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颖
-
艺号人物 People 钢琴家
魏乐富 用诗意之眼看世界,生命从不无聊
时隔10年再访魏乐富(编按),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将届70,他身上却看不到太多岁月留下的痕迹,不仅容颜变化不多,就连那份童心未泯也依然如故。闲话生活时,他既率性又认真;讨论专业时,严肃中也不失幽默。动与静之间,自在而从容。 退休后的魏乐富,生活依然充实精采。练琴之余,他喜欢漫无目的地散步,在每个十字路口,让红绿灯来决定他的去路:红灯就左转,绿灯就右转,看看今日的行脚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礼物?!他也喜欢骑著自行车去探险,迳自沿著山路或河岸前行,几次来回后发现,原来许多的老街都座落在河流的旁边,那便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开始」;新近,他更在盛夏7月的仙迹岩,偶遇了一大片的流萤!完全颠覆了「萤火虫只在5月出现」的说法。这种生活中的偶然与惊喜,让魏乐富备觉享受,他说:「生命之所以会感到无聊,纯粹是因为人不能以诗意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以朗诵与钢琴创作表达内心感动 提到「以诗意的眼光来看世界」,便会让人联想到他的《暗夜的螃蟹》(2019)。这是一个结合诗文朗诵与钢琴演奏的创作,一个关于二二八遗孤转念并获得新生的故事。魏乐富说,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他在二二八纪念馆中读到的一则真实故事:一位在二二八事件中失去丈夫的外省籍妇人,原本要带著4个孩子走上绝路,最后却因为孩子的一句童言童语,转了心念,决定带著孩子坚强地活下去。 魏乐富早前因帮忙NSO 彩排荀贝格的《华沙幸存者》,进而接触到了朗诵结合演奏的表演形式,并觉得它相当迷人。于是,自己开始尝试演出此类型的作品,比如舒曼的《荒野的男孩》(Der Heideknabe)。诗文朗诵时的高低抑扬,再配合钢琴声响的情境烘托,形成了一种极具戏剧张力的「叙事」。台上的朗诵者犹如一位音乐说书人,时而阴沉、时而激昂地介绍著故事,让台下的观众宛如搭云霄飞车般身历其境。自从在二二八纪念馆中看到史料,魏乐富便想,荀贝格为战火余生的犹太人写下了一部《华沙幸存者》,或许,他也可以用类似的形式,为台湾的二二八故事留下点什么?于是,他将这个真人真事进行了改编,并用不同的角色和分景来铺陈叙事。碍于中文并非是他的母语,无法掌握到位,所以他选用英语来创作(有趣的是,他也并未选用德文)。文词虽是以散文形式写成,但在节奏与韵律上尽可能地贴近
-
焦点专题 Focus 德国、奥地利
穷竭心力展创意 故步不离守票房
2024/2025 乐季,德奥系的乐团展露出两极化的特色:德国方面,乐团奇招尽出,在节目设计与主题规划上展现创意;奥地利方面,则依旧保守,选择打「明星牌」与「经典曲目」来巩固票房。
-
特别企画 Feature 德奥
挥别疫情 各大乐团从应景到巧思各展身手
2023╱2024 乐季适逢许多重要的诞辰周年纪念,如拉赫玛尼诺夫 150 周年、荀贝格150周年、布鲁克纳200周年及德国作曲家蓝乃克(Carl Reinecke)200周年,德奥系乐团纷纷推出应景的节目,并在主题策略上展现各自的巧思与特色。 柏林爱乐歌剧与女性元素抬头、德勒斯登在新旧交替中创造话题 柏林爱乐主打荀贝格、布鲁克纳及「折翼的英雄」3大主题。在策略上,首席指挥佩特连科选择推出观众较不熟悉的作品,以增加乐季的亮点。他将亲自指挥荀贝格的神剧《雅各的天梯》(Jakobsleiter),此外,他也请来德勒斯登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提勒曼担任客席指挥,演出布鲁克纳的《习作交响曲》(Studiensymphonie)与《第零号交响曲》(Die Nullte)。