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臺灣戲曲藝術節

相關文章 21 篇
  • 金鷹閣第三代團長陳皇寶。
    焦點專題(二) Focus

    站穩傳統面對科技 另闢當代蹊徑 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陳皇寶、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陳文哲

    以民戲為主要市場的掌中劇團,面對現代劇場的衝擊,坦言「推票壓力很大」,特別是如何吸引已習慣在廟會看戲的民眾。於是,形式、題材等的推陳出新,成為掌中劇團的課題。位於高雄的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以電視木偶結合3D投影技術,打造視覺體驗;而在布袋戲重鎮雲林的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則以傳統技藝為基礎,找尋創新的藝術性。

    文字|游富凱、吳岳霖、藏冷浪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 戲劇

    《雨中戲臺》在個人生命與戲劇史之間 一場究竟與誰的和解

    戲裡與戲外,誰,又演好了誰?戲劇情節純屬虛構,如何編織個人生命與歷史敘事,又維持與「真實」間的距離? 《雨中戲臺》再現的,除了是一位歌仔戲小生的一生,編劇紀蔚然更替導演王榮裕找到了代言者「志成」,讓他在劇情鋪陳裡重新建構與劇中人物的關係,同時也是與母親間早已不可能倒敘的記憶與情感──這便是劇場所開放的維度,讓真實與虛構能夠於此刻交會。

    文字|吳岳霖
    第337期 / 2021年01月號
  • 黃宇琳主演的《崔氏》虛構出一個沒意識到自己不合時宜、卻又極力表現的過氣歌星。
    戲劇

    當代女性的「癡夢」 探問「活下去的力量」 黃宇琳獨角戲《崔氏》

    繼《碰老戲四郎》之後,本事劇團團長、編劇邢本寧再度與導演王瑋廉與音樂設計柯智豪合作,透過獨角戲形式,為演員黃宇琳作戲,從戲曲經典《癡夢》出發,新戲《崔氏》探問(身為女性)「活下去的力量」,虛構出一個沒意識到自己不合時宜、卻又極力表現的過氣歌星,讓兩個活在兩個不同的時空的「崔氏」,在劇場裡彼此溝通,然後共同發聲。

    文字|吳岳霖、登曼波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 林雅嵐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梨園戲旦角林雅嵐 出走傳統 觸探身體的無限可能

    出身舞蹈系卻因緣際會被傳統戲曲吸引,又踏入梨園戲的林雅嵐,曾演出江之翠劇場《朱文走鬼》第一版中的「一粒金」,更學習過日本舞踏、印尼宮廷舞,也與歐丁劇場大師尤金諾.芭芭合作。對林雅嵐來說,這些過程讓她進一步思考亞洲國家在傳統表演上的通則,也使她反思在梨園戲或舞蹈的表演問題,試圖去找到動作方法;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傳統素材如何在當代劇場裡應用。

    文字|游富凱、林韶安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 旗艦製作《雨中戲臺》
    企畫特輯 Special

    戲曲出走 女子經典回歸 2020臺灣戲曲藝術節

    二○二○年即將到來,由臺灣戲曲中心策畫的第三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將於明年三月正式登場。自二○一八年起,臺灣戲曲中心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題,邀請國內外優秀團隊和重量級國寶藝師共襄盛舉。二○二○台灣戲曲藝術節以「出走.女子圖鑑」為主題,演出聚焦「跨領域合作」及「女性意識探索」兩大特色,期望展現豐富多元的台灣當代戲曲樣貌。

    文字|游富凱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 《一丈青》排練現場。
    企畫特輯 Special

    請尪仔,入江湖 《一丈青》演繹傳統女性的江湖世界

    由布袋戲女演師江賜美女士創辦的真快樂掌中劇團,這回在臺灣戲曲藝術節中,聯手偶戲編導薛美華,編創了新作《一丈青》,以台灣早期布袋戲賣藥團的演出形式為背景,藉由搬演「一丈青」扈三娘的故事,以「離家門,入江湖」的個人際遇,映照外台戲班衝州撞府的江湖生活。而除了《一丈青》,還有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年羹堯傳奇》與同黨劇團《白色說書人》的精采呈現,三檔演出,有傳統、有創新,呈現當代布袋戲多元、豐富的劇場美學。

    文字|游富凱、林韶安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 朱勝麗以花衫行當去貼近王后的氣質,充分表現隱藏在王后驕傲底下的情慾流動。
    戲曲

