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颢烨
-
跨界 从《苔痕》起步的跨界合作
FOCA《虚缺号》 在空格符号中寻找意义
跨界马戏作品《虚缺号》延续2019年台新艺术奖决选入围作品《苔痕》的合作,由FOCA福尔摩沙马戏团(后简称FOCA)邀请旅居德国的台湾舞者田采薇和德国搭档扬.莫蒙(Jan Mllmer)一同担纲导演,联手打造全新原创作品,企图在无法定义的空格框框中寻找意义,回应当代社会的多重议题。 从画面堆叠出意义,从演员特性发展出动作质地 田采薇和扬.莫蒙两位导演从舞台上的15个正方形格子,找到虚缺号这个符号来对应。「虚缺号(□)就像是古文字学者研究残缺的文字。学者试图从上下文去辨别缺失的部分。但即使有了上下文,有时候还是找不到答案。」田采薇说,「就像我们在框框里呈现了很多画面,不是每个都有明确的答案,也不一定真的代表什么特定的东西。」 这种寻找意义的过程,成为画面推进的动力。演员在这些多重方格中的组合与堆叠,构筑种种隐喻的画面,比如动作像在工厂的流水线般不断重复、在输送带上移动,或是像鸟群一般成群的移动等。画面中承载著创作者对当代社会的反思,但不说教,保留想像的空间,交由观众去填空。 由前云门舞者、也是田采薇大学学长的摄影师骆思维创作的预告片,精准地捕捉整个作品的调性与氛围。奔跑的人群、模糊又清晰的人脸,交织以马戏特技与空间的对话,呈现一种冷调疏离、却仍然扣和生命写实的映照。 在排练场不太谈论调性和意义,而是更专注在编排表演。田采薇和莫蒙的创作特色是为合作对象量身打造作品。比如为一位20多岁的FOCA女演员设计一个梦游的角色,运用她天生纯真的个性来推动角色。但表演上要精准做到半梦半醒的状态也不容易,田采薇举例,就像逼5岁小孩去开车,无法逼迫演员去达成现在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但她不会放任他们,除了持续鼓励,有机会就继续引导。
-
戏剧 一位女性/女儿/母亲/歌手的勇敢宣言
《我就是小甜甜布兰妮,不然呢?》铺写女性身负的层层枷锁
2022年1月首演的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我就是小甜甜布兰妮,不然呢?》(It's Britney, bitch!)是一封向美国女歌手布兰妮(Britney Spears)致敬的情书。在众多挖掘布兰妮人生故事的影片和书籍之中,这部由青年导演莉娜.布莱许(Lena Brasch)与团队(注1)创作出的作品,不再只是充满批判、剖析和透过层层文件、访谈等证据来抽丝剥茧发生过的一切,而是最真切地从她的话语中,重新检视父权社会底下的厌女情结、媒体造成的压迫和侵犯,及女性自主的身分认同。
-
戏剧 从小说到剧场的《鬼地方》
结合民俗与当代马戏 探问:永靖为什么是一个鬼地方?