以「折翼的英雄」作为主题的灵感,来自贝多芬的《英雄》。从这首内含「送葬进行曲」的交响曲出发,环顾古典音乐中所描摹的那些悲剧英雄╱英雌,如华格纳的《崔斯坦》、理查.史特劳斯的《艾蕾克特拉》,以及奥乃格的《火刑台上的圣女贞德》(Jeanne d'Arc au bcher)。从上述这些曲目,可观察到柏林爱乐在节目安排上的两个新趋势:一、歌剧作品演出比例明显增加 ;二、「女性」成为新焦点。与此相呼应的是,柏林爱乐邀来韩国女指挥家金恩善(Eun Sun Kim),客席指挥荀贝格的独角剧《等待》(Erwartung),成为新一季的话题与亮点。 新乐季亦逢德勒斯登国家歌剧院乐团建团 475周年,音乐总监提勒曼将在盛大欢庆之后正式卸任,并交棒给加提(Daniele Gatti)。有趣的是,他们俩跑到柏林爱乐客席指挥布鲁克纳与荀贝格,却为德勒斯登的新乐季另作安排。今年恰好也是布拉姆斯诞辰190周年,提勒曼表示,2012年他选择以布拉姆斯作为走马上任的开幕音乐会,而今也以布拉姆斯为自己的任期划下句点,算是「有始有终」。此外,他还特别规划演出韦伯的《欢庆》序曲、华格纳的《唐怀瑟》序曲及理查.史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组曲与《查哈图斯特拉如是说》。作为德奥音乐诠释的名家,提勒曼此番算是端出自己的招牌拿手菜,来回馈德勒斯登乐迷12年来对他的爱戴。由于提勒曼个人的专长与偏好,往年德勒斯登乐季的曲目规划,多偏于传统与保守,因此,新一乐季重磅推出的
-
艺号人物 People 德国小提琴家
特兹拉夫 音乐,是以心交心
第一次听特兹拉夫(Christian Tetzlaff,1966- )拉琴,是20多年前,在柏林爱乐的一个协奏曲之夜。这位来自汉堡的天才小提琴家,当时留著一头清爽的发型,戴著一副徐志摩般的文青眼镜,笑容腼腆。他的琴声一如他中规中矩的外表,乾净、清爽而谦卑,仿佛清澈透亮的山泉,抑或隆冬一片银白的雪。2017年9月,特兹拉夫第3度推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录音,并获得德国唱片评鉴「年度最佳唱片」的荣衔。这张CD 的封面,只见一位波浪卷发还蓄著胡的粗犷中年人,手里握著小提琴正低头沉思。不仅是外型与气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连他的琴音也完全不同于当年。新专辑中那充满张力的诠释,除了音色变化多端外,还平添了几分真挚、深刻与热烈。不得不说,在这20年间,特兹拉夫有了令人惊艳的蜕变。 明年3月,特兹拉夫应两厅院之邀将首度来台举办独奏会,于2023TIFA艺术节中演出,趁此机会,本刊特地越洋独家专访这位小提琴大师,提早与乐迷分享他对音乐与这次演出曲目的想法。 Q:您曾经三度录制出版了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对您而言,巴赫音乐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A:巴赫这套作品,有许多不同的面向。特别是慢速乐章,传达著许多深刻与美丽。整套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描写的是一个暗夜的旅程,这个旅程至〈夏康舞曲〉(即第二号组曲的最后一乐章)到达了高峰。〈夏康〉之后,则是从悲伤中走出来。或许对于巴赫而言,借由信仰找到希望,让人在面对死别的伤痛时,仍有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最后的一首组曲,甚至藉著舞曲表达出对于「生」的欢欣与雀跃。我们知道,巴赫的一生也是如此热烈地活著,他并不是那种独坐桌前为自己创作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都是为世人而写的。巴赫之所以写下这套作品,或许是因为他的妻子在那一年过世了。失去挚爱的巴赫,透过创作来抚平伤痛,同时也借此向世人传达他对人生的感悟:人可以持续哀伤,但不能任由它击垮生活。尽管有死亡,人依然能凭借信仰对生活抱持期待。我们可以选择将逝者埋藏心中,永远怀念,这也是那首〈夏康〉的意义。但我们不能说,一切实在太痛了,所以我决定将全部遗忘。相反的,我们要学会与痛苦共存,并持续不断去发掘世界的爱与