    國光劇團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聯手 《費特兒》 慾望共生的感官主題樂園

    跨界腳步不停歇,國光劇院繼去年與能劇合作的《繡襦夢》後,今年則與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合作,搬演以希臘神話故事為底的《費特兒》,由擅長解構戲曲表演的戴君芳擔任導演,國光當家花旦朱勝麗主演。演出形式結合了京劇、南管、現代舞,在表現理性與慾望牴觸的道德考驗中,牽引出個人情慾與群體生存的衝突與糾葛。

    文字|游富凱、沈慧珍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 〈老背少〉
    焦點專題 Focus

    戲台上,映照世間萬象 臺灣戲曲藝術節

    戲曲,不僅以傳統為底,創新求變,在台上展現多姿多采;於此同時,也反應當代所思、賦予時代新意,更放眼未來。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的視覺意象,似萬花筒般華麗炫目,亦有稜鏡折射的光束線條,一如戲台上、劇場裡,超越時空、跨越文化、突破藩籬的各種想像和對話,得以藉由藝術節,讓台灣的戲曲、世界的經典共聚一堂,並以此延伸對於戲曲世界的無邊創意,而千變萬化。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當迷霧漸散》是導演李小平(左)與編劇施如芳(右)三度合作。
    焦點專題 Focus

    一曲褪下歷史迷霧 吟哦再現林家始末 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 施如芳、李小平再度攜手

    繼去年《月夜情愁》後,「臺灣戲曲藝術節」再度推出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找來編創才女施如芳與鬼才導演李小平再度合作,以台灣中部風土人文為題材,故事以林獻堂家族為軸心,時序跨越清領、日治及戰後,輻射出大時代下仕紳家族、知識分子與台灣電影人的命運流徙與處境抉擇。虛、實交織,非線性敘事的結構,戲中戲的穿插映照,挑戰著劇組的製作詮釋功力,也讓觀眾藉著林獻堂的心路歷程,在堆疊中漸次穿透,聽見台灣人心中的聲音。

    文字|游富凱、許斌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許秀年
    焦點專題 Focus

    《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一 上了台就忘了痛 演出全劇靈魂人物 「永遠的娘子」許秀年

    排戲過程中,許秀年感受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在舞台上播放著《流浪三兄妹》的電影場景,飾演羅太夫人的許秀年,看著自己小時候拍的電影,另一名飾演小秀年的童星出場與羅太夫人對話時,也是年姐在跟小時候的自己對話。

    文字|游富凱、許斌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王榮裕
    焦點專題 Focus

    《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二 與林獻堂連結 看過世界看到自己 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

    林獻堂帶著兒子環遊世界,「他看到了全世界之後,更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他滿懷理想回來,為台灣人向日本政府爭取自治。」如同當時隨著雲門舞集世界巡迴演出的王榮裕,回到台灣後,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世界的位置,以及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文字|游富凱、許斌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孫詩詠
    焦點專題 Focus

    《當迷霧漸散》星光之三 虛擬的辯士 從零起步點滴揣摩 一心戲劇團當家小生孫詩詠

    辯士這個角色從頭到尾貫穿全場,卻是一個虛擬、形象模糊的人物,這在傳統歌仔戲中從未見過,「頂多是鬼,但鬼出場也有鬼的身段。」孫詩詠說,而辯士卻必須拋棄以往的傳統戲曲程式與套路,只能從演員自己身上一點一點長出來。

    文字|游富凱、許斌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白蛇傳》白素貞由梅花獎得主劉誼(左)飾演、劉穌(右)飾旦角青兒。
    焦點專題 Focus

    蜀風雅韻 絕活再現 四川省川劇院《白蛇傳》、《川劇傳統經典折戲專場》

    繼一九九九年後,四川省川劇院四月份再度訪台。暌違廿年,這次訪台將帶來全本《白蛇傳》,與經典折子戲專場,將演出〈六月雪〉、〈跪門〉、〈殺狗驚妻〉、〈包公賠情〉、〈情探〉和〈老背少〉等。這次四川省川劇院訪台的演員陣容堅強,除了有梅花獎得主崔光麗、劉誼,還有熊憲剛、夏昌榮等國家一級演員,及一批九○後青年演員,令戲迷引領期待!