旅德台湾作家陈思宏写了15万字的小说讲述永靖这个「鬼地方」,阮剧团则将陈思宏的15万字原文解构再拼贴,在剧场舞台上用100分钟来回答「永靖为什么是鬼地方」这个命题,结合充满地方色彩的当代马戏和现场音乐,引领观众一起经历这场跨越异乡与原乡、探询身分认同的旅程,观看角色如何揭示层层叠叠的家族记忆和历史争议。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邀请青少年共创 打造博物馆未来(上)
「洪堡进行中」(Humboldting!)是柏林当红博物馆「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注1)于2021年开始进行的5年计划,配合柏林当地中学的学校行程,每半年邀请一组艺术家或团队来和同一群30位中学生合作进行创造性艺术活动,在每年2月与6月底前后公开呈现。此计划由洪堡论坛节目与活动部门发起,该部门策展人尼克尔(Julia Nickel)邀请曾来台展演的「哺乳动物潜水反射反应」剧团(Mammalian Diving Reflex)艺术暨研究总监多奈尔(Darren ODonnell)与长期合作伙伴澳洲独立制作人佛莱明(Alice Fleming)策划,期盼使这群家庭成员尚未成为定期博物馆参观者、来自多元背景的青少年,能因参与这个计划让他们与家人可以长期地与博物馆产生对话与连结。 这个计划概念受到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对美洲进行5年考察的启发,相当程度地实践洪堡论坛的精神:作为论坛开启对话,深化连结,以开放动态的方式,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期盼为柏林注入新能量。如台湾策展人耿一伟在《报导者》文章(注2)中所述,位于博物馆岛的洪堡论坛在面对移民大量涌入的这个大都会,如何让青年世代也能在这里看到属于他们祖先的文化,回应作为当代国际城市的多族群现况,是该博物馆今日的重要使命。「洪堡进行中」不仅希望让这群「青年研究员」进入博物馆作为「艺术家」参与创作发展,也借由表演艺术的高互动性,邀请其亲友进入博物馆,发挥「涟漪效应」,扩散计划影响力。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邀请青少年共创 打造博物馆未来(下)
实际探访「洪堡进行中」时,学生们私下聊天表示,比起其他课程,他们很开心在这堂课上自己的意见较受到重视,不论是老师或其他艺术家都相对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从活动参与过程也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也相当热中于动手DIY的活动。但有部分学生则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害羞,或是对媒介的不熟悉等,比如挑选派对音乐,并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体验过的活动,艺术家需要学生参与时,就相对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仅管团队野心勃勃,然而新建立的大型场馆和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同样具挑战性。拥有丰沛资源人力的同时,洪堡论坛也是一个组织结构繁复的大型机器,如同其他德国文化体制,过度庞大而难以保有弹性。例如技术部门因为需要提早安排资源和人力,常在艺术家团队还在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确认技术需求,导致有些决定必须在学生参与前决定,有时也会引发学生的小小反弹。如2023年7月进行展演的「撼动计划」,在场馆的4个空间展出不同「氛围」(vibes)的装置展演,探索青少年眼中洪堡论坛所缺乏的氛围。其中在2楼工作坊教室展出、已确认成为永久馆藏的胶带艺术,在创作初期由于是空间设计决定使用的材料,其中一名学生反应「虽然很有趣,但还是希望可以先获得我们的同意。」不论是场馆体制或青少年的意志,都考验著受邀艺术家团队的能力和经验值。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全球化时代下,艺术家们的合作与生存策略
