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旅美的台裔演奏家——小提琴家黄俊文与钢琴家黄海伦,难得联袂回台举办音乐会,以二重奏形式演出,曲目安排让人感受到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廿世纪上半叶,从浪漫横跨到现代的不同风情,旋律与技巧、趣味与深度兼具。
黄俊文与黄海伦 二重奏之夜
3/14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3/15 19: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3/16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艺厅音乐厅
INFO 02-27005595
三月中上档的「黄俊文与黄海伦二重奏之夜」,集合了两位旅美台裔演奏家,一位是甫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交完成美国巡演的小提琴家黄俊文,另一位则是自幼被誉为天才的钢琴家黄海伦。两位音乐家皆出身于台湾家庭,皆毕业于名闻遐迩的茱莉亚音乐院。此次,黄俊文以台南子弟的身分返台举行演奏会,并与黄海伦联袂登台,可谓是闪亮的双人组合。
「双黄」互展伸手
从黄俊文的曲目安排上,可以让人感受到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廿世纪上半叶,从浪漫横跨到现代的不同风情,旋律与技巧、趣味与深度兼具。开场的德弗札克《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0),写于一八九三年,是作曲家写给他分别十五岁及十岁的两个孩子,为一首技巧顾及青少年能力、结构简明并兼具趣味的小品,其中以第二乐章最为出名,曾改编给不同的独奏乐器,并以《印度小曲》、《印度叹息》之名出版;相对之下,完成于一九四六年的浦罗柯菲夫《f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则显得内敛深沉许多,这首题献给小提琴大师欧伊斯特拉赫的曲子,钢琴并非仅是伴奏,而具备重要的分量,和小提琴独奏彼此交相掩映,形成精采的二重奏,浦罗柯菲夫这首曲子不以旋律取胜,其精妙之处在于,作曲家要求小提琴以不同的技法演奏,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声响效果,音色变化极为丰富,相当具有层次。
下半场的萨拉沙泰《安达鲁西亚浪漫曲》及斯科特《莲花国》(克莱斯勒改编),则在优美的旋律中,散发著浓浓的异国情调。《安达鲁西亚浪漫曲》的悠扬旋律和明快节奏,洋溢著西班牙的阳光与热情;而由钢琴小品改编而成的《莲花国》则流淌著德布西式的印象风味。两首皆约莫五分钟的精短小品,一首热烈奔放,一首温婉迷离,在演奏上也考验著音乐家瞬间转换风格表情的演奏实力。压轴的圣桑《d 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5),是典型的浪漫乐派作品,亦是黄俊文的拿手曲目,曲中甜美而流畅的小提琴旋律,相当能展现小提琴家的曼妙音色与细腻诠释,钢琴的部分亦相当吃重,和小提琴在应答之间,彼此烘托,音色上相互映衬,亦需要两位演奏家彼此相当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