    文字|游富凱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黎耀威、黃寶萱的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集中刻劃男女之情。
    焦點專題 Focus

    敢於懷疑,又敢於被懷疑 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的創演歷程

    由香港粵劇界新生代的兩位新秀黎耀威、黃寶萱,於二○一六年聯手編創的新編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已分別於上海、香港、北京、泉州、新加坡巡演,並將於六月份到台灣演出。針對這個因京劇大師與電影而名聞遐邇的經典故事,兩位年輕人毫無懼色,他們提出疑問,深入內裡,將劇情重新調整,更聚焦於霸王與虞姬的男女之情,讓楚霸王不再僅是一個形象,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文字|願良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黎耀威、黃寶萱的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集中刻劃男女之情。
    焦點專題 Focus

    敢於懷疑,又敢於被懷疑 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的創演歷程

    由香港粵劇界新生代的兩位新秀黎耀威、黃寶萱,於二○一六年聯手編創的新編小劇場粵劇《霸王別姬》,已分別於上海、香港、北京、泉州、新加坡巡演,並將於六月份到台灣演出。針對這個因京劇大師與電影而名聞遐邇的經典故事,兩位年輕人毫無懼色,他們提出疑問,深入內裡,將劇情重新調整,更聚焦於霸王與虞姬的男女之情,讓楚霸王不再僅是一個形象,顯得更加有血有肉。

    文字|願良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北之台雅樂會將帶來日本正統的雅樂演出。
    焦點專題 Focus

    雅正之樂 在台灣重逢 北之台雅樂會訪台 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演出

    日本的雅樂其實是來自中國,唐代時,日本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之後更專設了培訓專業樂師的學校為宮廷服務,讓雅樂融入了日本文化,走向高雅、專業的道路,形塑了自我特色。四月份,日本的北之台雅樂會將造訪台灣呈現兩場音樂會,除了將表演純正的日本雅樂外,也將與臺灣國樂團合作演出,兩種系出同源,卻在歷史中分流發展的樂種,終於重逢,將會激盪出怎樣的面貌,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明華園總團《么嘍正傳》大結局《龍城爭霸》
    企畫特輯 Special

    大團匯聚、國寶領航 跨劇種的融合與對話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

    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將在明年三月登場,內容以歌仔戲、布袋戲相關作品為大宗,並有京、崑、豫、南管戲、客家大戲,與來訪的日本雅樂、粵劇等各種。若以此為經,串連起各劇目的緯,則是劇種間的交會與對話、現代與傳統的交融與結合,不僅僅是跨界、配搭,而是完全將之作為創作的基底,由此延伸發展。

    文字|陳茂康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 真快樂掌中劇團《孟婆.湯》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5:傳統藝術節目陡增,展現創新力量? 青年接班展長才 繽紛華采奔未來

    愛好傳統藝術的戲迷、樂迷,可能都有發現這一年可說是傳藝演出爆量的一年,而且除了量的蓬勃,更有質的變換,新編創作如潮湧來,更有許多為青年戲曲人才打造的展演舞台,讓他們的技藝與創意被更多人看見,這都讓我們看見傳統往下扎根的實力與努力,同時也看見傳統向未來奔湧的張力。

    文字|紀慧玲
    第312期 / 2018年12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臺灣豫劇團旦角

    蕭揚玲 看著「偷」出一身戲 跨界表演扛招牌

    被視為「豫劇皇后」王海玲的接班人,超齡才踏入戲曲學習之路的蕭揚玲,其中辛苦可想而知,但「演員的孤獨」更是她深刻的體驗,在恩師王海玲的身教言教伴隨下,蕭揚玲除了練出紮實功底,也被鼓勵找出自己的風格,更因演出新編戲曲,跨足探索融和傳統與現代劇場的表演方式。在王海玲退休後,蕭揚玲接下恩師的棒子,扛起豫劇團「當家花旦」的招牌,讓她不斷學習前進

    文字|周書正
    第304期 / 2018年04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薪傳歌仔戲劇團旦角

    張孟逸 偶然起步執著前行 「用心」唱好戲曲人生

    因為高中參加歌仔戲社團,張孟逸因緣際會踏上了傳統戲曲之路。因喜愛而投入,因執著而不悔,在恩師廖瓊枝帶領下,她探索苦旦表演的精髓,更於去年以《王魁負桂英》焦桂英一角獲得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如今張孟逸接下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重任,她說:「我知道我肩上有很重的擔子要擔,我會努力、我會勇敢。」或許就會如龍山寺廟公對她抽到的籤詩的解釋:「不管你要做什麼,只要你用心,它都會好。」

    文字|程筱媛
    第304期 / 2018年04月號
12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