国际共制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已成为表演艺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繁荣发展。台北艺术节策展人林人中应艺术组织「在地实验」之邀,于7月下旬以「国际共制与委托创作:与艺术家及机构合作的策展实务」为题,深入探讨了国际共制的定义、模式及其对艺术产业的影响。(注) 国际共制与台湾表演艺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特别是自2010年代以来,随著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三馆的成立及2022年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的开幕,台湾的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些改变对艺术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家在进行独立创作时,与机构合作的可能性愈来愈大,而这种合作形式正是国际共制的核心。 两个以上的国际制作伙伴 参与作品生产过程 林人中进一步解释国际共制的定义和模式。由于台湾也有许多国际合作,但这和国际共制不同。他引用了由欧洲当代表演艺术网络组织(IETM)和韩国艺术管理服务(KAMS)共同研究的资料,指出国际共制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制作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艺术节、剧院或视觉艺术机构。他们通过合议的契约,共同投入资源支持一项制作或以发展过程为主的计划。共制的核心在于过程,伙伴不仅仅是出资,更重要的是参与作品从无到有的整个生产过程。 共制的两种主要模式为「共资创投」(The co-financing model)和「艺术或文化上的合作」(The artisitc or cultural collaboration) 。共资创投主要是指制作伙伴在资金上共同支持一个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例如支付人事费、购买研究资料、场地租赁等。普遍常见的共制是由剧院提供设备完整的剧院空间给艺术家去进行发展制作新作品及展演,这种共制方式的成果将是由主办制作单位发表国内或世界首演。而一个共制计划可包含两个至十多个制作单位。 比如今年在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的《这不是个大使馆》,就是由台湾的国家两厅院和瑞士洛桑维蒂剧院联合制作,作品通过探讨国际政治和文化交流,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名单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共制单位,像是柏林艺术节 (Berliner Festspiele)、维也纳人民剧院 (Volkstheater Wien)等,这些单位就比较有可能是进
-
舞蹈
《剩女经济》 挑战性别与经济体制的艺术探索
以《少女须知》系列使用「裸/身」概念来探讨女性主义的艺术家苏品文,从2023年开始进入新阶段的探索,而《剩女经济》即是展现这段时间以来的累积。迈向40岁的苏品文,透过自己的肉身以大众定义的「剩女」的身体,透过市场产品和观众互动来建构场景空间,检视社会如何看待有利或无用的事物。作品结合了食品市场的「最佳食用期限」概念和异性恋婚姻的主导逻辑,质疑厌女文化和社会普遍根深柢固的性别歧视思想。 「剩女」一词在华语语境里,如今广泛被联想为具有贬意的大龄未婚女性,《华尔街日报》也出现读者投书探讨「剩女」经济学。(注)被归属于「剩女」的苏品文,将自己的肉身作为题材,毫无保留地提问,「我在谈的是40岁的我怎么存活下去的策略。」不只是面对因大龄身分遭受的歧视,还有如何创新和担负独自演出完整作品的体力。 除此之外,苏品文也希望这次作品可以探索超越二元性别观的女性主义世界观,突破传统女性主义过于聚焦于生理女性的观点。他积极地使用「they/them」(英文代名词「他们」)来作为作品目标,不再只是依赖自己个人作为生理女性的身体形象,而是提议一种新的女性主义样貌,打破性别的二元对立,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性别观。 作为台北艺术节国际共同制作的委托创作,苏品文也提到创作的艰辛:「要在全球语境中谈东亚的女性主义,又要考虑它的社会文化脉络。」其实是相当困难的,「光是使用不同语言讨论作品时就会产生落差和误解。」苏品文提到:「我自己也很小心的是面对所谓的异国情调。」他同时也希望作品在不同城市巡演时,观众接收到的不要落差太大,「尤其是裸体这件事」。
-
戏剧 测试权力的觉察与压迫
你就是玩家 ! 《大革命家》藉游戏创建理想社会
由曾彦婷和蒋韬成立的测不准工作室,将于牯岭街小剧场2楼展演作品《大革命家》,结合参与型表演和实验性桌游(注),每场邀请5位观众担任玩家扮演「当局者」、15位观众作为「旁观者」,进行2小时的参与式演出。玩家扮演一群刚革命成功的革命分子,在游戏中的任务是建立新政府及新制度。如何在建立社会的过程中,堤防假想政敌伺机夺权,又要注意自己行使权力是否会伤害其他族群或个人,造成社会压迫,在扮演和辩证之间探问「我们是否可以建立理想社会?」,又该如何察觉到权力和其可能造成的压迫。
-
戏剧 洪唯尧全新沉浸式作品
《Sucks in the Middle》 在黑暗中梳理集体焦虑
