲;從未認真學音樂,卻誤打誤撞走上聲樂之路;功課吊車尾,卻在只懂英文字母的狀況下赴美讀書,一路念到博士班人生如此奇妙,李文智也笑著說:「上帝有在照顧!」

    文字|李秋玫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 「唯異新民樂」的現場演出。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與影像攜手 拼貼繽紛「臺北地圖」

    為了以音樂會描繪樂團的所屬之地,臺北市立國樂團大手筆地規劃了一場以「台北」為藍圖的音樂會,要將這個都市的街景、文化與風土人情伴隨著音樂呈現觀眾眼前。上半場演出台北流行國樂組曲。下半場,則將十二個行政區分別從創作及影像的角度呈現,除了委託十二件音樂創作之外,更邀請十二位導演以當前最流行的「微電影」模式,勾勒出他們心中所屬的行政區特色。

    文字|李秋玫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 NSO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四:各家公立樂團紛紛出國巡演

    挑戰他國音樂市場 交流外展現台灣文化

    去年各公家樂團幾乎都有出國巡演行程,或訪亞洲鄰近國度,或訪歐洲西方國家,熱絡非常。揮別早年出國巡演以文化交流為重的年代,去年從北市交、北市國到NSO,一致強調,出國巡迴的場次是售票演出或領有演出費,是直接面對樂迷的選擇和市場的考驗,不再流於過往的受邀交流或是自辦形式。

    文字|林采韻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 作曲家李欣芸將旅行台灣的心情譜寫成《故事.島》中的旋律。(臺灣國樂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故事.島》多媒體音樂會

    李欣芸的音樂 吟唱足下島嶼風情

    因旅行台灣而醞釀出的音樂專輯《故事.島》,讓作曲家李欣芸獲得去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十一月中旬,《故事.島》專輯將化為立體的多媒體音樂會,由臺灣國樂團演出,屆時除了呈現蕭青陽為原專輯設計的剪紙藝術,還有紀錄片導演龍男的影像,以台灣小人物的故事穿插在動人音樂之中。

    文字|李秋玫
    第239期 / 2012年11月號
  • 目前擔任美國哈特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關琦安將與NSO合作演出。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一

    指揮/老朋友再度到訪 女指揮家展現台灣之光

    樂季節目中,哪些指揮來擔綱領軍,自是樂迷們第一關注的重點,因為這也關乎一場音樂會的成敗。NSO的客席指揮熟面孔居多,但也有值得大家進場的新朋友;北市交依舊以客席指揮主打;國臺交則有令人驚喜的台灣之光女指揮上陣

    文字|李秋玫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呂思清(右)的演奏,瞿春泉(左)的改編,讓國樂版《梁祝》達到極致。
    音樂

    中西音樂融合的曙光

    在聽了許多完全忽略東西方樂器物理構造不同、乃至忽略改變音色的要求與美感呈現的作品後,《梁祝》是一首令人「安心」的作品,但是聽到瞿春泉編給國家國樂團的國樂版《梁祝》,才真正體驗到「安心」之後、東方音樂之美的欣賞。

    文字|林芳宜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上一頁12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其他

    輕鬆投件拿10萬! 廣藝「雲舞台獎」盼成為表演藝術線上化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