-
音乐
从历史出发 西班牙王子的人生悲剧
西班牙文Don╱Doa是一种对贵族男性╱女性的尊称,相当于英文中的Sir/ Lady。在某些歌剧作品中,我们会看到角色名字前面带著这样的尊衔,比如莫札特的「乔凡尼」或是威尔第的「卡洛(斯)」,即表示该角色乃是一位西班牙贵族。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斯)》(Don Carlos,正确译名「卡洛斯阁下」),改编自大文豪席勒的同名诗剧,内容系根据西班牙王子卡洛斯(Carlos de Austria,1545-1568)的生平加油添醋而来,是一部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故事。 从法语大歌剧展开的创作 卡洛斯王子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与第一任妻子玛莉亚的独子。或因父母是近亲通婚,卡洛斯出生后便患有一些精神疾病。由于是长子,卡洛斯在1560年正式被册封为王储。父子俩人间本就存在一些龃龉,后又因为政治意见相左扩大嫌隙,导致菲利普二世在 1568年将卡洛斯囚禁。卡洛斯曾试图向父亲求和却遭到拒绝,最后病死于狱中。坊间一度流传著「菲利普二世杀死长子卡洛斯」的传闻。 法国的伊莉莎白公主(Elisabeth de Valois,1545-1568)最初是许配给西班牙的卡洛斯王子,但出于政治利害上的考量,最后被嫁给了菲利普二世,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伊莉莎白成为西班牙皇后时才14岁,她与菲利普二世的婚姻虽然短暂却互信和睦。伊莉莎白与继子卡洛斯同年,两人之间关系友好,她亦常扮演父子之间的润滑剂。当她获知卡洛斯被囚禁时,相当意外难过。卡洛斯过世不久,伊莉莎白亦因曾多次流产大伤元气而英年早逝。这些留给了后世剧作家一些遐想的空间,进而绘声绘影出伊莉莎白与卡洛斯之间的私情。 歌剧(Opera)这个剧种虽起源于义大利佛罗伦斯,但主导歌剧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的城市却是巴黎。这其中,不可不提一位灵魂人物作曲家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以及他所引领的潮流「大歌剧」(Grand Opra)。典型的法语大歌剧有5幕,内含法国人钟爱的芭蕾场景,故事经常取材自历史,而背景则多围绕著政治冲突。法语大歌剧不论在长度、题材、形式上,都与一般熟知的义大利歌剧传统存在著差异。19世纪上半叶,各地的歌剧作曲家
-
音乐
沉重氛围凝视死亡 残酷影像述说反战
由英国作曲家布瑞顿创作、一九六二年在英国考文垂大教堂世界首演的《战争安魂曲》,透过传统安魂弥撒曲中的拉丁文歌词与诗人欧文的反战诗,传达对战争的省思。二○一八年适逢一战结束一百周年,英国国家歌剧院特别推出《战争安魂曲》的新制作,由英国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丹尼尔.克莱默执导,结合了摄影、服装、反战文学等的多样元素,让布瑞顿《战争安魂曲》的音乐更为逼真与深刻。
-
音乐 漂泊的诗人钢琴家
阿方纳西耶夫 黑白键上诉乡愁