以《神不在的小镇》和《微醺大饭店》等沉浸式作品打响名号的编导洪唯尧,这次从「台中」和地方田调与自身身分认同获得灵感,带来全新沉浸式创作《Sucks in the Middle》。观众可以走进剧场舞台上,在各种舞台机关之间穿梭,近距离观看表演者以非语言的表演,拼贴出非线性的叙事,体验洪唯尧所感受的「中度忧郁」。
-
戏剧 复象公场《打人的狗》
从唬烂的常民记忆中,寻找台湾的身体认同
《打人的狗》看似与高雄地名「打狗」有关,然而狗要怎么打人呢?这是真的吗?作品由舞蹈创作者王珩单人演出,却是在讲述角色王衍的故事。如此层层翻转命题,如幻似真地模糊现实和虚构的边界,使作品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台湾1990年代至2010年代的社会转变。透过乘载时代记忆的身体,来爬梳青年世代看世界的方式如何受后殖民与全球化的影响。借由「唬烂」的剧情,映照真实人生的荒谬。 导演李承叡说:「这个作品主要是讲述我们怎么长大的故事。」这群如今30岁左右的创作团队包含王珩、李承叡还有编剧李承寯。创作过程先从王珩生命历程开始挖掘,逐渐扩大到他人的故事,于是一个虚构的角色王衍由此诞生。文本又再次翻转,整场由王衍的朋友来演出独角戏,讲述他记忆中王衍的故事。观众像是一直处于「听故事」的体感,荒谬的剧情,使人不断冒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念头,戏剧化真实故事后的虚构文本,看到最后,李承叡说:「会不会这些故事也在某些人的人生中是真的,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作品也反思集体意识如何沿袭到下一代,影响观点的塑造。以「打狗」地名举例,李承叡分享创作过程中与王珩讨论到,「小时候很常听到大人说高雄有很多狗,日本人来的时候很坏,就是要去把狗打爆。这个故事是显然是唬烂的,其实背后有很深刻的意识形态,是日本人很坏这件事。当回顾这些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都是唬烂的。」又例如他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美国梦,「回去梳理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并不是我们这一代开始,而是早就已经被刻在我们父母辈心中的经验。」这些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神话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但「跳脱神话的时候我是谁」,成为这个作品不断辩证的命题。
-
戏剧
纪录剧场可以很政治,也可以很个人
「纪录剧场」在台湾或许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从2015年开始,纪录剧场就在各种交流活动和作品演出时广为讨论。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纪录剧场可以把它想像成纪录片的剧场版:透过导演的观点和手法来呈现非虚构的人物及事件,然而纪录剧场的形式不是透过镜头的拍摄、剪辑来呈现观点,而是透过泛指真实文件(document)的材料,包含档案、访谈、照片、影像、数据和个人史等,并由创作团队与表演者事先约定好的呈现内容,结合剧场舞台上的其他元素,针对特定主题来进行表述。而表演者可以是非专业演员或演员,曾来台演出的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Rimini Protokoll)(注),就将这些非专业演员(有时称为素人),定义为「日常专家」。 以德国为主要发展中心的纪录剧场形式,透过多年来在台湾各种遍地开花的工作坊,间接促进台湾本地剧团发展作品,如阮剧团《家的妄想》(2015)、狂想剧场《非常上诉》(2019)等,皆使用纪录剧场的形式。于2016年来台演出的《共同境地》,和后续由里米尼纪录剧团带来《遥感城市》和《高雄百分百》等作品,也都在当时引起广大关注。这种对于真实的渴望,某种程度呼应台湾近年社会氛围的变化,人们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开始身分认同的觉醒,加上透过转型正义的推动,使剧场得以借由回顾文件来重新认识历史。 地缘政治的变化,催生了《这不是个大使馆》 由国家两厅院和瑞士洛桑维蒂剧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共同制作,邀请里米尼纪录剧团创始成员之一的导演史蒂芬.凯吉(Stefan Kaegi),与台湾团队合作完成的作品《这不是个大使馆》,就诞生于台湾地缘政治紧张的氛围底下。 当国外伙伴担心台湾开战,两厅院以作品来回应。导演凯吉和台湾团队经过田调和选角,最后选定3位表演者:前外交大使吴建国、数位外交协会理事长郭家佑和来自珍珠茶供应商家族的音乐人王思雅(Debby Wang)。如同策展人佛罗里安.马扎赫(Florian Malzacher)在《日常专家:你不知道的里米尼纪录剧团》书中提到,剧团选角的重点不在于创新或是艺术性,而是在于他们是否能够说自己的故事。3位「专家」在团队的悉心引导下,一同产出文本材料,再经过整理,最后确立表演文本。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迈入60周年,戏剧盛会领导团队迎向新挑战
