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音樂會描繪樂團的所屬之地,臺北市立國樂團大手筆地規劃了一場以「台北」為藍圖的音樂會,要將這個都市的街景、文化與風土人情伴隨著音樂呈現觀眾眼前。上半場演出台北流行國樂組曲。下半場,則將十二個行政區分別從創作及影像的角度呈現,除了委託十二件音樂創作之外,更邀請十二位導演以當前最流行的「微電影」模式,勾勒出他們心中所屬的行政區特色。
TCO—臺北地圖
3/26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3832170轉261
在車水馬龍的大道上矗立著安靜古樸的舊城門,在摩登的街道轉角旁遇見雕龍畫棟的廟宇;百貨公司與地攤一同構成熱鬧的商圈,夜市小吃與便利商店和平共處——這就是台北,總有包羅萬象的衝突,卻又能讓這些繽紛無暇地連結。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或是離鄉背井的外地人,只要是待過這個地方,就會永遠難忘。
十二個區 十二組作曲家與導演
為了以音樂會描繪樂團的所屬之地,臺北市立國樂團大手筆地規劃了一場以「台北」為藍圖的音樂會,要將這個都市的街景、文化與風土人情伴隨著音樂呈現觀眾眼前。上半場將演出鍾耀光的作品《超時空的城牆》與《城市.樂活.臺北》組曲——給合唱團與國樂團外,還邀請知名歌手王治平、謝宇威兩人分別創作歌曲〈Take me back to my home town〉及〈樂活台北〉,加上〈台北的天空〉及〈小城故事〉串起一首台北流行國樂組曲。下半場,則將十二個行政區分別從創作及影像的角度呈現,除了委託十二件音樂創作之外,更邀請十二位導演以當前最流行的「微電影」模式,勾勒出他們心中所屬的行政區特色。
廿四個作曲家與導演、三個團隊、兩個流行歌手及多位演出人員的演出,讓本場節目製作人,也是「唯異新民樂」的團長梁啟慧顯得相當忙碌。不過在風格與形式上,她不但不限制,反而鼓勵盡量發揮,不管跨界、絲竹、獨奏或電子等方式都歡迎。事實上,這次找來的創作者,本身已經具有擅長的領域,她舉例:「負責南港區的蘇珮卿本身是創作型歌手,又有個印度團,名叫科羅曼德印度融合樂團。我想台北擁有多元的文化,所以希望她也將印度的成分拉進來,為此她也特地邀請日本西塔琴演奏家來協演。中山區的是巨彥博,他是以電玩音樂起家的,音樂的素材比較有電子音效。還有中正區的賴曉俐,她是古典與爵士兼併的作曲家,這次以爵士為主要輪廓,還要運用傳統雅樂的表演為點綴;由於她又是古典作曲家,因此也會用現代手法來創作。」其餘更有吳宗憲、李哲藝、劉至軒、張宜蓁、王乙聿等熟悉國樂的作曲家,龐大的組合,也就等於宣示了多樣的變化。
由於梁啟慧主要的工作也包含電影和廣告配樂,因此找起導演來也得心應手。名單有負責萬華區的林靖傑,是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劇情片《最遙遠的距離》的導演。大同區的陳芯宜,是《阿霞的掛鐘》導演,曾入圍金馬獎三項大獎。「他們拍的包括電影、廣告、微電影、紀錄片,也有學生導演。我認識的這些導演都是意象非常鮮明的,所以也希望他們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表現,可以拍黑白、彩色、紀錄片、劇情片,只要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美感拍攝,任何想要的形式都可以。」或意象、或劇情,也許有舞者穿梭在影片中,在美麗的北投區中演繹自己、翩然起舞;也許有大安區的清晨,在不經意的小咖啡館吃頓早午餐,享受都會的陽光;或者,乾脆循著高架的捷運車廂,想像自己飄在雲端上俯瞰縮小的房舍。
過去與現在 深情交錯呈現
廿四個選項,又是如何分配給每一個人的呢?梁啟慧笑著說:「我開放先搶先贏,所以很快就搶光了,但最後剩下兩個很棘手的,就是南港與內湖區。」由於沒有人願意接手,讓從小在內湖長大的她,只好在接下音樂創作後,又硬著頭皮擔任導演。她回想:「剛開始搬來才七、八歲,整片都是稻田,基隆河也還沒有截彎取直,所以只要一遇颱風就會倒灌淹水,因此疊沙包、作搶救動作是每一年必然要做的事情。到了小三、小四時,就將環山路整地,鋪上柏油路,於是稻田一夜之間全都不見。後來內湖科學園區就在我出國唸書的那段時間完成,這地方從山明水秀的景象,一躍成為高科技場域,那變化太驚人了。」於是她準備了一個故事,將舊街景與今日作對照,呈現時空的交錯。
逝去的時光會因記憶而回到現在,大稻埕的藍色公路,陽明山的花季、淡水的夕陽、北投的溫泉……就像一片片的拼圖,有它與眾不同的形狀,在用心拼湊後,那屬於台北的完整地圖,也將完美地鋪展觀眾眼前。
唯異新民樂 打造東西融合新聲音
成立於二○○八年的「唯異新民樂」,顧名思義是希望創造一種令人經驗的新聲音,而他們也的確堪稱是台灣第一個融合東西方的跨界樂團。組成分子有新一輩的中西樂演奏好手,與作曲、編曲家等。他們擅長運用故事畫面行走的影像配樂方式為主軸,同時加入流行、搖滾與爵士融合的音樂發展元素。
團員藉著新的思維,將國樂、古曲結合西方音樂,透過重新編曲的模式讓耳熟能詳的古典傳統曲目,進入一種跨界音樂的想像空間。首張音樂專輯《樂活無界Beyond boundaries》專輯於去年榮獲第廿一屆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及「最佳編曲人獎」。(李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