出身俄国的钢琴家阿方纳西耶夫,早年逃离苏联投奔自由,虽从此在西方开展音乐事业,但人生也注定了无止尽的漂泊。这次受邀访台的他,曲目安排了也有类似离乡经历的贝多芬与萧邦作品,本身也是诗人、文学家的阿方纳西耶夫,将透过琴音,以诗意诉说浓浓乡愁。
-
特别企画 Feature 德奥法
人事搬移新气象 群雄并起掀风云
随著多个交响乐团的人事更迭,新任总监、首席指挥陆续上任,各团的新乐季节目也呈现了不同的企图心。如新任柏林爱乐首席指挥佩特连科不但排出了马勒,还扩及与马勒同时代但乐迷较为陌生的苏克;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新任首席指挥尼尔森斯则主打「旧、新、少见」的兼容特色,还关注到克拉拉.舒曼的两百周年诞辰。而适逢贝多芬的廿百五十年诞辰,各式各样的贝多芬,当然会在各大音乐厅回响不断
-
音乐 波兰钢琴大师再度访台
齐玛曼 只在乎与你交心的那一刻
波兰钢琴大师齐玛曼将于三月底四月初再度访台,票在启售后未久就销售一空,而钢琴家根本没公布演出曲目,可见其受欢迎之一斑。素以完美主义闻名的齐玛曼,即便口袋中曲目丰富,但从不轻易答应录音,所以乐迷只能争抢这难得的演出机会,亲耳聆赏他传奇的乐音,齐玛曼也期待观众的真诚倾听,与他短暂相逢、片刻交心。
-
音乐 十年磨一剑 继往开来的两首交响曲
慕提与芝加哥交响乐团 诠释布拉姆斯经典
历经十四年光阴,布拉姆斯呕心沥血才完成、风格深沉的《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与其明亮欢愉、备受喜爱的《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将在指挥家慕提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携手下,来台分在两晚呈现。慕提来自阳光灿烂的拿坡里,芝加哥交响乐团则来自四季条理分明的北美,彼此会激荡出怎样的布拉姆斯,令人期待。
-
TSO精选 TSO Choice 俄国小提琴家
凡格罗夫 生命波折 成就深刻乐章
从小被视为小提琴神童的凡格罗夫,音乐事业一路顺遂,却在声望如日中天之时,因肩伤恶化被迫暂别舞台,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四年的沉潜,让他有机会调整生活脚步,重拾儿时梦想,学习指挥,成为一个更加丰富而全面的人。对凡格罗夫而言,从独奏家跨足乐团指挥,让他学会跳脱协奏曲主奏者的自我中心,转而从指挥的角度来思考乐团与独奏者应如何协力合作。十二月将再度访台,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合作他拿手的萧斯塔科维契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凡格罗夫将带来如何深刻的乐音,也让乐迷引领期待。
-
焦点专题(二) Focus 音乐为何存在?
从神、君、人到非人 无限可能在未来
音乐从古至今,从服务教会或贵族,渐渐独立成为纯艺术,其创作的中心,从过去围绕著神,慢慢到君,再慢慢到「人」,现在更扩及整个自然宇宙,进入了形而上的「非人」境界。廿一世纪,音乐的创作与欣赏已突破过去的藩篱,迈向了更宽广的未来与可能。
-
企画特辑 Special 黄滨与长荣交响乐团音乐会
贝多芬浪漫飨宴 浓浓日耳曼风味
这次「贝多芬浪漫飨宴」中,长荣交响乐团将在音乐总监舒马富斯带领下,演出三首贝多芬的作品:雷奥诺拉第三号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第五号交响曲《命运》。其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邀请曾获帕格尼尼大赛首奖的小提琴家黄滨担纲独奏,清秀温婉的琴音将演绎出怎样的贝多芬式浪漫?而聆听舒马富斯这位德国指挥诠释同为德国人的贝多芬,相信会多一分日耳曼味,更加贴切贝多芬英雄主义时期那种「亦狂亦侠亦温文」的人道精神与社会关怀吧?!
