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傳統X新編X前衛三位一體

文字|張震洲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3/03/15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與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與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張震洲 攝)

今年臺灣戲曲藝術節突破以往慣例,首次推出雙旗艦製作,不僅有秀琴歌劇團攜手傳藝金曲獎得主張孟逸、古翊汎共同譜寫歌仔宮廷大戲《鳳凰變》,更邀請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作品獎新科得主真快樂掌中劇團創作首檔小表演廳旗艦製作《壵》,以不同量體將經典傳統、新編創作和實驗前衛呈現在觀眾面前,描繪戲曲未來的多種可能。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

2023/4/13-16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2023/4/14-16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INFO  臺灣戲曲藝術節 https://festival.ncfta.gov.tw/2023tttf/zh-tw

4月13日至16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的《鳳凰變》,以鄭氏東寧王朝一段塵封的歷史為始,透過劇場資深編導王友輝的妙筆,從鄭氏三代女性視角觀照東寧王朝由繁華似錦走向衰敗覆滅,帶著觀眾穿越重重藩城門戶,探問在爭權逞慾的黑暗陰翳中,是否還有人性光輝存續的可能性。故事從鄭經(古翊汎飾)喜獲麟兒,卻遭國姓爺以亂倫生子之罪諭命斬殺一家開端,最後雖保全了董太夫人(米雪飾)、鄭經與嬰兒,無辜的昭娘(張孟逸飾)卻因此被犧牲。自此,昭娘的一縷幽魂便凝視著其夫與子,默默見證了丈夫鄭經因偏安台灣無心政事而縱情聲色、鄭克(臧土)(張秀琴飾)因雷厲風行、興利除弊而惹上殺機,權臣馮錫範(劉冠良飾)更發動奪嫡之爭,掌控了王朝。鄭克(臧土)之妻陳氏(莊金梅飾)在為丈夫據理力爭、洗刷冤屈之後絕食數日,最終帶著腹中胎兒,以七呎白綾殉夫,東寧王朝奏起傾覆悲歌,鳳凰花落如雨泣。

《鳳凰變》由秀琴歌劇團與阮劇團共同製作,將透過跨界創作融合外台活戲氛圍,交融出不同於以往的宮廷史詩大戲。音樂方面則特邀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得主周以謙操刀,以歌仔戲傳統曲調混搭台灣民歌小調,創造出富有豐厚台灣人文風格的旋律。

另一旗艦製作《壵》將在4月14日至16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上演。由擅長新創跨界和前衛實驗劇場元素的真快樂掌中劇團擔綱,取材自明代馮夢龍《羊角哀捨命全交》(又稱《二鬼戰荊軻》),結合布袋戲、媒材物件、空間氛圍、肢體韻律及音樂場域等元素的建構,探問「賢士」、「義士」、「烈士」的「犧牲」,雖以英雄為題,實則是在探討生活中沒有華麗頭銜與豐功偉業,而是默默的付出與協助的平凡英雄。

《壵》劇邀請曾獲2020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的《群眾》主創之一的王世偉,與真快樂掌中劇團第三代柯世宏一同擔任導演;現代戲劇創作者林乃文擔任編劇;來自新加坡的劇場工作者Helmi Fita擔任燈光設計與技術統籌;音樂風格多變的姜建興擔任音樂設計;傳藝金曲獎音樂設計得主郭珍妤擔任音樂編曲;新媒體藝術家張暉明擔任空間規劃與影像設計。藉由不同的創作者合作,以傳統演出為基礎,藉由劇場元素的加入,展現出傳統新藝的前衛面貌,猶如一場大膽的戲曲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