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戲臺》在個人生命與戲劇史之間 一場究竟與誰的和解
戲裡與戲外,誰,又演好了誰?戲劇情節純屬虛構,如何編織個人生命與歷史敘事,又維持與「真實」間的距離? 《雨中戲臺》再現的,除了是一位歌仔戲小生的一生,編劇紀蔚然更替導演王榮裕找到了代言者「志成」,讓他在劇情鋪陳裡重新建構與劇中人物的關係,同時也是與母親間早已不可能倒敘的記憶與情感──這便是劇場所開放的維度,讓真實與虛構能夠於此刻交會。
戲裡與戲外,誰,又演好了誰?戲劇情節純屬虛構,如何編織個人生命與歷史敘事,又維持與「真實」間的距離? 《雨中戲臺》再現的,除了是一位歌仔戲小生的一生,編劇紀蔚然更替導演王榮裕找到了代言者「志成」,讓他在劇情鋪陳裡重新建構與劇中人物的關係,同時也是與母親間早已不可能倒敘的記憶與情感──這便是劇場所開放的維度,讓真實與虛構能夠於此刻交會。
戲迷總是說舞台上魅力十足的小生是「目尾牽電線」,說的正是那靠一雙電眼、顛倒台下眾生的奇幻魔力,而扮相俊俏、氣質亦正亦邪的郭春美,更是箇中高手!從電視歌仔戲《義薄雲天》裡的逍遙公子「白雲天」,到河洛精緻歌子戲中從反派到深情的小生,再至自身團隊推出的胡撇仔風角色或遊走黑白的飛賊,或日治時代文青,或當代企業菁英,或古代英勇將軍,總是讓戲迷心醉臣服,癡情相隨
在郭春美的現實人生中,她是一位母親、妻子,上了台又是讓戲迷為之瘋狂的俊俏小生;而擔任團長的她同時要處理劇團大小事務,維持劇團營運,忙裡忙外,所以不演戲時,她就是標準窩在家的「宅女」。出身歌仔戲世家的她,坦承之所以選擇演戲,是為了能與家人有「做陣」的時間。而從小在父親嚴格訓練下長大的春美,如今有女兒孫凱琳繼承衣缽,嚴格督促之外,也透過溝通與信任,與女兒建立起姊妹般的情誼
今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的歌仔戲除了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巾幗醫家》、一心戲劇團《千年》及少年歌子計畫演員及樂師的《靈界少年偵查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外,還有春美歌劇團《兵臨城下》與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兵臨城下》以四諸侯國連年征戰為背景,幾乎所有人物都在戰爭中面臨各自的矛盾與抉擇;《寒水潭春夢》則改編自真人真事,探討寬容、贖罪、諒解與奉獻的愛。
對外台戲班而言,在劇場裡的演出只是一時榮光,真正長久的經營、生存的基石,還是民戲戲路的拓展與維持,公演的場次表現就像是行銷宣傳,唯有神明給的飯碗,才真的算是「一餐」。當我們走進明珠女子歌劇團、一心戲劇團與春美歌劇團的後台人生,看著他們如何為戲路奔波、克服種種困難,方知這台上的精采,是多少汗水、用心,得以換來
每逢高雄春天藝術節,就是歌仔戲迷呼朋引伴、爭睹各團天王風采的好時節。今年除了有明華園天字戲劇團陳昭香的《偷天還春》,秀琴歌劇團張秀琴的《喚魔香》、春美歌劇團郭春美的《聶采霞的心》,還有甫接下國寶苦旦廖瓊枝棒子的張孟逸與薪傳歌仔戲團演出的《夢斷黑水溝》,打磨經年的劇本、歌仔戲精的精湛表演,今年的春藝大舞台,將如何熱鬧精采?且待看官親臨體驗。
每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的歌仔戲製作,都是各家劇團展演絕妙功夫的好時機!今年六月連續三週,由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尚和歌仔戲劇團與春美歌劇團,分別推出《女寇 息紅淚》、《將軍的押不蘆花》與《放逐的愛》三檔好戲,主角有英姿颯爽也柔情萬千的女寨主,也有邊疆將軍與公主,還有海盜弟兄與歌仔戲台難得一見的惡女不拘傳統、題材角色都創新,讓戲迷大呼過癮!