-
艺号人物 People 德国假声男高音
安德瑞斯.修尔 重温莎士比亚时代的美丽与哀愁
斯文帅气的外型,悠扬温润的嗓音,德国假声男高音安德瑞斯.修尔的演出让许多古乐迷心醉不已。将于六月中与有廿五年默契的搭档鲁特琴琴演奏家卡拉马佐夫访台,修尔将带来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艺术歌曲与民谣,淡淡的英式忧郁,将让乐迷有不一样的古乐体验。时间是让生命酝酿醇香的重要因素,艺术亦然,在修尔的心中,音乐或者艺术,拥有一种升华人心的力量,他期待藉著音乐,让人能省思在自己的人生中投资「时间」的重要性,以蜕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
音乐 NSO名家系列「法国与法国号」
史帝芬.多尔 吹出法国号的魔幻时刻
国家交响乐团的「法国与法国号」音乐会,邀请柏林爱乐法国号首席史帝芬.多尔一次演出两首法国号协奏曲,其中包含旅德日本作曲家细川俊夫为他而写的《花开之时》,能听到演奏家自己诠释,机会难得!同场音乐会也将演出法国作曲家德布西与拉威尔的作品,有「法国」也有「法国号」,音乐会标题的趣味与内人巧妙契合,令人期待!
-
音乐 黄俊文与黄海伦二重奏之夜
双「黄」联手 灿烂技艺水乳交融
两位旅美的台裔演奏家小提琴家黄俊文与钢琴家黄海伦,难得联袂回台举办音乐会,以二重奏形式演出,曲目安排让人感受到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廿世纪上半叶,从浪漫横跨到现代的不同风情,旋律与技巧、趣味与深度兼具。
-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为了艺术为了爱
卡拉丝,可说是许多乐迷心中永远的DIVA,才华洋溢的她,可以唱爱作梦又病恹恹的咪咪,可以唱贵气的巴黎交际花茶花女,可以唱放荡风骚的烟草女工卡门,演什么像什么,仿佛进入了歌剧以后,卡拉丝本人就不存在了,而是剧中的女主角活脱脱地走了出来。今年正逢卡拉丝辞世四十周年,透过《卡拉丝Live 大全集》,让我们一饱耳福,再度瞻仰歌剧女神的丰采
-
企画特辑 Special
美国人.巴黎心.德国魂
钢琴家尼可拉斯.安杰利希出身顶尖演奏家辈出的巴黎高等音乐院,虽是美国人,但人生多数时间都在巴黎度过,有趣的是,他的内在里却潜藏著一个日耳曼的灵魂!除了近年来热中于录制布拉姆斯的曲目,这次访台演出也安排了巴赫/布梭尼、贝多芬、布拉姆斯的作品,让乐迷见识到他对德奥系作曲家的偏爱。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德国、奥地利、法国
世代交替时混沌未明 保守路线中各自缤纷
综观德奥法各大乐团二○一七/一八年新乐季的节目,一时间很难看出明确焦点,除了「安全」的德奥曲目,刚好遇上多位作曲家的纪念年,也让各团曲目安排不易相撞,各显缤纷琳瑯。值得注意的是,刚好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柏林爱乐、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新任掌门人陆续上任,四十世代正式接班,他们手中掌握的未来潮流将如何,令人期待!
-
企画特辑 Special
播洒爱乐种子 让科技与艺术零距离
连续三次独家赞助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访台演出,这次更赞助两厅院场次的户外转播,并邀请台中和桃园偏乡地区的中小学学童来观赏名团彩排力晶文化基金会在古典音乐推广上的尽心与付出,令人印象深刻。力晶文化基金会执行长詹曼君表示:「力晶赞助这两场演出,并不希望一切仅止于几小时内的美好,更期待音乐会后,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留下并延续的,所以我们决定用心于音乐教育与推广,向下扎根,从中小学生著手,为台湾的艺文环境好好培育下一个欣赏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