今年不仅是柏林戏剧盛会(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以下简称戏剧盛会)的60周年,也是新任团队柏林艺术节(Berliner Festspiele)总监马蒂亚斯.皮斯(Matthias Pees)及其所任命之总监团队上任后的首次成果。新团队努力将戏剧盛会推向更年轻开放的可能性,就结果而言得到部分的实践,包含在演后座谈纳入青年记者加入讨论,在最后的陪审团讨论也邀请国际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注1)的参与者共同对话,这不只是戏剧盛会的改变,也是新团队期盼做出的变革。皮斯在去年接任后面对德国媒体的提问,经常提到他对改变的期盼和计划(注2)。而舆论质疑的焦点主要落在戏剧盛会的定位、评审团的组成、及拓展与东欧剧场的连结。 戏剧盛会的定位 60年的历史对戏剧盛会而言似乎更像是个重担,由联邦政府在柏林围墙倒塌之后接管,因此受限于不少沿用至今的规则和官僚结构。但这并没有阻挡皮斯进行变革的决心,尽管上任之后面对各种挑战,皮斯在接受专访时回应,他认为艺术应该具有挑战性,「不只是为了维护一个体系或机构,而是呈现艺术作品,使艺术家的声音和视野可见于社会,这也是对官僚主义的挑战。」「戏剧盛会一直是一个大于10个重要作品的戏剧节,除了呈现作品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想要说的。」所幸执行团队也有许多成员愿意为革新付出,一方面需满足使用公共资金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效率,一方面也必须将艺术创作推向大众,使其发挥创新的思维能力。皮斯提到:「这有时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挑战,找到那些未知的方式,这些方式不一定符合规则。」这显现在戏剧盛会的各项活动中,包含策划「10个会面」来推动各项社会议题的讨论,并在演后座谈首次邀请青年记者一同主持,以及在最后评审团公开座谈会时首次邀请青年记者和参与国际论坛的青年艺术家共同讨论,透过不同世代、族群的对话,推动戏剧盛会朝更开放、年轻的方向迈进。 评审团的争议 另一个饱受争议的部分则是评审团的保留及成员的组成。舆论和部分剧场专业人士甚至参与国际论坛的艺术家,都对对于评审团由专业记者评论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奥地利编舞家
弗伦亭娜.霍金格 为人民剧院再次掀起观众狂热
柏林戏剧盛会(以下简称盛会)每年选出10部呼应时代的重要作品,今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编舞家弗伦亭娜.霍金格(Florentina Holzinger)在柏林人民剧院(Volksbhne)首演的《奥菲莉亚达人秀》(Ophelias Got Talent)(作者按)。这部规模庞大的作品,在人民剧院的舞台上呈现了一座3个水道的游泳池、横跨上舞台区域架高的白色长型水缸、一个逃脱表演用可容纳两三个大人的水缸、还有一台从天而降的吊挂直升机。然而在煽动群众参与和各种令人震慑的画面和行动之外,霍金格与表演者们运用真实生命经验描述各种伤痛的文本,使作品产生某种脆弱和真挚的亲密感。如此游走在大型娱乐秀和艺术性呈现的边际空间,使其作品产生一种致命吸引力,让人在观演时经常感到不舒服却又想一探究竟。 骄傲展示伤痕的女英雄们 戏剧盛会评审的评论开头就说:「霍金格的超级女英雄们回归了,比以往更勇敢、好战,更能航行。她们以骄傲的姿态展示著自己的伤痕,创造出新的优雅形式。」(注1)评审口中的「超级女英雄们」是包含霍金格自已的13位表演者,其中多位都与她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作品以选秀节目作为开场,由3位评审一一介绍具备具备「特殊才艺」的女性表演者:包含特技演员、马戏演员、不同型体和患有不同疾病如侏儒症与智能障碍等的表演者,以她们各自的才能去表现她们带来的故事。比如钢管马戏表演者就以高空垂吊的钢管来描述她父亲友人某次潜水时溺水的经验。或是吞剑表演者先吞下蓝色的水,再以附有微型摄影机的剑放入胃中,让观众看到她胃里的「蓝色海洋」,混合现场影像和预录影像的画面。后段又有大型水缸逃脱表演,染血的美人鱼尾巴在游泳池里染红整池的水、表演者在舞台上现场将鱼钩穿入脸颊、现场邀请观众上台全裸游泳和刺青、上万个宝特瓶从天而降、还有表演者们攀爬在直升机外、上升到半空一起集体对直升机做爱等。随著各种超乎常理的举动在舞台上发生,最终裸体的选择显得十分合理,呈现人类作为生物与其他水体之间的关系,也扩展和反转诠释莎剧经典角色奥菲莉亚漂浮在水面溺水而亡的意象,仿佛借由这群女英雄的力量,奥菲莉亚不再是柔弱被动的女性角色,而成为其中一位女英雄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睽违3年实体相见 国际策展人交流最新艺术趋势(上)