每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精心規劃的歌仔戲節目,都是戲迷們引領期盼的「春天」!今年除了有春美歌劇團重演好戲《青春美夢》,明華園天字戲劇團、秀琴歌劇團、一心戲劇團、薪傳歌仔戲團都推出全新製作,名角天王輪番上陣,讓戲迷心花朵朵開!
相較於北台灣外台戲班的逐漸減少,南台灣因為廟埕空間與信仰習俗保有傳統格局,也讓外台戲班的生機仍然蓬勃,而且因為政府介入的匯演或公演,也讓歌仔戲班紛紛走入「文藝復興」時代,如高雄的代表性戲班明華園天字團、春美歌劇團、尚和歌劇團,在擁有優秀演員與創新能力的優勢下,打造更多的可能。
讓戲迷引頸期盼、國藝會策劃的「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今年的活動又將開鑼!由明珠歌劇團、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和春美歌劇團經過徵選勝出,將在南投,屏東、高雄三地接力匯演,而今年也再度邀來歷年入選團隊進行觀摩演出,為活動更添熱度。
過去,歌仔戲在內台蓬勃發展時期,曾有九百多團在市場競爭的盛況,劇團整年戲路繁忙,作完尾牙之後,團員才能卸下戲服回家過年,封箱卸館是全年最後一齣戲,就叫「卸館戲」,也稱作「謝館戲」,感謝祖師爺的庇佑,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而每年演出壓軸封箱戲的,就是最旺的那個團。今年,高雄縣文化局在縣長楊秋興的推動下,於農曆年間舉辦「牛年忘返戲迎春.高雄縣歌仔戲大觀」,從小年夜到初六天天上演好戲,同時趁著北部返鄉的民眾,帶著阿公阿嬤、闔家大小一起來看戲,將看歌仔戲塑造成另一種年節團圓的氣氛。
第四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將在盛夏登場。歷經八個月的甄選,以劇本編寫與製作演出團隊兩階段進行評比,最後由高雄「春美」、台南「秀琴」、台北「一心」三強勝出,將分別演出《將軍寇》、《玉石變》與《聚寶盆》等優秀新作。
從外台走到內台的出眾歌仔戲小生郭春美,新作將挑戰北齊時代的美型男「蘭陵王」,再度展現舞台上的電眼魅力!《蘭陵王》故事曾在現代劇場、京劇舞台綻放光芒,卻是首度在歌仔戲舞台亮相,這回將從歷史洪流中挖掘,重新訴說那個血霧蔽日的黑暗朝代,一個俊美與猙獰的悲劇英雄。
身世曲折空白的《蘭陵王》,為什麼偏要形塑成大格局的國族史詩?即使鋪陳了失去母愛的潛意識之欲,編劇仍要費力補白,同時觀眾如我,也早能預期結果。面具的想像很多,或許蘭陵王的悲劇,是源自他對自己的厭惡與不喜;本來一樁家庭悲劇,硬要框在國族格局,一方面加重了製作成本的負擔,一方面也可惜了表演。
號稱南部外台四大天王之一的郭春美,以能演出讓人既愛又恨的「壞男人」性格著稱,一點邪氣、一點點陰柔,再帶些風流倜儻,不管是演出電視劇還是舞台歌仔戲,都讓女戲迷們如癡如醉。
今年入選國藝會第二屆「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的三齣製作中,春美歌劇團的《青春美夢》,以歌仔戲搬演近代人物張維賢,在題材及形式上均有突破之處;秀琴歌劇團《范蠡獻西施》,以具文學性的劇本、進行廟口歌仔戲精緻化的嘗試;明華園天字戲劇團《鬼菩薩》,則是以劇情引人入勝,劇本文辭富台語文魅力獲選。
《古鏡奇緣》最讓人不滿意的是劇本詞文。儘管盡力追求詩文層次,但無法達於雅俗共賞,傳情達意。
了解這廣佈全國各鄕鎭縣市的外台劇團,就像是看遍一部活生生的台灣歌仔戲變遷發展史; 我們固然需要提升傳統戲曲内涵的精緻化,然而回歸觀賞傳統戲曲的戶外情調,重建傳統看戲的生態,使其適應現代化的都會生活,也足以表現台灣歌仔戲的特色。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