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不但是學生擺脫書海的快樂假期,也是樂團暫別「譜海」的暑假。在休息充電後,國內五大樂團不約而同在國家音樂廳為二○一三/一四樂季拉開序幕,並偕同國際知名音樂家帶來重量級曲目,如同滿漢全席的音樂饗宴,料多味美,不禁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北市交「新官」搶頭香
甫出任北市交首席指揮的瓦格(Gilbert Varga),帶領該團於八月中搶先開季。與一般指揮常以貝多芬九大交響曲與樂團磨合的方式不同,瓦格更注重海頓與莫札特,他認為兩位大師能給樂團最好的訓練。因此,北市交以莫札特《費加洛婚禮》序曲開啟全新樂季,也預告十月《狄托的仁慈》全本歌劇的演出。另外兩首曲目同為經典,分別是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德弗札克《第八號交響曲》。北市交更邀請樂壇當紅炸子雞——台裔小提琴家陳銳擔任獨奏,他在二○○八年曼紐因大賽即以孟氏小提琴協奏曲獲得首獎,二○○九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以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再下一城,瓦格正好是陳銳該次決賽的合作指揮。如此拿手好戲與黃金拍檔,更引領該團邁向新紀元。
國臺交及NSO展現曲目企圖心
相較於北市交的「從經典出發」,國臺交及NSO在兩位指揮皆帶領樂團近三年的基礎上,表現出對曲目旺盛的企圖心。國臺交在藝術顧問水藍的指揮下,從「童話.傳奇」出發,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與史克里亞賓《普洛米修斯—火之詩》皆由文字化為聲音,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普洛米修斯—火之詩》鮮少演出,卻有十足吸引力,除了與鋼琴家薛默特(Hüseyin Sermet)攜手合作,史式因「聯覺」看到的「音色」,更透過燈光效果呈現,讓聽眾不但聽到迷人的音響色澤之變化,更能真正「看到」!最後以柴科夫斯基極受歡迎的《第五號交響曲》畫下燦爛句點。
在音樂總監呂紹嘉帶領下,NSO以「攀峰樂嶺」為主題,主打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描繪旅人攀登阿爾卑斯山,於各時辰所見之山林景色。其管絃樂法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動用百人樂團,幕後更有十數支銅管,為作曲家登峰造極之作。相較於《阿爾卑斯交響曲》,國內新銳作曲家顏名秀以《鑿貫》訴說雪隧工程之艱辛,表達人與自然的角力對抗,更為本場音樂會添增台灣故事。此外,由小提琴家哈格納(Viviane Hagner)演奏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道盡北國冷冽中的熱焰,淒美孤寂卻又情感奔放,是最受樂迷喜愛的小提琴協奏曲。哈洛納被譽為「穩重與華麗的保證」,二○一一年與NSO演出貝爾格小提琴協奏曲,清楚展現其「穩重」特質,此次來台,想必已為樂迷做出「華麗的保證」。
兩大國樂團豈願落人後?
國內兩大國樂團也不落人後,於九月初帶來強檔好戲。北市國將演奏團長鍾耀光於今年六月榮獲金曲獎的《打擊樂協奏曲》,作曲家親自指揮外,更邀該專輯獨奏家葛蘭妮(Evelyn Glennie)聯手出擊。葛蘭妮同時帶來維德輝斯(Jacob ter Veldhuis)原為擊樂與交響樂團譜寫的《梭魚》協奏曲,並改編為「中體西用」的國樂伴奏版本。此外,首席指揮瞿春泉也將與琵琶名家楊靖、二胡王子王銘裕演出《龍騰虎躍》、《西秦王爺》、《花木蘭》三首經國樂典。
相對於北市國的多元曲目,臺灣國樂團的「蓬瀛狂想」展現純粹的台灣風情,也是閻惠昌接任首席客席指揮的首場音樂會。曲目包含融合排灣族與北管素材的王乙聿《蓬瀛狂想》、刻劃熱鬧廟會場景的王明星《臺灣音畫素描》、呈現高屏馬卡道族神韻的李哲藝《馬卡道狂想曲》,及描繪人民對馬祖依戀的盧亮輝《海上桃花源》,劉學軒《祝願》則唱出對台灣的祝福與盼望。另外也邀請大提琴家李垂誼,帶來經典名著《紅樓夢》,喚起華人共同的文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