总算挥别疫情的阻挠,睽违3年,国际策展人得以齐聚一堂,在国家两厅院面对面分享近况和国际观察。 由国家两厅院主办的「Taiwan Week」,从2020年启动,2021年遇到疫情改为线上进行。今年2023年,来自14国的44位策展人在台海情势升温的情况下,仍然排除万难,从4月9日抵达台湾后,开始紧锣密鼓为期7天的行程。 两厅院艺术副总监施馨媛表示,这次计划目标期盼「能让所有来到台湾的策展人看到台湾作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在表演艺术上能够百花齐放,容纳和讨论各种议题。」透过面对面讨论下一个世代的表演艺术形式及展开合作,也是议程的一大重点。她说:「这在疫情后更加重要。由于疫情期间国度的封锁,反而提醒人们,艺术是提供大家认识世界和文化的窗口和方式。」 在活动安排上,则跨出两厅院,让策展人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到北部地区的不同场馆、场域观摩作品,如前往宜兰利泽偶戏村观赏无独有偶的作品《搞砸的那一天》,也前往淡水八里#R13半岛体创作基地观赏坏鞋子舞蹈剧场《吃土》,还到大稻埕进行城市导览等,就是为了让国际策展人能够在短时间认识台湾,也更近一步了解创作者的作品底蕴。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睽违3年实体相见 国际策展人交流最新艺术趋势(下)
方向2:探索身分认同,反思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 由于文化政治的发展,亚洲地区的许多作品都探讨自身身分认同,并对政治现况进行反思。两厅院国际发展组组员穆芹即分享,例如台湾长期无法在非邦交国设立大使馆,仅能以办事处来受理外交事务,德国艺术家里米尼纪录剧团导演史蒂芬.凯吉(Stefan Kaegi)就以此作为创作发想,发展《模拟外交部》(中译暂名,Embassy - A Simulation made in Taiwan)。而其他与地缘政治有关作品还有台湾舞蹈家陈武康与泰国当代编舞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共同创作的《编舞故事》等。 泰国曼谷表演艺术集会艺术总监莎莎宾.希芮旺吉提到,泰国作为民主自由的国家,却同时有极为专权的皇家体制存在,因此作品中也常探讨面对传统体制产生的质疑和反思,如泰国艺术家Wichaya Artamat与维也纳艺术节和其他单位共制的作品《九月某四天(消失的伙伴)》(Four Days in September (The Missing Comrade))以消失和再现讲述泰国的政治历史,透过这4天追溯历经30年的故事,夹杂著军事政变、社会动荡和镇压等。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2023柏林戏剧盛会 在经典沙拉口味淋上新酱汁?
今年迎来60周年的柏林戏剧盛会(Theatertreffen,以下简称盛会)于日前正式公布今年10大瞩目作品,以及由新策展团队以「10个会面」(注1)命名的10大主题活动。作为「柏林艺术节」(Berliner Festspiele)底下年度重要活动之一,盛会从昔日东西德戏剧作品交流平台,发展迄今已成为德语区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展演和意见交流平台。每年5月为期3周的时间,除展演过去一年由7位评审从数百件作品选出的德语区010大瞩目作品、也安排开放民众参与的论坛活动,提供专业人员和一般大众了解当前重要议题。过去10年由前总监伊冯娜.巴登霍尔(Yvonne Bdenhlzer)操刀,引领许多革新,包含女性保障名额的措施等。随著巴登霍尔与其团队离开,新上任的柏林艺术节总监马蒂亚斯.皮斯(Matthias Pees)任命4位策展人共同分担工作项目,团队成为分别为乌克兰剧场导演奥莱娜.阿普修(Olena Apchel)、波兰裔柏林人制作经理玛塔.希尔特(Marta Hewelt)、德国戏剧顾问卡洛琳.霍贺莱特(Carolin Hochleichter)和波兰文化策展人乔安娜.那库斯卡(Joanna Nuckowska)。如此国际化、充满移民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女性团队,也反映皮斯的大胆策略,期盼对盛会传统做出一番革新。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后疫情时代,「我们」还需要剧场吗?
编按:2022年5月,德语剧坛的年度盛事柏林戏剧盛会(以下简称盛会)再度以实体展开。两篇自柏林传回的现场报导,除了带我们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欧陆关注的剧场话题。另外,透过专访即将卸任的总监伊冯娜.巴登霍尔(Yvonne Bdenhlzer),充分认识盛会这11年来如何带动剧场讨论,使其成长为如今国际化、推动女性平权的剧场重要指标。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从35岁到46岁,11年来推动变革的努力不懈
专访艺术总监伊冯娜.巴登霍尔
从1964年便开始的柏林戏剧盛会(以下简称盛会),近年来不仅在国际声量大增,也成为德国剧场推动女性平权重要的指标。能让这近60年的组织运转出全新面貌,因应时代发展作出改变,担任总监的伊冯娜.巴登霍尔功不可没。 她在2012年接下总监职位,11年间推动许多变革让难民议题被重视、推动身障剧场、争取入选作品的女性保障名额、剧本市集开放全球征件,及推动气候友善措施并资助生态永续发展论坛(Forum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尽管外界对于这些决策不全然支持,甚至批评发生得太晚(注1),这两年还不幸地碰上疫情搅局,她从未放弃借由策划盛会各种活动来松动德语剧场的父权结构。长期致力推动剧场性别平权的努力,也让她在2020年获颁「柏林杰出女性奖」(Berlin Womens Prize)的肯定。 以团队合作的精神在10年间开花结果 在一个长期由父权掌控的剧场体制下,作为女性领导者处境更加艰难。巴登霍尔回想当年接下总监职位时,不像今日,女性领导者难以获得培训相关资源。所幸,一路上她深受前辈们赏识和鼓舞,包含前柏林艺术节(Berliner Festspiele)总监托玛斯.奥伯伦德(Thomas Oberender)以及前盛会总监、2020年出任德意志剧院首位女性总监的伊丽丝.劳芬伯格(Iris Laufenberg)。奥伯伦德更曾清楚地告诉她,「这是适合你的职位」,给了她莫大无比的勇气。 巴登霍尔先是在2005年开始担任剧本市集艺术总监(Head of Stckmarkt),2009-2010年期间担任德国中部威斯巴登双年展策展人。当奥伯伦德在2012年赴任柏林艺术节总监时,就立刻延揽她担任盛会总监,看中的就是她关注国际视野的能力,也认为她能够延续盛会往国际拓展的方向。 盛会早于1980年起,在歌德文化协会的协助下,便陆续将「国际论坛」(Internaitonal Forum)扩展至全球,每年邀请35位年轻剧场工作者来到柏林进行交流。2003年开始,剧本市集开放欧洲征件,2012年的盛会已经逐渐从围墙倒塌前东西德交流作品的平台,转变为国际年轻剧场工作者间的聚会场域。在奥伯伦德担任盛
-
即将上场 Preview 林素莲「边缘人物计划」第三发
《福吉三街》 素人起舞各诉孤寂
不同世代的素人表演者,齐聚舞台,用各自的质朴身体,舞说生命的孤寂这是编舞家林素莲的新作《福吉三街》,也是她「边缘人物计划」的第三个作品。不强调技巧,只表达真诚,在贴近这群表演者的流行歌曲中,他们诉说各自的生命故事
-
即将上场 Preview 舞蹈空间X日本计划「彻舞流」
岛崎彻 一切舞在不言中
三度与舞蹈空间舞团合作,日本编舞家岛崎彻将带来不同时期的舞作《漫》与《临极限》,并与台湾舞者共同发展新作《谜》。融合东方与西方的肢体语汇,岛崎彻的舞作或优雅流畅,或犀利强烈,给予观者多样的触动。不轻易以文字定义舞蹈的他,认为舞蹈艺术之美正因为其难以言说,而身为舞蹈艺术家,他所能够做的,就是透过肢体表达,并深信观众能够在作品中找到连结。